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樂福超市店長負責制在華凸顯負面效應

2020-12-19 聯商網linkshop

  和其他國際零售企業不同,

家樂福

進入中國後採取

店長

負責制。如今,店長負責制愈加顯現出負面效應,各種服務問題也頻出,影響了它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和市場形象,在與

沃爾瑪

等外資企業競爭中就顯出疲態。觀察家們

分析

,家樂福下一步要考慮的,或許不是出售,而是要對內部下手了……  

  

  儘管家樂福近日不斷堅稱:「關於家樂福欲出售其中國業務的相關傳聞純屬謠言」,但有家樂福內部人士評說:「年近半百的家樂福確已站在了十字街頭,正在為其業務的進退取捨而大傷腦筋。」這一點不免讓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喬治·普拉薩感到幾分宿命,因為家樂福的法語名稱Carrefour就是「十字街頭」的意思。1963年起營運的第一家

家樂福超市

就在法國某地的十字路口旁,因此得名。

  據媒體報導,商務部有意促成華潤接手家樂福中國區業務。雖然雙方對此事都予以了否認,但以上人士表示,即使傳言為真,這筆交易也再正常不過,畢竟現在家樂福在中國的發展已經走入瓶頸,近年來又遭遇了包括價格欺詐、渠道費等各種風波,其股東可能對此項投資的貢獻度有所保留。實際上,比起經濟處罰,作為商超"教父"的家樂福面對的更重要問題是如何挽回中國消費者的信任。

  敗走麥城該念什麼經?

  一貫以平易的外表和儒雅內斂的內涵示人的喬治·普拉薩,在8月30日召開的家樂福2012年上半年財務報告發布會上,卻表現出人意料的高調,他努力湊近麥克風大聲說:「家樂福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未來將繼續堅持在中國的長期投資與發展。」他強調:「家樂福在中國已有穩健的發展,堅信中國市場的巨大發展潛力,我們將繼續立足於中國,致力在中國市場的長期發展。」

  然而,普拉薩心裡十分清楚,家樂福正在中國正陷入一場空前的信任危機。收取高額進店費、虛構產品原價、員工工資12年不漲……加之輿論詬病,如此種種已令普拉薩備感不堪、進退維谷。而令普拉薩內心至今備感糾結的,要數家樂福多次因誠信問題險遭不測。國家發改委查實家樂福、沃爾瑪等超市在部分城市的連鎖店存在虛構原價、低價招徠顧客高價結算、不履行價格承諾、誤導性價格標示等欺詐行為。發改委責成相關地方價格主管部門依法責令這些超市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5倍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或無法計算違法所得的,最高處以50萬元的罰款。

  2011年初,在昆明、上海、武漢等大城市屢屢發生家樂福超市虛標價籤欺詐消費者的事件,即價籤上標出的價格與結帳時的實際價格不符,前者明顯低於後者。由此甚至引發了家樂福員工與消費者衝突打傷消費者的惡性事件。為了挽回影響,普拉薩甚至不辭辛苦,一天兩次責成家樂福中國區方面給媒體發出聲明,稱對價籤問題給消費者造成的不便與損失表示誠摯的歉意。第一次於1月26日下午5點,聲明將發改委公布的問題歸結為「因我公司價籤系統不完善而造成的」,並稱公司正著手進行升級改造。聲明中還表示,將成立特別檢查小組進一步加強內部監督檢查工作及檢查頻率,並積極與各地物價等監管部門溝通,邀請物價部門的專業人員對公司相關負責人及員工加強培訓。第二次於晚9時左右,刪除了此前有關價籤系統不完善的文字,並表示:為了保障消費者利益,家樂福將嚴格執行"5倍退差"政策,即商品收銀價格如高於商品的標示價格,家樂福將給予顧客5倍於差價的賠償。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黃國雄直言道:「國際零售巨頭在中國市場採取欺詐的銷售方式,影響非常惡劣!」他說,外資企業利用過去的聲譽和消費者的信任胡作非為,結果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事實上,出現這類虛標價籤問題的家樂福超市不止一家兩家,也不只是在集中在一兩個地區。對此,若一概答覆為「公司價籤系統不完善而造成的」,顯然難以自圓其說,甚至有"忽悠"之嫌。而當這些惡性事件仿佛一串佛珠一樣被擺到普拉薩案頭時,他愕然了……他實在不知道這經該怎麼念。畢竟作為商超「教父」的他,最不願看到上帝被得罪,尤其是中國的「上帝」們。關雲長敗走麥城,若家樂福敗了去哪?

  事件一、昆明的張老先生和老伴到昆明家樂福白雲店購物,看到櫃檯上的標籤顯示"前腿肉每公斤18元8角",他們覺得很實惠,就挑了一塊大4公斤左右的前腿肉。結果到櫃檯結帳後發現小票上顯示豬肉的價格竟然是21元8角一公斤,3公斤多肉花了85元多。發現標價和售價不符後,張老先生老伴就喊服務員查詢價格並作出解釋。這時一名20多歲的男員工趕到現場,態度很強硬,說就是這個價格了,如果不願意買可以馬上退貨。雙方為此發生爭執,張老先生的老伴被這名家樂福員工打斷了手骨。

  事件二、上海消費者沈先生反映:他在上海聯洋家樂福買了個不倒翁。掛在上面的價格是19元。可是賣出的價格卻是25元。付好錢後,看到價格不符,沈先生問工作人員,工作人員給出的解釋是條形碼的價格在不倒翁的底部。沈先生非常生氣:既然底部有價格為什麼還要掛19元的價格?這種誘導消費者買東西的做法合適嗎?

  事件三、武漢消費者王先生投訴武漢洪山家樂福「價格欺詐」。王先生在武漢家樂福洪山廣場店購買了大袋的康師傅酸菜牛肉麵。貨架上的標價是8.7元,而收銀時卻收了9.3元。第二天,當他再次來到這家店的時候,發現貨架上的標價依然沒有改變。接到投訴後,當地記者迅速趕到家樂福洪山廣場店,發現貨架上的康師傅酸菜牛肉麵標價確實為8.7元。記者隨即購買一袋,收銀臺打出的票據確實是9.3元。針對這個問題,家樂福武漢洪山廣場店客服中心葉經理說,問題出在不久前該商品做了促銷活動,活動結束後沒能及時更換貨架上的標價。

  事件四、長春出現多名消費者投訴家樂福標價與收款價不一的情況。長春馬女士在長春亞泰大街的家樂福超市購買了450克的螃蟹,當時標價是24.5元一斤,結帳時竟變成29.5元一斤。對此,超市方面解釋可能是價格維護系統出現了問題。無獨有偶,針對前面北京消費者高先生的投訴,被投訴商家家樂福北京西四環定慧橋店的解釋也是系統出現了問題。

  離不開「福」的家樂福

  普拉薩不願放棄中國市場。但已有網友喊出「家樂福已經被日本、韓國趕走了,為什麼我們還要留他!」等諸如此類的口號。2006年家樂福由於水土不服遭遇韓國滑鐵盧,此事令普拉薩內心隱隱作痛。

  不僅如此,家樂福已事實上在全球市場全線收縮,2009年撤離俄羅斯市場,2010年退出競爭了10年的日本市場,同年又退出義大利南部市場,2011年上半年賣掉泰國門店,今年6月,家樂福還宣布退出希臘市場。他最擔心的是,會不會在中國再走麥城?然而,被逼上囧途的他不得不再三權衡利弊得失。

  在普拉薩心目當中,「家樂福」三個漢字,可說是字字千鈞,其分量甚至遠超Carrefour。據傳,他甚至對身邊人說過這樣的話:「從內心講,我寧願失去歐洲大本營,也不願失去中國。」作為在中國的本土化品牌命名,「家」「樂」「福」三字合在一起不僅在讀音上與Carrefour如此相近,而且每個字都體現出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的精髓:"家"與國並撐天下,是中國以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對於中國人來說,沒有家,就沒有一切。成家、立業也是並列而談。「樂」凸顯的是購物的樂趣,是購物環境、商品質量上乘的關鍵字,這和家樂福對於口味、食品安全方面的追求是一致的,「家樂」就是「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一家人快樂。「福」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中國春節要貼"福"字,還得倒著貼,從這個細節就可以看出「福」的廣泛、"福"祉的融合;關鍵還在於「福」是「家樂」的結果。「家樂福」構成了中國人對於家庭、事業、快樂、福祉之間的核心聯想,對應的是家樂福的「五好」:口味好、食品安全好、購買便利好、購物環境好、創新性好。

  也許是託這三個字的福,家樂福自1995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其業務發展之快,擴張之迅猛,本土化之純粹,是在其他任何國家都無法比擬的。據8月30日家樂福發布會上公布的數字顯示,家樂福目前已覆蓋中國64個城市,員工人數超過58000名,其中99%以上是中國人。另外,目前家樂福已經開設了210家門店,家樂福中國2011年營業額為452億元,如此算來,其單店年銷售規模約為2.15億元。同為跨國零售巨頭,去年沃爾瑪271家店單店年銷售規模僅為6000餘萬元。可見家樂福依舊是外資零售商中的佼佼者,而根據家樂福年銷售規模452億元計算,約合70億美元。中國,儼然已成為家樂福在全球的主戰場。此前曾有媒體報導稱,家樂福曾與中糧集團接洽,非常希望中糧能以60億美元收購其在中國區的全部業務,但中糧方面認為家樂福不值如此高價,中糧只願意支付30億美元,最終雙方的談判擱淺。而以今天的目光來看,中糧的算盤實在打得太精了,若家樂福同意這個價格,則委實得不償失。

  如此不難理解,普拉薩在8月30日發布會上的喊話,其實是喊給中糧聽的。他捨不得「家樂福(中國)」。有業內人士分析,從整個家樂福的店鋪布局來說,它雖然退出了很多國家的市場,但是中國市場依舊是它在所有店鋪當中成長性最好的市場,且必將帶動整個家樂福在全球市場的盈利。另外在世界經濟形勢存在較強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中國仍是全球零售企業都非常看好的市場,而家樂福在中國市場已經佔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這種情況下,除非有一種重大的戰略調整,或者佔其經營業務70%的歐洲市場出現了崩盤,它才會不得不棄車保帥,把中國市場讓出來,而退保它本土市場。

  面對痼疾該出手還是下手?

  然而,時過境遷,曾經的香餑餑,如今似已成為燙手的山芋。家樂福2005年前在中國一直是唯一贏利的外資零售企業,如今卻在逐漸走下坡路。對於這一點,普拉薩是看得非常清楚的,他明白,要想在這個市場上立足,就得面臨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在2005年之前,中國還處在入世後的第一個階段,在這個過程當中,外資零售企業進入的數量不斷增加,但是總數還不是很多,而且外資零售企業在中國還沒有全面發力。但在2006年之後零售業進入全面開放階段之後,外資零售企業開始全面發力進行大規模的擴張,先前蜇伏已久的沃爾瑪、大潤發等實力和發展的勢頭就顯現出來。家樂福必然面臨來自外部的生存壓力。

  另外,家樂福自身也存在體制上的弊端。和其他國際的零售企業不同,家樂福進入中國之後採取店長負責制,這種體制的優勢在於單店的靈活度較高,有利於各個區的單店會針對本區的市場情況進行及時的調整。但如今,店長負責制就愈加顯現出負面痼疾:總部的控制能力以及對家樂福整個文化的貫徹能力相對較差,定位不夠統一,各種服務問題也頻出,比如價格欺詐,被罰款等等問題都影響了它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也影響了它的市場形象,因此在與沃爾瑪、大潤發等等外資企業競爭當中,它就顯出疲憊的態勢。而其他的零售企業進入中國之後,積蓄一段時間能力之後它的整體運作能力的作用發揮出來。

  由此,一些內部人士分析,普拉薩下一步要考慮的,或許不是把家樂福出手,而是對內部下手了……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孫永劍

相關焦點

  • 店長負責制負面效應凸顯 家樂福該出手還是下手
    和其他國際零售企業不同,家樂福進入中國後採取店長負責制。如今,店長負責制愈加顯現出負面效應,各種服務問題也頻出,影響了它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和市場形象,在與沃爾瑪等外資企業競爭中就顯出疲態。針對這個問題,家樂福武漢洪山廣場店客服中心葉經理說,問題出在不久前該商品做了促銷活動,活動結束後沒能及時更換貨架上的標價。  事件四、長春出現多名消費者投訴家樂福標價與收款價不一的情況。長春馬女士在長春亞泰大街的家樂福超市購買了450克的螃蟹,當時標價是24.5元一斤,結帳時竟變成29.5元一斤。對此,超市方面解釋可能是價格維護系統出現了問題。
  • 店長集體出走?家樂福改革求變背後
    在集權與分權的平衡中,又有店長集體離職的傳聞。家樂福能用一系列大動作為自己爭取一個更好的未來嗎?    整個6月,家樂福的周遭充斥著各種不利傳聞,仿佛要把這個最早進入中國市場、一直領先所有外資超市的品牌,推向它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危機邊緣。   關於「家樂福店長集體出走」的消息不斷傳出。
  • 家樂福超市攻略
    內容簡介:本分冊從家樂福的發展、擴張及進入中國講起,並分別就家樂福超市的選址、商圈調查、商品陳列、營銷策略、員工管理、生鮮食品管理、物流採購等方面進行深入闡述。本書作為國內第一部專門研究家樂福的著作,也是國內第一部專門就超市個案進行寫作的著作,具有很大的參考與實用價值。
  • 沃爾瑪、家樂福、樂購在華擴張放緩 外資零售格局悄然生變
    根據聯商網提供的 「2012年主要外資超市在華門店數量對比」顯示,沃爾瑪、家樂福和樂購三巨頭2012年在華開店數量都不及去年,並均出現了關店現象。相比之下,作為大陸零售業後來者的臺資零售企業大潤發憑藉34家的開店業績成為2012年度外資「開店王」,其在大陸門店數直追家樂福。業內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單店銷售上一馬當先的大潤發,此前門店數量並不多。
  • 家樂福高層致信店長 價籤管理與考核掛鈎
    昨天,家樂福中國區總裁兼CEO羅國偉給公司旗下所有店長級別的200多名員工發了一封內部信,信中專門提到了最近廣受關注的家樂福價籤問題和零供關係問題,表示將價籤管理與員工業績考核掛鈎,同時邀請社會各界監督公司改進效果。價籤管理與業績考核掛鈎昨天,家樂福方面向記者提供了這封英文原版信件。
  • 家樂福稱將每年晉升50名店長
    日前,家樂福中國區副總裁貝多拉首次回應集權改制導致多名店長離職事件,他表示,家樂福已有完善的升遷體系,每年都會晉升約50名店長。在談及員工晉升問題時,貝多拉表示,家樂福在全國有約159家門店,共5萬多名員工,其中華東區約1.5萬名員工。「只有將積極的精神擴展到員工身上,員工才會笑臉迎客。
  • 超市老萬:再見家樂福,謝了蘇寧
    家樂福因為違規擴張,各地由於地方政府招商引資政策,又變相享受了很多優惠政策,再加上革命性的經營,高薪資地吸引人才,形成「虹吸效應」,對當地零售企業造成極大的壓力。國務院勒令家樂福整改:家樂福開設的全資超市,違反了中國政府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有關開放市場的承諾內容中「零售店外資股權不得超過65%」的規定,要求家樂福開設的全資超市要至少出讓35%的股權給中國公司。於是,當時已開設的27家門店,出讓35%的股權給中方企業。
  • 家樂福敗走西安 被「徒弟」人人樂打敗?
    家樂福計劃每年在華增開20到25家門店,過去如此,今年也將保持同樣的發展速度。」  據悉,自2005年年底進入西安,家樂福在西安市場就處於營業額低迷的窘境,雖然2007年把店址從北大街遷至小寨,卻也未見起色,因而家樂福在西安沒有擴張第二家店。  選址犯錯?
  • 家樂福中國首家生鮮超市在武漢開業 三足鼎立
    1月25日上午10點,家樂福在華首家生鮮超市「極鮮工坊」在武漢十升店開業,吸引了附近不少居民前來購買。事實上,生鮮超市並非首次在武漢出現。記者走訪市場發現,目前武漢生鮮超市中,有武商超級生活館內的獐子島海鮮體驗店、中百倉儲的「鮮百傳奇」、以及家樂福「極鮮工坊」,短短一年多時間,武漢生鮮超市已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 外資零售商在中國市場遭遇寒冬 家樂福店長降薪
    至此,家得寶已經關閉了其在北京市場的所有門店,在華門店數有最初的12家縮減至7家。  2011年2月,家樂福或將再次關閉長春春城店及家樂福紹興鏡湖店的消息傳出。而此前1年,家樂福在中國已經關閉了4家門店。  《財富》發布的2010年世界500強企業排名顯示,百思買、家樂福、家得寶分別位列第142位、第22位和第97位。
  • ...零售業|高鑫零售|家樂福|騰訊|步步高|永輝超市-智通財經網
    就在不久前,家樂福中國區總裁唐嘉年最新一個說法很有意思,「中國就是一個零售的實驗室」。誰說不是呢?家樂福是一座「黃埔軍校」永輝超市中的「永輝」兩字,來源於福建永輝大廈,1998年張軒松、張軒寧兩兄弟將超市開到該大廈下面,故此取名永輝超市。
  • 上海家樂福超市臭大了
    (1月28日新華網)  這是繼26日國家發改委嚴處家樂福等涉嫌價格欺詐的超市、公布典型案件之後,上海市價格主管部門按照相關規定繼續對家樂福超市價格欺詐進行的進一步查處行動。  因為在這之前,根據消費者舉報「家樂福等部分超市價籤標低價結帳收高價」,惡意坑害消費者,國家發展改革委高度重視,立即部署各地價格主管部門,結合正在開展的春節期間市場價格監管工作,對部分省會城市超市價格行為進行了重點檢查。經查實,確有一些城市的部分超市存在虛構原價、低價招徠顧客高價結算、不履行價格承諾、誤導性價格標示等欺詐行為。
  • 瀋陽超市銷售額排行 家樂福北站店成霸主
    瀋陽超市銷售額排行 家樂福北站店成霸主  按照入世時的約定,12月11日中國零售業市場將全面對外資開放。離這一天還有一個月,瀋陽各大超市已經開始厲兵秣馬,準備應對即將到來的激烈競爭。昨日,記者從2005年瀋陽家樂福戰略研討會上獲悉,上個月各家超市的銷售額都有大幅提高,而家樂福北站店的銷售業績在同行業中一路領先。
  • 銷售假冒偽劣商品 家樂福屢陷「質量門」
    據《中國新聞周刊》報導,這些政策限制讓其他幾家洋超市望而卻步,惟有家樂福敢於做「擦邊球」式的冒險。它的路數非常中國化,以首家在華店鋪——北京國展旁邊的創益佳店為例,家樂福先是和一家名叫「中創商業」的中資公司合作,在中國註冊了合資的「家創商業管理公司」。按照相關規定,商業管理公司只能做諮詢管理,不能投資,這也就是說,家樂福只能做商業管理,而不能真正進入連鎖企業的經營業務。
  • 探訪家樂福中國首家便利店:更像「便利超市」
    整個大賣場進入收縮甚至部分關閉的調整期中,「大賣場鼻祖」家樂福「開小店」的轉型嘗試很是吸引整個零售業界的眼球。  但除了該店門店店長能在招徠員工時表露「我們是家樂福在中國的第一家便利店,將來肯定有很好的發展」的煽惑之外,家樂福中國公司拒絕透露任何有關Easy Carrefour的在華計劃。店長告訴中國商報記者說,至少得到明年,家樂福才會開始考慮門店是否擴張的事,目前全部自營。
  • 家樂福、大潤發、華潤萬家等超市布局海口
    近年來,國際旅遊島建設使得海口的發展越來越吸引商貿企業的關注,在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方面,大型連鎖超市的入駐布局可以說成了帶動周邊產業發展的核心,更加方便了本地市民的生活,而免稅商店開業和政策調整,則凸顯出旅遊島的國際化元素,吸引了大量的內地遊客旅遊購物。
  • 家樂福中國賣身蘇寧,大賣場鼻祖如何在華節節敗退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以經營大型超市為主的百強企業,銷售額平均增長2.5%,門店數平均增長3.6%,均顯著低於百強平均增速。同時,大型超市營運成本繼續上漲,員工薪酬總額上漲13.0%,房租上漲10.6%,成本佔銷售比重在各業態中居於較高水平。
  • 家樂福在華涉足商業地產 北京自建賣場上海開社區超市
    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導,零售業巨頭家樂福剛剛在北京的四元橋開了一家新店,這家新店的特別之處在於,它是家樂福第一次自己買地皮、自己建的大賣場。 家樂福北京四元橋店是它在北京的第20家大賣場,也是今年在北京新開的第二家門店。
  • 獨家:家樂福2010年在華門店盤點統計
    家樂福2010年在華門店盤點3、本年度家樂福已經關閉了4家門店。其中,西安的北大街店遷址西安小寨店已經於2010年7月16日關閉。至此,家樂福西安市場全部撤退。4、其中佛山家天下店將於2011年1月中旬關閉!退出佛山市場!這是家樂福華南地區今年首家撤場的門店。
  • 是非成敗家樂福(上)
    圖片/聯商圖庫聯商專欄:家樂福超市自1995年進入中國市場,至2019年將中國業務80%股份出售給蘇寧,歷時24年。家樂福是第一個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連鎖超市,家樂福中國開啟了中國零售行業大型超市的時代,也見證了中國大型超市業態從高速增長、鼎盛到日漸衰落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