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生的寶寶出現這5種表現,很可能是患了腦癱,父母別再大意了

2020-12-14 全球育兒大匯總

每個媽媽都希望能夠生育一個健康的寶寶,現在的醫療技術也逐漸進步,這大大降低了新生兒畸形、遺傳病、腦癱的機率,但是還是會有很多原因都會導致新生兒腦癱,如早產、胎兒出生時窒息、顱內出血等等,對於剛剛出生的寶寶,如果出現了下面這5種情況,很有可能就患有腦癱,作為父母,一定不要大意了。

第一種情況:哺乳時困難

對於剛出生不久的寶寶,如果在正常情況下,寶寶沒有力氣去吸奶,無論是母乳還是牛奶,甚至還頻繁出現吐奶的狀況,這樣的話就要開始注意了,儘早帶到醫院檢查。

第二種情況:寶寶沒有表情,看上去呆滯

一般情況下,寶寶出生後不久就能感知到外界的聲音,經常會被父母逗樂,有的甚至會大笑,如果寶寶無論父母這樣逗都是面無表情,看上去目光都很呆滯,那麼父母就要小心了,很可能是腦部損壞,應該送到醫院檢查。

第三種情況:寶寶不能抬頭

在正常情況下,寶寶在5個月左右的時候就會抬頭,如果這個時候,父母讓寶寶趴在床上,寶寶的頭一直都是趴在床上或者低頭,甚至是到了寶寶能夠做的階段,寶寶還是不能抬頭,這樣就很可能是患有腦癱。

第四種情況:寶寶的四肢僵硬或鬆軟無力

如果寶寶出生之後,一直都是身體姿勢固定,而且四肢都很僵硬,不能夠彎曲。有的寶寶如果是身體的四肢鬆軟,沒有力氣去抓東西,或者是一隻手完全無法抓握東西,這兩種情況都需要父母特別注意,儘早發現,及時去醫院。

第五種情況:寶寶頭圍低於正常水平

女人在懷孕之後,會經過很多次的產檢,如果在產檢過程中發現寶寶的頭圍沒有達到達到正常標準,這就有很大的可能寶寶患有腦癱,這時孕婦應該諮詢醫生,看看是否要把寶寶生下來。

相關焦點

  • 1歲寶寶患腦癱,「兇手」是媽媽在枕頭下放的東西,家長別大意
    導讀:1歲寶寶患腦癱,「兇手」是媽媽在枕頭下放的東西,家長別大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新生兒有這幾種表現,可能是患上了腦癱,做父母的不能大意
    然而,對於某些家庭而言,還未好好品嘗這份喜悅,卻被一個「晴天霹靂」所擊倒,那就是「新生兒腦癱」,而且有大部分家庭在發現孩子存在腦癱問題時,都是在嬰兒出生幾個月之後。腦癱本身指的是孩子出生前、出生時或嬰兒早期階段,因某些原因導致的非進行性腦損傷,從而誘發了各類症候群。患兒不僅會有運動障礙,還可能伴隨智力落後、驚厥等問題。
  • 寶寶有這5種表現,是「智力低下」的信號,出現任何一個都別大意
    寶寶有這5種表現,是「智力低下」的信號,出現任何一個都別大意 1. 2.4個月還不會笑 哭是寶寶天生就會的,而笑也是,孩子剛出生幾天後就會有笑容,雖然孩子還什麼都不能理解,
  • 新生寶寶有這3種情況,可能是「腦癱」前兆,媽媽們別忽視
    前天我的鄰居歡歡,家裡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變故。最近他們家的小孩子反應特別遲鈍,前天身體突然特別的僵硬,當天就送進了醫院的急診室,醫生診斷後發現是腦部出現問題,患有典型性的新生兒腦癱。醫生說這個疾病是剛出生的孩子最容易患的疾病之一,不僅歡歡她們家,其實對於好多其他家庭來說,都造成了巨大的傷害。現在很多寶媽都會對寶寶照顧的特別的細心,也特別害怕有一丁點兒做錯了,就會對孩子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即便是這樣的細心照料,但還是出現了這些疾病。
  • 寶寶的這些表現可能是「腦癱」?可別再被常見的誤區搞混了
    育兒:寶寶的這些表現可能是「腦癱」?可別再被常見的誤區搞混了   在生活中,當孩子出現「肌張力高」、「足尖著地」、「頭後仰」、「飛機手」這些行為是,父母就開始憂心忡忡,很擔心寶寶是不是得了腦癱,然後就開始了手動上網搜索,越看越怕。
  • 寶寶出生就有腦癱,很大機率跟孕期4種行為有關,孕媽不要大意了
    寶寶出生就有腦癱,很大機率跟孕期4種行為有關,孕媽不要大意了! 在妊娠期的時候,女性如果受到了外傷的話,也會增加胎兒患上腦癱的機率。另外,在妊娠期受到外傷,還會導致孕婦的胎盤血流量減少,形成胎盤血栓,導致胎膜早破的出現。有的時候,一些很不起眼的外傷,也會引起胎兒患上腦癱。
  • 寶寶出生6個月後還緊握拳頭,可能是腦癱的預兆,2歲前幹預還有救
    孩子腦癱的情況可能發生在出生前、出生的過程中和出生後的圍產期,所以在孕媽的妊娠過程中就需要引起注意。執筆:張蒙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孩子出生後,家長要花更多的心思去照顧他們,還要時刻關注寶寶的生長情況和身體狀態,特別是剛出生的小嬰兒,父母必須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否則稍不注意就容易出現意外
  • 新生兒有這8種表現,那很可能是得了腦癱,父母們要注意觀察
    宮內窘迫、早產、出宮後窒息、重症感染、低血糖昏迷、顱內出血···很多種原因都會導致新生兒的腦體被損傷,嚴重時即為腦癱。新生兒得了腦癱對於父母來說可是個大問題。新生兒有這8種表現,那很可能是得了腦癱,父母們要注意觀察。一,不會笑。
  • 寶寶6個月前,如果有這些表現,可能是「小兒腦癱」,家長別忽視
    哪個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健康上有問題,還好小景發現的早,初期階段好好配合醫生治療相信會很快恢復。「小兒腦癱」是指剛出生的寶寶腦部發育尚不成熟,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以下這些信號,絕對不可忽視!如果媽媽們發現孩子有這樣的表現,應該立即送到醫院,看看孩子的腦部發育是否遲緩。當寶寶出生後,家長應該需要注意哪些因素,來預防他的腦發育遲緩呢?
  • 2個月寶寶患「腦癱」,只因媽媽的一個小動作,父母可別大意了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孩子的健康是每個父母關心的話題,有時候父母一個小小的疏忽,可能就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因此,還是希望父母能夠引起重視。2個月的寶寶患上「腦癱」,只因媽媽疏忽大意近日,九江市某醫院出現了這樣一件事——2月寶寶因媽媽的這個動作,患上了「腦癱」。據悉該媽媽姓周,家裡人為了保證周媽媽能夠母乳餵養,一個勁地給她進補,在家人的努力下,周媽媽的奶水特別足,完全能夠滿足寶寶的需求。
  • 寶寶一覺醒來變「腦癱」,只因媽媽在枕頭下塞了這個,家長別大意
    導讀:寶寶一覺醒來變「腦癱」,只因媽媽在枕頭下塞了這個,家長別大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嬰兒患上「腦癱」,平時身體會有4種症狀,父母可別不當回事!
    嬰兒患上「腦癱」,平時身體會有4種症狀,父母可別不當回事! 2.頭圍出現異常 新生兒的頭圍都會進行一段時間的發育,如果看到自己寶寶的頭圍出現了異常情況,這個時候就要注意了,不能任其發展,要及時就醫由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
  • 家長注意:寶寶出現這些表現,要高度警惕是腦癱!
    往往有人會勸年輕的父母們:「寶寶是缺鈣,補鈣就好了。」 其實,有的寶寶並不是缺鈣這麼簡單,很可能是患有腦癱。 很多家長認為,缺鈣的孩子才「軟」,於是盲目給早期腦癱患兒補鈣而延誤了治療時機。 其實,小兒缺鈣是由於維生素D缺乏導致鈣磷代謝異常的一種慢性營養性疾病,與腦癱有本質的不同。
  • 三個月左右的寶寶有哪些異常的表現可能是腦癱?
    三個月左右的嬰兒如果有腦癱的現象很有可能影響以後的智力發育、身體體徵的發育。比如語言障礙、體重或者身體協調能力的不和諧等。所以,家長是能從這些特徵來判斷寶寶是否腦癱的。那麼,三個月寶寶腦癱症狀有哪些呢?
  • 寶寶太乖可能也是「病」 7種表現暗示大病
    這種疾病在孕期就能檢查出來,所以建議準媽媽要按時產檢,別等寶寶出生後檢查出來有問題才後悔。3、腦癱兒科專家表示,很多在嬰兒時期表現特別乖,不哭鬧的寶寶,經檢查都有不同程度的腦癱。中度、重度智能遲緩的寶寶表現往往是異於一般孩子的安靜,以後各方面的發育都明顯落後於正常孩子。
  • 一歲兒子患腦癱,「兇手」是媽媽在枕頭下放的東西,家長別大意
    導讀:一歲兒子患腦癱,「兇手」是媽媽在枕頭下放的東西,家長別大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一歲兒子患腦癱,「兇手」是媽媽在枕頭下放的東西,家長別大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出現這些表現,多半是新生兒肺炎了,寶媽別大意,及時就醫
    寶寶出現這些表現,多半是新生兒肺炎了,寶媽別大意,及時就醫剛出生的嬰兒免疫力比較弱,所以,有一點情況就會讓父母非常的著急。最讓人害怕的一種疾病,叫新生兒肺炎,但是那麼小的寶寶怎麼會得肺炎呢,如果出現了這種情況,應該怎麼去儘早發現,而且之後怎麼去做治療。大家都應該解一下。其實新生兒肺炎沒那麼嚇人,但是也不能馬虎不重視,這是剛出生嬰兒的常見疾病,較冷時候的發病率會更高點,在新生兒生病中有一半是這種肺炎的,但是症狀是不一樣的,有一些症狀並不嚴重,吃點藥就可以,但是嚴重的話是需要入院治療的。
  • 寶寶超過特定月齡,還是緊握拳頭或無法抬頭,可能是腦癱預警
    所以父母一定要仔細觀察寶寶的發育情況,一旦發現有此類異常現象,或者是寶寶四個月後還表現出明顯的抓握反射,手掌受到刺激依然緊握拳頭,就需要提高警惕,說不定孩子的腦部神經受損,有出現腦癱的危險
  • 孩子出現這5個異常表現,可能是患上了多動症,不要大意
    因此,如果孩子出現這些異常表現,可能是患上了多動症。哪些異常表現提示孩子可能患上多動症?一、注意缺陷這是多動症最常見的一個症狀,患者表現為與年齡不相符的明顯注意力難以集中,或者注意持續時間短暫。該症狀容易被忽視,往往被認為是患者本身性格所致。
  • 寶寶「翻身」早 可能是腦癱
    □記者 蔡君彥  通訊員 廉萬營    寶寶剛滿月就會「翻身」了,徐女士驚喜之餘有點疑惑:不是說「三翻六坐八爬」嗎?到醫院檢查後,才知道寶寶患了腦癱,「翻身」是由於背部肌張力高感覺疼痛,哭鬧時扭動身體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