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不下心來,讀讀蘇軾這首經典禪詩,開頭28個字道盡從容的力量

2020-12-14 紅衣記史官

生活中,我們身邊都會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平時話不多,做任何事時永遠從容鎮定。和這種人相處時,我們總會覺得特別心安,因為在他們身上我們能發現一種從容的力量。

而與他們相反,我們自己在平時生活中,總會因為各種煩心事,耐不住性子,靜不下來。明明無計可施了,還是要各種為難自己,最後讓身邊的人也因受不了我們而紛紛離去。

心靜不下來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辦呢?用蘇軾的話來說,咱們該「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找到「也無風雨也無晴」的人生境界。

靜不下心來,讀讀蘇軾這首經典禪詩,開頭28個字道盡從容的力量

這首《和子由澠池懷舊》是蘇軾寫給弟弟蘇轍的,子由,即蘇軾的弟弟蘇轍,蘇軾與蘇轍兄弟二人一向感情深厚。嘉祐六年。

蘇軾前往鳳翔做官,蘇轍為蘇軾送別,他憶起在自己19那年,與兄長進京應試,同住於澠池僧舍,題詩璧上,如今兄長赴任途中又要經過故地,蘇轍心中有無限感慨。

於是,在分手回京時,做《懷澠池寄子瞻兄》,贈予蘇軾。蘇軾得詩後,則以這首《和子由澠池懷舊》與之想和,在詩中,他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以樂觀的姿態,來寬慰弟弟。

《懷澠池寄子瞻兄》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這首詩歌,在首聯和頷聯中,從「人生到處知何似」到「鴻飛那復計東西」,均抒發了詩人的人生感悟:人生忽東忽西,留下的痕跡,都如飛鴻留爪,飛鴻去到哪裡,它自己也不清楚,到的地方,留下的印記皆為偶然。

詩人認為,人的一生,也是如此,世事無常,皆發於偶然。他道,不如隨遇而安,以樂觀的心態去對待人生所發生的所有事情,也不要太沉湎於往事,往事均已過,而人生還要往前。

這兩聯,體現著詩人深刻的人生感悟。他將人生諸事皆看作偶然與平常,樂觀對待,用追求前路來替代懷緬往事,以此來化解憂惱,可謂大智慧。

到了頸聯,詩人寫到澠池故地當今的情形,來與弟弟相和。寺中,曾經的僧人已經死去,火化後骨灰被藏於塔中,他們之前題詩的牆壁,也已殘敗不堪,舊時所題之詩無從可找。

人生萬物萬事每一分鐘都在變遷,因為人生命的短暫,時間在每一件事情上的停留則顯得更加短,詩人暗示,人活著,應該珍惜每一寸的時光,人生因為苦短,才越顯珍貴。

尾聯之中,詩人回憶自己當年與弟弟在一起時的情況。「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往日趕路的生活是很辛苦的,路很長,人和驢具疲,但在此中,詩人不是抱怨。

他珍惜與弟弟在一起的每分每秒,故,再辛苦的日子在他看來也是幸福的。而,他還寬慰蘇轍道:崎嶇趕路的生活已經成為了往日,此後的日子,將會越來越好。

這首《和子由澠池懷舊》,從頭到尾,都深含著人生哲理,體現著詩人為人處世的風格。詩人以樂觀的心態去面對人生,他雖對往事抱有懷念,對前程的不定充滿惆悵,但是,卻能從中悟出人生每一個片段都是偶然,隨遇而安的道理,並保持積極的態度.

蘇軾才華橫溢、思慮敏捷,性格又豪爽開闊、幽默詼諧,他的一生經典佳作眾多,在他的詩詞中包含了一種生活態度,將人生的灑脫、豁達和不羈展現得淋漓盡致!

正如詩詞大會康震老師所言:"蘇軾的詩、詞成為我們滋養、豐富精神世界的重要源泉,成為我們提升尋常生活趣味的涓涓溪流。"

我讀的這本《蘇軾詞傳》中選取了蘇軾一生中所作的詞和詩,讓我真正了解他的一生,讀懂了他的豁達。結合蘇軾人生經歷,對其詞進行情感化解讀。

蘇軾一生仕途坎坷,經歷太多別離,他卻用自己獨有的豁達開朗面對這些磨難,東坡先生的詞有敘事詠史,有詠物贈答,也有田園山水,該書帶著豐富的情感去解讀每首詞背後耐人尋味的故事和那些細枝末微的情緒。

書中用唯美深情的妙筆將蘇軾的一生娓娓道來,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能從東坡的生平中體會到他作詞時的心情,從而更加了解這位詩詞大家的超脫心境。

蘇軾文章之道亦是人生之道,東坡先生的詞可以醫心,細細品味其生平,更是讓人奮發!

這套書不僅包括《蘇軾詞傳》,還包括《辛棄疾詞傳》《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六本書恰逢出版社活動,僅需79元,平均每本才10幾元,就能讀懂6位詩人的名作,並能從中感悟到大家風範的人生哲理!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了:

相關焦點

  • 蘇軾的這首「感悟詩」,短短28個字,卻道出了成年人的人生境界!
    我們每個人都在糾結如何才能不渾渾噩噩地度過這一生,誰都希望自己的一生活得精彩一些,那麼,不妨來讀讀蘇軾臨終前寫的這首涵蓋其一生思想的詩吧,雖然只有短短28個字,卻道盡了人生的三大境界。蘇軾晚年寫下的這首詩,短短28字,卻是成年人的人生境界!
  • 落寞失意之時,讀讀蘇軾這首《西江月》,體會從容與淡然的力量
    導言:落寞失意之時,讀讀蘇軾這首《西江月》,體會從容與淡然的力量人生的四大喜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詳,其中包括「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人生寥寥數十載,我總感覺開心的時間要短於落寞失意的時間,不盡如人意之事十有八九,開心之時也就十之一二,那麼如何面對落寞失意的時光,這對諸多人來說均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當落寞失意之時,以一個什麼心態來面對,這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這一點可以借鑑當年的蘇東坡,從他對待人生的態度中學到一些東西。蘇軾年少成名,後又科舉高中,貌似一個輝煌的未來在向他招手。
  • 蘇軾為何取號「東坡」?這首詩只有28個字,背後的故事卻很感人
    例如蘇軾的號就為東坡,也就有了後來廣為人知的蘇東坡之稱。但這個號究竟是怎麼來的呢?實際上也有一定的講究。在被貶黃州之前,蘇軾其實是還沒有取號的。而在多次被貶之後,蘇軾靠著朋友的幫助才能勉強維持生計。蘇軾的號其實是來源於一片土地,在以下要介紹的這首詩中,正是介紹了這一塊他用來取號的土地。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詩,只是開頭14個字,便值得一讀再讀!
    蘇軾,北宋著名文學家,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均取得了很高成就。蘇軾的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並以詩中飽含對社會的看法和對人生的思考,獨具風格。所以蘇軾詩中極其平常的生活內容和自然景物,往往都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如他的經典詩作《和子由澠池懷舊》。
  • 蘇軾書法——在詩與禪的兩個世界裡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嘉祐進士,官至翰林學士,因反對王安石變法遭到貶謫。後又因「烏臺詩案」被捕入獄。1082年出獄後,再被貶至黃州作團練副使,在此期間「與田父野老,相從溪山間,築室於東坡,自號『東坡居士』。」
  • 王維水平很高的一首詩,被譽神品,無一靜字卻寫出了靜的最高境界
    古詩中有一個最難寫的意象,就是「靜」。為什麼它難寫?因為直接寫靜,則落了俗套;而所謂以靜寫靜,以動寫靜,也是多一分則過,少一分則不夠。所以詩壇高手那麼多,能將此意象寫出經典的卻並不多,我們可以來數一數。
  • 蘇軾這八首詩詞,道盡悲歡離合,戳中你我人生,教會從容生活
    他一生屢遭貶謫,坎坷曲折,嘗盡悲歡,飽經聚散,這讓他發出人生空幻的喟嘆。有網友對我一篇文章評論:經歷了這次疫情,我感到人生儘是虛幻。古今同心,這位網友,無形中接通了蘇軾的千古感慨,亦接通了佛家與道家「人生如夢」的概念。
  • 蘇軾臨終寫給兒子的詩,28字道盡人生三重境界,多數人只到第二層
    於是林語堂先生又用「天真的小孩」來形容他,人生最大的率真不過就是能雖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卻總能像孩子蹣跚學步一樣,摔倒了再爬起來。這樣看透世情的蘇軾,將對人生的種種思考都寫進了他的詩詞作品中,本期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蘇軾在臨終前寫給兒子的一首《廬山煙雨》,全詩言簡意賅,富含哲理,短短28個字道盡人生三大境界。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
  • 常常被忽視的蘇軾佳作,全詩無一靜字,卻句句在寫靜
    這首詩想必很多小孩上幼兒園之前都會背吧,算是我們最早的啟蒙詩了。正如這首詩的名字《靜夜思》一樣,全詩描繪的環境主要是一個靜,在靜的環境下,詩仙李白產生了種種思鄉的情感。全詩無一靜字,卻句句在描寫靜,描繪得還是那樣通俗易懂、情真意切,不愧是詩仙李白的詩作。
  • 他是蘇軾的學生,只憑三句詩流傳千古,蘇軾說:開頭四個字最好
    到了宋代,有一位詩人更絕,他是蘇軾的弟子,寫了一首詞,只憑其中一個字就受到無數讚譽,老師蘇軾也稱讚不已。得到蘇軾擊節嘆賞的詞就是秦觀的《滿庭芳·山抹微雲》。有一天,西湖邊上一個小吏在閒唱這首《滿庭芳》,聽到「畫角聲斷斜陽」。琴操忍不住說:你唱錯了,是「畫角聲斷譙門」,不是「斜陽」。對方戲稱,你能把這首詞改成「陽」字韻嗎?
  • 蘇軾人生最後一首詩,三個地名,開頭兩句嚇死人
    更何況是人生坎坷的蘇軾呢。錢穆說:蘇東坡詩之偉大,因他一輩子沒有在政治上得意過。他一生奔走潦倒,波瀾曲折都在詩裡見。今天,小編要跟大家推薦的是蘇軾人生中的最後一首詩,寫下此詩時,是公元1101年6月,兩個月後,蘇軾便與世長辭,這首詩可以看作是蘇軾的絕筆詩。這首詩就是《自題金山畫像》,詩開頭兩句嚇死人,只讀這首詩的開頭兩句,你一定不會想到會是蘇軾的作品。
  • 蘇軾這首詩正著讀是經典,倒著讀還是經典,文字駕馭能力無人能及
    那蘇軾眾多的詩作中,也有很多的迴文詩,例如他的這首《菩薩蠻·回文夏閨怨》,便是其中最為經典的一首,這首詩收錄在了蘇軾的《東坡樂府》,而且蘇軾一共寫過七首這種迴文詩,應當說每一首都是經典,但是他的這首則是寫得更為深情,也更加的優美,所以這樣的詩作,也是最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 蘇軾最想得開的一首詩,其中7個字大俗大雅,卻道盡其一生灑脫
    被貶黃州是蘇軾一生漂泊的開始,卻也是詞壇的一大幸事。被貶期間,蘇軾一邊吃著東坡肉,一邊寫下了《念奴嬌·赤壁懷古》、《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等多首千古絕唱。在這一首首詞作中,我們見識了蘇軾的豁達,也了解了他的悲情,可以說這段經歷極大地豐富了他的詞作題材,讓他終於站在了詞壇之巔。
  • 蘇軾的3首宋詞,寫盡夏日的美,冷門卻驚豔!
    ,如今已是夏季,讀讀他的夏日詩,絕對是一種享受。小編為大家選擇了蘇軾的3首夏日宋詞。 夏天原來這麼美!蘇軾的3首宋詞,寫盡夏日的美,冷門卻驚豔!1、《賀新郎·夏景》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午,晚涼新浴。手弄生綃白團扇,扇手一時似玉。漸困倚、孤眠清熟。簾外誰來推繡戶,枉教人、夢斷瑤臺曲。又卻是,風敲竹。石榴半吐紅巾蹙。
  • 小詩人在寺院牆上寫首詩,無一靜字句句是靜,歐陽修想學無從下筆
    文壇有過不少有名的模仿,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也有點金成鐵的,這本就是再尋常不過的事了。而本期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卻讓歐陽修一直相仿卻不敢動筆,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這首詩詩名為《題破山寺後禪院》,作者為唐代小詩人常建。
  • 蘇軾題在自己畫像上的詩,24字寫盡平生氣度,最後6字含三個地名
    蘇軾所到之地然而再豁達的人也會有壯士暮年時,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是蘇軾去世前兩個月寫的,此時的蘇軾已64歲,它將此詩題在金山龍遊寺自己的畫像上,名為《自題金山畫像》。全詩只有4句,24個字卻寫盡平生的肚量,最後6個字包含了三個地名,十分耐人尋味。《自題金山畫像》北宋.蘇軾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 上官婉兒最經典的一首詩,只是開頭十個字,便令人拍案叫絕!
    人們關注到的不僅僅是她優異的高考成績,更是他在《中國詩詞大會》上的氣質,從容,優雅與淡定。正如蒙曼老師對她的評價:「詩歌的真善美是滲透到她心裡去的。武亦姝的謙遜不是裝出來的,而是有詩意在她心中。她站在那裡氣定神閒的樣子,詩意就出來了,這就是所謂的腹有詩書氣自華。」無論是在現代還是古代,人們對有才華人都很敬重,欣賞。
  • 蘇軾最有氣勢的一首詩,短短28字瞬息萬變,堪稱寫雨詩的千古絕唱
    於是,蘇軾寫了很多詩文來反映這方面的情況。其中,一首極有氣勢的經典小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就是代表。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28個字,卻瞬息萬變,寫出了史上最有氣勢的雨,堪稱寫雨詩的千古絕唱。在這首詩的題目下一共有五首七絕,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是第一首。這首詩作於北宋神宗熙寧5年,即公元1072年。這時,蘇軾37歲,在杭州任通判。詩題中的「望湖樓」為五代時吳越王錢氏所建,又名「看經樓」,「先德樓」,在西湖的邊上。
  • 元稹的這首詩,僅用開篇的十四字,就寫出了悼亡詩一種絕美的境界
    在韋叢死後,元稹寫過數首悼亡詩,並且每首詩都寫得十分出色,這在整個唐代都少有,因此顯得彌足珍貴。今天小赫赫為大家帶來的就是這組《離思》悼亡詩中最經典的一首《離思五首(其四)》: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 《西遊記》原著裡的妙詩,每句以數字開頭,無一靜字卻句句寫靜
    吳承恩自幼就聰慧,少年時能一目十行,繪畫、書法他樣樣精能這,他絕非是一般賣文的寫手那麼簡單。要看一個人的文學素養,最好的辦法就是看他寫的古詩,所以本期筆者就和大家分享一首《西遊記》原著裡的妙詩,詩名叫《一輪明月滿乾坤》,這首詩每句都以數字開頭,通篇如詩如畫,讀完才知吳承恩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