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1年,蒙古西徵軍的鐵騎直入中歐波蘭、匈牙利等國,飲馬多瑙河與亞得裡亞海,震驚了整個歐羅巴大陸後蒙古軍因大汗窩闊臺去世而退兵,逃過一劫的西歐才鬆了一口氣。1245年春,羅馬教皇英諾森四世在裡昂(今法國裡昂)召開宗教大會,其議題之一就是應對所謂「韃靼問題」,會上決定派遣法蘭西斯派修士、義大利人喬瓦尼·德·普拉諾·加賓尼攜帶教皇書信出使立國於俄羅斯南方草原的蒙古金帳汗國。
教皇在信中用溫和的口氣譴責蒙古人對歐洲基督教徒的屠殺迫害,勸其悔過,並希望與蒙古人籤訂某種和平性質的協議。教皇英諾森四世致貴由的信節選:我們聽說,你侵略了許多既屬於基督徒又屬於其他人的國家,蹂躪它們,使之滿目荒涼。而且,你以一種仍未減退的狂暴精神,不僅沒有停止把你的毀滅之手伸向更為遙遠的國度,而且打破天然結合的紐帶,不分性別和年齡,一律不饒。你們揮舞著懲罰之劍,不分青紅皂白地向全人類進攻。
因此,我們遵循和平之王的榜樣,並渴望所有人類都應在敬畏上帝之中和諧地聯合起來共同生活,茲特勸告、請求並真誠地懇求你們全體人民:從今以後徹底停止這種襲擊,特別是停止迫害基督徒。而且,在犯了這樣多和這樣嚴重的罪過之後,你們應通過通省過懺悔來平息上帝的憤怒你們的所作所為,嚴重地激起了上帝的憤怒,這是毫無疑問的。品你更不應該被在下列事情鼓勵下,進一步犯下野蠻罪行,這就是當你們們揮舞暴力之劍進攻其他人類時,全能的上帝到現在還允許很多民族在你們面前紛紛敗亡。
這是因為有時候上帝在現在的世界,會暫時不懲罰驕傲的人,因此,如果這些人不約束自己,在上帝面前低下頭和內心表示謙卑,那麼,上帝不僅可能不再延遲在今生對他們的懲罰,而且可能在來世格外加重其惡報。因此,我們認為把我們鍾愛的孩子及其同伴,即這封信的使者,派到你處是合適的。他們有非凡的宗教精神,德行聖潔,精通《聖經》知識。請出於對上帝的敬畏,像接待我們一樣和善地接待他們,並且在他們代表我們向你講的各項事情上誠實地同他們商談。
當你就上述事項、特別是與和平有關的事務同他們進行了有益的討論時,請通過這幾位教士使我們充分地知道,究竟是什麼東西驅使你去毀滅其他民族,你未來的意圖是什麼,並請給予他們一份護照和他們在來回旅途中其他必需品,以便在他們願意時,即可回到我們身邊來245年3月13日於裡昂1245年4月16日,加賓尼一行從裡昂出發,沿途費時幾乎一年,才於次年4月到達伏爾加河畔金帳汗的營地,加賓尼向拔都表明來意,拔都此時正在和窩闊臺家族發生激烈矛盾,為了避免火上加油,就拒絕接受信件,決定送他們前往蒙古本土,由大汗定奪。
這是出乎修道士們的意料的。加賓尼等人被半強制地送上路,經過漫長勞累的旅途,穿過花剌子模等地,於1246年7月22日行抵距蒙古帝國首都哈剌和林,在8月20日這天參加了貴由的即位典禮。他目睹了貴由的當選,並留下了對貴由的生動描述:「在他當選時,約有四十最多四十五歲,他中等身材,極為精明,舉止極為嚴肅莊重。從來沒有看見他放身大笑,或者是尋歡作樂。」就宗教而言,貴由信奉聶思託裡安教加賓尼目睹了在貴由帳前舉行的聶思託裡安教教徒們的慶祝集會。
在汗廷,使者們將教皇書信進呈給大汗,貴由命令作書回復,勒令教皇和基督教諸國投降,不然將發兵進攻因西方無人懂蒙古語,最後確定大汗回信用波斯語書寫。加賓尼於1246年11月開始返回,於1247秋天到達裡昂,向羅馬教皇英諾森四世呈獻了貴由的回信,和自己見聞的詳細諜報,就是著名的《出使蒙古紀》。而貴由汗回復教皇書信的原件,因為無人能識,就此長期湮沒無聞,直到1920年,梵蒂岡圖書部主任蒂塞蘭主教從教廷所藏檔案中「發現若干驚人文件」,方才由東方學泰鬥伯希和釋讀出來。據說,貴由是對歐洲最有興趣的蒙古大汗,如果他活得足夠長的話,歐洲諸國就不得安寧了。
好了,本期內容到這裡就結束了!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分享點讚,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鼓勵!如果想看更多就關注小編吧,每天都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