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家裡越亂,日子越窮」,經濟上富裕的人,對於生活品質也一定會有所追求。
執筆:楊十一
編輯:楊十一
定稿:歐陽比文
很多家長在生孩子之前,都會暢想一下未來的生活,覺得一家三口或四口一定是溫馨和睦的,但其實真有了孩子之後,才知道養娃有多累。
不少寶媽都吐槽,孩子總是「亂丟東西」,自己要跟在孩子屁股後面收拾才行。但其實家長不知道的是,「亂」其實也是孩子智力卓越的表現。
小清是一個特別愛乾淨的人,但偏偏卻生了一個「不愛乾淨」的兒子。別看孩子才3歲,但破壞力比成人還強。
常常是小清前腳剛收拾完屋子,孩子後腳就把屋子弄得亂七八糟。尤其是孩子的玩具,常常東丟西放。
這天,小清又在給孩子整理玩具,看到滿地的樂高,小清非常的生氣,她問兒子:「你這樣還能找到嗎?」
誰知孩子想都不想,隨手拿起一個沒拼完的樂高,迅速的從「一片狼藉」的地上,選出自己需要的積木塊,完成了作品。
小清非常驚訝,原來孩子並不是單純的「亂」,而是亂中有序,知道自己的東西都在哪。
哈佛兒童心理學家理察教授表示:孩子把家裡弄的越亂,他們的想像力和探索能力越高。
1)臥室亂
有研究發現,孩子2歲時,是想像力發育的黃金時期,任何東西在他們眼中都可以重新加工,進行再創造。
人在臥室時,往往是最放鬆的狀態,對於孩子們也是一樣,在這個屬於他們自己的「小天地」裡,孩子們可以放飛想像力。
拿枕頭當做「坐騎」,拿床單當做「長裙」,這都是孩子們想像力豐富的表現。
2)玩具亂
寶寶3-6歲以後,思維變得非常靈活,大腦發育已經達到了成人的80%左右。
不同於我們,現在的小朋友玩具多都能疊成「山」,甚至有家庭專門給孩子準備了玩具房。
面對成山的玩具,很多孩子都是隨便亂丟,但神奇的是,有些孩子雖然喜歡亂放,但卻也亂中有序。
他們總能準確的找出自己想要的那一個玩具,這其實就是寶寶記憶力突出的表現。
3)桌面亂
還有一些孩子總是喜歡把書本弄得亂七八糟,其實亂亂的桌面,反而能激起孩子的「探索」欲望,孩子在找書時,同樣在鍛鍊感知能力和記憶能力。
如果你家寶寶,也喜歡亂放書本,那麼其實大可不必幫他們收拾,「找書」也是孩子們學習的一個步驟。
根據中國科普研究所調查:在中國,有92.7%的孩子都認為自己沒有創造性人格,兒童缺乏想像力已經成為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
家長千萬不要忽視想像力的重要性,要知道很多發明和創造都是源於想像力,想像力也對幼兒的智力發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寶寶從2歲以後,就進入到想像力的黃金期,他們通過想像去感知、模仿、並且鍛鍊自己記憶力和語言能力。
當孩子沉浸在自己的想像力王國時,家長千萬不要打擾他們,不要好心幫倒忙。
1)2歲以前
寶寶大腦的發育是分左右腦的,寶寶6歲以前基本是以右腦去思考,右腦主管的是邏輯思維和感知形象。
寶寶2歲以前,我們應該主要以感官訓練為主,帶孩子多看、多聽、多摸、多聞、多嘗,訓練五感,用相同的信息,反覆刺激孩子,增強孩子的記憶力和思維能力。
2)2歲以後
而2歲以後,寶寶則進入語言準備期,家長可以經常和孩子交流,幫助孩子積累詞彙,還可以經常帶寶寶外出,用視覺刺激語言發育。
另外,寶寶2歲以後,也是把控情緒的關鍵期,家長要有意識的幫助孩子,把控自己的情緒,養成好的習慣。
糖果媽媽今日話題:你家這3個地方亂嗎?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