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滅亡30年,為何海外有個地方,還高高地飄揚著一面「三角龍旗」

2020-12-11 歷史店

清朝12帝,前六位皇帝走得是上坡路,而從乾隆皇帝的後半生開始,清朝就開始走下坡路。至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后代替末代皇帝溥儀籤署了退位詔書,中國最後一位皇帝正式退位。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封建帝制從此結束了——高高飄揚在華夏大地上的三角龍旗,一面面就好像「裹腳布」一樣,被紛紛丟棄,取而代之的是中華民國的國旗。

如果想掰扯清楚這面龍旗的來歷,我們還得從溥儀的英國老師莊士敦談起。

莊士敦是蘇格蘭人,他先後畢業於愛丁堡大學和牛津大學,主修現代歷史、英國文學和法理學,可以說,他是一位有真材實料的專家型學者。

1898年,莊士敦來到中國,他先後在香港和威海衛的英國殖民政府供職。1919年,在中國生活了20多年的莊士敦,已經變成了一個「中國通」,這時候,經李鴻章的次子李經邁介紹,莊士敦就被請到紫禁城,開始了一段教授溥儀的帝師生涯。

這一年,溥儀14歲,而莊士敦45歲。

莊士敦不僅教溥儀英文,還教他數學,以及地理等方面的知識。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這樣寫道:「莊士敦使我相信西洋人是最聰明、最文明的人……他口袋上的自來水筆竟使我因中國的毛筆宣紙而感到自卑。」

溥儀和莊士敦相處的時間,是一段愉快的時間,溥儀和這位外國老師之間,亦產生了深厚的感情。

1924年,溥儀被趕出了紫禁城,莊士敦也失去了「帝師」的工作。1930年,莊士敦一開始在倫敦大學任教,因為撰寫《紫禁城的黃昏》等書的原因,他最後辭去了這份教書賺錢的工作。

莊士敦辭職的另外一個原因是:《紫禁城的黃昏》出版後,即大賣特賣,讓莊士敦賺來了一筆不菲的稿費。他用1600英鎊,在蘇格蘭西部阿蓋爾地區的克雷格尼希湖上,買了一座名為「皇家之島」的小島。

在這座小島之上,莊士敦將房間分別用帝室、威海衛室和竹室命名,而房間中,陳列著溥儀送給他的各種宮廷寶貝,溥儀賞賜給他的清朝官服,也被莊士敦懸掛在牆上。

最為特別的是,每天一大早,莊士敦都會在「皇家之島」的旗杆上,升起一面大清國的三角龍旗。

莊士敦寫的《紫禁城的黃昏》一書出版後即暢銷,讓他也成為了一位名人,一位名叫伊莉莎白的女士看到書後,她深深地被莊士敦的傳奇經歷所吸引,她就領著自己的女兒,來到了「皇家之島」上做客。

伊莉莎白女士比莊士敦小19歲,有道是,女追男,隔層紗,兩個人很快就陷入了戀愛關係,不幸的是,1938年3月6日,兩個人還未舉行正式婚禮,莊士敦就去世了。

莊士敦在去世前,曾經留下了一份遺囑,在遺囑中,莊士敦提出了三點要求:

1、將自己的骨灰撒到小島上。

2、將自己名下的小島以及財物捐贈給英國城市環境和古蹟保護委員會。

3、自己死後,他請伊莉莎白幫忙找人給自己寫一個自傳,或者將自己收集的珍貴資料,交給學術機構永遠保存。

伊莉莎白女士「鄭重」地答應了莊士敦的三個遺願,莊士敦去世後,他將莊士敦的骨灰很認真地撒在小島上;然後一把火燒了莊士敦收集來的照片、資料;那個小島被她賣了一筆錢,然後裝進了自己的腰包。

「皇家之島」換了主人後,那面不合時宜的「三角龍旗」也被徐徐地撤下,這代表著,清朝最後一面在海外的龍旗徹底停止了飄揚!

相關焦點

  • 大清亡國後,國外此地依然升起「三角龍旗「,幾十年不間斷
    清朝有12帝,前六位皇帝走得是上坡路,而從乾隆皇帝的後半生開始,清朝就開始走下坡路。至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后代替末代皇帝溥儀籤署了退位詔書,中國最後一位皇帝正式退位。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封建帝制從此結束了——高高飄揚在華夏大地上的三角龍旗,一面面就好像「裹腳布」一樣,被紛紛丟棄,取而代之的是中華民國的國旗。但是,有一個地方30年不間斷卻依然懸掛著原先的那面龍旗。
  • 大清滅亡後,莊士敦回國買了個島,掛上大清龍旗,常年穿清朝官服
    --莊士敦1919年2月,溥儀還被關在紫禁城裡,13歲,這幾個月來,他一直是一個學生,沒有老師,他的老師徐世昌去年去當總統了,對於年輕的溥儀來說,這是一種自由。可是本月的今天,他的新老師來了,是一個名叫莊士敦的洋人。溥儀並不喜歡洋人,見面時就拿著皇帝的架子讓莊士敦跪下。
  • 為何清朝滅亡以後,仍然有清軍駐紮在香港九龍城寨內?
    在訂立了這「展拓界址」的專條不久,港英政府就突然藉口駐紮在九龍城內的清朝官員的行動,已經與他們防衛香港的措施有所妨礙,用武力強行將清朝官員壓這種片面的行為,雖然遭受當時清朝的抗議,但是港英政府並不理會。所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是在公元1898年6月9日(清朝光緒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一日)籤訂的,規定在這年的7月1日起有效執行。
  • 清朝滅亡後,我國有一封建制度,直到1971年才正式廢除
    清朝滅亡後,我國有一封建制度,直到1971年才正式廢除 中國古代社會男尊女卑,女性地位低下,往往只能依附於男人。而有權有勢的男人除了正妻外,大都還會有多房小妾。如今人們或許覺得不合理,但在古代這一行為不僅合理,而且合法。清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他的體制大都繼承於明朝。
  • 清朝滅亡107年,為何還有守陵人存在?工資又是誰發的?
    清朝滅亡107年,為何還有守陵人存在?工資又是誰發的? 守墓人對我們來說是個很神秘的職業,在墳墓旁蹲守,本身就是一件常人難以接受的事情,但守墓人卻風雨無阻。而守墓人對墳墓的敬重,體現在中國人的傳統倫理思想中,可以說是空前的。
  • 清朝都滅亡108年了,為何還有人「守護皇陵」?誰給他們發工資呢?
    清朝都滅亡108年了, 為何還有人「守護皇陵」? 誰給他們發工資呢? 古代皇帝的陵墓中有相當多的陪葬品,他們也會害怕自己去世後陵墓會被一些盜墓賊光顧,所以會安排一些人倆看管皇陵,當然也會給他們發放俸祿。下面就來說一下清朝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守護皇陵?誰給這些人發工資呢?
  • 清朝已滅亡百餘年,清東陵為何還有守陵人,他們的工資誰來發?
    ——張籍《送裴相公赴鎮太原》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辛亥革命之後,清王朝被推翻,中國迎來了新的篇章,而中國的封建時代也就一去不復返了。清朝雖然滅亡了,但清王朝留下的一些東西仍然影響著中國人、影響著中國社會。清王朝滅亡之後還留有一種人,這種人仍然履行著自己的職責,他們被稱為守陵人。
  • 清朝有過輝煌時期、為何滅亡也特別快?
    民眾思想受到束縛,沒有創造力歷史中有很多非常厲害的朝代,有一些在世界當中都有巨大地位。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到,朝代在沒有影響,自己統治的情況之下,給人民足夠的自由發展空間。只要人民擁有足夠的空間,國家才能夠獲取發展。
  •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清朝是怎麼滅亡的?
    清朝是怎麼滅亡的?確實,清朝覆滅的太過突然和迅速,仿佛什麼都沒有發生,清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就宣布了退位,宣布了清朝滅亡。 清朝究竟是怎麼滅亡的?
  • 清朝滅亡了108年,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是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但是在清朝滅亡後,為何如今依舊有人在看守皇陵?守陵人:自古以來便有的職位在1912年,清政府正式滅亡,這個曾經統治中國268年的封建王朝終於吟唱完它最後的絕唱。清政府的作為,以及對於西方侵略者們的百般討好無疑是使自己走向滅亡的重要原因。當外敵攻入時,他們沒有考慮如何抵抗敵人,而是希望通過割地賠款來討好敵人,為此他們不惜加大賦稅徭役,使得民眾們苦不堪言,俗話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 大清已滅亡108年,清東陵為啥還有守陵人,是誰給他們支付薪酬?
    而在今天,既然清王朝已經滅亡百年之久,那為何還會有守陵人的存在,那他們的報酬是誰來支付的呢? 地位頗高的守陵人 可能在今天的我們看來,守陵可不是一件好差事,畢竟身邊常常會有各種志怪小說的傳說,讓我們對陵墓有著天然的恐懼,但是對於古代可不是這樣的。就如我們上段所說,陵寢的守衛從上三旗裡面抽選,除了其總管有官職之外,守陵的其他人也是有著七品的職位,可以說也是個好差事。
  • 科舉制的廢除加快了清朝滅亡?清政府為何要廢除科舉制?
    科舉制度歷史悠久,創製於隋,直到清朝末年被廢。
  • 黑龍江省的12個旗,1979年,為何劃分給了內蒙古自治區?
    1979年5月,隸屬於黑龍江省西部的呼倫貝爾盟被劃入了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下轄了12個旗,在1979年,全部劃入了內蒙古自治區。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出現了,既然呼倫貝爾盟已經被劃入了黑龍江省,為何又會劃入內蒙古自治區呢?
  • 熊貓之旗飄揚在藍色星球上空
    雪地埋伏了半小時,快凍成了冰棍,不明白夏勒為什麼還不射擊,胡錦矗也按槍不動。夏勒向對面叢林裡的胡錦矗打了手勢——撤退!好不容易圍上正在睡覺的「雪雪」,為什麼要撤退?退下來,夏勒才說:作為聖誕節的禮物,我真想在節日前給「雪雪」換頸圈。
  • 清朝都滅亡一百多年了,為何清皇陵還有守陵人?誰給他們發工資?
    文/清朝都滅亡一百多年了,為何清皇陵還有守陵人?誰給他們發工資? 歷代王朝都會安排有專門的人去守皇陵,哪怕是中國最後的封建王朝,清朝,在清朝滅亡之後,都還有人給他們守皇陵。那既然清朝都已經不在了,什麼人去給他們繼續守陵呢?他們是有工資領的嗎?
  • 清朝已滅亡100餘年,為何還有守皇陵的人?有工資嗎?
    如今,每一個墓園都有打掃看管的人,皇陵當然也不意外,只是到現在清朝已滅亡100餘年,為何還有守皇陵的人?他們又有工資嗎? 清朝的皇陵並不是集中在一塊的,它分散成了三處,分別是清東陵、清西陵還有盛京。
  • 清朝滅亡後,寧古塔的犯人去哪了?
    東北是滿清的龍興之地,清朝初年,國內局勢尚未完全穩定,東北是流放不二選擇地。到了清朝中後期,隨著清朝統治者對東北封禁政策愈發嚴格,流放寧古塔的人因此日趨減少。在清朝時,犯人一聽說被發配寧古塔有些乾脆就自殺了,覺得死了比活受罪強。
  • 清朝的旗頭是用真頭髮梳的嗎,圖解清朝歷史上的旗頭髮型
    其中有一些旗頭看起來很奇怪,比如《甄嬛傳》沈眉莊的旗頭,看起來像個鞋墊不說,居然還是歪的,簡直急死強迫症了。當然其中也不乏一些令人驚豔的旗頭,比如甄嬛的鈿子頭。華妃佩戴的點翠旗頭。這款旗頭是《甄嬛傳》裡面最貴的一款旗頭,上面所用的首飾都是點翠製作,價格可達百萬。
  • 假如清朝沒有滅亡會怎樣?
    文|陳事美大家都知道,清朝生於1644年,卒於1911年。滿清沒有用民心徵服百姓,而是用暴力取得政權,即使如此,清朝也存活了267年。王朝晚期就像一個晚期病人,身體羸弱,精神不振,屢屢出昏招,被人暴揍。清朝在人們的意料中走向了滅亡。但如果它沒有死呢?
  • 清朝已經覆滅108年了,《清史》為何還沒編纂完成?
    按照中國古代的修史傳統,一般在前一朝代之後,後繼的朝代要立即組織人員編修前一朝代的歷史,比如元朝修了《宋史》,明朝修了《元史》,而清朝修了《明史》。從唐朝開始,均是由官方設立專門史館,撥付專門經費,組織專門人員,負責前代史書的編纂工作,這就是所謂的官修史書,這些史書也被稱為是「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