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蠶豆的季節

2020-12-22 新民晚報數字報
  高解春

  清明時分,看著幾乎每頓晚餐桌上都有的綠翠翠的蠶豆,讓我想起家中的許多往事。

  父親一輩子就喜歡吃豆,毛豆、黃豆、四季豆、赤豆……蠶豆更是他的最愛。在傳統的寧波人家,父親作為養家餬口的男人,祖母和母親在家裡把他服侍得像皇帝一樣。每年從春節後不久的蠶豆時鮮,一直到5月中下旬的本地豆大批上市,蠶豆幾乎成為我家每天的必備菜餚。

  當江南的春筍出現在菜市場的時候,應早的蠶豆也開始上市了。把那翠綠的蠶豆莢剝除後,帶皮清炒,撒上一大把切碎的香蔥末。時鮮的蠶豆金貴,只能用筷子一個二個地夾著入嘴,那嫩蠶豆的糯性和香蔥的香味,透過那齒呷和舌蕾,難以表述的淡雅和清爽,想起仍讓我回味無窮。

  當大量蠶豆上市時,嫩翠的豆莢慢慢變成墨綠,蠶豆眉毛慢慢變黑,蠶豆也就老了。母親先是剝去蠶豆眉毛,然後是把蠶豆頭部的皮剝去。當小滿季節時,蠶豆就不再適宜清炒了。於是,把蠶豆的皮剝去,燒豆瓣吃。不少江南人家把豆瓣佐以火腿末、雞肉絲燜煮成羹餚,而平時燒黃魚、燒帶魚、炒豆芽都要放鹹菜的寧波人,一定是燒鹹菜豆瓣酥。將鹹菜末與豆瓣燜煮,裝盆上桌,翠綠的豆瓣看似一粒一粒,實際上已經酥爛如糜,用調羹舀著吃,因寧波人家極其喜愛的鹹菜著味,鮮美不可言。

  由於父親的喜愛,每年吃蠶豆的季節,我家會燒上幾次蠶豆燜飯。蠶豆剛剛上市時用去殼帶皮的嫩蠶豆,蠶豆稍老時就用去殼去皮的豆瓣。一般用鹹肉,有時也用香腸,切成肉丁,大米淘洗後浸泡一小時後,熱鍋入油,童年時祖母常用豬油,現在多用素油,將肉丁、大米、豆瓣拌勻後放入少許鹽和味精,然後燜煮。當蠶豆飯端上餐桌,白色晶透的米飯、翠綠的蠶豆或豆瓣、紅色的鹹肉或香腸,伴著那誘人的香味,童年的我們,就著簡單的紫菜蝦皮湯或番茄蛋湯,一口氣可以吃上三、四碗。

  在本地蠶豆上市後不久,吃蠶豆的季節即將落幕。祖母會在那豆老價賤、一毛錢三斤時,買上二三十斤,慢慢剝出豆瓣,平攤在竹匾上,陰涼處風吹一天後,用溫油氽成表面很脆、入口很糯的油氽豆瓣。氽完豆瓣的溫油,祖母會把切成粉末狀的苔條炒一下,然後與精鹽一起拌上。那明黃色的油氽豆瓣,沾著苔條的墨綠和精鹽的白點,頗有幾分挑逗的香豔。祖母用幾個廣口玻璃瓶裝好。每天晚餐,用小碗裝上半碗油氽豆瓣,父親一杯啤酒在手,嚼著苔條豆瓣,可以把吃蠶豆的無上快樂延續到年夜。我們幾個男孩,常常在祖母外出時,四處尋找那幾個給祖母藏得很好的廣口玻璃瓶,用勺子把豆瓣從瓶裡舀出,油氽豆瓣特有的酥鬆、粉糯的口感,與外表那層苔條和精鹽交織在一起,更由於每次都是如此艱辛地偷食,至今想起都有一種特別的歡愉。

  轉眼我也為夫為父,搬進三家合用廚房的老式裡弄公寓。每年吃蠶豆的季節,和鄰家阿婆,搬個矮凳坐在過道走廊中,邊剝著蠶豆,邊聽阿婆們教授炒蠶豆的訣竅:蘇北阿婆教我要油多,本地阿婆講糖要多,母親來電話叮囑炒蠶豆不能多翻……等清炒蠶豆端上,我已經可以任性地用調羹一瓢一瓢往嘴裡送,而且在飯足豆飽之餘,站在房門口和鄰居分享滿足的快樂。如此一幕溫馨的市井生活,至今留戀。

  記得1998年4月,我在美國做訪問學者時,妻子寫來的信中,夾著女兒用稚嫩的文筆夾著拼音的簡訊:「爸爸,你知道嗎?我現在每天要吃一種我小時候從來不吃的菜,那就是can豆。」而我一邊饞著故鄉的蠶豆,一邊欣慰:那或許就是基因的作用。

  年復一年,每年都期盼著吃蠶豆的季節到來,每年都有許多追思、回味和新的感嘆。

相關焦點

  • 又到了「蠶豆病」高發季節!給小朋友吃蠶豆要注意
    小病人今年2歲,這幾天蠶豆開始上市,媽媽變著花樣做蠶豆美食,鮮嫩的蔥油蠶豆、噴香的蠶豆飯、可口的蠶豆泥……可是,第二天孩子的臉色和全身都開始泛黃,拉出來的小便顏色也很深,呈醬油色,整個人無精打採的,飯也不想吃,就想睡覺。媽媽帶著小朋友到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檢查,結果顯示小朋友的紅細胞急劇減少,在詢問病史後,醫生診斷小朋友患的是蠶豆病。
  • 又到了「蠶豆」的高產季節了,這種菜不能亂吃!
    並且不一定是吃了蠶豆才會發生....在檢查中醫生詢問孩子是否食用過蠶豆,患兒奶奶想起,吃飯時曾給孩子吃過幾顆。經診斷,孩子確實患有「蠶豆病」,一種急性溶血性疾病。幸好醫生們搶救及時,挽回了孩子的生命。BUT:醫生強調,蠶豆病只出現在特殊人群,孩子出生後都會做檢查是否患有該病,因此不必談豆色變。
  • 蠶豆上市季節 兒童小心「蠶豆病」
    眼下正值蠶豆上市的季節,許多家長想給孩子吃點新鮮的蠶豆。但在給孩子吃之前,您可要留意孩子和蠶豆過敏。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健康頻道了解,與蠶豆過敏是一種病,叫蠶豆病,是身體缺乏一種酶所致,該病好發於10歲以下兒童。
  • 男童吃蠶豆患「蠶豆病」 3歲以下孩子少吃蠶豆
    孩子吃了蠶豆後發高燒,送到醫院檢查,醫生說是蠶豆病,所幸經搶救已脫離生命危險。醫生提醒,有的兒童吃了蠶豆會得蠶豆病,重則危及生命,因此家長最好不要給3歲以下兒童吃蠶豆。問診過程中,方主任了解到,患兒入院前一天曾進食蠶豆,吃完半天后出現發熱高燒,父母給孩子自行服藥後,孩子高燒退了。就在家人以為沒事時,卻發現患兒全身皮膚及鞏膜出現黃染,精神萎靡,不愛動。更讓他們感到害怕的是,孩子的尿液呈醬油色。他們趕忙前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檢查發現血色素只有5.5g,重度貧血,情況危急,趕忙轉診到海滄醫院治療。
  • 吃了蠶豆,小臉變得蠟黃
    專家提醒,新鮮蠶豆上市,要警惕蠶豆病  曾經在電視和報紙上聽說過蠶豆病,沒想到自家孩子吃點蠶豆竟然也患上了蠶豆病,孩子臉色蠟黃,小便顏色跟醬油一樣,這可讓哲哲媽嚇得不輕。  現在正是新鮮蠶豆(台州方言叫「川豆」)大量上市的時間。
  • 蠶豆病的禁忌_蠶豆病不吃什麼
    蠶豆病的禁忌:  在日常生活裡,蠶豆症病人要注意幾件事,包括避免吃蠶豆,衣櫃及廁所裡不可以使用樟腦丸,受傷時不要使用含龍膽紫的消毒水,例如紫藥水,以及有病時不可以自行服用成藥,應該請教醫師或藥師。看病吃藥前,也要先告知醫師或藥師,自己患有蠶豆症。
  • 男童吃蠶豆身患"蠶豆病" 春季這些食物要慎吃
    一名2歲的小男孩吃了蠶豆後得了「蠶豆病」,25日被送往醫院治療至今未脫離危險。當前正值早春時節,乍暖還寒。在這種季節,哪些食物要少吃慎吃?哪些食物可以多吃?就這些問題,記者諮詢了江西省中醫院腸胃科主任胡瑪。
  • 孩子為啥吃了蠶豆就生病?
    四、五月份是蠶豆收穫的季節,於是,不少家長發出疑問:啥是「蠶豆病」?它到底有多可怕?是不是以後再也不敢吃蠶豆了?患者紅細胞中少種酶「『蠶豆病』其實是一種溶血性貧血症。」鄭大三附院小兒內科主任醫師王西閣說,是患兒紅細胞中的一種叫「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簡寫為G-6-PD)缺乏引起的病。表現為在遺傳性G-6-PD缺陷的情況下,食用新鮮蠶豆後突然發生的急性血管內溶血。
  • 一歲半的男孩吃了蠶豆後嘔吐 因為他有「蠶豆病」
    隔壁床的家長嘀嘀咕咕的說,這家人是給孩子吃錯東西了。可是,孩子父母連連喊冤,他們說除了給孩子吃了兩粒蠶豆,就沒再餵過其他食物。  這個寶寶小名叫康康。前晚康康入院的時候,在不停的乾嘔,臉色蠟黃,小便是醬油色,經過連夜的搶救,現在終於緩過來了。康康為什麼會病成這樣呢?  康康的外婆說,他們就給康康吃了兩粒蠶豆而已。
  • 兩歲男孩吃蠶豆住進ICU 謹防「蠶豆病」
    每年四五月份是蠶豆上市季節,蠶豆不僅好吃而且營養豐富,可惜並不是適合所有人吃。最近,常州市兒童醫院收治的一名小男孩,就因為吃了蠶豆而住進了ICU。這個被抱在手裡的小男孩名叫晨晨,才20個月大,一周前因為奶奶餵他吃了十幾顆蠶豆,出現臉色發黃等症狀。晨晨奶奶:買了兩次燒點蒜苗,豆子嫩吃的少。後來我鄉下帶來的,我就剝了十幾個給他吃吃,吃了蠶豆過了五六天,才感覺他皮膚有點發黃。剛開始我只(當)他上火,小孩上火是正常的,然後就來檢查的,說蠶豆病。
  • 雙胞胎吃蠶豆患上「蠶豆病」尿液呈醬油色嚇壞家人
    眼下正是新鮮蠶豆上市的季節,不少市民都會買些嘗嘗鮮。但是,蠶豆雖然好吃,卻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有些孩子吃了還有可能患上「蠶豆病」,甚至造成嚴重後果。這不,鄞州二院兒科病區就收治了一對5歲的雙胞胎兄弟,因為吃蠶豆進了醫院,所幸發現及時沒有釀成悲劇。
  • 蠶豆雖美味,但謹防得「蠶豆病」,杭州2歲寶寶因為蠶豆吃多了進醫院
    這個季節,蠶豆可是時令貨,鮮嫩的蔥油蠶豆、噴香的蠶豆飯、可口的蠶豆泥……一個杭州媽媽變著花樣地給2歲寶寶做蠶豆美食。沒幾天,寶寶也「變樣」了——臉色和全身都開始泛黃,小便顏色跟醬油一樣,整個人無精打採的,飯也不想吃,就想睡覺。
  • 「奪命」蠶豆病到底是啥病?哪些孩子絕對不能吃蠶豆!
    江南民間素有「立夏嘗三鮮」的說法,其中「地三鮮」一般指的是蠶豆、莧菜、黃瓜。時下正是吃蠶豆的好季節,不少人家裡都會吃上一盤炒蠶豆。它不光好吃,營養也是一級棒:富含優質的植物蛋白、各種維生素、鈣和膳食纖維。
  • 什麼是蠶豆病?有什麼不能吃呢?
    6、好發季節發病集中於每年蠶豆成熟季節(3~5月)7、總述蠶豆病通常於進食蠶豆或蠶豆製品後的24~48小時內發病,表現為急性血管內溶血。9、蠶豆病不能吃的食物蠶豆病的患者是不能食用蠶豆及蠶豆製品的,比如粉絲、豆沙等這些食物儘量不要吃,也不能食用可引起溶血的藥物,如退熱藥、抗瘧藥、痢疾和磺胺類藥物。如果有將樟腦丸放於衣物櫃中的習慣,則在穿衣前應將衣物在陽光下暴曬,因為樟腦球內的苯會引起溶血的發生。
  • 8歲前吃蠶豆容易誘發蠶豆病?這樣養護才安全
    我總是回答:「蠶豆這種性平、營養價值豐富的食物,只要孩子沒有蠶豆病,適量食用是沒有問題的。」只是,家長們似乎對這樣的答案還是表示擔憂。   原來,網上盛行的「8歲前兒童別吃蠶豆」傳言,我對此並不認同。蠶豆病多見於8歲左右的兒童,並不能得出8歲前別吃蠶豆這個結論。而且,蠶豆病是一種遺傳性疾病,設置「8歲」的門檻,本身表述上就不嚴謹。
  • 男童吃蠶豆後尿液呈醬油色 檢查其患有蠶豆病
    揚子晚報訊(通訊員 吳葉青 記者 於丹丹)3歲的安徽男童小傑(化名)前兩天吃了幾顆蠶豆之後就開始出現發燒、寒顫等症狀,小便的顏色發黑,就跟醬油一樣。 據小傑的父母介紹,小傑今年3歲,以前沒吃過蠶豆。最近正逢蠶豆上市,家裡就買了一些新鮮蠶豆煮了吃,小傑也吃了幾顆。沒想到兩天之後孩子就出現了發燒、寒顫等症狀,臉色蒼白,小便的顏色黑黑的,跟醬油一樣。一家人急壞了,趕緊把孩子送到南京市兒童醫院就診,該院急診科的趙劭懂主治醫師看過之後,又仔細詢問了孩子的病史,判斷孩子可能患上了「蠶豆病」,經過進一步的檢查之後小傑被確診。
  • 一歲男童吃了幾顆蠶豆尿尿呈醬油色 醫生:這叫「蠶豆病」
    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空間站》報導:眼下正值蠶豆上市的季節,常州一名一歲男童在食用幾顆蠶豆後身體出現異常,家人趕緊將他送到醫院搶救。據小男孩文文的媽媽稱,文文吃了幾顆煮熟的新鮮蠶豆,第二天就出現異樣。
  • 吃蠶豆為啥會得蠶豆病? 為什麼得了蠶豆病的人不能吃蠶豆?
    吃蠶豆為啥會得蠶豆病? 為什麼得了蠶豆病的人不能吃蠶豆?時間:2017-03-20 10:53   來源:就醫160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吃蠶豆為啥會得蠶豆病? 為什麼得了蠶豆病的人不能吃蠶豆?
  • 吃蠶豆會得病?有人險喪命?關於「蠶豆病」你需要了解這些
    時下正是吃蠶豆的季節,不過最近網上傳言稱有人吃了蠶豆突發重病險喪命,還有網帖提醒「蠶豆毒性堪比砒霜,千萬別吃」。這究竟是怎麼回事?近日,上海市衛健委官方平臺「@健康上海12320」發布文章對「吃蠶豆會得病」「蠶豆有毒」等說法進行了澄清,並對「蠶豆病」進行科普。「蠶豆病」是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症的一個類型,也是我國南方最常見的遺傳病之一。該病呈X性連鎖不完全顯性遺傳,一般多見於3歲以下的男孩,表現為進食蠶豆後引起溶血性貧血。
  • 吃蠶豆小心得蠶豆病
    媽媽送浩浩去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醫生診斷為蠶豆病,是因為吃了蠶豆。    蠶豆病是因為體內缺乏一種酶  吃蠶豆怎麼也會得病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血液科主任湯永民教授說,這是因為有的人體內缺乏一種酶,叫做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