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闊臺被確定了繼承人,跟隨父親成吉思汗東伐西徵,立下汗馬功勞
孛兒只斤·窩闊臺,成吉思和汗孛兒帖的第三兒子。從小就生活在戰火中,一直跟隨父親成吉思汗四處徵戰,也練就了成為了一位非常勇敢善戰的猛將。在1229年被擁護繼位,登基之後窩闊臺緊急父親的遺囑,繼續對外擴張領土,消滅金朝。還一度開拓更多的領土,在位期間,還採用了漢人的一些治國之道,重用賢才,採取考試的方式選拔能人,為元朝的以後打下了堅固的基礎。
1203年,窩闊臺十八歲,當時就跟隨父親鐵木真一起對戰克烈部王罕,那時候的王罕勢力是非常大的,兵力遠遠多於鐵木真,兩方交戰非常激烈。在廝殺中窩闊臺被人射傷,血流不止,還是部將博爾忽給他進行了簡單的包紮,窩闊臺不顧傷勢繼續上前,和博爾朮,博爾忽兩人一起勇猛的殺敵,最後得與和父親會合。
在1204年末,鐵木真打敗了乃蠻部,之後幾個部落都相繼降服與鐵木真,當時鐵木真就看見以為女子長相不錯,就查了一下身份,知道是脫脫的兒媳,忽都的妻子脫列哥那。鐵木真就將脫列哥那賜給了兒子窩闊臺當妻子。成吉思汗的地位最高的妻子是孛兒帖, 嫡出的兒子,分別是朮赤、察合臺、窩闊臺、拖雷。都是嫡出,幾兄弟一直都跟著成吉思汗徵戰多年,都有著很大的功績。
成吉思汗就根據幾個兒子的能力,分別賜予了相應的崗位。成吉思汗在建國後期,一直也有想法要立窩闊臺為儲君,當然成吉思汗也想過別的人選,就是小兒子拖雷,拖雷的戰功是很大的,軍事方面的才能更為顯著。但是經過國家慢慢成了規模,成吉思汗意識到管理國家不能單單靠軍事才能,相對比之下窩闊臺會更適合儲君的位置。成吉思汗只能為了國家的未來考慮,放棄將最喜歡的兒子立為儲君,就打破了傳統,直接選擇窩闊臺為繼承人。
1219年,成吉思汗準備帶領軍隊徵伐西夏,臨走時跟妻子們道別,只讓忽蘭跟著去,其中也遂就哭著跟成吉思汗說,有很多皇子,嫡出的就有四個,希望成吉思汗在臨走前定好儲君人選,萬一出現什麼閃失,到底誰來掌管國家呢?不定好就會亂套的。成吉思汗很驚訝,畢竟這個話從來沒有人提過,不過也遂說的很在理,這一次出發要徵伐很多國家,不確定因素太多,再說誰也不可能長生不死,成吉思汗也覺得是應該確定繼承人的時候了。
隨後成吉思汗就叫來兄弟和兒子們開會,最終確認了窩闊臺儲君位置。之後窩闊臺和幾位兄弟跟隨父親出戰了,首先是徵伐花剌子模國。經過幾個月的圍攻,一路捷報不斷。接著成吉思汗命窩闊臺和察合臺攻打訛答剌。訛答剌的防禦是非常到位的,糧食也足夠,所以用了幾個月時間猛烈的進攻,把城內的糧草耗盡,想逃跑的都被元軍殺死了。
其中堅守訛答剌的將領亦難出,之前因殺害內蒙的商人,跟內蒙早就結下了梁子。他知道無論如何都在劫難逃,就讓剩下的人拼了命的守著,就這樣堅守了一個月。因為城內早已彈盡糧絕了,戰死的戰死,餓死的餓死,還有兩個比較頑強的士兵,還爬上城樓拿東西丟內蒙軍。窩闊臺和察合臺一起攻進去,將亦難出活抓,帶到成吉思汗面前,最終被處死,而下訛答刺經過內蒙軍的洗禮後,徹底變為荒蕪。
1220年,成吉思汗休整軍隊,準備繼續作戰。休整完畢,成吉思汗讓窩闊臺和察合臺帶領人馬去攻取花刺子模首都玉龍傑赤,讓朮赤率帶兵南下與兩位弟弟會合。本部兵從其駐營地南下會合。三人相繼到了玉龍傑赤城下。但是要過去,就必須過中間的橋梁,於是他們就派了300多名士兵先過梁橋,結果被敵軍全部殺掉。
玉龍傑赤城跨阿母河兩岸,中有橋梁相連,蒙古軍3000人慾奪取橋梁,結果全被守軍殺死,這個大大的激起了城內士兵的士氣,開始最內蒙軍展開猛烈的攻擊。一方面這片領地如果攻下來就是朮赤的,所以朮赤不想破壞,就採取溫柔的攻法,於是察合臺和朮赤就起了衝突,沒有達成一致的戰法,經過幾個月也沒有什麼進展。
成吉思汗知道了以後就讓窩闊臺作為領導,由他來指揮作戰。窩闊臺跟哥哥朮赤緩和了關係,接著重新整頓軍紀,接著發起最後的攻擊,用了極其兇猛的打法,燒掉城內的房屋,因此當地的百姓都積極反抗,女人小孩都參與了抵禦之戰,經過九天,剩餘的城區撐不住只能投降。但是內蒙軍攻下之後並沒有放過城內的一卒一人,要麼當苦工要麼當努力,要麼全部放水淹死。
成功攻取玉龍傑赤戰的時候,成吉思汗也攻下了塔裡寒諸寨,兄弟幾個就和父親集合,然後準備進攻哥疾寧。花刺子模國王扎蘭丁聽聞消息,慌忙的撤離,準備逃往印度。所以內蒙軍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哥疾寧,接著追趕札蘭丁,因為船隻不夠,只有小部分人跟著札蘭丁成功逃離。1225年初,成吉思汗帶著幾個兒子結束七年的徵戰回到內蒙。如果您喜歡本文,請在評論區留言,發表您的觀點,謝謝您的光臨!
本文由大霧瀰漫V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