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官方和民間的氣氛對立更趨嚴重,是因臺灣人對疫情太恐慌還是因「反中」情緒導致?「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如此分析研判……
民進黨當局為了防堵新冠肺炎疫情,兩岸官方和民間的氣氛對立更趨嚴重,是因臺灣人對疫情太恐慌還是因「反中」情緒導致?「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向香港中評社分析研判,大陸應該還不至於在經濟上制裁臺灣。但可以從疫情後,大陸觀光客會不會來,大小三通是否恢復,以及ECFA會不會繼續這幾個指標可以觀察。
至於臺灣如果不要靠大陸,經濟發展是否可以維持?王健全說,這可能要打上一個問號,可能可以,但要看怎麼維持,是要高成長還是平庸成長,或者是低度成長。
1
兩岸更撕裂且對立是不好現象
臺灣內部正積極防止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的入侵,陸海空建立各式各樣的防堵牆,主要是切斷和大陸的人流往來,但兩岸間的氛圍,不管是官方還是民間,都因此次疫情更加撕裂且對立。
王健全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談到此狀況表示,這是不好的現象,蔡英文之前曾說,如果我們行有餘力會幫忙大陸,所以將來兩岸還是要談,這時候兩邊都流於民粹的話都不好,他曾看到一個調查發現,大陸人痛恨臺灣人的程度更甚日本人,這就很糟糕,所以臺灣應該積極尋求兩岸共同防疫,把臺灣經驗、物資去和大陸做一些分享,這對兩岸未來發展會比較好。
2
對在大陸的臺商會否有影響?
至於這樣的對立未來對於在大陸的臺商是否會有影響?王健全說,當然多少會有影響,這對臺灣在大陸的服務業都不是好事,譬如一些臺灣品牌 會有大陸人消費觀感的問題,所以兩岸間還是不要太民粹,共同防疫、共同防災、共同打擊犯罪,這都可以合作,官方也應該滅火,不要讓民間繼續惡化。
王健全認為,蔡英文如果要跟大陸有對談機會,這時候就不要讓民粹去弄僵了兩岸氛圍,要更積極將共同防疫當成突破口,和大陸互相交流移轉經驗,就他所知,臺灣這次是早一步有了解到大陸新冠肺炎疫情發展狀況,所以趕快設立「防疫中心」,所以資訊的交流,物資的互通有無等等,都是兩岸未來對談的基礎。
王健全說,如果連兩岸的民間氣氛都弄僵了,那未來連談都不用談。
3
兩岸關係對立原因是什麼?
至於對立的原因,是臺灣對疫情的恐慌還是「反中」情緒導致?
王健全認為,以前兩岸間,臺灣人對於大陸人好感度不會太差,但現在有點逆轉,以前大家都認為大陸經濟發展前景比較看好,不看好臺灣,但這次疫情後,臺灣對自己的信心增加,對大陸是下降的。
4
大陸對臺經濟制裁力道會加大嗎?
至於大陸疫情過後,會不會因此對臺灣的經濟制裁力道加大?
王健全說,臺灣官方如果有釋放出善意,做滅火動作,是可以彌補的。 王健全強調,目前看來,臺灣只要不挑釁,甚至對大陸有積極作為有善意,兩岸的和平大架構,大陸的和平戰略不會變。
來源:香港中評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