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水韻很多字平仄兩用而意義相同,常常使很多作詩者茫然,到底哪些字是平仄兩用意義相同,而哪些字是平仄要根據具體語境而定呢?
下面,我就將平水韻表中平仄兩用而意義相同的字列舉出來,它們是:
「劑,誹,譽,噓,如,茹,紓,驅,輸,詆,締,霓,批,擠,頦,諄,泯,畛,嶙,蜿(此字注意讀音,wǎn 仄 yuān平),翰,看,嘆,潸,攤,讕,訕,先,纏,搴,癬,嬌,搖,標,哨,橇,嶠(注意讀音,qiáo 平,jiào仄),轎(讀音同上字),嘹,鈔,敲,漕,撓,驁,爹(注意讀音特殊diē duǒ),樺,望,償,妨,防,吭,障,評,瑩,輕,偵,廷,醒,聽,町,憑,凝,瀏,瘤,蹂,簍,妊,頷,兼,潛,苫,砭,讒,嵌」。
除了以上74個字外,還有11個字的其中某一項字義是平仄兩用而意義相同的,它們是:
「侗,仔,瓠,娠,啞,杷,哆,吒,搶,吟,佃」。
這11個字具體平仄因字義變化情況如下:
侗:當讀tong時字義表示為「長(chang)大、直」(形容詞)可平可仄(新聲為仄聲),該字義可引申為通達無障礙,如《莊子·庚桑楚》句「能翛然乎?能侗然乎?」;而當讀tóng 字義為「兒童、未成年人」(名詞)「幼稚無知」(形容詞)時,為仄聲(新聲平聲);當讀dòng表示我國的少數民族名時為仄聲(新聲也是仄聲)。
仔:當讀zi做動詞用,表示「勝任」,可平可仄(新聲平聲),如《詩經·周頌·敬之》句「佛時仔肩」、王安石《王深父墓志銘》句「維德之仔肩,以迪祖武」。而當讀zǎi做名詞用,表示「兒子、動物之小稱」為仄聲(新聲仄聲)(方言通崽)。
瓠:當讀hu做名詞用,表示「蔬菜植物,也叫扁蒲、葫蘆」時可平可仄(新聲仄聲);而當讀hú做名詞用表示「瓦壺」的時候只作平聲;當讀huò做形容詞用,表示「空廓貌」時為仄聲,如《莊子·逍遙遊》句「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
娠:這個字根據讀音不同平仄不同,但字義相同,如表示女性懷孕或意為包孕、包含時讀shēn為平讀zhèn為 仄(古音讀法與地域方言有關,新聲為平);當做名詞用,通「侲」,讀zhēn為平讀zhèn為 仄且平仄聲意義不同(新聲同古音)。
啞:當讀e做名詞用,表示「笑聲」時可平可仄(新聲仄聲),如《易·震》句「笑聲啞啞,後有則也」;當讀yǎ做形容詞表示「失音、口不能言」時為仄聲(新聲仄聲);讀yà做嘆詞、語氣詞、象聲詞,做仄聲,也可讀平聲(新聲平聲),如《易林·師之萃》句「鳧雁啞啞」、唐劉言史《買花謠》句「青絲玉轤聲啞啞」。
杷:讀pa做名詞表示「農具名、耙梳、枇杷」時或是做動詞表示「用手挖掘」可平可仄(新聲平聲);而讀bà 做名詞表示「柄、把」時平聲(新聲平聲)。
哆:讀chi che 做形容詞表示「張口的樣子、放蕩、分散(哆然:人心渙散)」時可平可仄(新聲平聲),如《詩經·小雅·巷伯》句「哆兮哆兮,成是南箕」、唐韓愈《元和聖德詩》句「群星從坐,錯落哆哆」;而當讀duō做象聲詞或名詞(如哆囉呢:一種毛織呢料)為平聲(新聲平聲)。
吒:讀zha 做形聲詞表示「發怒的聲音、吃飯口中有聲」或形容詞「悲痛」或動詞「奠爵」時可平可仄(新聲仄聲);而讀chà做動詞表示「誇耀」、「驚訝」(通「詫」)時為仄聲(新聲也是仄聲)。
搶:當讀qiang做動詞用表示「觸、衝撞、推搡、逆、擋、代替」等時可平可仄(新聲平聲),如《莊子·逍遙遊》句「我決起而飛,搶楡枋,時則不至而控於地矣」,再如白居易詩句「足傷金距縮,頭搶花冠翻」。而讀qiǎng做動詞表示「爭奪、爭先」時只做仄聲(新聲相同);讀qiàng做動詞表示「拾掇」為仄聲(新聲仄聲);讀chéng為平聲,通常做形容詞,如「搶攘」意為「紛亂的樣子」;讀chēng亦然平聲,意為「美麗」,如《西廂記》句「右壁個佳人,舉止輕盈,臉兒說不得的搶」。
吟:讀yin 做動詞表示「嘆息、歌詠、鳴,啼、口吃」等或名詞表示「詩體名」皆可平可仄(新聲平聲);而讀jìn做動詞表示「閉口」(通噤)為仄聲(新聲仄聲);還可以讀yǐn,如「噤吟」,為仄聲(新聲仄聲)。
佃:讀tian 做動詞用表示「耕作、打獵」時平仄皆可(新聲平聲),意義相同,如《資治通鑑·陳長城公至德二年》句「邊境未寧,不可廣佃」;而讀diàn做名詞表示「向地方或官府租種土地的農民」時為仄聲(新聲仄聲),如佃戶。
除了這85個字外,平水韻表列舉的韻字如果表示有平有仄時,基本是多音字,且字的平仄要視具體語境而定,而不是可以任意運用的。如「荷花」之「荷」平聲,「負荷」之「荷」仄聲;「浪花」之「浪」仄聲,「滄浪」之「浪」平聲;「應當」之「應」平聲,「應答」之「應」仄聲,等等。
(提示:以上注音採用現代拼音,而實際古音不一定完全這樣,這樣注音僅僅是為了大家便於認知,且古音平仄雖有統一,但具體讀音也因各大方言區而有所不同。)
——中華詩詞網校秋風聽雨編審(資源共享,但引用請註明出處)
【徵稿】 「東甌詩譚」在抗戰勝利七十周年紀念日即將來臨之際,為了弘揚正能量,將開闢抗戰專刋,有意參加者請以電子稿形式寄發抗戰詩詞聯作品,並附簡單個人簡介。匯集一定數量後,擇日發布。
【徵稿】 「東甌詩譚」將不定期推出溫州優秀詩人專作,每期擬發20首作品,並附作者個人簡介和照片。在此,特面向溫州本地詩人徵稿。
【徵稿聯繫方式】 微信:zhly888
QQ:12027800
編者於2015年6月5日
「東甌詩譚」創設於乙未年四月十六日,是一個詩詞交流平臺,立足溫州,在推介詩人詩作的同時,兼顧詩會活動專作和唱酬應和、詩論詩話,並以普及詩詞知識為己任。此外,還將挖掘溫州詩詞界的舊事異聞。期望通過不斷匯集,蔚為大觀。是為記。
掃描添加關注,適時收閱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