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演嘉賓合影
悅康藥業:以研發創新為驅動 致力於成長為仿創結合的領先醫藥企業
——悅康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網上投資者交流會精彩回放
出席嘉賓
悅康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於偉仕先生
悅康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於 飛先生
悅康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 王成傑先生
悅康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 劉 燕女士
悅康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宋更申先生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銀行管理委員會總監、保薦代表人 洪立斌先生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銀行管理委員會副總裁 郭卓然先生
經營篇
問:公司的主營業務是什麼?
於偉仕:公司是以高端化學藥為主導的大型醫藥企業集團,以研發創新為驅動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主營業務涵蓋藥品研發、製造、流通銷售全產業鏈條,具備註射液、凍乾粉針劑、片劑、膠囊劑等多種劑型以及部分原料藥的生產能力,產品覆蓋心腦血管、消化系統、抗感染、內分泌以及抗腫瘤等12個用藥領域。
問:公司有多少控股子公司、參股公司?
於飛: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公司共有21家控股子公司,無參股公司。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中,共有12家二級子公司、3家三級子公司、6家四級及以下子公司。
問:公司的核心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
於飛:公司的核心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具體表現為:1)公司作為主要參與單位,或者公司的核心技術人員作為主要參與人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並將相關技術運用於公司主營業務;2)公司獨立或者牽頭承擔與主營業務和核心技術相關的「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項目;3)公司依靠核心技術形成的主要產品(服務),屬於國家鼓勵、支持和推動的關鍵設備、關鍵產品、關鍵零部件、關鍵材料等,並實現了進口替代;4)公司形成核心技術和主營業務收入的發明專利(含國防專利)合計50項以上。
問:公司有多少發明專利?
於飛:公司堅持自主創新,並保持持續的高研發投入。公司已累計擁有授權專利126項,其中發明專利80項,形成主營業務收入的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奧美拉唑腸溶膠囊、注射用蘭索拉唑、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注射用頭孢呋辛鈉、注射用頭孢曲松鈉等主要產品的相關發明專利54項。
問:公司的核心技術平臺有哪些?
宋更申: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公司形成了緩控釋製劑技術平臺、藥物晶型研究技術平臺、高端藥用輔料研發技術平臺以及心腦血管注射劑精細化製備技術平臺等4大核心技術平臺。公司堅持自主創新,並擁有多項核心技術,累計承擔國家重大新藥創製、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等省部級項目20項。
問:公司目前有合作研發項目嗎?
宋更申:公司目前與廣州領晟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正在進行合作研發硫酸氫烏莫司他原料及製劑,目前已取得臨床研究批件。雙方共同擁有該產品中國區域專利及相關權益,公司佔51%。
問:近年來公司的營業收入是多少?
劉燕: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及2020年1月到6月(下稱報告期內),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70008.64萬元、398270.25萬元、428757.99萬元和168158.40萬元,呈增長趨勢。
問:近年來公司的營業利潤是多少?
劉燕:報告期內,公司營業利潤分別為18894.80萬元、32341.04萬元、32805.88萬元和14588.49萬元;淨利潤分別為16087.44萬元、26889.89萬元、28779.43萬元和13229.76萬元;銷售淨利率分別為5.96%、6.75%、6.71%和7.87%。
問:近年來公司的研發費用是多少?
劉燕:報告期內,公司的研發費用分別為8167.52萬元、9810.13萬元、12618.62萬元和5379.26萬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02%、2.46%、2.94%和3.20%。
發展篇
問:公司未來的發展戰略是怎樣的?
於偉仕:公司專注於醫藥行業,堅持以患者為中心、以臨床需求為導向、滿足臨床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致力於成為仿創結合的領先醫藥企業。未來公司將繼續堅持以創新為驅動,以產品為主導,以專業化為保障、效率制勝的創新可持續發展戰略;不斷研製有技術壁壘、專利壁壘及安全、療效確切的高端化學藥,聚焦消化系統、心腦血管、糖尿病、抗感染、生殖系統以及抗腫瘤等重大疾病領域,踐行國家創新及高質量發展戰略。
為實現公司的發展戰略和目標,公司堅持以高端化藥為基礎、創新藥物為重點,抓住政策機會,形成技術壁壘,持續提升產品競爭力,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推動公司成長為仿創結合的領先醫藥企業。
問:公司的競爭優勢都有哪些?
於偉仕:公司的競爭優勢主要有:1)核心技術突出,創新能力強;2)研發體系完善,創新保障力強;3)產品特點突出,市場競爭力強;4)產品豐富,迭代能力強;5)進一步延伸開發產業鏈,打造原料製劑一體化;6)生產優勢較強,質量體系領先;7)營銷網絡覆蓋廣,營銷團隊專業化程度高;8)管理體系完善,核心團隊經驗豐富。
問:公司產品進入基藥目錄和醫保目錄的情況如何?
於飛:公司主要產品進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和國家醫保目錄的時間基本均在10年以上,而綜合報告期內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和國家醫保目錄的調整情況來看,歷史上也不曾出現過公司產品被調出目錄的情況。因此,在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和國家醫保目錄未來不出現大幅調整情況下,公司主要產品被調出相關目錄的風險較低。並且公司主要產品均是醫保目錄中的常規準入品種,無需通過談判降價被納入醫保,因而公司主要產品也不存在因進入醫保而出現價格大幅下降的風險。
問:請介紹公司仿製藥目前開展一致性評價的情況。
於飛:對於公司的8項主要產品,公司優先開展了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和奧美拉唑腸溶膠囊2個固體口服製劑產品的一致性評價工作,目前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已過評,而奧美拉唑腸溶膠囊則已向CDE(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進行審評申報,進度相對較快;公司其次開展了注射用頭孢曲松鈉、注射用蘭索拉唑和注射用頭孢呋辛鈉(包括明可欣和公司自產產品)等4個參比製劑明確的注射劑產品的一致性評價工作,目前相關產品研究進展正常,均處於藥學研究階段;公司同時還對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和天麻素注射液2個技術上較難進行一致性評價工作的產品進行了早期研究,但相關產品均不屬於公司優先開展一致性評價工作的品種,目前無實質進展。
問:公司是否有產品進入國家藥品集中採購目錄?
於飛: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對於公司的主要產品,僅有第三批國家藥品集中採購在其採購範圍內涉及了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和奧美拉唑腸溶膠囊兩個品種。其中,公司的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參與了第三批國家藥品集中採購,並以7.68元/瓶(規格:0.5g*60片)的價格中標,供應省份為江蘇省、陝西省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公司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中標國家集中採購,將有助於公司在立足非公立醫療機構終端銷售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公司產品在公立醫院終端市場的銷售量;公司的奧美拉唑腸溶膠囊則尚未通過一致性評價,未參與第三批國家藥品集中採購。
問:請介紹公司的研發策略。
宋更申:公司實施「研發一代、儲備一代、轉化一代」的研發策略,在研產品儲備豐富。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公司在研項目39項,其中2項已進入申報上市階段,16項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21項處於藥學研究階段。公司在研產品管線豐富,有力保障了公司未來持續推出新產品上市能力,以形成良性的產品迭代,為公司持續創造價值。
行業篇
問:將公司定位為高端化學藥領域的依據有哪些?
王成傑:根據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文件,市場潛力大、臨床價值高的專利到期後的首家化學仿製藥,通過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產品都將被納入受政策支持的高端藥品領域。
公司主要產品及研發項目覆蓋心腦血管、糖尿病、消化系統、抗腫瘤等重大疾病治療領域,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創新性方面,公司已擁有6個「重大新藥創製」科技重大專項,1個在產國內首仿產品,1個通過一致性評價產品,3個在研1類新藥,3個在研2類新藥,並先後獲得兩次國家科技進步獎。綜上,公司主營產品屬於高端化學藥品,所屬行業領域為高端化學藥。
問:公司未來發展面臨哪些難得的機遇?
於偉仕:公司未來發展面臨的機遇有:1)國家政策的支持將進一步擴大藥品需求規模,同時也為研發能力較為突出、質量控制較為有效的醫藥製造企業提供了快速發展契機;2)居民收入和醫療支付能力逐漸提升,藥品消費能力也有望得到進一步提高;3)人口增長、老齡化加劇趨勢推動我國醫藥行業的剛性增長。
問:公司擁有怎樣的行業地位?
於偉仕:公司定位於高端化學藥的研發與生產,產品具有較強的行業競爭能力。公司市場地位突出,2009年到2019年連續11年入選工信部醫藥工業百強,2013年到2019年連續7年入選工信部中國醫藥研發產品線最佳工業企業,並在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2019年度中國醫藥工業百強化藥企業TOP100中位居第32位。
公司始終秉承創新驅動發展的理念,不斷全面提升企業實力,通過不斷優化生產技術、生產工藝創新,持續提升藥品製劑的質量和療效水平,並將研發成果運用到現有產品中。公司的「奧美拉唑系列產品產業化與國際化關鍵技術開發項目」「化學藥物晶型關鍵技術體系的建立與應用」先後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通過技術創新已獲得授權專利126項,其中發明專利80項,被評為北京市專利示範企業;截至目前,公司的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已通過一致性評價,鹽酸二甲雙胍片、奧美拉唑腸溶膠囊和阿莫西林膠囊等三個品種處於一致性評價CDE(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在審階段;公司亦在新產品研發方面具備技術和儲備優勢,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累計承擔國家重大新藥創製、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等省部級項目20項。
發行篇
問:公司選擇上市所採用的標準是什麼?
洪立斌:依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等相關法律法規,公司選擇的具體上市標準為: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最近兩年淨利潤均為正且累計淨利潤不低於人民幣5000萬元,或者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最近一年淨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1億元。根據可比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推算,公司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同時,公司最近一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6881.18萬元,且營業收入為42.88億元,符合最近一年淨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1億元的要求。
問:請介紹公司本次發行情況。
洪立斌:公司本次發行前總股本為36000萬股,本次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9000萬股,本次公開發行不進行股東公開發售,且公開發行股票的總量佔公司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10%。
問:本次發行募集資金用途是什麼?
於飛:公司本次發行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研發中心建設及創新藥研發項目、固體製劑和小容量水針製劑高端生產線建設項目、原料藥技術升級改造項目、智能編碼系統建設項目、營銷中心建設項目、智能化工廠及綠色升級改造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等。
問:公司此次募集資金的必要性是什麼?
於飛:儘管公司通過多年經營積累持續穩定發展,但現有資本規模仍難以滿足公司長遠發展的需求。為在未來競爭中佔據有利地位,必須擁有充足的資本,在產品研發、擴大生產、營銷網絡建設和倉儲物流等方面加大投入,搶佔更多的市場份額,鞏固和提升公司在行業內的競爭地位。儘管由於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建設及產能完全釋放需要一定時間,短期內公司即期回報被攤薄,但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有效實施,有助於擴大公司現有產品的產能規模,提高生產效率,改善公司研發環境,進一步豐富產品線以及完善公司的銷售網絡,提高公司的信息化水平及管理運營效率,整體提升公司的經營規模、經營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實現並維護公司股東的長遠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