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樓道就是家:北京各區積極建設樓門文化 和諧鄰裡關係

2020-12-19 北晚新視覺網

2017年9月21日訊,選取本樓居民的字畫作品、參加社區活動的照片,或者一個樓門居民的全家福照片,裝裱之後懸掛於樓門口的公共位置和樓道中,街坊鄰居們一起品評欣賞,大家對彼此更加了解,樓道裡互相打招呼的多了,鄰裡關係也更加親近了……

農展南裡社區

城市在不斷變高、變大,但通過樓門文化建設,「遠親不如近鄰」的傳統正在北京的各個社區慢慢恢復。

農展南裡社區二號樓

巧娘編織組 打造立體四合院

踏進農展南裡社區二號樓院門,映入眼帘的是雪白牆上掛著的一幅大合照,合照裡前排坐著一位老奶奶抱著一個小男孩,但抱著他的這位奶奶其實只是鄰居,他自己的奶奶坐在後排。居委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樓門的鄰裡關係比較好,大家經常一起活動,孩子們也都對鄰居奶奶很熟悉。」

除了顯眼的大合照,樓道裡還掛著各種裱起來的手工裝飾品,針織荷塘雅居圖、捲紙魚兒戲水圖、針織相親相愛長頸鹿圖……提供這些手工裝飾品的是小區裡一個名為「巧娘編織組」的興趣團隊。「這些都特別受歡迎,鄰居們都誇我們做的好。」對於能把作品掛到樓道裡給大家欣賞,巧娘編織組的負責人劉傑感覺特別自豪。

71歲的劉傑非常喜歡編織,還在六年前報名老年大學編織班學了三個學期。三年前,她在社區牽頭成立了巧娘編織組,如今已從開始的幾個人發展到15人。去年初,農展南裡社區要進行樓門文化建設,二號樓的黨支部書記張福生跟劉傑商量:「能不能把樓門文化建設與編織活動相結合?」劉傑欣然同意,大家便開始討論、著手到市場購材,最終選取了相對有代表性的作品掛在樓道裡。

掛裝飾品只是二號樓樓門文化建設的一個項目,還有包餃子、改造花園斜坡等活動。二號樓是140戶人家的老樓,樓道的小廣告之前曾數不勝數,還堆積了不少垃圾雜物。自從開始建設樓門文化後,這一年裡就變了個樣,「從外面回來,一走進樓道就像回到了家,環境好,心情自然好,營造的氛圍也就更加和諧了。」居民黃女士說。

「我們的想法是打造立體式的北京四合院,希望可以加強居民的和諧度。」居委會工作人員說。二號樓作為農展南裡社區的第一個樓門文化建設試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接下來,農展南裡社區將繼續發展其他樓院的樓門文化。「樓門每一層都要有一個主題,比如孝、禮,而且裝飾件數不宜太多,簡約也是美。」

韋伯豪社區5號樓

街道投資 為居民打造「樓道客廳」

韋伯豪作品

韋伯豪社區的5號樓最近成了社區的焦點,因為8月底這個樓的四個樓門建成了四個不同主題的作品展示大廳,社區裡老人、小孩的書法作品、攝影作品、繪畫、布藝作品都掛在樓道裡展示。5號樓居民發在朋友圈裡的照片讓社區其他樓的居民都有點「羨慕嫉妒恨」。

5號樓四個文化樓門分別定義為「仁愛之家」、「康健之家」、「儒雅之家」、「賢孝之家」。四單元從一樓到三樓的背景牆上,展示的都是住在這個單元的孫彥阿姨的布藝作品。臘梅報春、仕女圖……每一幅都栩栩如生,而製作它們的原料都特別簡單。「就是從批發市場買來的各種顏色的絲襪,然後蒙在剪好的塑料殼、快遞袋的硬板紙上,都是廢品再利用。」

今年76歲的孫彥一直是社區活動的熱情參與者,她不光參加了社區布藝班,還經常給社區行動不便的老人們買菜、送自己包的包子,每周四還會抽出半天時間,請社區的小孩兒到家裡玩。「我們大家都處的就像一家人。」

「正是因為社區裡有這些熱心人參與,而且有活動基礎,所以才能把樓門文化這個事做起來了。」韋伯豪社區主任趙雪玲介紹,社區的樓門文化項目從今年3月份啟動,也是紫竹院街道的試點。82歲的蔣阿姨帶著布藝組的老人們一起趕製了很多布藝作品、絲網畫,樓裡的小朋友們也都交上了自己的作品,有沙畫、也有塗鴉。「因為離民族大學比較近,我們社區居民來自37個民族,這在北京的小區裡也是獨一份。」趙雪玲介紹說,樓門文化建設也調動了更多的、來自不同地域的居民參與。

除了在居民中徵集作品之外,韋伯豪社區所在的紫竹院街道也專門撥款用於樓門文化建設,為徵集來的作品進行了統一裝裱,還找來專門的製作公司在樓道裡製作了不同主題的背景牆,作品全都上牆後,獲得居民一致好評。

通過開展樓門文化建設,5號樓的樓內環境得到顯著提升,有效地抑制了老舊小區樓內堆物堆料、張貼小廣告等問題,而且提升了社區鄰裡之間的熟悉度、信任感、互助頻率和團結精神,化解社區矛盾。蔣阿姨為此特意在自己的小本子上自創了一首小詩:「樓門文化如佳話,居民作品牆上掛。心系鄰裡相和睦,互相關愛如一家。」

天橋街道祿長街社區

樓門文化怎麼建 聽居民的準沒錯

「關於樓門文化,人家有人家的想法,咱們有咱們的想法。」在西城區天橋街道的祿長街社區,樓門文化建設正緊鑼密鼓進行。從早些時候的「公共空間客廳化」,到後來建設不同主題的樓門,居委會書記趙長林覺得,社區與社區之間不可同比。他看重社區的實際情況,力圖揚長避短。「原來我們這兒說的幾個字叫『育管並行,量質齊升』,一個社區,沒有好的管理肯定不行」,祿長街社區就在這個基礎上,建設社區的樓門文化。

在老趙看來,樓門文化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途徑,老百姓受益面也大。去年居委會搬了新址,他想著把能用的地方都利用起來,就「鼓搗」起居委會所在的樓道。為鼓勵大家努力為群眾排憂解難,他設計了一個名為「稱」的作品。「天地之間有杆稱,那秤砣就是老百姓,我們幹得怎麼樣,分量有多重,不是靠自己說出來的,而是在群眾心裡稱出來的」,平日裡「大家看看這桿秤,那就是一個教育。」老趙認為環境塑造人,好的工作氛圍自然就會把大家的工作熱情、責任心激發出來,而說得多了,反倒惹人煩。「不用特意跟大家說要為居民服務,大傢伙在這氛圍當中,就都是受教育了」。

老趙說,樓門的主題應當根據樓裡的人員結構確定,只有貼近群眾,群眾才願意參與,光憑自己想,「有可能不對群眾口味,那活就白幹」。社區的37號院以「友愛」為主題,樓門外張貼著「鄰裡互助公約」「樓門衛生公約」。樓雖然早在80年代建成,樓道卻十分乾淨,沒有任何堆放。「我們這個樓,不管哪個門,從一樓到六樓,沒有一個小廣告。」住在六樓的樓門長杜憲華十分自豪,他說樓門文化要在院裡環境衛生好的基礎上發展,否則既不到位,又顯得假。

聽說要建設樓門文化後,居民王國選已經給居委會送來了自己的作品「葫蘆」,與「福祿」諧音。他發揮自己的烙畫特長,在葫蘆上刻畫反映天橋街道的民俗。而37號院的樓門長杜憲華也正在廣泛徵求居民們對於建設樓道文化的意見。通過街道、物業、業主三方的溝通,37號院的樓門已經張貼上大家認可的宣傳標語,「下一步怎麼做,咱們還要聽聽居民們的意見再做規劃。」

來源:北京晚報 主筆 周明傑 實習生 陳潔玲 黃松煒

相關焦點

  • 「和睦鄰裡節」推動城市和諧鄰裡關係
    據了解,該活動將持續一個月,各縣(市)區將根據各自情況開展「鄰裡互助」、「鄰裡互聯」、「鄰裡互學」、「鄰裡互展」、「鄰裡互保」等活動,為廣大市民提供了相互溝通、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增進友誼的平臺,屆時,數以萬計的居民走出家門,走進社區,積極參加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共同歡度屬於自己的節日。
  • 小樓道撬動「大文明」,樓道文化風景線點綴生活
    樓道風景線。紅網時刻長沙12月10日訊(通訊員 楊緣)樓道,是連接家庭與社區的橋梁,是鄰裡之間生活和情感交流的基本平臺,長沙市天心區金盆嶺街道獅子山社區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將原本破舊的居民樓道打造成了煥然一新的樓道文化牆,引得鄰居駐足欣賞,每天必須上下穿梭的走廊,已不再只是白牆,逐漸被這些美麗大方、生動的宣傳圖畫所取代,回家的路已然變成一道美麗的風景。
  • 尋訪最美樓門|北京和平裡街道樓道變畫廊,電箱變花籃
    樓門映射大社會,小樓門體現大文明。樓門環境的整治和維護,不僅讓社區環境更加整潔有序,更能增進鄰裡感情,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歸屬感。本期,我們推出「尋訪最美樓門系列報導」。在尋訪中,我們探索樓門治理方式,總結治理經驗,傳達百姓心聲,展現樓門之變,為建設更加美好、和諧、宜居的和平裡不斷努力。
  • 「鄰裡情」與「好風景」,都藏在朝陽樓門裡,一起去看看吧!
    樓門文化建設的每一階段都圍繞著居民展開,在前期籌備時,與居民共同討論樓門文化風格、內容設計等,依託社區居民的合理化建議,凝聚自治合力,為社區樓門文化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如今,社區樓道「十亂現象」的整治成果得到了長效保持,在「樓道文化」耳濡目染下,鄰裡間打招呼多了,互幫互助多了,感情更融洽了。
  • 和諧、溫馨……寶山這裡的樓道「不一般」!
    走進寶欣苑七村6號樓,「歡迎您回家」的溫馨標語讓居民心中充滿溫暖,美麗整潔的樓道帶給居民濃濃的歸屬感。這是6號樓居民根據 《七彩樓組2.0》之「七彩樓組五必有,活力暖暖爭五星」的活動方案打造出的以「樂融融互助」為特色的活力樓組。
  • 三亞天涯區53條「文明樓道」成「文化走廊」
    在各個單元樓,記者實地探訪了每一個樓層,發現樓道的牆壁整潔如新,樓梯乾淨無塵,每層樓還配備有消火栓和滅火器等器材。最特別的是,每棟樓的樓道都設計成了居民的文化牆,牆上掛著「敬田得谷 尊老得福」「一紙一屑玷風景 一舉一動寫文明」等精美圖畫和標語,有的還張貼著文明小故事,整個樓道儼然成了家風家訓的傳承地,讓人看著格外舒心。
  • 上海金山石化街道家風樓風蔚然成風 鄰裡互助如沐春風
    上海金山石化街道家風樓風蔚然成風 鄰裡互助如沐春風 2015-04-24 08:11:00 導讀:近年來,上海市金山區石化街道把加強樓組樓道文化建設、培養新型家風樓風作為推進鄰裡守望志願活動的一項重點工作,以文明創建為抓手,以鄰裡守望為內容,以社區樓組為主體,逐步形成了「政府搭臺、社區主導、百姓受惠」的鄰裡守望志願服務模式
  • 長陽鎮嘉北社區樓門添「風景」 增強居民回家幸福感
    剪紙、兒童畫、絲網花、特色櫥窗……想像下如果走進樓道看到這樣的場景,你會是怎樣的心情呢?長陽鎮嘉州水郡北區社區最近就創建了樓門院文化試點樓門。樓門內不僅乾淨整潔,「一個樓門一文化、一個單元一特色」更是讓每個樓門都有屬於自己的專屬「皮膚」,曾經堆滿自行車、電動車等雜物的樓道一去不返,嶄新的面貌獲得了嘉北社區居民的一致好評!記者了解到,今年6月,嘉州水郡北區社區被房山區民政局正式確立為樓門治理建設示範點。經過前期調研,社區「兩委」最終確定了三個點位作為社區樓門院文化創建試點。
  • 和諧鄰裡關係,從日常小事做起,從你我做起!
    鄰裡關係是最基本的社會關係,抬頭不見低頭見,若遇到個大事小情,鄰裡間的幫助會更加方便有效,畢竟居住在城市,與遠方的親戚有著距離相隔,正所謂遠水難解近渴,鄰居及時的幫助有時會達到雪中送炭般的妙用。現在的鄰裡關係與以前相比,也早已是大相逕庭。
  • 星港社區:創意樓道鄰裡共集,美麗家園鄰裡共建
    (通訊員:陳競、張思霞)為打造有特色、有品位的美麗樓道,營造向上向善的樓道文化氛圍,增進鄰裡友好往來,助推「文和」良好氛圍,12月22號,星港社區聯合教建集團和普愛社工在星港社區早安星城院景一棟開展以「創意樓道鄰裡共集,美麗家園鄰裡共建」為主題的樓道美化活動。
  • 【創文「十美百佳」】邀您來,看看身邊的最美樓門
    居住在二樓的一戶居民告訴記者:「每層三戶,樓道的衛生,不用人督促,隨手我們就做了。樓道收拾利索,家裡也乾淨!」 2門的居民還自己動手布置樓道,自覺對樓道內的環境進行維護,主動承擔起各項工作。每層樓道窗都擺放著一盆裝飾花卉。有一些熱愛書畫的熱心居民積極響應,拿出自己書畫作品裝飾樓門。
  • 一大波「美麗樓道」驚豔登場!快看看有你家嗎?
    桃浦鎮小區樓道越變越美啦!樓道是社區的縮影,樓道是社區居民的公共通道,也是社區和諧文明的「晴雨表」。為進一步推進文明城區和文明樓的創建,桃浦鎮積極探索一條「居民微自治」管理新路,在全鎮81個小區打造「美麗樓道」,由居民全程參與,出謀劃策、自己動手,真正做到「我的地盤我做主」。
  • 南通板橋社區:「鄰裡紅管家」助力樓道成為文明「秀」場
    樓道文化 讓文明新風成時尚新東方花苑小區共有5幢樓14個單元樓道221戶。板橋社區秉承「抓黨建、挖亮點、強服務」的思路,通過硬體提升和文化培育兩大工程,助推「黨建主題樓道」建設。經過街道社區幹部群眾幾個月的精心打造,魅力睦鄰閣、魅力仁愛閣、魅力美德閣……相應而生,進東方花苑小區,仿佛穿越到了古代一個個墨香之家。精緻統一的中國風樓道門頭,厚德尚法、家風家訓等各具匠心的樓道文化,讓這個小區散發著現代風的同時,又蘊涵著傳統文化韻味。
  • 18個樓道爭奇鬥豔 評出你心中的最美
    ,也是家庭和睦、鄰裡和諧的大舞臺。&nbsp&nbsp&nbsp&nbsp為推進「雙城」核心區建設,鞏固全國文明城市複評成果,提升居民文明素質和小區管理水平,積極打造獨具特色、富有魅力的樓道文化,下沙街道聯合本報開展首屆「美麗樓道」評選活動。
  • 鄰居好,賽金寶,長沙縣小塘路社區「住戶文明公約」籤進樓道
    鄰居好,賽金寶,長沙縣小塘路社區「住戶文明公約」籤進樓道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林暢 記者 陳永剛「樓道內鄰裡要團結友好、和睦相處、敬老愛幼、互諒互讓、珍惜同住一棟樓的緣分」「各家要自覺、定期、及時打掃門口衛生」「愛護樓道內燈等公共設備,節約用電,自覺繳納電費」……
  • 成都市城市社區和諧鄰裡關係營造三年行動啟動
    鄰居」成都市城市社區和諧鄰裡關係營造三年行動正式啟動。當天,發布了成都市《城市社區和諧鄰裡關係營造三年行動計劃》,將每年12月22日定為「成都社區鄰裡節」。現場通過「文藝展演+項目認領」的形式,展示城市社區和諧鄰裡關係營造行動理念,動員廣大市民與鄰為善、以鄰為伴,著力營造友善包容、互信互助的和諧鄰裡關係。
  • 打造特色樓門,通運街道開展我為昆蟲搭個家活動
    社區治理中,樓門院作為連接家庭和社區的神經末梢,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通運街道自開展樓門院文化建設以來,居民群眾參與熱情高漲,通過打造特色樓門、制定居民公約等方式讓廣大居民群眾積極參與到社區建設中來,為創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新格局提供有力保障。
  • 全面建設校園文化 積極構建和諧校園
    全面建設校園文化 積極構建和諧校園  學校是知識形成、傳播的主要社會場所,是文化積澱、發展和傳承的社會機構。校園文化的建設和發展,不僅能夠為引領時代主流文化價值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對未來社會文化的發展方向也起到啟示和形塑作用。
  • 鄰裡守望相助 共建美好家園—— 北京市第二屆「社區鄰裡節」掠影
    活動現場,策劃開展了「和巷文化之四合院過鄰裡節」活動,分為「和巷韻味」「和巷風味」「和巷憶味」「和巷趣味」四大主題板塊,以及四合院故事會、景山養生堂、景山票友大會、景山家宴、景山生活家、景山繪畫館、鄰裡市集等13項特色活動,突出景山地區社區文化特色,體現社區居民鄰裡互助、和諧融洽、共築美好生活的時代風採。
  • 雙流區長興社區積極挖掘社區「家」文化
    為營造友善包容、互信互助的和諧鄰裡關係,東升街道長興社區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目標,深入挖掘社區「家」文化內涵,打造管理有序、服務完善、環境優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鄰裡和諧的文明社區,讓社區居民們生活在社區「溫暖大家庭」中,真正找到「家」的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