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想來都是君子的代稱,它象徵著挺拔堅勁與高潔,很多古代文人都對竹子有種偏愛之情。其中最喜歡竹子的怕要屬王維了。
王維,字摩詰,一心學佛,淡泊名利,被後人尊稱為「詩佛」,因為他的詩中常常蘊含著一種佛系的哲理,那句「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描繪了多麼美麗的畫境,蘇軾對於王維就有過極高的評價「詩中有畫,畫中還有詩」,讀王維的詩就像是在品鑑、欣賞一幅沁人心脾的山水畫。
儘管王維的詩看上去很普通,只是仔細去品味那濃濃的韻味就會隨之而來,尤其是他晚年的作品,那更是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比如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這首詩:《竹裡館》
王維因為太喜歡竹子了,他就在自己隱居的山裡建了一座別墅,名叫「輞川別墅」。而「竹裡館」則是輞川別墅勝景之一,因房屋周圍有竹林,故得此名。
有天夜裡,在竹裡館吟唱,一時興起,寫下了這首千古名詩。
《竹裡館》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所謂幽篁指的就是竹林,幽靜的竹林。
這句話的意思是:我獨自坐在幽深的竹林裡,一邊彈琴一邊唱著那悠長清悅的歌曲。
開頭兩句句仍然是交代背景:王維一個人獨自坐在山中幽靜的竹林裡,面前只有竹子和一張琴,雖然別人看來我很孤獨,但是與我而言確實那麼的享受,一生大風大浪地過來了,這樣悠閒恬靜的時刻真實來之不易啊!「長嘯」就代表著王維此刻的心情,歌中帶有一種高雅閒淡、超然脫俗的音律,表達著王維此刻平靜的心理狀態。
這裡要注意的是,王維此刻可不是在亂彈琴,了解他的人都知道王維其實也是一個音樂奇才。因為王維的他爺爺曾是宮裡的樂師,二王維第一個官職也是太樂丞,加上天生的樂感好,彈一手好琴對於王維而言不算難事。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這句話的本意是:這茂密的竹林裡,沒有人知道我在這裡,只有天上那輪明月與我相伴,它靜靜照耀這我,照耀著這片幽靜的竹林。
這首詩與那首著名的《鹿柴》中都出現了照亮王維的那束月光(復照青苔上)。深挖一下就知道「人不知」仍然說的是王維獨自在這裡的那種孤獨,可是「明月來相照」,就是王維自己獨有的境界了雖然一個人,但是卻不覺得孤獨,因為還有明月在時時照耀著自己,還有著竹林陪伴著我,還有這張琴注視著我。明月和我難道不能說是彼此的知己嗎?
這首詩是《輞川集》中的一首名作。雖然只有短短20字,但是王維信手拈來將幾種事物結合起來為大家展示了一幅「月夜竹林圖」,多麼的和諧、多麼的絕妙。
這首詩最是能夠讓我們感受到詩人內心的平淡,也只有王維能夠真正做到心如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