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網課撞上青春期,重壓之下,如何做好家長?

2020-08-29 草木衛央

草木衛央

在疫情蔓延的特殊時期,老師們化身為「網絡主播」,學生們則進入「雲端學習模式」。

當網課撞上青春期,重壓之下,如何做好家長?

網課是疫情催生出來的「新生物」,居家學習,不僅僅是對老師和學生的挑戰,更是對家長的挑戰。

尤其面對叛逆青春期的孩子,很多家長都有同感,無論你讓孩子做什麼,他們都會先通過反對來表明自己獨立的態度,並要求你不要插手他的生活。父母根本沒辦法跟孩子好好溝通,家長情緒失控,親子關係緊張。

青春期是一個奇妙的階段,他們總是想和你證明,「我是個大人了,我有權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而如果父母逼得越緊,孩子就越發與父母疏遠。

那麼,在如此情景下,家長應該如何應對網課?如何配合推動這群難搞的小傢伙的學習,從中獲取家庭教育的養分和動力呢?

01

調整對孩子上網課的期待


父母要重新審視自己對孩子的期待,然後進行適當的調整。

我們都期待孩子有個好的未來,但是這個好未來是否意味著只要現在成績好,就一定有好未來呢?

這點真的不好說,現在社會變化非常快,早在10年前我們都沒辦法想像孩子可以通過網絡上課。

知識的變化如此之快,未來社會需要的是持續不斷的學習力,而不是你已經掌握了多少知識。

所以,我們對孩子的期待絕對不只是他認認真真完成作業,網課能夠專心去聽就好。

學習是一場需要持續投入時間和精力的長久戰役。

如果我們花很多時間去焦慮緊張,盯著孩子的網課不放,親子關係就越僵化,孩子就越不自律,就會越來越多的陷入跟孩子的衝突之中。

網課不是禁錮我們的「魔掌」,而是一個新的挑戰和對話方式。


最近上高一的兒子跟我抱怨,網課太無聊了!

我說:悶在家裡太久了,天天上網課很累吧,有什麼媽媽可以幫助你的,你儘管說。

對於學習,孩子是主力軍,你就是那個支持者。

講實話,上網課就是很難集中注意力,孩子沒辦法完全自律,這是事實。

因此,我們家長一定要調整期待,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不要以自己的高標準去嚴格要求孩子。

02

改善和維護好的親子關係

因為居家上網課,孩子跟父母的矛盾衝突不斷增多。

上個月,石家莊某小區一個16歲孩子,上網課時不認真,父母忍不住責罵了他,孩子一時衝動,從高樓一躍而下。

看到這樣的新聞,心理會一直很堵得慌。

青春期孩子心理上會有躁動,學業壓力,長時間頻繁地在同一個環境內進行枯燥的學習,加上父母的不理解,難免會做出一些過激行為。

正如李玫瑾教授所說,青春期的孩子,不要再用呵斥的語言來對待孩子,孩子的自尊會受打擊,從而激發孩子的叛逆心。

父母要用平和的態度,儘量少做情緒失控的榜樣。

有一段時間,兒子一整天呆在房間不願出來,也不願跟我們父母多講一句,看起來很累的樣子,不開心都寫在臉上。

我們不知道他在想什麼,做什麼。後來,他爸想出一招,父子PK羽毛球,然後一起看綜藝節目,慢慢地他開始放鬆心情,漸漸地臉上又多了笑容。

當孩子不願意溝通時,試著換一種他們感興趣的方式,來一點「共同關注」。

我們要把親子關係放在第一位,網課放在後面。

孩子情緒好,狀態好,學習能力才可以發揮,他的專注力才以提高;就會更有心力來做好學習這件事情,才更有力量去面對困難。

03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想讓孩子成為怎樣的人,首先父母自己要成為這樣的人。

深以為然。

我們關愛和照顧好自己,才會有能量去溫暖和支持孩子。

疫情把我們宅在家裡,我們通過做美食啊、看書啊,來豐富自己的生活。

對孩子來說,關在家裡也很艱難。既然我們對孩子學習的專注和自律影響有限,我們不如享受跟他們一起來做點什麼事情,培養一些共同興趣,親子關係也會更融洽。

青春期孩子的變化,是由於他們身體,大腦、荷爾蒙分泌產生迥異於童年的飛速成長,促使他們的認識、思想、行為等方面也接連產生變化。

真正了解他們產生巨變的真正原因,為孩子提供溫暖的支持、穩定的生活環境,以及充足的耐心。


父母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角色。我們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安撫好孩子的負面情緒,真正去尊重和理解孩子。

家長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END---

草木衛央:熱愛生活和文字,希望以真誠樸素的心追求心中的詩和遠方。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轉發、關注我哦!

相關焦點

  •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家長該怎麼辦?
    「青春期的孩子真難搞,不僅不聽,還要跟你對著幹!糟心!」「我們家小孩不跟我吵架,但一回到家關上自己的房門,不跟我們交流!」家長常常會問:孩子進入青春期就叛逆了,家長應該怎麼辦?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需要了解個體發展的相關知識,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青春期孩子的變化,才能更好地做出應對。
  • 青春期的孩子讓多少家長傷透心。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進行良好溝通
    青春期的孩子,像一頭小鹿,對世界充滿好奇和探索欲,什麼都想撞一撞,什麼都嘗一嘗,因為他們覺得,年輕就是資本,失敗了可以重來,傷口也很快癒合。他們覺得自己已經長大,卻處處好像和這個既定的世界格格不入。他們還是相信自己是對的,相信自己能改變這個世界,他們渴望理解,渴望被關注,有時甚至製作惡作劇,就是希望能引起別人的關注。因此,青春期的孩子不好溝通,難以難教育,但每個家長又不得不面對。
  • 淺談老師、學生、家長如何上好網課
    網課並不算新生事物,在特殊時期,上億人大規模使用,應當還屬首次,使用中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也就不足為奇。圍繞網課的優點,想辦法適當改變授課和學習方式,以及使用方法,就能克服缺點,解決問題。開個網上家長會,告訴家長網課注意事項,如何代替老師監督。調動起家長的積極性,讓家長也參與到網課中來,這樣能夠提升學生學習效果,也能使家長老師互相理解。4、缺少師生互動,不能從學生那裡得到反饋。從技術角度來說,解決這個問題是很容易實現的。但是設備投入需要得到學校和有關部門支持。當然,老師也適當變通,也能得到差不多的效果。
  • 家長要認真關注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和精神異常,12歲前做好功課
    今年的疫情,對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影響很大,同時對每個家庭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影響,特別是處於青春期的孩子,作為家長或老師,需要加以關注和引導。青春期的孩子本身處於身體和心理發生巨大變化的時期,對其如暴風驟雨般強烈,因此從表現上有很多異常,或未有異常,但其仍然是不平靜的,其心理和精神可能會有異常的外在表現:1.不想去上學。
  • 重壓之下,如何消除「心靈感冒」
    本期「天台話吧」特邀請我市心理專家探討重壓之下,消除「心靈感冒」的解決之道。「三板斧」消除「心靈感冒」陳鵬(湖南工業大學)在網絡、街頭、鄉村,不時流傳有人跳河、跳湖、跳海、跳巖、跳樓等奇聞。以上「跳」因,均來自於個體面對人生不順、遭遇挫折,或情緒低落,或抑鬱過度,就好像個體得了感冒一樣,故心理學家把因抑鬱過度引起的一系列心理障礙稱為「心靈感冒」。
  • 網課進行三周狀態不好?家長做好這5種角色,打消孩子逃學藉口
    但是在這場考驗中,學生與老師似乎沒有多大的改變,但是家長們卻多了很多"角色"。 在網課學習中,為人父母一定要學會各種角色的轉換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在學習上不僅有了學生作為主角的光芒,還又多了父母作為配角的鋒芒。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所有的學生都是公平的,至於他們學什麼,如何學都是考驗的不僅有自己還有父母。
  • 父母如何陪伴青春期孩子成長?
    家長特別焦慮,孩子無力、恐懼。孩子在家裡上了幾個月的網課,相比以往坐在教室裡,少了約束,多了溜號的機會。當父母查看孩子手機、平板電量使用情況的時候,小視頻、遊戲的用電量遠超過網課用電量,父母的情緒很容易處於失控的狀態。
  • 雪梨小紅帽協會開網課,指導家長做好新冠疫情期間的兒童保護
    新冠疫情期間,如何保護好孩子的健康,這是大家共同關心的問題。為了普及新冠病毒預防知識,指導家長加強孩子的健康保護,雪梨小紅帽協會於9月25日晚組織了一堂網課,主題為 「新冠疫情下的兒童保健及兒童春夏常見病的防治」。課件由睿寶兒童醫院CEO楊唯璐女士組織專家撰寫提供。
  • 網課教學中家長該怎樣做
    居家不動,為家庭培養優秀的下一代,為祖國提供未來的人才,是我們做家長對國家戰勝疫情的最大支持。今年由於疫情的影響,在我們身邊的各級各類學校中都滋生出了一種新的授課模式,那就是線上教學。正如大家調侃的那樣:老師成了主播,書房成了教室,電腦成了課堂,家長成了班主任。要想讓孩子們網課的效果好一些,各個環節都得做好才行。作為家長這個身份尤為重要。
  •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化解衝突一定為孩子做這3件事!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腦補一下,劇情一定狗血。《小歡喜》嬉笑不屑的方一凡、反叛不羈的季楊楊和懂事學霸英子,代表著不同類型的青春期備考娃,都有著焦慮程度不一的媽媽,當然,生活比劇情更現實。當青春期遇上更年期,慘烈的不止是現實的成績、生活,還有焦灼的關係與內心。人到中年,迎來即將成年的孩子。
  • 順應心理輕鬆度過青春期丨青春期孩子的自尊心還是需要小心維護的
    這幾天大家都在刷屏一則新聞報導,就是一個孩子14歲因為在校和同學玩撲克被叫了家長,可是母親盛怒之下在走廊扇了孩子兩耳光,孩子一時之間受不了選擇了以極端方式輕生。可以說這位母親在做出欠考慮的行為的時候根本想不到要為此行為買單。
  • 妊娠「撞上」糖尿病怎麼辦?做好以下幾點,為「糖媽媽」保駕護航
    當妊娠「撞上」糖尿病,孕媽媽們應該怎麼辦呢?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孕期糖尿病的患者如何有效地規避風險,為「糖媽媽」保駕護航! 一、飲食和運動的指導 妊娠期間的飲食原則為既能保證孕婦和胎兒能量需要,又能維持血糖在正常範圍,而且不發生飢餓性酮症。儘可能選擇低生糖指數的碳水化合物。
  • 青春期撞上了更年期,日本媽媽用便當怒懟初中生兒子爆笑網絡……
    青春期的孩子撞上更年期的母親到底該如何相處是很多家長最為頭疼的問題。一般孩子到了11歲左右,體內的荷爾蒙分泌旺盛,導致這個階段孩子的情緒會很不穩定,他們會把家長的詢問看作是對自己的審問。在這個階段,孩子會覺得自己的隱私很重要,所以拒絕和家長分享並由此產生一系列的家庭問題。特別是在日本這樣的問題尤為嚴重,因為日本的孩子本來就比較獨立,也不太粘著父母,所以碰到了青春期就會表現得格外冷漠,反抗的也更為激烈。不過對此,一位日本媽媽教科書般的應對方式卻引發了極大的關注。
  • 全民網課誘發「學生焦慮」,自殺事件背後真相,源於親子信任喪失
    這就是說,數十萬教師搖身一變為「主播」,學生名正言順成為手機的主人,而家長,還得肩負起班主任的責任。很多家長夜裡嘆息:網課不僅是上給孩子的,還是上給爹媽的!縱觀這幾起悲劇,我們很容易發現兩個共同特點:首先,這些輕生的孩子都在12-16歲之間,是正處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其次,讓這些孩子的輕生的導火索都是網課,因為上網課被家長批評,亦或是因為網課產生的焦慮。02焦慮原因真是「課程太難」?
  • 網課摧殘下,家長該如何保護孩子視力?
    受疫情影響,多地學校採用線上教學。網課之下,學生、老師和家長沒有一個能安生過日子,也不知道這仨究竟誰先崩潰。崩潰的心情暫且放一邊,我們當家長最擔心的是,頻繁上網課會不會影響孩子視力網課摧殘下,我們該如何保護孩子視力呢?
  • 網課教師被KPI壓成了「大sales」
    無奈之下,她只好遵照機構績效要求,開始為相關課程招攬新生。「九月初到現在,我已經通過學員家長介紹、混學區房業主群,招到了十位新學生了,招生越多考核獎勵也越高。」李玫告訴懂懂筆記,今年七月份,她一共招了二十名新生報讀課程,當月的收入比之前高了近一倍。
  • 華為發布2020上半年財報,重壓之下情況如何呢?
    那麼是什麼讓華為在遭受美國長達一年的制壓下,依然可以實現逆境增長呢?任正非深刻明白,落後就要挨打這個道理。2019年華為的研發費用高達1300億人民幣,10年來累計研發投入超過6000億人民幣,在全球科技公司中名列前茅,華為員工中將近一半都是研發人員。
  • 被「青春期」撞成「更年期」?
    青春期,詩人喻之為美好的花季,但生理學家們卻稱之為「心理動蕩期」或「心理風暴期」。這時,孩子的身體迅速發育,但心理上則往往還處於「斷乳期」。這種不同步,造成了孩子心態前所未有的敏感和不穩定。他們不再像幼兒園、小學時那樣對家長、老師充滿崇拜和敬愛,也不再對學校規章制度發自內心地服從,而是選擇了對著幹。只要是家長、老師提出的,哪怕是正確、合理的要求,他們都會產生一種莫名的牴觸;同伴中,誰敢於挑頭跟家長、老師作對,在這群少年眼中就儼然成了「英雄」。青春期的孩子身上會表現出很多不可思議的言行,特定的成長階段使青春期的孩子具有強烈的情緒色彩。
  • 對不起,大家上的80%網課,都算不上在線教育
    這一輪網課大致分三種形態吧,公立學校的網課算是「大一統」類型,民辦雙語類或國際化學校會加載些自己的設計和特色,算是「小而美」,第三種網課來自機構,算是「產品化」的課程。這三類我都特別去了解了一下,為的是想弄清楚,疫情之下促成的到底是「在線教育」的春天,還是凍土仍然堅硬。
  •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孩子叛逆出「大事」,心理教育很重要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孩子叛逆出「大事」,心理教育很重要,其實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家長就已經開始憂慮而且開始為孩子今後的學業作打算,從幼兒園到小學,從小學到初中,再到中考之後的高中,上哪一所學校,哪所學校更好都是家長擔心的問題,學校的師資情況,學校的環境包括距離家的遠近,都是家長所擔心的問題,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兒女能夠學習更好學業更好,所以家長們所擔心的問題也就越來越多,但是很少有學校能做到環境和師資力量都很好包括距離家的遠近也剛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