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成吉思汗到忽必烈,三代人五十多年,竟然有六位皇帝三位監國

2020-12-15 卓爾不群黃老邪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是什麼關係?估計還有不少朋友不知道,成吉思汗是忽必烈的爺爺。忽必烈是成吉思汗小兒子託雷的嫡次子,下面圖南就說說從成吉思汗到忽必烈,蒙古帝國最高權力的各位掌權人(蒙古帝國大汗或者監國)。

這第一位肯定就是成吉思汗鐵木真了,孛兒只斤·鐵木真,生於公元1162年,父親孛兒只斤·也速該,母親柯額倫。成吉思汗九歲是父親被敵對部落毒死,之後家裡地位一落千丈,長大後,慢慢積累勢力,最終統一蒙古,在公元1206年建立大蒙古國。此後多次發動對外徵服戰爭,主要對金國、西域、中亞、西夏等地區發起徵伐。成吉思汗是世界史上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而成吉思汗就是「擁有海洋四方」的意思。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徵伐西夏的時候去世,死前選定三子窩闊臺為汗位繼承人,而成吉思汗本人的財產和軍隊則按蒙古傳統習俗「幼子守灶」留給了幼子託雷。公元1265年,忽必烈追尊自己爺爺成吉思汗鐵木真廟號為「太祖」,公元1266年,太廟建成,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諡號為「聖武皇帝」,公元1309年,元武宗海山加諡為「法天啟運聖武皇帝」。

這第二位蒙古帝國的掌權人並不是成吉思汗選定的繼承人窩闊臺,而是成吉思汗的幼子託雷。為什麼不是窩闊臺而是託雷呢?因為窩闊臺雖然是成吉思汗指定的繼承人,但當時蒙古的忽裡臺大會(部落議事制度)扔然在起作用,大汗必須要經過忽裡臺大會的選舉通過。而這期間汗位空缺兩年,便按幼子守灶傳統由託雷監攝國政。託雷是成吉思汗最喜歡的兒子,但考慮到蒙古帝國的利益平衡,成吉思汗只能選擇讓最適合的窩闊臺繼承汗位,最有軍事才能的託雷則掌管軍隊。公元1232年,託雷在率軍擊敗金軍主力後,回歸的途中去世,一說為病逝,一說是因為窩闊臺嫉妒託雷的軍事才能和手裡的軍權,把託雷毒死了。後來託雷長子蒙哥當蒙古帝國大汗後給託雷追尊諡號「英武皇帝」,廟號「睿宗」,再後來忽必烈在位時,改諡號為「景襄皇帝」之後加諡「仁聖景襄皇帝」。

這第三位掌權人就是窩闊臺了,孛兒只斤·窩闊臺,生於公元1186年,成吉思汗鐵木真的第三子。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準備率大軍西徵,只命忽蘭皇后隨行。這時也遂皇后含淚跟成吉思汗說:「諸皇子中,嫡出有四人,大汗百年後,應該讓誰繼承大統?」,成吉思汗覺得也遂皇后說的對。當即下令召集諸皇子和胞弟與親信大臣,商議之後由三子窩闊臺繼承汗位,隨後率軍西徵。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病逝,窩闊臺並沒有馬上登上大汗之位。公元1229年,窩闊臺通過忽裡臺大會,被擁戴登基,成為蒙古帝國第二任大汗。窩闊臺繼位後,按照成吉思汗遺命假道宋境,合宋滅金,於公元1234年滅金。同時也學成吉思汗擴張領土,派朮赤(成吉思汗長子)的嫡次子拔都率軍西徵,一直打到歐洲。窩闊臺在位期間還重用契丹人耶律楚材,採用漢法,並開科取士,重用中原文人,為元朝奠定基礎。公元1241年,窩闊臺在狩獵途中,飲酒過度猝死。公元1266年,忽必烈追尊窩闊臺為「太宗」諡號「英文皇帝」。

這第四位是個女人,他是窩闊臺的六皇后脫列哥那。公元1204年,成吉思汗消滅乃蠻部後,繼續擊敗蔑兒乞部,發現一個頗有姿色的婦女,把他賞給了窩闊臺,這婦女就是脫列哥那。脫列哥那後來給窩闊臺生下了他的長子貴由,公元1241年,窩闊臺去世後,脫列哥那跟耶律楚材商議立新大汗之事。脫列哥那想立自己兒子貴由為汗,但是貴由當時西徵未歸。而耶律楚材建議按窩闊臺生前意思立失烈門為汗,脫列哥那笑而不語,之後更是在未與宗親們商議下擅自奪取了國家政權。此事件,史稱「乃馬真攝政」,之後脫列哥那就這樣統治了蒙古帝國五年。期間脫列哥那結黨營私,排除異己,任命了一批沒用的人當官,而耶律楚材也被他害死。脫列哥那的一系列行為,導致蒙古帝國法度不一,宗王們各自為政,使蒙古帝國差點分崩離析。

第五位是窩闊臺長子貴由,母親就是脫列哥那。貴由早年跟隨窩闊臺出徵立過戰功,隨後跟隨拔都西徵,與堂弟蒙哥一起立過不少戰功,但卻與拔都結怨。公元1241年,窩闊臺去世時,貴由還在西徵途中,得到消息後馬上趕回。本來貴由基本是與汗位無緣的,因為窩闊臺不喜歡他。窩闊臺喜歡三兒子闊出,想立闊出為繼承人,但是公元1236年,闊出在蒙古攻宋時戰死。但窩闊臺還是沒有考慮貴由,他打算立闊出兒子失烈門為繼承人,但還沒來得及立詔就死了。乃馬真稱制後,打算立兒子貴由為汗,於是收買各支宗王。公元1246年,乃馬真邀請諸宗王和大臣召開忽裡臺大會,推舉貴由繼承汗位。拔都與貴由有仇未到,於是貴由當上大汗後以西巡為名準備西徵拔都,但走到一半就死了。而脫列哥那在貴由當大汗後,沒幾個月就死了。公元1266年,忽必烈追尊貴由為「定宗」諡號「簡平皇帝」。

這第六位又是個女人,她就是貴由皇后海迷失。貴由死後,海迷失向諸宗王請求暫時稱制,等待商議出新大汗。諸宗王中威望最高的是拔都,拔都看在海迷失當初勸過貴由不要西徵的份上同意海迷失暫時稱制。蒙哥被推舉為大汗後,海迷失暗中反對蒙哥統治,被蒙哥弄死,傳說還挺殘忍。

第七位是蒙哥,孛兒只斤·蒙哥,成吉思汗之孫,託雷嫡長子,與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同為託雷正妻唆魯禾帖尼所生。蒙哥小時候被過繼給窩闊臺當兒子,由昂灰皇后撫養。託雷去世後,窩闊臺讓他回去繼承託雷的封地和軍隊。之後蒙哥多次跟隨窩闊臺出徵,屢立奇功。公元1235年,蒙哥參加了蒙古帝國第二次西徵,跟隨拔都出徵,在這次西徵中蒙哥戰功卓越,在裏海附近活抓欽察首領八赤蠻。而且在這次西徵中,蒙哥結識了堂兄拔都,為蒙哥後來爭奪汗位積累了資本和人脈。公元1251年,蒙哥憑藉戰功和拔都、忽必烈等人的支持,登上蒙古帝國大汗之位。蒙哥當大汗後,重用人才,勵精圖治,同時蒙哥自己不樂宴飲、不好侈靡,剛明雄毅、沉斷而寡言。之後蒙哥派忽必烈率軍滅大理並讓他管理漠南漢人地區,同時蒙哥發起蒙古帝國第三次西徵,命其弟旭烈兀率軍西徵西亞。公元1259年,蒙哥在攻宋時去世,一說為病逝,一說為重傷而死,而在金庸先生武俠小說《神鵰俠侶》裡,蒙哥是被楊過殺的。公元1266年,忽必烈追尊蒙哥為「憲宗」諡號「桓肅皇帝」。

接下來出場的是兩位選手,沒辦法他們兩個是競爭對手。由於蒙哥死的突然,沒有立遺囑指定繼承人,於是導致其弟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爭奪蒙古帝國大汗之位。公元1259年,蒙哥在四川合州釣魚城城下受阻,之後死於釣魚山上。蒙哥死後,跟他一起攻宋的忽必烈,率大軍北還,走到開平後召開忽裡臺大會,在部分宗王的支持下即大汗位。之後阿里不哥在和林也召開忽裡臺大會,即大汗之位。於是兩個親兄弟為汗位大戰,忽必烈以漢地豐富的人力、物力為基礎,最終於公元1264年擊敗阿里不哥,阿里不哥投降。忽必烈雖然勝了,但蒙古帝國也因此徹底分裂,分成四大汗國與元朝。

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我是圖南,點個讚,關注下唄!

謝謝

相關焦點

  •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大部分大學生居然都不清楚
    在位期間,成吉思汗戎馬徵戰一生,多次發動侵略戰爭,徵服地域西達黑海海濱,東括幾乎整個東亞,他所創建立的赫赫業績,對於蒙古人來說,或許是空前絕後的。孛兒只斤·忽必烈,就是元世祖。那麼他跟成吉思汗有什麼關係呢?曾經有人做過一個調查,居然有半數以上的大學生不知道。從輩分上來說,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孫子,是成吉思汗的四子託雷的第四個兒子。
  • 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生命中的三個女人,差距太大的忘年戀幸福嗎
    成吉思汗除了以軍事才能著稱外,他的好色也是出了名的。作為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也是風流成性,后妃大約有十個。他的一生,也離不開女人,其中最出名的是察必皇后。1.母親唆魯合貼尼古今中外,一個女人能生出一個皇帝就已經是富貴之命了,相比之下,忽必烈的母親就更厲害了,她一共就生了四個兒子,而這四個兒子都當了皇帝。所以,唆魯合貼尼也被稱作「四帝之母」。作為母親,唆魯合貼尼無疑是幸運並且成功的。
  • 成吉思汗:他是蒙古族的恩人,草原人祭拜他必將行三跪九拜之禮
    古代歷史之上第一個少數民族建立政權的就是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國。即便成吉思汗多次對外發動戰爭但是他還是很敬重一個漢族皇帝,忽必烈不僅親自專程前去他的陵墓祭拜,更是命令草原的人祭拜的時候要行三跪九拜之禮!那麼這個皇帝究竟是誰呢?
  •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一生徵服過哪些國家
    1265年(至元二年)十月,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廟號為太祖。1266年(至元三年)十月,太廟建成,制尊諡廟號,元世祖追尊成吉思汗諡號為聖武皇帝。1271年(至元八年),忽必烈將國號「大蒙古國」改為「大元」。1309年(至大二年)十二月,元武宗海山加上尊諡法天啟運,廟號太祖。從此之後,成吉思汗的諡號變為法天啟運聖武皇帝。
  • 同室操戈,蒙古帝國的分裂,其實在成吉思汗去世之時便已註定
    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都是成吉思汗四子拖雷之子,也都是蒙哥的弟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爭奪汗位直接導致了蒙古帝國的大分裂,不過帝國分裂的種子其實在成吉思汗去世之時便已埋下。1、窩闊臺與拖雷成吉思汗有四子:朮赤,察合臺,窩闊臺,拖雷。蒙古舊俗是幼子繼承制,即父親在世之時將年長的兒子分出去成家,而幼子留在家中。四子之中,拖雷一直跟隨成吉思汗,同時戰功赫赫,深受鐵木真喜愛,按蒙古舊俗本來最有可能繼承汗位。
  • 學誰不好:日本有些人為什麼宣稱成吉思汗其實是源義經?
    日本人認為「源義經即成吉思汗」的理由如下:一,源義經的日語讀音「ゲンギケイ」與成吉思汗的「成吉思」的日語發音「ジンギス」很相近。由此可見,源義經必然與成吉思汗有密切聯繫,很可能就是一個人。二,源義經的家族徽章(家紋)「笹竜膽」與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徽章「九斿白纛」非常相似,兩者之間必有淵源。可見源義經與成吉思汗應該就是同一個人,否則的話兩者的家族徽章怎麼會如此相似呢?
  • 忽必烈的「元朝」和拔都的「欽察汗國」有怎樣的歷史?誰版圖更大
    導讀:其實除去成吉思汗分封的朮赤、拔都的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以外,就剩下拖雷的封地和蒙古大汗的直屬領地了。自從拖雷一系的蒙哥汗繼承了汗位後,拖雷一系也不需要什麼封地了。從遙遠的中東地中海沿岸到遠東的太平洋都是拖雷系大汗直屬領地。
  • 牛頓寫原理不用英語與不許歌頌成吉思汗
    英國和荷蘭從1652年5月開始掐架,大掐四次,到1784年才算完。在掐架之前,荷蘭是歐洲的老大。1784年第四次掐完之後,荷蘭國勢與信用一落千丈(荷蘭之前的霸主地位也是經荷西爭霸(1621年-1648年))從西班牙手裡搶來的)。自此之後,英國才闊起來,英語也才自豪起來,此時牛頓已經去世50多年了。也許現在高考英語比重那麼高,是不是像牛頓的《原理》一樣,時機沒有到呢。
  • 【歷史】聖祖成吉思汗的四個兒子
    成吉思汗究竟有多少兒女?這個問題不好回答。他的後代很多,現在每4個蒙古人中就有一個帶有他的血統。大兒子朮赤,是孛兒帖在被搶前懷孕的,對於他的血統問題一直是現在學者的辯論主題,這也導致他一生的悲情,臨死的時候還特意叮囑不要讓他的兒子和後代去搶奪汗位,也說明他心中的自卑。二兒子察合臺,是成吉思汗正妻孛兒帖所生第二子。1226年,成吉思汗出徵西夏,察合臺受命留守蒙古大斡耳朵。他與長兄朮赤不和,與弟窩闊臺相處較融洽。
  • 成吉思汗一路打到歐洲,元朝所轄地域遼闊,為何明朝未能繼承?
    在毛主席的詩句中,有一名句,「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成吉思汗是一代天驕不假,但卻絕非「只識彎弓射大雕」。由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國,一個由草原兒郎在馬背上打下的帝國,其疆域之廣,絕對是華夏歷史之最,最後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成功入主中原,建立了元朝政權,但是在元之後,明朝朱元璋卻沒有繼承元朝廣闊的疆域,這是為什麼呢?首先讓我們來看看,蒙古帝國打下的疆域到底有多大。
  • 成吉思汗最厲害的一員大將,為什麼成吉思汗卻稱他是「狗」
    成吉思汗以及他的黃金家族,之所以能夠打遍天下無敵手,與成吉思汗有非常多的厲害將領不無關係。在這些厲害將領中,要算誰的功勞最大?沒有人能夠比得過速不臺。 為什麼說速不臺是成吉思汗的將領中,功勞最大的那一個呢?
  • 成吉思汗後裔,改名換姓各自逃命,600年後,靠一首詩團聚四川!
    祖先的傳說 根據史書記錄,成吉思汗一生留下姓名的兒子有六個,孫子有將近四十個,是一個龐大的家族,但是隨著公元1360年元帝國的覆滅,這個龐大家族的後人四散奔逃
  • 短短一代人,成吉思汗的帝國便走向分崩離析
    早在成吉思汗在位時,他的諸子之間就因汗位繼承權發生了激烈的鬥爭:西徵之前也遂皇后向成吉思汗提議,在他的四個嫡子中選擇一名儲君。按照習慣,成吉思汗首先徵求長子朮赤的意見,次子察合臺認為鐵木真是想傳位於朮赤,便公開以朮赤的血統問題發難,大罵道:「他是篾兒乞惕種,我等豈能受他管治!」
  • 生猛的西夏王妃,是否咬殺了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亡於西夏王妃之手,可能性是比較大的。當然是不是真被咬斷命根,很難講。關於成吉思汗為何暴斃,有一種說法是:當初,西夏王妃古爾伯勒津郭斡哈屯被俘,獻給成吉思汗。西夏王妃是個絕世美女,但同時也是個非常生猛的美女。
  •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他到底是怎麼離開人世的?
    隨行的將領們都很驚慌,認為成吉思汗的身體比較重要,所以有人建議,退兵撤銷攻打西夏,先讓成吉思汗回去養傷,好了之後再回來徵伐西夏。可是成吉思汗不甘心就這樣回去,也害怕被西夏人恥笑,繼續前行攻打西夏國。到了後來,成吉思汗的病越發嚴重,在公元1227年病逝,享年66歲。第二種說法是「中毒說」,來源於《馬可·波羅遊記》。
  • 成吉思汗後裔,更姓改名各自逃命,600年後,靠一首詩團聚四川
    伴隨著成吉思汗的徵戰,其子孫後代也是分布於世界各地。從忽必烈1271年建立元朝,到1368年元朝覆滅,總共統治中國98年。但是元末明初,各地起義此起彼伏,元朝最終被推翻,元朝貴族又該何去何從? 其實一部分貴族退出中原,選擇重回故地;另一部分則留在中原,但因為害怕報復,大多更姓改名。留在的中原的成吉思汗後代中,便有一系選擇改頭換面隱居四川,600年後卻再次相聚。
  • 成吉思汗死亡之謎
    為寫這篇文章我查了一些資料,得知關於成吉思汗之死有許多種說法,其中正史的說法是,成吉思汗64歲那年,親率大軍去攻打西夏,在路上的一次圍獵中受傷,從而導致高燒不退,最後身亡。但人們都不大相信正史中的說法,還是比較相信被西夏王妃咬死的說法。我本人也比較傾向於這種說法。
  • 電視劇《成吉思汗》劇情簡介(21-28)
    1214年秋,成吉思汗派兵包圍中都。  第二十二集  1215年,駐守中都的金朝統帥完顏承暉自殺而死,蒙古軍隊進佔中都。成吉思汗稱汗之前,曾親口答應豁兒赤可以選30個美女作妻子。作為林木中百姓萬戶的豁兒赤到林木中百姓那裡去選美,引起了塔兒渾夫人的反叛。成吉思汗被迫撤軍回草原,封木華黎為太師國王率軍繼續進攻金軍。
  • 成吉思汗是中國人嗎?他內心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嗎?
    關於這個新聞,有人說是不存在的,但也有人說,確實有這樣的一個新聞,不管它的真假,至少反映了一個思想,對於成吉思汗是否是中國人,是存在爭議的,有中國人認為他是中國人,也有蒙古國人並不這麼認為。我在網絡上曾經發起過提問,結果收到了截然不同的六種說法。下面來好好分析下。
  • 中國古代出現過很多位皇帝,其中最傑出的是哪幾位?
    在封建王朝統治時期,中國歷經23個朝代,83個王朝,出現過將近500位皇帝。在這些人中有具體出生卒年月的大約209人,而這在209位皇帝當中活到80歲以上的只有5個,活到50歲以上的不到整體的30%,這些人的平均年齡只有39.2歲,所以在古代皇帝竟然成為了一個高危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