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樂福:超市還是媒體?

2020-12-19 聯商網linkshop

  小品牌的商品進入家樂福這樣的大超市,已經成為它進入當地零售渠道的通行證。

  青島品品好糧油公司銷售主任孫玉波2006年5月31號風塵僕僕地趕往北京,準備在第二天精神飽滿地完成與麥德龍和家樂福的談判。

  如果可以與這兩位大佬籤下全國性合同,品品好不僅為自己的貨找到了買家,還可以按合同規定的較低標準向他們在全國的門店交納各種費用。

  通道利潤

  與零售企業打了近十年交道的孫玉波對多如牛毛的收費苦不堪言。品品好的產品只要一進家樂福超市,根據合同要交納進場費,單品費、堆頭費、條碼費、新品上櫃費、年節費、店慶費、特色促銷費、商場海報費、老店翻新費、全國推薦產品服務費、旺銷位置優先費,零零總總算下來不下幾十種。這些多則上萬,少則幾千的費用,加起來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除此之外,商品的扣點費用花樣更多。每一種商品收取比例都不一樣,像糧油產品一般按進價的2%或3%收取,休閒食品則高達10%。還有更變本加厲的作法就是「倒扣」,也就是說,按某種商品的銷售總額倒扣20%到30%,不涉及進價問題。另外一家零售巨頭沃爾瑪雖然聲稱不收進場費,但只是不以現金的形式收,而是以抵貨的形式收。它要求供應商每清一個單品就以不同比率以產品的形式補給它,具體的數額由供應商的盈利和品牌的實力來決定。

  對於糧油這種敏感類商品,遇到原料市場波動,廠家希望調價又是個大難題。雖然家樂福門店有一定的自主權限,但是上下浮動不超過10%。要是換成麥德龍和沃爾瑪,情況會變得更糟,哪怕是調一分錢都要通過總部。這樣算下來,供應商根本不可能賺錢,還要虧本。

  到此,供應商的噩夢還沒有完。零售商多半會向他們轉嫁資金壓力。沃爾瑪的帳期一般是最低15天,家樂福就得30天以上,有時候甚至60天。如此長的帳期對於供應商而言,無異於雪上加霜。除了帳期的麻煩,物流配送的成本也由供應商承擔。如果供應商的產品用了某個零售企業的中轉庫,還要雁過拔毛地從營業額裡扣出一兩個點作為配送費支付給零售商。

  實際上,家樂福是最早把超市收費引入中國的,也是從中獲利最多的。通過與供應商的這些協議,家樂福的利潤都得到了保證。一種說法是,家樂福從來不依靠買賣利差中取得利潤,而是把自己變成了收費站,賺取的利潤即通道利潤。

  老孫舉了個例子,假設一桶油的出廠價是49元,家樂福可能只賣50元,甚至以低於進價的價格售出商品。即使如此,它仍然不會虧本,因為所收的各種費用早讓這家零售商賺得盆滿缽滿了。而品品好向家樂福交納的多項費用,再加上返利2%,在最後結帳的時候會發現自己都會虧百分之二三十。

  在家樂福這樣的零售商那裡只是賠本賺吆喝,小商場、小超市才是供應商真正的利潤來源。由於沒有額外的費用,即使品品好的產品以進價批發給小零售商,仍然可以從中賺錢。

  品牌超市傳媒化

  「目前我們正處於一個非常矛盾的境地,不和零售商合作就永遠沒有市場;如果合作,又要面臨很多的苛刻條件。」孫玉波的一番話描述的不僅是品品好這家糧油供應商尷尬境地,其實這也是很多供應商目前的生存狀態。

  痛恨歸痛恨,但以品品好為代表的供應商根本離不開像家樂福這樣的零售商。以青島的家樂福為例,這家零售商在渠道上的強勢有目共睹。在青島雖然只有兩家家樂福門店,但一號店單店營業額在青島兩年來一直排在第一位。供應商把家樂福這樣的重要零售客戶叫「KA」(重點客戶)。供應商的產品若是在青島要打開市場的話,就必須進家樂福,否則其它銷售渠道也很難進入。因為像小商場、便利店、小賣部等傳統渠道,他們是家樂福的跟隨者,家樂福賣什麼他們也進什麼。

  一旦自己的產品通過重重關口,進入了像家樂福或者沃爾瑪這樣的超市,至少在產品品質和生產流程上得到了國際企業的認同,這種認同甚至比政府部門的認同都值錢。很多中小超市就是看著家樂福上什麼,自己就跟進上什麼。這樣就保證了自己產品安全的同時,還節省了很多考察的費用。

  同樣,這些產品在大超市露臉,可能被更多消費者看到,也提高了產品的知名度,在社區超市,也能很快得到消費者的認同。從這個意義上講,產品進了家樂福,等於通過了權威質量監督體系的認證。

  老孫說,品品好進家樂福的主要目的就在這裡,有了這個通道,產品很容易進入其他超市。而後者才是他們真正的銷售渠道和利潤來源。在家樂福虧的錢,等於做了產品的廣告。

  實力說話

  有人認為,這是以大賣場為代表的現代零售業態對以百貨商場、小賣部等傳統渠道的顛覆。從表面看,這樣的論調似乎可以自圓其說。

  因為原來的銷售模式一般是產品從工廠出來到經銷商然後到分銷商、批發市場,最後再到終端的零售店。但是現在這種路徑已經逐漸被打破,產品直接由工廠經過賣場到達消費者手中。家樂福們的腰杆自然越來越硬,而且相互之間比著耍花樣。

  家樂福比較注重採購利潤和銷售渠道的費用,按雜貨、生鮮、硬百、家電和軟百五大部門考核利潤,可能某個部門某個商品是負毛利,但整體毛利仍能達到7%~9%。沃爾瑪比較重視單品的利潤率,但是從根本上說是如出一轍,最終目的還是要從供應商那裡榨取利潤。

  另外還有一種論調,那就是供應商的實力不夠強大。很多供應商對此十分認同。老孫說:「任何一個談判的背後都是一種實力的較量。」企業的實力不同,與零售商合作的難度也各不相同。比如,在與零售商的談判中,擁有多個品牌的嘉裡糧油就比品品好擁有更多的籌碼。因此,家樂福在和嘉裡糧油洽談合作時,更容易達成妥協,而品品好只有俯首聽命的份兒。

  這種現象真的正常嗎?如果我們拿國外家樂福的經營手法與家樂福中國做比照,就會發現無論是歐洲家樂福還是除中國之外的家樂福似乎都沒有這個先例。依靠收取進場費、營銷費等方式贏利,絕對可以說是家樂福在中國的最大創新。

  與全球的家樂福相比,中國的家樂福多少有些不務正業。它似乎正在偏離零售企業的軌道。老孫把在家樂福的虧損看成是依靠這個企業平臺發布的廣告,從這個角度而言,家樂福已經不再是一家單純的零售公司,而變成了一個媒體平臺。沃爾瑪、麥德龍似乎都從家樂福的致富路徑中悟出了門道,爭相效仿。

  然而這樣的作法如果換在歐洲等成熟市場,家樂福註定會一敗塗地。原因並不複雜,一旦家樂福這麼做,供應商會轉投其它零售商,而不用擔心自己找不到其它的廣告「櫥窗」。

  被壓迫得透不氣來的中國供應商除了在壓迫快速長大之外,恐怕還需要一些與家樂福們鬥智鬥勇的策略。
  (來源:物流管理 陳媛)

相關焦點

  • 媒體曝光家樂福超市價格標低賣高 公司沉默
    新華網,鳳凰網財經頻道、中國經濟網、中國品牌網、中國金融網、中國網、中青網、MSN等幾十家網絡媒體都進行了轉載,雲南電視臺,上海東廣新聞臺、上海新聞晨報 (微博)等媒體更是就這一事件進行了追蹤報導。  截至發稿時,在鳳凰網財經頻道《家樂福中國亂象》的網頁上,消費者參與投票的人數從昨天的1000餘人已經迅速上升到超過8000人。
  • 媒體曝光家樂福超市價格標低賣高 公司選擇沉默
    新華網,鳳凰網財經頻道、中國經濟網、中國品牌網、中國金融網、中國網、中青網、MSN等幾十家網絡媒體都進行了轉載,雲南電視臺,上海東廣新聞臺、上海新聞晨報等媒體更是就這一事件進行了追蹤報導。  截至發稿時,在鳳凰網財經頻道《家樂福中國亂象》的網頁上,消費者參與投票的人數從昨天的1000餘人已經迅速上升到超過8000人。
  • 哈爾濱家樂福超市「手機積分免費兌換家樂福商品」涉嫌消費欺詐
    「手機積分免費兌換家樂福商品」宣傳牌矗立超市內隨後,記者來到了位於哈爾濱市新陽路上的家樂福超市,在該超市一樓通往地下負一層的電梯旁,立著一塊高約3米、長約5米的藍色廣告牌,上面印著醒目的大字「手機積分免費兌換家樂福商品」。
  • 廣州哪裡有家樂福超市?廣州家樂福超市地址
    家樂福(Carrefour)成立於1959年,是大賣場業態的首創者,是歐洲第一大零售商,世界第二大國際化零售連鎖集團。現擁有11,000多家營運零售單位,業務範圍遍及世界30個國家和地區。集團以三種主要經營業態引領市場:大型超市,超市以及折扣店。此外,家樂福還在一些國家發展了便利店和會員制量販店。
  • 家樂福:源自法國的「本土超市」
    1995年12月,家樂福在北京成功地開設了當時中國首個規模最大的超級購物廣場——北京創益佳店,成為大型超市的領跑者。成立於1959年的家樂福集團是大賣場業態的首創者,也是歐洲第一大零售商。「這是第一家進入大陸的外資超市。」   其實在北京開出第一家店的時候,家樂福已經在我國臺灣運作多年。「一般的消費者根本不知道我們原來是法國企業,『家樂福』三個字就充滿了中國特色。」
  • 合肥超市「人氣王」 三裡庵家樂福超市重裝升級
    說到合肥三裡庵的家樂福超市,想必合肥人都知道。作為合肥「最老牌」的超市之一,家樂福國購長江店於2004年就已開業,經歷了10多年的風雨,人氣不減。今年10月份,它全新升級重裝開業。這一期合肥超市探訪,我們就來看看這個「人氣王」升級後的全新模樣。
  • 折扣——家樂福超市
    Hello,大家好,現在電商超市用的很多,大家還去線下超市嗎?線下超市搞活動時候還是值得逛一逛的。今天給大家帶來家樂福超市的活動,活動截止到2020.1.5,就是本周天,需要囤貨的小夥伴可以看看哦~超市活動是全場滿150可享受不同商品的不同折扣,全場日用商品是7折,餐具刀具收納清潔類5折,母嬰用品(包括紙尿褲)、輔食類7.5折,奶粉8折,酒水8折,營養保健品8折,進口洗化6折,洗面奶洗髮水類大多75折,進口食品6折,衝調類8折,零食類也在
  • 家樂福超市攻略
    內容簡介:本分冊從家樂福的發展、擴張及進入中國講起,並分別就家樂福超市的選址、商圈調查、商品陳列、營銷策略、員工管理、生鮮食品管理、物流採購等方面進行深入闡述。本書作為國內第一部專門研究家樂福的著作,也是國內第一部專門就超市個案進行寫作的著作,具有很大的參考與實用價值。
  • 上海家樂福超市臭大了
    上海家樂福超市臭大了 (1月28日新華網)  這是繼26日國家發改委嚴處家樂福等涉嫌價格欺詐的超市、公布典型案件之後,上海市價格主管部門按照相關規定繼續對家樂福超市價格欺詐進行的進一步查處行動。
  • 網傳超市把油魚當鱈魚賣 天津市家樂福未見銷售
    內容提要:日前,一則「網曝超市油魚當鱈魚賣,食用易致腹瀉」的新聞被多家媒體報導,聲稱家樂福超市用一種名叫「油魚」的魚類冒充鱈魚出售,消費者在食用後容易出現腹瀉等不良反應。天津北方網訊:日前,一則「網曝超市油魚當鱈魚賣,食用易致腹瀉」的新聞被多家媒體報導,聲稱家樂福超市用一種名叫「油魚」的魚類冒充鱈魚出售,消費者在食用後容易出現腹瀉等不良反應。
  • 超市賣過期商品?家樂福:或是顧客帶進去的
    信網2月24日訊 近日,市民劉先生向信網(0532-80889431)反映,2017年2月22日,自己在青島市市北區遼陽西路的家樂福超市購買的價值17元的M&M's牛奶巧克力豆出現了過期的情況,在向超市反映情況後,尚未得到滿意的答覆。
  • 超市可用微信買單廣州深圳家樂福首批接入
    原標題:超市可用微信買單廣州深圳家樂福首批接入   羊城晚報訊 記者王磊攝影報導小長假剛結束,也許你對超市排隊買單還記憶猶新:現金要找零,刷卡要籤字,遇上零錢不足,卡機故障,這些流程都要消耗不少時間。
  • 石家莊:家樂福PK本土超市 優勢在哪兒?
    隨著家樂福的加入,河北超市格局將改變,尤其是石家莊超市業的格局。河北省商業聯合會秘書長曹潤亭表示,雖然此前石家莊有洋超市易初蓮花,但畢竟是單體店,而此次家樂福利用保龍倉原有的超市進駐石家莊市場,不僅減少了進駐的阻力,也提升了進駐的速度。他表示,瞬間已成連鎖之勢的家樂福給河北尤其是石家莊的本土、外地超市都帶來一定壓力。
  • 瀋陽家樂福超市銷售怪圈 消費者成最終受害者
    「供貨商不賺錢還跟他們(家樂福)合作,是迫不得已的。因為很多廠家有要求,必須得在家樂福有貨賣,做個門面,就算廣告宣傳了。但是這是合理的商業規則嗎?我們要做廣告也應該在媒體上做。最讓人難以忍受的是,這種亂收費已經帶來了一連串的不良反應,最終損害的不是一兩個供貨商的利益,而是整個區域的經濟。」劉經理說。
  • 超市老萬:再見家樂福,謝了蘇寧
    國務院勒令家樂福整改:家樂福開設的全資超市,違反了中國政府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有關開放市場的承諾內容中「零售店外資股權不得超過65%」的規定,要求家樂福開設的全資超市要至少出讓35%的股權給中國公司。於是,當時已開設的27家門店,出讓35%的股權給中方企業。
  • 家樂福超市店長負責制在華凸顯負面效應
    這一點不免讓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喬治·普拉薩感到幾分宿命,因為家樂福的法語名稱Carrefour就是「十字街頭」的意思。1963年起營運的第一家家樂福超市就在法國某地的十字路口旁,因此得名。  據媒體報導,商務部有意促成華潤接手家樂福中國區業務。
  • 成都家樂福超市有限公司
    單位名稱單位性質 所屬行業 需求專業 招聘崗位 崗位需求數 成都家樂福超市有限公司一、公司簡介成立於1959年的法國家樂福集團是大型綜合超市概念的創始者;家樂福集團於1995年進入中國市場,最早在北京和上海開設當時規模最大的大型綜合超市,「開心購物家樂福」和「一站式購物」等先進經營理念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 德國有家超市叫麥德龍,法國有家超市叫家樂福,中國的超市叫什麼
    德國有家超市叫麥德龍,法國有家超市叫家樂福,中國的超市叫什麼小的時候我們特別喜歡跟爸媽一起去超市。在生活中,去超市也是大家必不可少的,在超市裡,我們可以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當然超市的品牌也是非常的多,每個超市都會相互競爭,其中有很多國際大品牌超市,比如麥德龍,家樂福,沃爾瑪等等。中國的代表性超市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說到麥德龍,想必大家都會知道麥德龍。麥德龍是德國的一家超市品牌,成立時間是1964年,至今也是很多年了,同時它也是世界500強之一,在32個國家都有分店的,在國內也是經常會看到麥德龍這個品牌。
  • 喊了9年,家樂福超市終於來淮安了!刺痛了誰?
    九年前家樂福第一次「來」淮安2011年1月,淮安市規劃局對淮安悅達置業有限公司開發的悅達家樂福商住區總平面規劃設計方案進行批前公示,且在規劃圖紙上也標註了家樂福超市,超市面積26476平米。悅達家樂福商住區總平面規劃設計方案規劃圖紙上標註了家樂福超市直到2017年10月11日,大家對「家樂福」進駐悅達廣場的期望徹底破滅了。
  • 沃爾瑪家樂福等超市 買家電容易售後難
    繼上月披露國美電器售後服務欠透明後,記者陸續接到市民報料說,相對家電賣場,超市的家電售後服務更是重災區。記者隨後對東莞城區各大超市進行調查發現,沃爾瑪、家樂福、好又多等大型超市都沒有設獨立的家電售後服務中心,也沒有自己專門的維修隊伍。消費者在超市購買家電容易,售後維護卻困難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