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奕宸
後來,故鄉的風吹散了谷堆,家鄉的味淹沒了回憶。多少事滄桑巨變,無數人來了又回。——題記
一提到家鄉,就能想到家鄉人的樸實無華,他們的誠實、勤勞,不會為了五鬥米而折腰,在他們眼裡只有全鄉人富才叫真正的富;一提到家鄉,就能想到家鄉自然的風景,恐怕這才是農村與城市之間最大的區別吧!走進家鄉一切都是大自然的味道。
我的家鄉處在一個偏遠的山區,這裡的地理環境複雜,經濟落後,百姓生活貧窮,由於是偏僻,我家鄉的自然景物悠美,民風淳樸,因為是貧窮,百姓只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了,這如影片《我和我的家鄉》裡的臺詞如出一轍。而今,家鄉原有的自然美景撐腰,在黨的扶貧政策下,家鄉搞起了旅遊業,這旅遊產業帶動了四鄰八方的村名,加入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行業,曾空寂的村落,孤芳的美景,又活躍在人們的視野裡,路是寬廣的路,景是天然的景,房是整齊的紅磚房,路燈廣場、衛生院、太陽能、各種電器,凡是城市有的,我的家鄉都有,凡是城市沒有的,我的家鄉有,那便是家鄉的味道。
嗅到家鄉的味道,那便是情感的觸動,「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濃濃的鄉味,值得我們去品嘗,值得我們去回味。
最不能忘的是家鄉的洋芋(土豆)。說水果蛋糕好吃,但吃多了會覺得膩,但這洋芋你怎麼吃卻不膩,反而會越吃越有味,也許會忘了別的味道,但這樣從土灶臺散發的鄉味,是忘卻不了的,這就是對家鄉的幾分依戀。
還有家鄉的饃,什麼雜麵饃、玉米面饃、小油香饃、饊子、點心、狗澆尿,應有盡有,這種饃的味道是刻骨銘心的,是滲入骨髓的。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是家鄉的牛肉拉麵,雖說牛肉拉麵是起源於,但是現在真正把牛肉拉麵發揚光大的是咱們青海,正所謂「青」出於「蘭」』而勝於「蘭」,咱們家鄉製作的牛肉拉麵不僅要講究一清二白三紅四綠,還要講究面要筋、湯要精。正是牛肉拉麵才使咱們家鄉的許多戶人家脫貧致富。
家鄉的味道不僅是生活上的糧食,還體現在了精神上的需求。「秋風起兮木葉飛,吳江水兮鱸正肥。」這不就是我們所要嚮往的鄉味嗎?
當然,五穀雜糧並不能代表咱們家鄉的味道,家鄉的山水美如畫,難道不是令人回味無窮的嗎?最讓我值得回味的就是家鄉的秋。五穀豐登,空氣香甜,一切都充滿了希望,溫柔而又熱烈,仿佛自己也變得溫柔。秋天,一個多麼美好的季節,拾起鐮刀,扛起鐵鍬,背起籮筐,戴頂草帽,嘴裡時不時叼著狗尾巴草走進田地裡,空氣中那種香甜的味道,真的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就好比洋芋一樣憨厚,牛肉麵一樣熱烈,總之比這些還要沁人心脾。
現如今,時光飛馳。轉眼間,一年的悠悠歲月已經如同手中緊握的沙子,無聲無息的流逝。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間,物走星移。隨著時間的流逝,時代也在悄悄進步,曾經在家鄉裡玩泥巴的孩子,現如今卻走進了大城市去打拼自己的詩和遠方。那些家鄉的味道,如果不去回味,就會被他鄉的味道給替代了。影片《我和我的家鄉》說的大概就是這個吧!當你遠走他鄉,有所成就,不要忘了為自己的家鄉做出一些貢獻。詩人余光中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不要讓家鄉成為你永恆的回憶,常回去看看吧!
一代人的家鄉比下一代的家鄉更美好,曾經的那種樸實無華,未來還會存在嗎?家鄉的味道是否只能當做回味呢?多少事滄桑巨變,無數人來了又回……
馬奕宸 男,回族,生於2004年7月,青海省化隆縣人,現就讀於青海省化隆縣第一中學高二7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