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釣魚的圈子裡,浮漂的調釣和選擇使用似乎是一個永遠的話題,歸納起來,其實也就是三個方面的長期討論的集中點,一個是調釣方面,一個則是浮漂的檔次方面和漂型方面。
今天我就和釣友們交流一下我個人在使用浮漂的過程中,對浮漂的檔次方面的一些淺見,也就是說知名品牌的浮漂,是不是一定要比普通的浮漂要更靈敏,魚口信號更準確乾脆。
首先,談一談品牌浮漂比普通浮漂到底好在哪裡。我個人認為,除了商業利益以外,品牌浮漂比普通浮漂,給予釣魚人質量和面子兩個方面的好處。
品牌浮漂,是由各個知名漁具企業生產的,或者是知名釣魚人的私人工作室生產的,多以手作方式進行生產。
這些浮漂在釣魚圈子裡,有著非常高的認識程度,釣魚人幾乎都可以說出幾個品牌浮漂的名稱,諸如達摩、阿盧、風之靈動、佛手、黃金眼等等,市場價位都普遍偏高。
普通浮漂,則是一些沒有名氣的漁具企業或者小型作坊生產的,也有釣魚人個人手工製作的,售價比較便宜。
品牌浮漂提供了普通浮漂無法比擬的三個好處,一是質量保證,二是虛榮享受,三是豐厚的銷售利潤。
品牌浮漂的質量保證,也是有目共睹的,品牌浮漂的做工精細,用料上乘,在垂釣中輕易不會出現損壞,而且,浮漂在使用很長時間以後,漂漆依然清晰如新,這是普通浮漂比不上的,普通浮漂經常出現使用了一段時間後,漂尾變得暗淡甚至還有脫漆的情況。
品牌浮漂也會帶給人一種心理享受,讓使用品牌產品的人能夠有面子,虛榮心可以得到滿足,甚至有高人一等的心理感受,在職業釣手中,有這種現象和心理表現的人比較多,也經常會有對使用普通浮漂的釣友不屑一顧的態度,名家使用品牌,更是身份的象徵。
品牌浮漂對於生產者來講,更具有高昂的利潤,這也是生品牌浮漂的企業老闆或者製作人來講,巨大的利潤,也是他們極力吹捧品牌浮漂的目的所在。普通浮漂的利潤比較低,多以薄利多銷的經營理念搶佔市場。
接下來就是說一說普通浮漂和品牌浮漂在垂釣中的表現這也是最具有爭議的話題。
我個人在野釣中,通過使用過幾支品牌浮漂後,對普通浮漂和品牌浮漂的感受,基本上是一樣的。
浮漂自身在垂釣中的表現,是由釣魚人來決定的,根據當時的天氣情況,水情和魚情,以及垂釣的目標魚種,綜合考慮後,決定使用什麼樣的浮漂,採取什麼樣的釣法,以及具體的調釣設置。這方面的選擇正確,浮漂的信號動作就會清晰乾脆,漁獲滿滿,如果選擇判斷失誤,浮漂動作就會是另一番景象了,漁獲也會受到影響。
浮漂在垂釣中,是通過漂尾目數改變,向釣魚人提供水下信息的,這個變化主要就是上行和下行,動作順暢不順暢,不是浮漂的檔次價格高低決定的,是和漂尾的粗細,漂身的形狀,吃鉛量大小,魚的拉扯力的大小,有直接的密切聯繫,更是釣魚人選擇浮漂和調釣的技術體現。
有釣友會反駁說,品牌浮漂就是魚口清晰,下頓明顯有力,普通浮漂達不到這樣的標準,也有做過比較的。
現在來說一下這個比較的問題。如果要對品牌浮漂和普通浮漂進行比較,就要給兩個浮漂一個對等的條件,漂型,漂身長短粗細,肩高,漂身收縮度數,漂尾長短粗細,漂腳長短粗細,各個部位的材質,漂漆平滑度,每一目長短,漂身材質的乾燥度,漂身與漂腳的連接點位置,吃鉛量大小,這些能不能達到完完全全的一樣,絲毫不差?具備了這些條件,才能有可比性,而且,在測試的時候,要求魚也要具備同等條件,能不能達到?
所以,很多釣魚人信誓旦旦地說,自己親身測試過,我只能呵呵了。
還有的釣魚人,對浮漂也有階級地位的思想。
對於品牌浮漂出現的魚口動作軟弱無力和輕微,歸咎於魚的原因,對於普通浮漂出現的這種情況,就會歸咎於浮漂的原因,從心裡就產生一種歧視感。即便是下頓口都是一目,也會覺得品牌浮漂的動作更有力,甚至能產生好像下頓了兩目的感覺,其實就是心理作用在作怪。
總結一下吧,品牌浮漂除了質量好,耐用度高以外,在垂釣中的表現,和普通浮漂是一樣的,之所以會產生區別,都是人為因素造成的,特別是心理因素。
提出浮漂檔次與垂釣效果關係的人,首先是生產者,是利益的驅使,然後是職業化釣魚人,有面子和地位感,最後,是一些認識模的普通釣魚人,被上面兩類人忽悠,不知道要依靠提高釣技水平增加漁獲,而是寄希望於某個漁具產品。
最後,真心希望釣友們,特別是野釣的釣友和工薪釣友,從垂釣的實際情況出發,選擇購買漁具釣具產品,多多提高自己的釣魚技術水平,堅信人才是釣魚活動的主體和核心,避免成為商業利益的冤大頭。
順便再說一句,我個人感覺,現在的普通浮漂已經進入了規模化專業化生產,質量也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這會讓未來的垂釣,逐步走向冷靜消費和功能性消費的時代。
上述是我個人在垂釣中使用浮漂的一點體會,分享給大家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