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華圖 張紅嬌
2019國家公務員考試即將於10月份開始報考,備考正當時,河北華圖() 為您提供2019國考歷年真題、備考資料、國考課程等內容。今天我們來複習國考常識中的年齡稱謂。
一、各年齡稱謂
金釵之年:女子12歲稱金釵之年。
豆蔻之年:女子13—14歲稱豆蔻年華。「豆蔻年華」之「豆蔻」源自唐代
杜牧的《贈別》詩中的兩句:「婢婢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大意說柔弱美麗的十三歲多的少女,像是二月初起剛發芽的豆蔻梢頭的嫩芽。
舞勺之年:舞勺之年指的是男子13—15歲期間。根據《札記》的記載:「勺,一種樂舞,古未成童者習之。」舞勺指未成童者學習勺舞。
及笄之年:古時稱女子年過15歲為「及笄」,也稱「笄年」。
舞象之年:指男子15—20歲。「舞象」又是成童的代名詞。《禮記·內則》:「成童,舞象,學射御。」《疏》日:「戒童,謂15以上;舞象,謂用幹戈之小舞也。」
碧玉年華:女子16歲稱為碧玉年華,又可稱「瓜字初分」、「風信之年」。
桃李年華:古人指女子20歲的年齡。
花信年華:指女子的年齡到了24歲。也泛指女子的年齡正處在年輕貌美之時。
標梅之年: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齡。
而立之年:人到30歲可以自立的年齡。後為30歲的代稱。
不惑之年:40歲的代稱。
知命之年:知道自己命運的年齡。指50歲。
二、長壽的雅稱
自古以來,人們把人的壽年大體上分為上、中、下「三壽」:上壽指90歲以上,中壽指80歲以上,下壽指70歲以上,也有指60歲以上的。較具體地說:60歲稱為花甲之年、耳順之年、還鄉之年。70歲稱為古稀之年、杖國之年、懸車之年。80歲稱為杖朝之年。80至90歲稱為鮐背之年、耄耋之年。100歲的稱為期頤之年。元人陳浩說:「人壽以百年為期,故日期;飲食起居動人無不待於養,故日頤。」意思是:人活到一百歲,飲食、居住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養,所以「百歲」稱作「期頤」。
三、古代廟號
廟號是中國古代帝王死後在太廟裡立宣奉祀時追尊的名號。一般認為,廟號起源於商朝,如太甲為太宗、太戊為中宗、武丁為高宗。秦朝廢止廟號制度,漢朝以後又承襲了這一制度。
廟號常用「祖」字或「宗」字:開國皇帝一般被稱為太祖或高祖,如漢太祖劉邦、唐高祖李淵、宋太祖趙匡胤、元太祖鐵木真、清太祖努爾哈赤;而稱呼世祖的往往是完成統一的皇帝,如元世祖忽必烈、清世祖福臨。中途慶業的皇帝一般稱為「宗」(太宗、世宗等),如唐太宗、宋太宗等。
一般來說,廟號的選字並不參照諡法,但是通常也選擇具有美好意義的字,如「太」、「世」、「高」、「神」、「聖」、「仁」、「睿」、「明」、「章」等。從唐朝以後開始,王朝的開國皇帝廟號通常為「太祖」,第二代帝王廟號常常為「太宗」。如果王朝帝系發生變化,則其廟號為「世祖」或「世宗」。
(本文屬河北華圖教育原創,轉載請標註來源於華圖教育,未標明者必究責任。)
關注我才是對我最大的肯定!麼麼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