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北京支部生活
北京以嶺藥業有限公司辦公樓
在8個多月驚心動魄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來自以嶺藥業生產的連花清瘟膠囊(顆粒)成為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布的新冠肺炎診療方案中推薦頻次最多的中成藥。在社區黨組織送給居家觀察人員的防疫藥品中、在海外的中國留學生收到的「愛心健康包」中,連花清瘟成為必選。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連花清瘟作為重要的疫情防控藥品,被源源不斷地送到了世界各地。北京以嶺藥業有限公司作為連花清瘟顆粒重要的生產基地之一,為完成國之重任作出了貢獻。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連花清瘟膠囊(顆粒)市場需求劇增。為了保證市場供應,助力疫情防控,北京以嶺藥業有限公司的所有生產線爭分奪秒,24小時搶產連花清瘟產品。
從1月22日至4月底,在公司8200平方米的生產車間裡,生產工人從180人增加到330人,連花清瘟顆粒日產量由300件提升到660件每件200盒),可滿足約44萬名患者一天的用藥需求。
「為國擔重任,為民守健康,這是以嶺人矢志不移的使命和擔當。春節期間,我們面臨人力不足、產能不足、任務量大三個挑戰。面對挑戰,黨支部迎難而上、積極行動,黨員勇於擔當、衝鋒在前。在這場戰疫大考中,我們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企業責任和社會擔當,向黨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以嶺答卷』。」黨員總經理張志廣說。
關鍵時刻我不上誰上
「為了擴大產量,我們停掉了其他產品的生產線,將所有產能全部用於生產連花清瘟。為了優化生產線,我們訂購了新的生產設備。但是在1月底,廠家告訴我們,因為一些細節問題,設備無法按時發貨。」公司黨支部副書記、副總經理雷波說。
為了解決問題,公司決定派專人去遼寧省錦州市的廠家協調設備的生產和發貨。正是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派誰去?這時,黨支部組織委員、採購部主任張帥挺身而出,說:「父母一開始不同意我去,覺得太危險了。但我是一名黨員,又是第一批進公司的老員工,這種關鍵時刻我不上誰上!」
講起協調廠家生產的經歷,張帥直言並不順利。當時,設備配套的一個配件是由上海的一個廠家供應的,因為無法復工,配件無法供應,但缺了這個配件,設備又無法運行。「幾經申請、溝通,廠家終於想方設法把配件生產完了,但怎麼從上海運到錦州又成了難題。」張帥說。當時找不到送貨人員,兩地距離又太遠,無法自駕。「我只能磨供應商,讓他無論如何想辦法把配件送到,負責人被磨得沒辦法,最後讓他哥哥坐火車送來了配件。」張帥說。
從1月31日出發,到2月16日生產設備完成裝車,張帥終於鬆了一口氣。「在錦州十幾天,我瘦了5斤。」張帥笑著說。
為了保證生產,公司24小時不間斷生產,但員工人數不足,制約了產能的提高。黨支部書記、人力資源部副主任郭文斌說:「按照當時的產能要求,大約有150人的缺口。外地員工無法返京,臨時招聘也有難度。」
為了補齊人員缺口,在公司領導的支持下,郭文斌帶領團隊想了各種辦法:調動集團公司內部其他崗位的員工增援;在大興區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多平臺發布招聘信息。「那段時間每天都會安排視頻和現場面試,一天下來,要面試30人左右,當天我們團隊還要對應聘人員一一進行綜合評估。」郭文斌說。一個半月後,人員缺口終於補齊了。
員工正在加班加點生產連花清瘟顆粒
生產線上作模範 防控值守作先鋒
「讓黨旗飄揚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全力確保公司員工健康和安全生產。」這是黨支部提出的工作目標。公司第一時間成立以總經理張志廣為組長的疫情防控小組,5名黨支部委員全部加入防控小組,積極開展疫情防控相關工作。在黨組織帶領下,黨員職工人人擔起兩個責任:生產線上作模範、防控值守作先鋒。
「我負責的是公司安全工作。疫情發生了,我必須第一時間守在工作崗位上。」黨員、安全科主任劉金文說。1月25日接到緊急通知後,第二天他就從老家趕回了公司。
黨支部組織黨員到公司東、西門值班,與保衛人員共同對進出人員、車輛進行管理,測量體溫、核查登記人員和車輛信息,對進入人員和車輛進行消毒。
任文學、雷波兩名黨員作為公司疫情防控小組副組長,及時傳達有關疫情防控工作的相關要求並及時組織、嚴格執行;黨員劉金文帶領部門同事,每天為辦公樓的員工測量、記錄體溫兩次;黨員朱海波在疫情發生後,帶領同事及時建立了公司員工行程信息登記系統。「我們每天不僅要對進出車輛進行消毒、對運送人員進行測溫等,對於運送人員的信息登記也做到嚴格細緻,確保員工行程軌跡有據可查。」朱海波說。
支部委員會討論研究疫情防控常態化相關工作
突破極限形成強大戰鬥力
「雖然我還只是預備黨員,可關鍵時刻也必須衝上去!」員工張磊說。從1月中旬開始,張磊和同在製劑車間工作的妻子陳美豔每天都要工作10個小時以上,但是談起加班,張磊毫無怨言。
雖然在同一車間工作,張磊和妻子一天也說不上幾句話。在他們的帶動下,生產人員全力以赴。常偉夫婦有兩個年幼的孩子,常偉主動要求上夜班,與妻子輪班照顧孩子。
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的以嶺藥業展臺
到記者採訪時,連花清瘟的生產依然在緊張而有序地進行著。公司利用智能信息化手段對連花清瘟生產線進行了升級改造,改造內容包括顆粒制粒生產線、顆粒包裝生產線、質量控制實驗室、工程樓等,完成硬體升級與軟體迭代改造,全面提升連花清瘟的生產產能。
在公司製劑車間,搖擺制粒機、沸騰乾燥機等設備全負荷運轉,每條生產線都開足了馬力。「預計到今年年底,產量將提高到每天1800件,可滿足120萬人一天的使用量。」雷波說。
記者:徐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