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國君王譜】窩闊臺汗國(五):貴由

2020-12-20 騰訊網

窩闊臺汗國(五):貴由

4.貴由

貴由汗(蒙古語: ,鮑培轉寫:Güyügqaγan,秘史記音:古餘克,又譯庫裕克,西裡爾字母:Г юг хаан;1206年-1248年4月),大蒙古國第三任大汗,孛兒只斤氏,窩闊臺長子,乃馬真後所生,1246年8月24日—1248年在位,計2年。

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廟建成,追尊廟號定宗,諡簡平皇帝,在宗廟中列祭於第七室,排在忽必烈之父託雷後、忽必烈之兄蒙哥前。

(1)生平

早年參加徵伐金朝,俘虜了其親王;又曾經參與西徵歐洲。蒙古帝國第三任大汗貴由、第四任大汗蒙哥,以及後來的元朝開國皇帝忽必烈,堂兄弟三人都是蒙古第二次西徵時拔都的部下。

1241年12月11日,窩闊臺去世,汗位虛懸,貴由的母親乃馬真脫列哥那稱制,法紀混亂,很多宗王貴族濫發牌符徵斂財物,唯有拖雷家族沒有這樣做,贏得了聲譽。乃馬真後欲立長子貴由為大汗,拔都與貴由不和,一直不肯參加選汗大會,後來,成吉思汗幼弟鐵木哥斡赤斤也領兵來爭位,帝國面臨汗位爭奪戰和混亂的危險。拖雷的遺孀唆魯禾帖尼決定率諸子參加忽裡勒臺大會,1246年8月24日,宗王大臣們擁立貴由登基,貴由成為大蒙古國大汗,「全體宗王們脫帽,解開寬腰帶,把貴由扶上金王位,以汗號稱呼他,到會者對新君九拜表示歸順,在帳外的藩王及外國使臣等也同時跪拜稱賀。」

貴由登基後,雖然本人很有權威,但是因沉湎酒色、手足痙攣,並沒有什麼作為,且不理政事,多委於下臣。

1248年春,貴由親率大軍西徵拔都,至橫相乙兒(今新疆青河縣東南)病死。一說被拔都系勢力毒殺。

1246年8月24日至1248年4月20日在位,在位僅一年零八個月。

(2)和羅馬教宗的交往

貴由在位期間和羅馬教宗有交往。歐洲諸國傳言蒙古大汗信仰基督教,因此教宗諾森四世派遣若望·柏郎嘉賓出使,希望勸說蒙古大汗不要傷害基督徒,同時要他深入了解蒙古人的風土民情、作戰方式等。1245年4月16日從法國裡昂出發,途經神聖羅馬帝國、波蘭王國和基輔羅斯等國(他於1246年2月3日離開基輔)。1246年4月4日,他在伏爾加河下遊的薩萊(今伏爾加河下遊阿斯特拉罕附近)受到欽察汗拔都的接見。拔都派他去蒙古草原見大汗,他經過訛答剌、伊犁河下遊、葉密立河—翻越阿爾泰山,向東抵達蒙古草原。

1246年7月22日,他抵達距離哈拉和林只有半天路程的地方,選舉大汗的忽裡勒臺大會正在此召開。他目睹了1246年8月24日貴由的當選,並留下了對貴由的生動描述:「在他當選時,約有四十,最多四十五歲。他是中等身材,非常聰明.極為精明,舉止極為嚴肅莊重。從來沒有看見他放聲大笑,或者是尋歡作樂。」最後他未能說服貴由皈依天主教,得到貴由的回信後,於1246年11月13日離開蒙古草原,向西踏上歸途,經伏爾加河下遊的拔都駐地返回西方,1247年9月5日他到達拔都駐地,又經基輔返回西方。

(3)涼州會盟與吐蕃歸附

1247年,吐蕃諸部宗教界領袖薩迦班智達·貢嘎堅贊(簡稱薩班)同大蒙古國皇子西涼王闊端(貴由之弟,窩闊臺之子,成吉思汗之孫)在涼州(今中國甘肅武威市)議定了吐蕃歸附的條件,其中包括呈獻圖冊,交納貢物,接受派官設治,吐蕃地區納入大蒙古國(蒙古帝國)治下,史稱「涼州會盟」。

(4)窩闊臺家族的衰落

根據《新元史》記載,1248年農曆三月(1248年4月),貴由以養病為名帶兵西巡,途中病逝於橫相乙兒(今新疆青河東南),距離別失八裡一天路程。

貴由死後,其遺孀斡兀立海迷失臨朝稱制,由於貴由與拔都早年不和,拔都拒絕奔喪。為了對抗窩闊臺家族,拔都以長支宗王的身份遣使邀請宗王、大臣到他在中亞草原的駐地召開忽裡臺,商議推舉新大汗。窩闊臺系和察合臺系的宗王們多數拒絕前往,海迷失後只派大臣八剌為代表到會。唆魯禾帖尼則命長子蒙哥率諸弟及家臣應召前往。

1250年,庫力臺大會在中亞地區拔都的駐地召開,拔都在會上極力稱讚蒙哥能力出眾,又有西徵大功,應當即位,並指出貴由之立違背了窩闊臺遺命(窩闊臺遺命失烈門即位),窩闊臺後人無繼承汗位的資格。大會通過了拔都的提議,推舉蒙哥為大汗。窩闊臺、察合臺兩家拒不承認,唆魯禾帖尼和蒙哥又遣使邀集各支宗王到斡難河畔召開忽裡臺,拔都派其弟別兒哥率大軍隨同蒙哥前往斡難河畔,但窩闊臺、察合臺兩家很多宗王仍不肯應召,大會拖延了很長時間。

由於蒙哥的母親唆魯禾帖尼的威望甚高,並且善於籠絡宗王貴族,多數宗王大臣最終應召前來,1251年農曆六月在蒙古草原斡難河畔舉行庫力臺大會,元憲宗元年農曆六月十一日(1251年7月1日),宗王大臣們共同擁戴蒙哥即大汗位。此後,為了鞏固汗位,唆魯禾帖尼在鎮壓反對者時毫不留情,並親自下令處死貴由的皇后斡兀立海迷失。

自此汗位繼承,便由窩闊臺家族轉移到了拖雷家族,皇族內部的分裂,為後來大蒙古國的徹底分裂,埋下伏筆。

相關焦點

  • 【蒙古帝國君王譜】伊兒汗國(一):興衰
    又譯伊利汗國或伊爾汗國,是蒙古四大汗國之一,由成吉思汗之孫、拖雷的第六子旭烈兀及其子阿八哈與他的後人統治。 伊兒汗國也是當初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爭位時,四大汗國中最早支持忽必烈並承認其汗位的汗國,其他三個汗國在1303年元成宗時也承認元朝是帝國共主的地位。「伊兒」是蒙古語,意思大約等於「從屬」,「伊兒汗」即「從屬的汗」。伊兒汗國的位置大約在今日中亞南部至西亞一帶,首都最先在蔑剌哈(今伊朗的馬拉蓋),後為大不裡士和蘇丹尼耶(今伊朗西北部)。
  • 貴由汗:身為蒙古大汗窩闊臺的長子,卻無法得到父親的器重
    公元1227年的夏天,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在遠徵西夏時候病逝,他的三子窩闊臺成為了蒙古帝國的新統治者。首先,由於長時間的酗酒,導致貴由患上了嚴重的痛風病,這也導致他的身體素質非常差,在崇拜強者的蒙古貴族眼裡,體弱多病貴由是並不是理想的汗位繼承者。除此之外,貴由孤傲的性格也讓他很難能討得父親的歡心,他在為人處事方面有很大的問題,很容易得罪人。
  • 蒙古四大汗國是怎麼滅亡的?
    經過這一事件,窩闊臺和拖雷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為後來蒙古帝國的分裂埋下了伏筆。1241年窩闊臺去世,他的長子貴由繼承汗位。但貴由在位還不到兩年就突然去世,去世之前連繼承人都沒指定。貴由去世後,蒙哥在貴由的兒子還健在的情況下,與以拔都為首的一些蒙古貴族召開了一場忽裡臺大會。在這場忽裡臺大會上,蒙哥憑藉著拔都等人的支持,被選為新一任的蒙古大汗。
  • 古代史:史上並不出名的蒙古大汗,貴由汗和蒙哥也是一代英主
    哈嘍大家好小編今天給大家講講貴由汗和蒙哥。窩闊臺去世後,五年間一直都由其皇后乃馬真氏主政,直到窩闊臺長子由繼任為止。貴由汗在位三年(1246—1248年),史稱元定宗,享年43歲。貴由曾隨諸王伐金,在西徵中也立有戰功。窩闊臺生前最寵愛的是貴由的三弟闊出,並決定令其即位。
  • 同室操戈,蒙古帝國的分裂,其實在成吉思汗去世之時便已註定
    成吉思汗死後,汗位虛懸了兩年,由拖雷監國。成吉思汗去世之時,80%的蒙古大軍歸拖雷掌管,雖然成吉思汗生前確立了窩闊臺的大汗繼承權,但形式上仍要經過忽裡臺的選舉,而1229年的忽裡臺大會開了30多天,窩闊臺才繼承大位,其對手只能是拖雷。當時朮赤已死,察合臺支持窩闊臺,拖雷只能妥協。
  • 蒙古帝國史:貴由可汗與歐洲
    1241年,蒙古西徵軍的鐵騎直入中歐波蘭、匈牙利等國,飲馬多瑙河與亞得裡亞海,震驚了整個歐羅巴大陸後蒙古軍因大汗窩闊臺去世而退兵,逃過一劫的西歐才鬆了一口氣。,加賓尼向拔都表明來意,拔都此時正在和窩闊臺家族發生激烈矛盾,為了避免火上加油,就拒絕接受信件,決定送他們前往蒙古本土,由大汗定奪。
  • 窩闊臺兒孫都很能幹,為何拖雷的兒子蒙哥,卻繼承了蒙古的汗位?
    他最不喜歡的人,就是他與脫列哥那生的長子貴由。他把王儲之位給了他第三個兒子闊出,而不是長子貴由;當闊出在南宋戰場上戰死後,他又說要把汗位給闊出的兒子、他的孫子失烈門(那時候失烈門還是個小孩子),就是不給貴由。
  • 作為蒙古大汗的貴由,為什麼卻得不到整個蒙古的支持?
    自窩闊臺即位以來,蒙古帝國的派系鬥爭就已經開始了,蒙古的繼承制度是「幼子守灶」制,而非漢人的「嫡長繼承」制,成吉思汗的四個嫡子分別是長子朮赤、次子察合臺、三子窩闊臺、四子拖雷,成吉思汗傳位給窩闊臺實際上是因為帝國的需要,在這四個兒子中,成吉思汗根據他們各自的能力分別予以重任,朮赤掌打獵,察合臺掌管法令,窩闊臺主持朝政,拖雷率領軍隊。
  • 聊聊蒙古帝國的分封制中的一個關鍵詞:兀魯思
    一、成吉思汗所封的西道諸王西道諸王,是指成吉思汗四個兒子朮赤、察合臺、窩闊臺、拖雷(按照蒙古習俗,幼子守灶,繼承了蒙古本部和大部分蒙古軍隊)。到忽必烈時期,西道宗王逐漸演變成朮赤、察合臺、窩闊臺、旭烈兒四大兀魯思汗國。
  • 蒙古帝國存在感最低的大汗,凡事都由母親做主,親政1年多被害死
    文|格瓦拉同志 從鐵木真自稱成吉思汗,到忽必烈改國號為元,在蒙古帝國65年(1206-1271年)的歷史上共出現過5位大汗,其中存在感最低的,莫過於第三任大汗孛兒只斤·貴由(元定宗)。那麼問題來了,貴由為何沒有存在感?他最終的結局如何?
  • 短短一代人,成吉思汗的帝國便走向分崩離析
    獨攬大權之後,她不遵從窩闊臺生前的旨意,堅持召開忽裡勒臺大會讓自己的兒子貴由繼位,而羽翼已豐的拔都則因與貴由結怨而反對他繼位,拒不參加忽裡勒臺大會,成吉思汗的幼弟斡赤斤也趁機起兵爭位。窩闊臺去世之後,蒙古帝國的政局陷入了動蕩不安之中,直到1245年,忽裡勒臺大會才在和林附近的夏宮召開。
  • 蒙古「四大汗國」——欽察汗國的結局,俄羅斯人笑到了最後
    很久沒說蒙古帝國了,再次回到這個話題,已經失去了當初的心情澎湃,靜下心來,仔細看一下蒙古帝國輝煌之後的沒落,也算是對野心家們的一種提醒,要讓他們知道: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沒有絕對的高山仰止,更多的只是一種輪迴,繁華過後,一切皆成煙雲,就像宇宙的起源一樣,它從一個原點開始,最終又將回到這個原點。
  • 蒙古帝國二千多萬平方公裡的版圖,竟都毀於黃金家族內訌?
    隨著拖雷的兒子逐漸長大成人,窩闊臺日益感覺到會被秋後算帳的危險,他決定立自己的孫子失烈門為汗位繼承人。▲拖雷長子蒙哥,蒙古第四位大汗1242年窩闊臺病重,西徵中的貴由和蒙哥等人都奉命回師,但還沒有來得及趕到汗廷,窩闊臺便已去世。
  • 古代史:窩闊臺稱汗後,採納耶律楚材的建議,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哈嘍大家好小編今天給大家講講窩闊臺汗。成吉思汗的正妻孛兒帖生有四個兒子長子朮赤、次子察合臺、三子窩闊臺、四子拖雷。他們少年時代就隨父出徵,能徵慣戰,為蒙古帝國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們好比帝國的四根臺柱,成吉思汗按照四個兒子的特長與才能,讓朮赤管狩獵,察合臺掌法令,窩闊臺主朝政,拖雷統軍隊。西徵時,忽蘭夫人對成吉思汗說「諸皇子中嫡子有四人,主上萬歲後應由何人繼承?」成吉思汗認為此言有理,當下召見諸弟和諸子,議定將來由窩闊臺為汗位繼承人。後來,成吉思汗臨死前,再次把諸子召到身邊,要他們服從窩闊臺的領導,兄弟間要精誠團結。
  • 成吉思汗死後為什麼是窩闊臺繼位,而不是他最疼愛的拖雷?
    其實從本質上講,成吉思汗去世後,窩闊臺僅僅只是繼承了汗位,但是大部分軍權和戶口都是由拖雷繼承,隨後拖雷還進行了為期兩年的監國,只是最後被窩闊臺設計殺害,窩闊臺這才掌握了蒙古帝國的大權,成為真正的大汗。按照《史集》的記載,這一次分封基本上奠定了蒙古分封的基本範圍,當時成吉思汗所在的蒙古國總計兵力有十二萬九千人,分封給兄弟和侄子的有一萬二千人,封給各個兒子的是一萬六千人,其中朮赤四千人,察合臺四千人,闊列堅四千人,窩闊臺四千人,剩下的十萬一千人由成吉思汗自己統領。
  • 成吉思汗子孫的金帳汗國,為啥還叫做欽察汗國?
    熟悉蒙古帝國歷史的人都知道,成吉思汗子孫建立了四個汗國,分別是金帳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伊利汗國。但是,在歷史上,金帳汗國又叫做欽察汗國。一個國家兩個稱呼,在歷史上是很少見的。那麼,金帳汗國為啥還叫做欽察汗國呢?
  • 乃馬真攝政,貴由趁機上位
    她在諸後中地位本不高,但其他皇后少子或無子,面她生貴由、闊端、闊出、哈刺察兒、合失五子,又機智多謀,遂成為最有權勢的皇后。窩闊臺生前與其長子貴由關係不很融洽,故不想讓貴由繼他汗位。而窩闊臺最寵愛的是闊出,打算讓其繼位。可是闊出卻在1236年死去,窩闊臺悲痛萬分,就想讓闊出的長子失烈門作為他的繼承人。
  • 貴由死後,他兒子為什麼不開忽裡臺選大汗?
    貴由汗,又稱元定宗,他是蒙古帝國創始人、第一代大汗、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孫,第二代大汗、元太宗窩闊臺長子。貴由登基之時,大蒙古國政局動蕩,宗王們各自為政,甚至相互攻伐,曾至高無上的大汗權力開始被削弱。貴由即位前,就已經對他母親脫列哥那攝政監國5年來的所作所為不滿,脫列哥那本是蔑兒乞部落酋長之妻,成吉思汗討伐蔑兒乞部時將她俘虜,後賜給兒子窩闊臺為妻。根據拉施特的《史集》記載:元定宗貴由死後由其後斡兀立·海迷失監國,而這位皇后根本就沒有任何政治韜略,信奉巫術,與她的親信們泡在一起。
  • 窩闊臺有兒有孫,都很能幹,為什麼卻把汗位傳給拖雷的兒子
    其實,如果窩闊臺一開始就決定把汗位傳給長子貴由的話,汗位就不可能轉移給拖雷兒子了。為什麼這麼說呢?窩闊臺一生有個最喜歡的人和一個最不喜歡的人。像窩闊臺這種,最喜歡母親,卻最不喜歡兒子的,在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窩闊臺為什麼不喜歡貴由?史料上並沒有記載。根據史料進行分析,大約有三個原因:一是貴由長得比較瘦弱,不大像個強悍的蒙古男人。二是貴由有拘攣病。「拘攣」就是肌肉不由自主地收縮,關節經常不能自由活動。《靈樞·邪客》上有記載:「邪氣惡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則傷筋絡骨節機關,不得屈伸,故痀攣也。」
  • 從成吉思汗到忽必烈,三代人五十多年,竟然有六位皇帝三位監國
    因為窩闊臺雖然是成吉思汗指定的繼承人,但當時蒙古的忽裡臺大會(部落議事制度)扔然在起作用,大汗必須要經過忽裡臺大會的選舉通過。而這期間汗位空缺兩年,便按幼子守灶傳統由託雷監攝國政。託雷是成吉思汗最喜歡的兒子,但考慮到蒙古帝國的利益平衡,成吉思汗只能選擇讓最適合的窩闊臺繼承汗位,最有軍事才能的託雷則掌管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