難以割捨的家鄉味道「餎餷」

2020-12-23 四季喜樂吳學良

吳學良

我的一位同事多年前調到外地工作,家也一起遷移了過去。他每次回來,一定會到我們當地的菜市場買許多張餎餷,以便回家時帶回去,他就喜歡吃用餎餷所做的美味佳餚。

攝影/吳學良

他說,尋遍了他所在的當地,也不曾見到餎餷。他把所買的這些餎餷帶回家之後,一張張放入冰箱,冷藏起來,食用時便從冰箱中取出,方便做菜。家鄉的味道早已沁入他的心脾,永遠不能割捨。

說起餎餷,它是我們當地的特產。相傳,餎餷的得名還與慈禧太后有關呢!慈禧太后覺得用這個所做的東西挺好吃,一句「擱著」吧!便因諧音而得了「餎餷」這麼個名兒,因為是諧音而得名,所以也有寫做「餎扎」、「餎炸」的。

攝影/吳學良

家鄉正宗的餎餷是以綠豆粉和薑黃水調成稀汁攤制而成的,做法與攤煎餅一樣。攤制好的餎餷是圓圓的薄片,呈黃色,攤好一張,疊加一張,一片片疊加在一起,按張出售,有人購買時,售賣者便從最上面按張數捲起。

餎餷的通常做法是將餎餷用刀切成菱形小片,在鍋中加湯,肉絲以及作料等,等湯開了之後,再放入切好的餎餷,做成「燴餎餷」,這既有湯又是菜,可謂兩全其美。也可卷上肉餡或豆沙餡,用刀切成小段,放入滾開的油鍋中炸制,做成「餎餷芊子」……

攝影/吳學良

其實,燴餎餷是最簡單也最美味的佳餚,也最受家鄉人們的歡迎。一位從東北遷來的同事,回憶起初次見到燴餎餷時,不免詫異。這不就是面片湯嗎?結果一品嘗,才知道確實是難得的美味。哈哈,面片湯可沒法兒比!

版權聲明:本文為吳學良原創作品,未經授權,勿要轉載、盜取,侵權必究。歡迎收藏、轉發分享!

相關焦點

  • 唐山人記憶裡的美食——餎餷
    把精選的綠豆發泡,去掉豆皮,然後加水磨成汁,再過濾去殘渣,經過三次去毛漿,形成潔白的澱粉後,兌好汁,攪成漿糊狀再用尖鍋緩火攤成圓形薄片,這樣一張餎餷就做好了。以前家裡買餎餷都是在菜市場門口一個老爺爺那買,老人說他賣了幾十年的餎餷,一直都是綠豆餎餷。不過七年前老爺爺就已經不去賣餎餷。
  • 遷安市特色美食:餎餷,雖是簡單一張餅,卻做出來不一樣的美味
    遷安市位於河北省東北部,屬半山區縣級市,屬於唐山市管轄,遷安美食眾多,在這麼多美食之中,有一道簡單美食:,一直受到當地人的喜歡,很多外地朋友到了遷安品嘗完各種餎餷做成的美食,也是讚不絕口,很是喜歡,這麼有魅力的地方美食為什麼這麼吸引人呢?下面小編給大家簡單聊一下餎餷。
  • 醋溜餎餷,唐山的一道特色菜,你吃過嗎?真的太好吃了
    #代表唐山的一道菜#餎餷,是唐山的一種麵食小吃,是綠豆用水發泡後漂去豆皮,然後磨成豆汁,加水去渣,豆汁攪成漿糊狀,用鍋攤製成圓形薄片而成。餎餷清香誘人,富有韌性。餎餷菜餚是唐山人民喜愛的獨特美味,有醋溜餎餷、燴餎餷、炸餎餷、焦溜餎餷、肉炒餎餷、餎餷籤子、糖醋餎餷、餎餷湯等等,我最愛吃醋溜餎餷了。唐山的民間對「餎餷"」一詞的來源流傳著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據說守遵化清東陵的守陵人為討得皇家的歡心,把這一特產送進了皇宮,當時的慈禧太后吃飯有個習慣,每一道菜最多只夾兩口就撤下。
  • 淶水人,關於餎餷,你知道多少
    有的,那就是淶水「餎餷」。在淶水大大小小的飯店都會有「餎餷」這道菜。相傳,餎餷還是慈禧太后賜的名呢。慈禧太后到清西陵祭祖的時候,路過淶水吃飯時,一位廚師呈上了剛研製出來的一道菜,慈禧太后吃了一口覺得很爽口,又吃了一口,嗯,很好吃,緊接著又吃了第三口,因為當時皇宮中有規矩:做人不能太貪,再好吃的東西也不能超過三口。
  • 都安人難以割捨的那份鄉情,都在一碗生榨米粉裡,你有吃過嗎?
    對於每個離家的遊子來說,都有忘不掉家鄉的一種味道,這種味道叫做鄉情。今天嗨走君給大家介紹自己家鄉忘不掉的酸——都安生榨米粉(以下簡稱「榨粉」)。廣西都安縣,有兩樣東西的名聲傳播得最早、最廣,一樣是一所學校——都安高中;還有一樣就是那份清酸的美食——都安榨粉,它寄託了太多外出遊子的鄉情。
  • 唐山餎餷:美味飄香吃出年味兒
    來自遵化市的吳豔萍是手工餎餷製作的第三代傳人,擁有20年的祖傳手藝,一大早,她就和師傅們忙著趕製今天的餎餷訂單。 做餎餷須選用慄樹葉燒火,火候大小要拿捏好。稍加把火,8分鐘經過兩次成熟起泡,待四邊翹起,餎餷出鍋了。經過屜布晾涼,餎餷就做好了。吳豔萍攤一張餎餷足半斤,賣時不用上秤按張數。
  • 瀋陽40多年的麵館,一碗雞湯麵4塊錢,是瀋陽人難以割捨的老味道
    面是我們日常常吃的一種食物,面的烹製方法不同,做出來的味道也不同,雖然每個人在家裡也可以自己煮麵,但是也不妨礙大街上的麵館生意興隆,飯點的時候顧客盈門!瀋陽有一家國營麵館,迄今大概有40多年,是很多老瀋陽人曾經無比眷戀的味道。
  • 雲遊通州:揭秘通州「新三寶」,11套工序打造京東特色名吃餎餷餄
    特別是看著朋友圈一溜兒的麵包、涼皮、小油條的操作後,只能默默的看著美食圖片思考……雖然吃不到炸雞、烤肉、小龍蝦……但在過年時總會囤點年貨,尤其是咱通州人過年,幾乎每家每戶都會準備一道獨有的美食——餎餷餄。直接食用,入口酥脆、噴噴香;加進卷肉薄餅中一樣香到流口水;放到包子餡兒、餃子餡兒裡,吸水吸湯味道更鮮香。
  • 註定糾纏一生,難以割捨的星座配對
    也許兩個人的感情開始的莫名其妙,但其實是冥冥之中自有註定,你和另一半的緣分到了,自然感情就開始萌芽了,還有的情侶註定糾纏一生,接下來就一起看看有哪些難以割捨的星座配對。雙子座和天秤座慢慢相處後開始賞識對方了,兩個人很合拍,雙子座和天秤座會一起瘋,註定了這兩人難以割捨。
  • 唐山特產餎餷你吃過嗎?
    ,所以從那之後,餎餷這個叫法就流傳開來了,因為有了太厚老佛爺賜的名字,它的身價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所以說當你們到了唐山,一定要吃的就是餎餷,想吃最正宗的餎餷,就一定要去灤南吃了,灤南是唐山的一個縣城,距離市裡不是很遠的。形狀和大小:現在的餎餷一般都是圓形的,就是那種攤煎餅的那種鍋的形狀,一般也就像那種鍋那麼大,一張就夠一盤的,而且比較薄,雖然薄,但是不是那種透明的。
  • 去唐山吃什麼,餎餷大家可不要錯過,醬汁瓦罐魚必須嘗嘗
    1、餎餷這道美食大家聽過嗎?免得是,但是有點奇怪,它是一道麵食,主要原料是豆面。做法就是豆面被做成餅的形狀,然後切成一塊一塊的。唐山人拿餎餷熬湯,油炸,或者是炒菜的時候放一點。過年過節紅白喜事都能見到餎餷的身影,而唐山送禮也經常送餎餷,餎餷對他們來說可謂是非常重要的一道小吃。
  • 廣東人對雲吞麵有一種難以割捨的情懷,會讓你讚不絕口
    雖然麵食在廣東並不是以主食的地位出現,但出奇的是大部分的廣東人對雲吞麵有一種難以割捨的情懷。 據考據,雲吞麵最早在清末民初,廣州的西關一帶出現,相傳是同治年間從湖南傳入。初期多數是由小販肩挑著四處販賣 餛飩也叫雲吞,起初是用於祭祀的。端出雲吞麵,會讓你讚不絕口,你看,一個個胖胖的雲吞,就像一個小胖娃娃,旁邊的青菜葉似乎是是一個小島,蔥花則是小島上的樹木,麵條就是卷卷波浪。
  • 唐山地方特色美食,慈禧太后賜名的餎餷,幾輩人的最愛
    今天吃貨少女想要和大家聊一聊唐山地方特色美食,餎餷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呢?餎餷又稱咯扎、擱著,一種用豆面做成的河北唐山的名食之一。餎餷是這裡的百姓逢年過節,婚喪喜慶,迎來送往的必備之物。在當地,甚至有「不吃餎餷宴,不算到唐山」的說法。現在市場上有烙好的成品出售,使用極為方便。
  • 對初戀念念不忘的4大星座男,天秤男無法忘記,難以割捨!
    對初戀念念不忘的4大星座男,天秤男無法忘記,難以割捨!人們都說初戀是最美好的,也是最難忘的,是啊,因為初戀是在你情竇初開的時候戀上的一個人,那時候的感情是很純粹的,不摻雜任何雜質的,所以讓人們難以忘懷,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12星座中,這四大星座男對自己的初戀念念不忘,怎麼都忘不掉!
  • 遷安味道之百年傳承:石磨餎餷分外香
    在品味每個地方美食的同時你會領略到當地的歷史氣息和生活情態在細細品味中或許因為一道美食從此愛上了那座城來遷安感受美好「食」光請準備好「遷安味道經過李家五代傳承人,製作餎餷手藝已有上百年歷史。歷經歲月變遷,餎餷傳統製作方法在李家餎餷坊得以新生,味道獨特的古法餎餷喚起了鄉鄰滿滿的回憶。
  • 大美朝陽:不僅有群巒橫黛的鳳凰山,也有清香誘人的餎餷美味
    那小編可要提醒大家不要錯過的是這裡的喀左餎餷了。這餎餷是老百姓用粗糧精工細作而出的一種美食,經過嚴謹的製作過程,做出的餎餷清香誘人,富有韌性,拎起來不壞,折上也不會裂紋。而現在餎餷菜餚已經成為這裡的一道獨特的美味。這餎餷的做法也是多樣化的,像醋溜餎餷、燴餎餷、炸餎餷、焦溜餎餷,玻璃餎餷,炒餎餷,餎餷籤子、糖醋餎餷等等做法,來這裡,只要你想吃什麼樣的餎餷,就能做的出。
  • 平凡的「魚米之鄉」,白城大安市我無法割捨的家鄉!
    中國人過日子總是追求「有滋有味」這「滋味」二字也是「家」給我們最溫暖最實在的記憶我的家鄉在白城大安市位於吉林省西北部,地處松嫩平原腹地大學時期,和室友介紹我自己的家鄉時,我會說:「我的家鄉是北方一個富饒的魚米之鄉」。儘管這樣說,但那時候的我,其實對家鄉的魚和米並沒有很深刻的感受,以為全天下的魚米都是一個樣,而如今,當我離開了家,才真真正正體會到家鄉 「魚米之鄉」這四個字的特別。或許,對於每一個離開家的大安人來說,魚和米的味道,便是家鄉的味道。
  • 馬奕宸:家鄉的味道
    □ 馬奕宸後來,故鄉的風吹散了谷堆,家鄉的味淹沒了回憶。多少事滄桑巨變,無數人來了又回。——題記一提到家鄉,就能想到家鄉人的樸實無華,他們的誠實、勤勞,不會為了五鬥米而折腰,在他們眼裡只有全鄉人富才叫真正的富;一提到家鄉,就能想到家鄉自然的風景,恐怕這才是農村與城市之間最大的區別吧!走進家鄉一切都是大自然的味道。
  • 家鄉的味道是什麼?
    一到秋天就特別懷念,小時候家鄉,那滿山遍野黃橙橙的柑橘和橙子。作為在外工作的遊子,每當到了九十月份的這個時候就特別特別的懷念在家裡,在房前屋後種植的柑橘和柚子。作為江西紅土地的子女,在外已經工作好些年了,雖然在這個時候也會去超市裡面買些柑橘和橙子來吃,但總是感覺吃不到了以前小時候的味道,總覺得缺少了些什麼。當我把這種感覺告訴朋友,朋友打趣道:缺少了家鄉的味道。是啊!缺少了家鄉的味道。古語有云,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中國人自古就是安土重遷的。
  • 攸縣:一碗豆腐腦,濃濃的家鄉味
    一碗豆腐腦成了來逛早市的人們割捨不了的家鄉味道。生意忙時,顧客選擇自己動手用袋子裝油條和油圈。紅網時刻株洲5月4日訊 (記者 王興夏) 湖南省株洲市攸縣寧家坪鎮坪陽廟集貿市場,每天早晨都有一個兩個多小時的早市。記者今天看到,在這個熱鬧的早市裡,有各種蔬菜、瓜果、雞鴨、魚肉銷售,都是地道的農家產品。尤其是為數不多的早餐店,承載著濃濃的家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