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島地名聯 祝福海南島

2020-12-20 手機鳳凰網

瓊島地名聯作者、香港商人古廣祥

香港商人古廣祥先生創作的23副瓊島地名聯,涵蓋了海南210個地名或山川名稱,表達了對海南自然風光和社會發展的由衷讚美。對聯作者說,在創作瓊島地名聯時,他遵循了易見事、易識字、易誦讀的規律。瓊島地名聯最大的特點是每副對聯均無多餘字,不用連詞、介詞、助動詞,而是直接用常見的地名及一些山川名稱,巧對出一幅幅美麗的景象。

赤子之心,躍於紙上。是什麼樣的情結,讓作者古廣祥在龍年春節到來之前,用巧對海南地名的方式為海南鄉親祝福?

三都甲子樂來尖峰嶺,九所長坡和慶美舍河。

熟悉海南的人,也許對海口甲子鎮,儋州三都鎮、和慶鎮,萬寧樂來鎮,瓊海長坡鎮,樂東九所鎮以及尖峰嶺、美舍河並不陌生,可將它們巧妙地結合起來,組成一副對仗工整、韻律和諧的對聯,描寫秀麗瓊島醉遊人的景象,不能不令人嘆服作者之匠心。

好文尚學,立志報國

對聯的作者叫古廣祥,香港國際傳統醫學研究會會長、世界大城市醫藥團體首腦協會會長、香港新聞出版社社長、香港醫藥出版社社長等等,在眾多頭銜中,令他引以為傲的是———海南省政協第二、三、四屆港澳委員。在全部人生歷程中,海南之於他,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旅居香港多年,他對海南依然充滿眷戀之情。

52歲的古廣祥出生於廣州,成長於海南,立業於香港。自幼隨父母遷居海南儋縣,其父古劍鋒是香港元朗中醫學院教授,著名中醫師,精通國學。受父親影響,古廣祥先生自幼立志報國,熟讀「湯頭歌訣」,喜愛「之乎者也」,早在儋縣讀小學三年級時,就開始閱讀小說,常有獨自見解,不人云亦云。

愛讀書,是古廣祥從小就養成的習慣。「讀書繼晷怕黃昏,不覺西沉強掩門」,這句詩正是他在儋縣求學時期的真實寫照。

在儋縣那大第二中學讀書時,從初中到高中,語文考試廣祥先生總保持全班第一名,他的周末作文總是張貼在黑板牆上供同學參考。「學性達天,文思敏捷」是學校眾多老師對他的一致評價。然而,也正因喜愛博覽群書、作詩寫詞,上高中後廣祥曾患失眠症長達兩年。

1979年8月20日,廣祥先生應父母之命,離瓊赴港定居。從此,海南生活經歷成了他美好的記憶,令他魂牽夢縈。

正如他在踏上輪船離瓊時所寫的,「望外灘,一汀鷗鷺,半船離愁」。儘管不情願,但父母之命難違,廣祥先生開始在香港中國國醫學院學習。然而,由於當時生活艱難前途渺茫,廣祥思念海南之心愈發真切。父母得知他心意,立即將其「通行證」束之高閣。回瓊打算,只能暫時作罷。

情牽海南,夢系故鄉

定居香港不足一年,廣祥先生充分領略金錢社會的現實和對生活的無奈。用他自己的話說,「我長在紅旗下,無法接受這世態炎涼的商業社會,時感一切與我如浮雲。」

廣祥先生從未想到,自己的命運與歷史緊密地聯繫到了一起。

正當他處於進退維谷之時,內地湧起了改革開放大潮。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廣祥先生決定回內地發展。1984年初,他重返海南,幹起了自己熱愛的文化事業,先後與海南有關媒體和單位合辦不定期雜誌《海南寶島》、香港歌星在瓊演唱會,與海南省文聯合辦《海南風》雜誌等。雖是文化苦旅,而他卻樂於此道。

「海南是我的第二故鄉,對外宣傳海南是我肩負的任務。」廣祥先生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他經常在瓊港舉辦學術會議和招商引資活動,為海南的發展與建設鼓與呼。鑑於他所取得的成就和社會影響力,經新華社香港分社推薦,1988年廣祥先生任三亞市政協首屆港澳委員,隨後任海南省政協第二、三、四屆港澳委員。

在任海南省政協委員期間,廣祥先生經常深入鄉村參觀、調研,每到一處,必定與農戶聊風土,學諺語;他也經常穿城過市,行街走巷,與市民促膝而談。原本就博聞強記的他,勤於記錄。每每打聽到富有文化氣息的地名及勝景,他都一一記下。日積月累,說其腹有五車地名、心存萬冊典故,一點也不為過。

去年12月初,第十二屆世界海南鄉團聯誼大會在香港舉行,再次勾起廣祥先生濃濃的鄉情:「新年快到了,家鄉人從海南把祝福帶給我們,我們也應該表達對他們的良好祝願。」

在多年積累的基礎上,他精心挑選210個海南地名,一氣呵成寫就23副對聯。是足跡,也是心聲。

匠心獨運,妙句連篇

風月本無情,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廣祥先生說,在創作瓊島地名聯時,他遵循了「三易」原則,即易見事、易識字、易誦讀。瓊島地名聯最大的特點是每副對聯均無多餘字,不用連詞、介詞、助動詞,而是直接用常見的地名及一些山川名稱,巧對出一幅幅美麗的景象。

比如對聯:石壁多文,舊州博厚,老城裡佳,黃竹新盈三亞市;龍樓大路,和舍長安,瓊海南好,雅星永發萬泉河。

整聯對仗工整,平仄合宜。聯中「石壁多文」、「舊州博厚」、「老城裡佳」證明海南歷史悠久,「龍樓大路」、「和舍長安」、「瓊海南好」記錄海南社會文明祥和人民幸福安康;「黃竹新盈三亞市」反映海南日新月異的變化,「雅星永發萬泉河」道出百姓期許天佑海南的願景。

再看對聯:三都甲子樂來尖峰嶺,九所長坡和慶美舍河。

整聯平仄排列為「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讀起來朗朗上口。「三都」對「九所」,「樂來」對「和慶」,「尖峰嶺」對「美舍河」,對得巧妙、生動。上聯勾畫出國內外遊人赴海南逍遙遊的場景,下句寫海南建設國際旅遊島美好前景。

對聯:鐵匠榮謀石屋,鹽丁樂賀書村。

此為儋州市地名聯。整聯對仗工整,平仄合律,立意新穎。此聯反映了儋州經濟社會發展迅猛,給百姓生活帶來實惠。鐵匠一家入住石屋瓦房,生活無比幸福;鹽丁一家除生活改善外,兒孫也學業有成。

「榮謀」對「樂賀」是何等自然舒服。

再比如:毛道群英,海口文昌雞咀嶺;木棠只炮,江邊林旺鹿回頭。

此聯生動活潑,令人遐想。「毛道」對「木棠」、「海口」對「江邊。「群英」以「只炮」 力量取得了 「文昌」、「林旺」,故此,「雞咀嶺」慶賀,「鹿回頭」驚嘆。

還有對聯:三道定城,響水長流黎母嶺;四更排浦,清瀾博愛荔枝溝。

「三道」對「四更」,「黎母嶺」對「荔枝溝」。作者對海南人民生活比較熟悉,對聯體現了海南人民出不辭勞、入不數功的憨厚品性。

每每遇到重大政治、文化事件,廣祥先生都以詩文形式表達內心感受。近期,他從4萬多條枯燥乏味的中藥名裡找出1000餘條合平仄、合詞性、工對仗的藥名,經他的精心組合後,變成了200副充滿文學性、趣味性的《中藥趣聯》。如今,他正傾心撰寫《中國地名楹聯》。

從商多年的廣祥先生,早已是個成功的商人,在國際中醫藥界也是位知名人物。然而,骨子裡他其實是一位文人。

相關焦點

  • 瓊島解放戰爭的歷史豐碑
    碑文如下:   長期堅持瓊島革命鬥爭和英勇渡海作戰而犧牲的同志們!   你們是中華民族最優秀的兒女。   你們的英雄行為,對解放瓊島和全中國起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烈士們的功績永垂不朽!1949年下半年,隨著人民解放軍在全國戰場的節節勝利,10餘萬國民黨軍隊紛紛從大陸各地潰逃瓊島,構築起一道海、陸、空立體防線,妄圖阻止人民解放軍解放海南。解放海南島,牽動著黨中央和毛澤東的心。12月18日,毛澤東向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發出準備渡海作戰解放海南島的命令,第40軍、第43軍及炮兵、工兵等10萬餘人進駐雷州半島,展開渡海作戰艱難準備。
  • 瓊島蕨跡
    抱樹蓮。 王康傳 攝 請跟隨本期《海南周刊》一起去探尋瓊島「蕨」跡。   「家底」豐厚 種類數量位居國內前列   從水生到陸生的跨越,是地球生命進化史上重要的裡程碑之一,而蕨類植物無疑是這場「革命」當仁不讓的領袖。
  • 海南周刊 | 瓊島苔痕
    海南島苔蘚植物的研究並不均衡,地區性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尖峰嶺、霸王嶺、吊羅山3個國家自然保護區中,且以苔類植物區系研究為主。  位於亞洲熱帶的北緣,在植物區系劃分上,海南島屬於古熱帶植物、馬來亞植物亞區。「海南島的苔蘚植物區系具有以熱帶成分為主、特有成分和古老成分也頗具特色的區系特點。」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的林邦娟教授對海南苔類植物區系研究較早。
  • 濃霧鎖瓊島 進出海南島交通受影響
    付美斌 攝中新網海口2月23日電 (記者 付美斌)23日早晨起,海南島大部份地區被濃霧籠罩,海南省氣象臺發布大霧橙色預警信號。受大霧影響,海口美蘭國際機場進出航班、秀英港進出港船舶均受影響。海南省氣象臺4時14分發布大霧橙色預警信號,海南島東部海面已經出現能見度小於200米、大於等於50米的霧並將持續。儋州市、樂東縣氣象臺已相繼5時31分、6時58分發布大霧黃色預警。
  • 海南島除了三亞,還有哪裡新鮮好玩又長見識
    海南島通常都被稱為陽光、海灘、椰林,但海南島被海洋包圍,因此鹽的產量也相當可觀。該島不僅有我國南部最大的海鹽場,還有具有數千年歷史的千年古鹽場,非常令人震驚。如果不是規模有多大,而是一目了然,就會被古人的智慧深深打動。
  • 乘風破浪的遊學,瓊島山水的4種打開方式,哪一種「暑」於你?
    ▲ 三亞水稻公園水稻主題研學遊 封爍 攝小編給各位學子們帶來瓊島山水的4種打開方式▲ 航拍文昌航天主題樂園(科普中心)03體驗創造之美 鶯歌海鹽場位於海南島他們的傳說、風俗、歌舞、飲食、服飾、建築等,都成為海南島的文化瑰寶,其中,黎族傳統的紡染織繡技藝已經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推出了5大主題的研學旅行產品,涵蓋黎族飲食起居文化、紡染織繡文化等8個課題,全面呈現民族文化的特色。
  • 本周瓊島持續 高溫加雷陣雨 - 海口日報數字報·海口網
    本報7月2日訊(記者周雪君 通訊員符曉虹 翁小芳)本周瓊島正式進入七月,高溫加雷雨天氣依然是天氣舞臺上的主角,記者7月2日從海南省氣象臺了解到,預計未來一周,前中期天氣晴熱少雨,氣溫較高;後期多陣雨或雷陣雨,高溫天氣有所緩解。    陸地方面,預計7月2日至6日,受西南氣流影響,全島晴間多雲,北半部局地午後有雷陣雨。
  • 市樹省樹椰城椰島 椰風海韻潤瓊島
    海南很多村莊房前屋後都種植椰樹。海南日報記者張茂攝 千百年來,各族人民在海南島上與椰樹共生共存繁衍生息,椰文化滲透浸潤到了海南島的每一個地方。 市樹、省樹,椰城、椰島 海口為什麼叫椰城? 不僅海口有椰城的美譽,海南島也有椰島的美名。這是因為海南島上有著約4萬公頃的椰樹,椰子產量佔全國的90%以上。2012年省住建廳發起「省樹省花」評選投票,吸引104.3萬群眾參與,結果椰樹以73.3萬張選票高居「省樹」榜首,其在海南人心目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海南有很多地名都以椰子命名。
  • 海南採集地名條目加強地名文化建設
    (資料圖) 洪堅鵬 攝 原標題:海南已採集地名條目5.1萬餘條 將加強地名文化建設 中新網海口8月29日電 記者從29日下午舉行的海南省民政廳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海南省民政廳結合地名普查,詳細收集地名的淵源、沿革、含義等文化信息,截至目前全省共採集地名條目5.1萬餘條,其中歷史地名1524條,為加強地名文化建設提供了第一手原始資料
  • 海口瓊島附屬醫院正規嗎 海口瓊島醫院健康男人的港灣
    海口附屬瓊島醫院怎麼樣?看病貴、看病費用高……當患者在抱怨看不起病、沒錢看病的同時,在海南就有一家堅持以醫療服務為宗旨的醫院——海口附屬瓊島醫院。
  • 海南周刊|探尋奇妙的蕨類世界——瓊島蕨跡
    請跟隨本期《海南周刊》一起去探尋瓊島「蕨」跡。桫欏的幼葉。 海南日報記者 李天平 攝鞭葉鐵線蕨。一趟趟奔赴海南島,專門往人跡罕至的生態秘境去,這些年來嚴嶽鴻共梳理出海南特有蕨類植物36種,包括海南對囊蕨、白沙雙蓋蕨、海南節毛蕨、海南瓦韋、海南裏白等。「這一數據在國內僅次於臺灣,說明海南的蕨類植物具有較高的獨特性。」
  • 一千字讀完瓊州地圖史 歷代全國輿圖中的海南島
    這是一個沿革圖,標註的是「古今州郡名,古今山川地名」,已明確了上北下南、方格比例尺等基本要素。  在《禹跡圖》中,海南島為東西向長軸的扁形,長短軸比例約為2.5:1,北部分別標註「儋、瓊、崖」,南部分別標註「振、萬安」,中部為「生黎峒」。方位基本正確,不過州郡名卻是唐代的,應是傳承了後世已亡佚的唐代輿圖。1636年《皇明職方地圖》中的海南島。
  • 「莎莉嘉」離開瓊島 海口逐步恢復城市功能
    「莎莉嘉」離開瓊島 海口逐步恢復城市功能  【解說】今年第21號颱風"莎莉嘉"10月18日上午9點50分在海南萬寧登陸,挾強風暴雨影響省會海口。伴隨「莎莉嘉」離開瓊島,海南省氣象局於10月19日5點50分解除暴雨三級預警,海口市逐漸恢復城市功能。
  • 椰風海韻潤瓊島
    千百年來,各族人民在海南島上與椰樹共生共存繁衍生息,椰文化滲透浸潤到了海南島的每一個地方。  市樹、省樹,椰城、椰島  海口為什麼叫椰城?  不僅海口有椰城的美譽,海南島也有椰島的美名。這是因為海南島上有著約4萬公頃的椰樹,椰子產量佔全國的90%以上。2012年省住建廳發起「省樹省花」評選投票,吸引104.3萬群眾參與,結果椰樹以73.3萬張選票高居「省樹」榜首,其在海南人心目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海南有很多地名都以椰子命名。
  • 北海瓊島為什麼能夠承載悠久歷史,溫柔漫長歲月?
    人文歷史 | 故事北京系列 團城 北海瓊島風光旖旎,古韻悠長遼國廣寒殿、洪武瓊華島,它是記錄中國千年皇家秘事的史冊;03、兩個皇二代的自我修養,宋徽宗與乾隆的交集乾隆十六年,乾隆爺御筆親書「瓊島春陰「四個大字,立於北海瓊島之上,碑陰乾隆又提御製詩:「艮嶽移來石岌峨,千秋遺蹟感懷多」。詩中提及的「艮嶽「是北宋徽宗時期修建的著名宮苑。
  • 十七世紀義大利人繪製的地圖再現明末海南島圖景
    西方地圖中最早出現海南島,目前可知的是1375年的《加泰羅尼地圖集》(Atlas Catalanus),圖集附註中有一段文字提到了海南島。但是,西方人繪製的最早最完整的海南島地圖,出現在17世紀傳教士衛匡國繪製的《中國新輿圖》中。
  • 新書丨《珠崖:12世紀之前的海南島》
    ——法國高等漢學研究院院長 侯思孟(D.Holzman)內容簡介本書的研究對象是富有濃厚南方色彩的海南島,著重描述海南島的開發歷史,是關於這一地理區域的專題研究。全書共分五章,分別從歷史、自然、居民、交通及中央王朝貶謫之士等五個方面,探討了宋代及宋以前海南島的情況。蘇軾的海南經歷及其海南詩作是*主要的文獻依據之一。
  • 北海公園的瓊島春色,曾讓乾隆寫詩讚美,幾塊石頭究竟有何魅力?
    雲護鳳樓松掩映,瑞凝仙掌竹婆娑……」這是乾隆來北海公園的瓊島遊玩時,望著滿目盛景,興之所至,所題寫的一首詩,並隨筆寫下「瓊島春陰」四個大字。從乾隆皇帝的詩中可以看出,當年,瓊島春色之美,讓人心曠神怡,不愧為「燕京八景」之一。
  • 解放前的瓊島:賭窯妓院遍裡巷 番薯玉米果腹
    ———解放前夕的瓊島素描  1948年深秋的一天,背井離鄉已八年、眷戀著海口故土的「永生號」老闆、海口商會第六任會長陳禮運,做完在上海的最後一筆生意後,滿懷期望舉家南歸。然而,從他踏上海口港的那一刻起,看到的卻是滿目蒼痍、千瘡百孔、流民遍地。元氣大傷的海南再也沒有給陳禮運帶來以往的財富,隨後,在風雨飄搖、政局動蕩、貨幣貶值的幾年裡,他的資產迅速縮水,家道也由此中落。
  • 瓊島掀起英語熱
    瓊島掀起英語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