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巨頭Two Sigma落戶中國 「洋」鯰魚也會水土不服

2020-12-25 金融界

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張志偉

9月20日,全球著名量化對衝巨頭TwoSigma落戶中國,TwoSigma宣稱,其此前在華設立的騰勝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已經成功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AMAC)登記成為私募基金管理人。

中基協官網顯示,騰勝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是TwoSigma於2018年11月11日在上海設立的外商獨資企業,登記時間為2019年9月11日。登記為私募基金管理人後,TwoSigma能夠面向中國合格投資者開發和銷售在岸投資產品。

四川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龔秀國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稱,「TwoSigma來華落戶能夠給中國市場帶來新的投資管理理念,有利於強化中國基金管理與財富管理行業的市場競爭,在一定程度上會產生鯰魚效應。」

鯰魚效應出現

據了解,TwoSigma從18年前進入量化投資領域,是業界少有的應用機器學習和大數據來進行算法交易的大型對衝基金。主要投資於股票、商品、外匯等公開市場產品。管理資產超580億美元。

2008年,TwoSigma的管理規模還只有46億美元。在其他對衝基金業績在下滑和資金外流的泥潭中苦苦掙扎時,TwoSigma借力市場對算法交易的需求呈爆發式增長的時機實現了快速發展。11年的時間,該基金的管理規模擴大了逾10倍之多,超過德邵基金,與文藝復興基金Renaissance並肩成為全球最大的量化對衝基金。

「TwoSigma之所以能夠在國際金融危機之後風雲變幻的金融市場快速崛起,首先歸因於其明確的基於人工智慧系統的投資理念與管理目標,將最先進的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直接應用於分析數據豐富甚至信息爆炸的金融投資市場,從而使基於現代技術創新的投資管理理念服務於廣大投資者需求。」龔秀國分析稱,TwoSigma落戶中國有利於向中國投資者特別是廣大個人投資者提供更加多樣化的投資選擇與市場策略。

北京中誠志遠投資有限公司是業內小有名氣的私募機構,董事長尹勇對TwoSigma進入中國會產生一定的鯰魚效應表示贊同。尹勇對《證券日報》記者稱,現在的量化策略更像人工智慧,機器會不停進行學習。拿CTA策略來說,可能過去多年來一直有效,但是具體參數經常變化,這就需要不停地學習。隨著海外私募機構進入中國,將有一部分能夠真正建立起穩定系統和實現穩健收益的機構發展起來。並與海外私募量化巨頭一較高下。

龔秀國進一步分析稱,TwoSigma通過海量信息篩選發現有價值信息、進而藉助機器學習與重複優化等科學方法幫助投資者做最佳投資決策。因此,TwoSigma進入中國運營,顯然有利於提升中國資本市場參與者的整體素養,特別有利於減少信息極度不對稱、信息收集整理困難、當然也更難有勝算可能的個人投資者數量,同時更有利於進一步吸引和強化中國資本市場中兼備專業投資背景與規模經濟效應的機構投資者及價值投資理念。

或存在一定水土不服

TwoSigma公司一誕生就具有了量化交易基因,創始人之一的JohnOverdeck曾是華爾街量化基金教父、德劭投資創始人大衛·肖恩(D.E.Shaw)的得力愛將,後被聘為到亞馬遜做貝索斯的技術顧問,在數學和統計學方面頗有造詣。2001年,JohnOverdeck和同樣擅長計算機、人工智慧的DavidSiegel相見恨晚,成立了自己的量化對衝基金公司TwoSigma。

具有特殊基因,並一直秉持這樣理念發展的TwoSigma在中國會否有水土不服問題?

尹勇對TwoSigma能否順利紮根中國,有些許擔憂。尹勇對《證券日報》記者稱,量化是一種博弈,一直處於一個動態的競爭性環境,部分策略在海外表現優異,但在國內失效其實是很正常的事,因為市場在不停變化,國內量化市場還處於發展中的階段,過去幾年股指的貼水和流動性限制對量化市場的發展也有一定的影響,隨著投資環境的成熟,未來會有很大改善,最近的股指限倉放鬆和保證金降低就是很好的例子。

TwoSigma「野蠻增長」背後的脆弱和短板是存在的,龔秀國稱。實際上,TwoSigma崛起的年代恰恰是國際金融危機之後世界經濟與國際市場充滿太多不確定性的時期,在此階段主動交易策略日漸式微並導致傳統基金業績大幅下滑與資金大規模外流,不過在進入2019年以來的美股單邊牛市和低波動性市場環境中,TwoSigma等量化對衝基金業績則飽受衝擊和詬病,也就是說在不確定性大幅降低的市場環境中人腦決策比人工智慧更及時有效。這樣的脆弱性及其短板能否在中國得到補足,同樣存在不確定性。

「過去幾年表現較好的日內短周期量化選股策略未來收益也會面臨更多挑戰,對量化團隊提出更高要求。」尹勇稱。2018年,國內外對衝基金業績相當不理想,過半對衝基金全年虧損。而TwoSigma成名已久的對衝基金卻逆勢盈利,這樣的故事能否在全球其他地方發生,也存在著未知數。

曾經在中國本土量化交易公司工作過三年的海歸劉先生(化名)對《證券日報》記者稱,外來的洋和尚在中國不一定念的好經。自己曾經工作過的這家公司高層也大都是從海外留學回來的,國內目前的量化交易產品結構也是比較複雜的,裡面也疊加了一些收益互換的東西。這些都需要有針對性的變化。

強化穿透式監管

據TwoSigma官網資料顯示,公司超過六成的員工沒有金融背景。大部分員工是從麻省理工學院、卡耐基-梅隆大學以及加州理工學院等院校的計算機科學、數學和工程專業畢業生中直接選聘的。

TwoSigma的聯席主席DavidSiegel表示,他是一位計算機科學家,他強調投資市場已經發生了本質的變化,身價最高的將不再是銀行家,而是AI科技的頂尖人才。

另有報導稱,TwoSigma並不採取業內慣用費率「2%+20%」,代表產品收取3%的管理費和30%的超額業績提成,這在量化圈頗為罕見。

高收益伴隨高風險,這是市場的不二法則。過度依靠技術,並且收取的費用大幅度高於其他機構,風險在哪?

龔秀國分析稱,TwoSigma公司太注重技術開發與技術人員,有本末倒置之嫌,不僅有超過70%的基金內部人員來源於計算機科學、數學及工程專業,沒有經濟金融專業背景,而且有近三分之二的基金員工致力於新模式、新算法等人工智慧技術的研發之中。

龔秀國稱,與美國資本市場法制健全、監管到位且市場有效不同,中國證券市場起步晚,底子薄,基礎差,投資理念、市場發育與政府監管等存在有待提高的地方,所以更應該強化監管。

通過自己的投資觀察,尹勇稱,目前監管層對倉位和交易頻率能夠做到全穿透,對防範風險較好做到未雨綢繆。

劉先生稱,譬如有一些所謂的量化中性策略,對外宣傳是純中性,但是產品設計上會拿了一部分銀行的指數增強資金額度,只要最後的結果超越銀行給定的收益的話,超出部分可以全部歸公司。一些量化投資的「黑匣子」,譬如算法,標的等,除了投資經理,公司大部分人都不清楚。這些仍然需要強化穿透式監管。

「量化投資是快速助漲殺跌的,一旦產生風險就會引起市場較大波動,為了獲取高利潤也可能不惜鋌而走險,加強監管尤為必要。」龔秀國稱。

(編輯上官夢露策劃張志偉)

相關焦點

  • 量化對衝基金之王Two Sigma入駐中國,又一外商獨資私募基金完成登記
    來源:積募積募TALK又有外資私募進軍中國資本市場了!這次還是全球著名的量化對衝巨頭Two Sigma。國際量化巨頭Two Sigma 9月20日對外宣布稱,公司已經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成功登記註冊了一家外商獨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即騰勝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來源 | 藍鯨財經、環球老虎財經、中國基金網尊重原創,保護智慧財產權。
  • 量化對衝之王Two Sigma首發基金布局在岸期貨市場
    來源:一財網2020年4月17日,全球資管規模最的的量化對衝基金Two Sigma宣布,該公司在上海的外商獨資企業(WFOE)騰勝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下稱「騰勝中國」)推出了首個在岸投資產品,利用系統策略來投資在岸期貨市場,這也標誌著中國金融開放以及海外巨頭加碼中國的又一裡程碑
  • 商貿巨頭闖郊縣「鯰魚」來了
    商貿巨頭闖郊縣「鯰魚」來了 家樂福在溫江、雙流、新都、大邑、邛崍等區(市)縣均已經開設了門店;福建零售巨頭永輝超市則把四川首店開到了溫江光華新城,與家樂福「門對門」。    在溫江區商務局長曾理看來,「巨頭」扎堆闖郊縣,主因不是政府的招商引資:「成都市場的競爭已進入白熱化,商貿業需要拓展空間;同時,隨著二三圈層城鎮化的進程加快,人口聚集度增大,市場需求增加。」
  • 渣打銀行欲在華設證券公司 「水土不服」尷尬待破局
    「十一」長假剛剛結束,外資銀行巨頭便跑步入場中國證券市場拿牌,這一次是布局中國市場已久的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當前,外資銀行正掀起一股入局中國證券市場的潮流,但透視其控股券商業績表現卻不盡如人意,搶佔國內業務份額並非易事。如何儘快破解「水土不服」尷尬,獲取業績空間,也成為各家合資券商需要突破的課題。
  • 中國股票在美走俏,量化之王Two Sigma大賣10億美元
    今年,中國股市漲幅位列全球第一,相關基金產品不僅在常年偏好A股的韓國等市場走俏,在美國也逐漸吃香。第一財經記者獲悉,今年以來,美國量化對衝之王Two Sigma的China Core Equity Fund(中國核心股票基金)資產規模大漲。
  • 惠而浦敗退中國:全球最大家電巨頭之一,深耕26載依舊水土不服
    導讀:又一美國家電巨頭敗退中國!一年虧損3億,深耕26年卻還是水土不服近些年,以格力、美的、海爾等為代表的中國民族家電製造企業取得了迅猛的發展,隨著國內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各大企業紛紛選擇走出國門,憑藉高質量的產品和先進的生產技術,在海外市場也殺出了一片天地。
  • 三階單環Delta-sigma調製器在ADC中的應用
    高階多位Delta-sigma ADC由於不需要採樣保持電路,電路規模小,可以實現較高的解析度,因此在實際中得到廣泛的應用。Delta-sigmaADC採用過採樣技術和噪聲整形技術相結合,對量化噪聲雙重抑制,從而實現高精度模數轉換。在實際的設計中需要根據設計指標穩定性和動態範圍等進行折衷。
  • 中國郵政拆分方案披露 洋快遞物流巨頭不安
    與此同時,中國郵政體制改革進入倒計時,計劃在年內出臺的中國郵政拆分方案進入關鍵時刻。業內分析,這個方案中有關郵政管理局的監管權限和郵政專營範圍的確定,將對外資快遞公司今後在中國業務的拓展產生至關重要的意義。洋快遞關注郵政專營範圍郵政專營範圍仍是爭執的焦點。一個簡單的道理,郵政專營範圍越小,快遞業務發展的空間就越大。
  • SAR ADC與Sigma Delta ADC有什麼不一樣?
    工程師郭婷 發表於 2018-08-16 00:15:00 sigma-delta adc的原理
  • 在歐美股市遭遇業績滑鐵盧 全球量化投資機構加碼中國市場
    近日,法國量化投資機構邁德瑞投資在中國基金業協會完成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   此前,美國量化投資巨頭城堡基金(Citadel)在新加坡新開設辦公室,擬增加對中國市場的投資額。   由於今年量化投資基金在歐美金融市場遭遇業績滑鐵盧,其量化投資與量化對衝策略能否在中國市場站穩腳跟,存在諸多變數。
  • 高精度Delta-Sigma A/D轉換器的原理及其應用
    delta-sigma轉換器原理詳述 積分器將量化噪聲伸展到整個頻帶寬度,從而使噪聲成型,而濾波器可以過濾掉絕大多數的成型噪聲。有幾個誤差源會降低整個系統的效果,為了滿足adc的輸入範圍,很多信號要求一些放大電路和電平偏移電路,有時放大器在adc的內部,有時使用外部放大器。無論是哪一種情況,放大器電壓、電壓漂移、輸入偏置電流或採樣噪聲將引入誤差信號。
  • 米雯娟:洋教材存在「水土不服」頑疾
    8月2日,在線少兒英語VIPKID創始人米雯娟表示,洋教材存在「水土不服」的頑疾。當天,VIPKID在北京召開戰略發布會,推出家長契約服務和和全家英語計劃VIPFamily等,並推出四個新品牌自由星球、「跟大熊玩英語」、SayABC和VIP蜂校。前兩者覆蓋0到6歲兒童,偏向於親子陪伴、啟蒙式英語;後兩者分別為1對4小班課和中外雙師同屏的在線青少英語課堂。
  • 【BLHeli_S】Delta-Sigma調製
    由於我們需要進行互補PWM(才能保證高轉速下的準確性和低損耗),最可靠的方式是執行PWM中央對齊,這會使得PWM解析度降低為1024。另外,當PWM頻率調整為48KHz後,PWM解析度將會被進一步降低為512。這時,就會出現嚴重的量化失真現象(Quantization Distortion)。
  • 美國零售巨頭好市多正計劃進軍中國市場
    紅商網訊:當百思買、家得寶、萬得城等一批連鎖巨頭鎩羽而歸,另一批巨頭們窺伺良久終忍不住出手。據悉,世界第九大、美國第三大零售商、美國最大的連鎖會員制倉儲量販店Costco(好市多)有意向通過電商這種形式進軍中國大陸地區,目前正在尋找業內人士進行合作。
  • 入華20餘年仍水土不服,惠而浦中國將易主格蘭仕?
    8月23日,惠而浦(中國)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惠而浦」)公告表示,收到格蘭仕書面告知函,正在籌劃部分要約收購事項,可能導致上市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這一百年老牌家電巨頭,惠而浦進入中國市場已有20餘年,但一直有些「水土不服」,近年來業績還陷入虧損。這次被要約收購,惠而浦中國的命運,又將如何改寫?
  • 法式精英工程師教育「落戶」上海
    法式精英工程師教育「落戶」上海 2015-12-02 15:30:4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社上海
  • 沃爾瑪中國首位女掌門登場:水型人格專治「水土不服」
    高起點墊高了她的職業起點,她所在的公司除了巨頭還是巨頭。她在麥肯錫紐約辦公室做戰略諮詢顧問,知道了管理對於企業的巨大意義,但管理不能游離於企業實際之外,她需要實戰來證明自己的理論和能力。今年年初,沃爾瑪方面對外透露,沃爾瑪目前在中國170多個城市開設超過400家門店,預計到2022年,沃爾瑪全國400多家門店中會有一半完成全新升級,計劃未來5至7年在中國市場新增500家門店和雲倉,包括沃爾瑪大賣場、社區店和山姆會員店多種業態。
  • 量化私募遭大面積回撤,千億巨頭竟也在列,發生了什麼?背後...
    據券商中國記者從業內了解,部分私募的相關產品上月回撤甚至超過5%,量化中性策略向來以穩健收益為特色,近期的回撤從以往看相當罕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此番遭遇大幅回撤的不乏一些頭部明星量化私募,今年勢頭兇猛的千億級量化巨頭明汯投資同樣未能倖免。
  • 麵包新語鄭州萬象城、花園商廈等門店全關 洋品牌水土不服
    來勢兇猛的國際化大品牌為何頻現水土不服,河南烘焙市場的格局又將如何演變?   事件:國際化烘焙品牌麵包新語已經絕跡鄭州市場   成立於2000年的麵包新語集團,擁有麵包新語、大食代、鼎泰豐、拉麵玩家和卡樂星(中國)等一批在國內知名度頗高的品牌,營業網絡覆蓋全球十幾個國家及地區。
  • 又一洋品牌敗走,谷歌、亞馬遜成先例,還會有外資巨頭離開中國?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擁有14億的人口總量,勞動力旺盛,消費需求也很高。在外資眼裡,中國不僅可以實現產業經營,還可以發展品牌。因此,這些年來中國進入了大量的洋品牌,涉足的行業也十分普遍。只不過,雖然中國的消費體量很大,但是中國本土企業的競爭實力也十分雄厚,相比外資企業,國內的企業更熟知國人的消費習慣,其經營模式以及所提供的產品服務往往更加符合國人的口味。因此,近些年很多外資企業想要在中國「撈錢」,但是因為經營困難、業績差,很快就敗走了,而且其中不乏谷歌、亞馬遜這樣的外資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