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國股市漲幅位列全球第一,相關基金產品不僅在常年偏好A股的韓國等市場走俏,在美國也逐漸吃香。
第一財經記者獲悉,今年以來,美國量化對衝之王Two Sigma的China Core Equity Fund(中國核心股票基金)資產規模大漲。根據該機構8月17日在美國證監會網站更新的文件,該中國核心股票基金的規模為10.24億美元,這一單一產品的規模在私募界已然不低。諮奔商務諮詢(Z-Ben Advisors)近期稱:「該基金在美國整整賣了10億美元,資產規模較去年同期的6.48億美元大幅攀升。」
今年5月時,有消息稱,美國希望重組聯邦退休儲蓄投資委員會(FRTIB),這使市場開始擔憂,美國養老基金對中國資產的投資或將收緊;近日,美國國務院官員敦促美國大學捐贈基金剝離中概股,並披露其指數基金中持有的中國資產狀況。不過,第一財經此前報導,美國養老金持有的中國股債資產非常有限,大學捐贈基金的中概股敞口也非常小,且市場化的美國基金仍在增持中國資產,美國是最大的北上資金來源,其次是中國香港和英國。目前,一系列事實證明,全球投資者對新興市場更高收益的資產配置偏好與日俱增,尤其是在全球主流央行持續擴表、旨在提升通脹的大背景下。
Two Sigma具有代表性,是因為其在美國投資界的至高地位以及對中國市場多年的參與。儘管Two Sigma的歷史不算長,但足以被稱為量化對衝界的佼佼者,與元勝資本(Winton)、橋水(Bridgewater)等巨頭齊名。多年來,在主動交易式微的背景下,傳統對衝基金飽受業績下滑的困擾。然而,依賴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Two Sigma卻異軍突起。截至今年,Two Sigma的資金管理規模突破600億美元大關,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量化對衝基金。該公司由著名量化投資人大衛·肖恩(D.E. Shaw)的徒弟約翰·歐文德克(John Overdeck)和大衛·西格爾(David Siegel)於2001年創立,目前已在紐約、休斯敦、倫敦、中國香港、上海和東京設有辦公室,擁有1700多名員工。對於一家對衝基金而言,人數已非常龐大。
事實上,不僅其中國基金在美國暢銷,它對中國市場的布局也在不斷加碼。去年,Two Sigma在上海的外商獨資企業(WFOE)騰勝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下稱「騰勝中國」)獲得PFM(私募基金管理人)資質。2020年4月17日,該公司推出首個在岸投資產品,利用系統策略投資在岸期貨市場。近期,記者獲悉,該機構進一步提升了資本金。諮奔稱,Two Sigma將其中國WFOE的註冊資本金提升至800萬美元。目前,中國基金業協會顯示的信息仍是600萬美元。
今年年初,第一財經記者曾報導,橋水中國WFOE的註冊資本金默默大幅擴容,從2016年的767萬美元提升到4400萬美元。2018年10月,橋水正式在中國內地推出首個私募證券基金「橋水全天候中國私募投資基金一號」(All Weather China),沿用其著名也最擅長的「全天候」策略。
除了此類神秘的量化對衝基金,海外眾多公募基金髮行的中國股票基金也獲得海外投資者的青睞。近期,韓國散戶大幅加倉A股的消息引發關注。韓國證券託管局(KSD)的數據顯示,韓國投資者7月淨買入2.027億美元(約合2441億韓元)A股基金,是上月8830萬美元的兩倍多。
也就在8月,中國證監會網站信息顯示,另一家全球資管巨頭貝萊德(BlackRock)於今年4月提交的公募基金申請正式獲批,註冊資本為3億元人民幣。這意味著,部分外資將正式在中國境內從私募時代轉入公募時代。該機構最快將在6個月後正式在中國境內發行公募基金產品,這也是第一家在中國實現100%外資(美資)控股的公募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