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可汗、蘇丹、法老等君主稱號跟皇帝一樣嗎?是否翻譯問題?

2020-12-14 騰訊網

君主制在六千多年前的古埃及誕生以來,不同國家對於君主的稱號都有所不同,有皇帝、國王、可汗、蘇丹、法老、天皇、埃米爾、沙皇等各種各樣的君主稱號。

或許很多人對不同的君主稱號都有一個疑問,這些所謂的國王、可汗、蘇丹、法老、天皇、埃米爾、沙皇等君主稱號,跟皇帝是否一模一樣,只是不同國家的不同翻譯。現在小編對這些君主稱號逐個分析,看是否跟皇帝一樣,以下都是小編個人觀點和看法,讀者們如果對此有不同觀點和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

影視作品中的中國皇帝

首先是國王。應該能非常肯定,國王跟皇帝是兩回事,從中國及其周邊國家、歐洲國家兩個方面分析。

中國夏商周三個朝代的君主都是國王,這個不在考慮範圍。中國秦朝之後的朝代君主是皇帝,很多周邊國家朝代是中國朝代的藩屬國,中國君主稱皇帝,藩屬國君主就不能稱皇帝,只能稱國王。

歐洲從古到今,大部分國家君主都是稱國王,很少稱皇帝,歐洲君主要得到皇帝稱號,必須得到教宗的承認和加冕,歐洲最早且唯一的皇帝是羅馬帝國君主。

羅馬帝國分裂後,皇帝變成兩個,一個落到神聖羅馬帝國君主,一個落到拜佔庭帝國君主。歐洲最多皇帝的時候有三個,第一是拿破崙憑實力自稱的皇帝,也就是法蘭西帝國君主,後來落到德意志帝國君主,第二是神聖羅馬帝國君主,後來落到奧匈帝國君主,第三是拜佔庭帝國君主,後來落到俄羅斯帝國君主。

正因為國王與皇帝的本質區別,所以就連曾經最強大的日不落帝國英國的君主都不敢自稱皇帝,而是吞併了印度之後,拿了印度莫臥兒王朝君主的稱號皇帝,所以印度作為英國的殖民地時期,英國君主的稱號裡面多了「印度皇帝」的字眼。

影視作品中的歐洲國王

第二是可汗。在古代,可汗是中國北方很多遊牧民族君主的稱號,一些中亞、西亞地區的君主也是稱可汗,或者叫大汗,應該能非常肯定,可汗跟皇帝是兩回事,從中國歷史兩個例子證明。

忽必烈在1260年繼承蒙古可汗,又在1271年登基稱帝建立元朝,皇太極在1626年繼承了後金可汗,又在1636年登基稱帝建立清朝,所以可汗絕對跟皇帝是兩回事。

另外,跟可汗類似的稱號還有單于,跟皇帝也是兩回事。

影視作品中的蒙古可汗

第三是天皇。天皇是日本君主的獨有稱號,關於天皇是不是皇帝的問題,爭議較大。縱觀日本歷史,小編個人認為,日本天皇就是日本皇帝,也就是說日本君主跟中國君主沒有區別。為什麼叫天皇,而不叫皇帝,可能是受到了中國唐朝君主高宗李治的影響。

第四是沙皇。沙皇是俄羅斯君主的稱號,近代保加利亞君主也稱沙皇。沙皇是不是皇帝,也是爭議較大,小編個人認為,沙皇更趨向於國王,而不是皇帝。因為最早稱沙皇的君主是莫斯科公國大公伊凡四世,伊凡四世出於種種考慮,把稱號大公改成沙皇,俄羅斯君主從此都稱沙皇,直到1721年彼得一世加冕稱帝,俄羅斯君主稱號從沙皇變成皇帝。

影視作品中的日本天皇

第五是蘇丹。蘇丹一般是伊斯蘭教國家君主的稱號,現代世界還有幾個國家的君主稱蘇丹,類似的稱呼還有哈裡發、埃米爾。小編個人認為,蘇丹、哈裡發、埃米爾等伊斯蘭國家君主的稱號,較為偏向於國王的意思,也就是說還是跟皇帝有本質區別。

最後是法老。法老是古埃及君主的獨有稱呼,應該能肯定法老也是國王的意思。因為後世公認中國秦始皇帝嬴政是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第一位皇帝,如果法老是皇帝,無形中與中國秦始皇帝嬴政是世界歷史第一位皇帝的說法不符合。

以上就是小編關於各種君主稱號問題的個人觀點和看法,歡迎讀者們評論區留言。

影視作品中的埃及法老

相關焦點

  • 古代國王、法老、蘇丹、天皇和皇帝是一樣嗎?是不是翻譯的區別
    說起皇帝,我們知道是我國封建社會的最高統治者。不過在學習歷史的時候,我們也可以看到其他國家封建社會的最高統治者。有的叫國王,有的叫法老,有的叫可汗,還有天皇等等,和我們國家的名字都是不一樣的。剛開始的時候我們以為只是翻譯的問題,不過事實上真的不是翻譯的問題,不同的稱號所代表的寓意都是不一樣的。我們看一下書上那些稱號的含義。
  • 從「國王」到「皇帝」:君主應該如何正確稱呼
    而把「國王」加了定冠詞,意思和「王中之王」差不多的الملك(Al-Malik)則就跟英語The Lord一樣,成為真主安拉的專用稱號。至於伊朗人在轉信伊斯蘭教後繼續使用「王中之王」,大概說明他們還是對信仰採取了更加靈活的態度。
  • 歐洲國家的君主為何都是國王,而不是皇帝?這裡面隱藏著大學問
    從中文字面意思上,國王跟皇帝很明顯是兩個不同的身份,古代中國的君主從秦王朝到清王朝都是皇帝而不是國王,而那些臣服於中國,成為中國藩屬國的國家的君主就不能稱皇帝,必須稱國王,比如朝鮮國王、越南國王等,所以在中華文化圈,國王跟皇帝毫無疑問是兩回事。
  • 世界僅存的君主專制國家,國王有絕對實權,你知道有哪些國家嗎?
    蘇丹是阿拉伯語,意思就是君主、統治者等,蘇丹國就是由蘇丹統治的君主國。到了1888年,汶萊淪為英國的殖民地。1941年二戰期間,日本侵佔汶萊,汶萊王室成為傀儡。1945年二戰結束,英國重新恢復對汶萊的殖民統治。直到1984年1月1日,汶萊正式獨立,仍然實行君主專制制度,現任蘇丹是第29代的哈吉·哈桑納爾·博爾基亞。
  • 俄羅斯君主為何在中文中被翻譯成沙皇,而不是正常意譯為皇帝?
    其實這既和歐洲歷史有關,也和我國自身在翻譯上的處理有關。「皇帝」本為漢語中專制王朝君主的稱號,後來被中國人用來對譯西方語言中「emperor」一類的詞,而且由於西方語言中男女有別,如皇帝職位由女性擔任,則稱Empress(「女皇」或「女帝」),比如著名的英國女皇。
  • 蘇丹? 阿拉伯君主稱謂有何不同?
    文/毛一鳴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網上看到了一篇講阿拉伯君主稱號的文章
  • 約翰七世登上皇帝寶座,蘇丹開始佔領君士坦丁堡,首都苟延殘喘
    約翰七世登上皇帝寶座,蘇丹開始佔領君士坦丁堡,首都苟延殘喘今天小編要帶給大家的文章是有關於蘇丹對君士坦丁堡的佔領,以及相關的一系列的戰事。話不多說,快點和我一起看看吧!但是,一切都十分明顯,在君士坦丁堡,任何人如果不打算屈服於強大的蘇丹的意志。並執行其每道命令就不能佔專據皇帝寶座。約翰五世繼續統治帝國時,還是個居住在君士坦丁堡的傀儡皇帝,曼努埃爾此時則作為下級臣屬住在蘇丹宮廷裡,忍受著每一個屈辱。他和他的父親已經跟隨穆拉德作戰,甚至幫助土耳其人與塞爾柱人作戰。
  • 有個國家不承認日本天皇,認為中國皇帝才是皇帝,日本天皇是國王
    日本天皇是當今世界唯一還在使用「皇帝」名號的國家元首,皇帝、國王、帝國與王國還是有區別的,中國歷史上的皇帝、大汗、單于,歐洲歷史上的奧古斯都、沙皇,非洲和中東歷史上的「萬王之王」都是皇帝,在英語裡翻譯為「Emperor」,而國王則翻譯為「King」,王比皇帝要低一個級別。
  • 我們都知道「皇帝」這個稱號是秦始皇帶來的,那西方是怎麼來的?
    3、日本於公元7世紀中葉開始以天皇稱呼最高君主。之前日本統治者的稱號都是治天下大王,第一位用天皇稱號的是天武天皇。在古代日本,實際掌握政權的治天君、關白、將軍為了不影響本國皇族的情緒,而通常使用國王和大君作為與中國和朝鮮進行外交時的自稱,以表示沒有對天皇形成僭越。19世紀中葉,天皇成功從德川家族手中收回權利,因而與外國進行建交時,以天皇作為最高統治者的稱呼。
  • 陸大鵬談翻譯:歷史上的「王朝」與「皇朝」
    前些天,我在澎湃新聞發了一篇短文,談《羅曼諾夫皇朝》作者與自己翻譯這本書的一些想法。文章交與編輯後,編輯問我:為什麼是「羅曼諾夫皇朝」而不是「羅曼諾夫王朝」,似乎在用法上後者更普遍?這的確是個問題。我有個時期喜歡看TVB的警匪題材電視劇。大家都知道裡面的正面人物一般有一個響亮的名頭:皇家香港警察。
  • 泰國國王辭世 英女王成在位最長君主
    泰國王室10月13日發表聲明稱,泰國國王蒲美蓬·阿杜德(Bhumibol Adulyadej)去世,享年88歲。1946年登上王位的蒲美蓬是世界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今年是他登基七十周年。而在他去世之後,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當屬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
  • 廟號、諡號、年號,一個皇帝怎麼會有這麼多稱號,是自己取的嗎?
    我們都知道「唐太宗」指的是李世民,那麼你知道「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天可汗」也都指的是李世民嗎?為什麼一個皇帝會有那麼多稱號,這些稱號又是怎麼來的呢?新皇上位,他肯定要和上一任君主區分開來,那最直觀的就是改年號了,改換年號又叫「改元」。年號是由皇帝自己定的,喜歡什麼用什麼。一個皇帝有多少個年號一方面是看其在位時發生了多少大事,大事越多年號也越多。
  • 古埃及最後一個朝代,國祚275年,開國法老是亞歷山大大帝的心腹
    經過史學界的考證,古埃及先後更替了32個朝代,時間跨度長達30多個世紀左右,即長達3000多年左右,君主數量高達1000多個左右。在古埃及的歷史上,其君主有個世界歷史獨有稱號,就是法老。古埃及的32個朝代當中,第1個到第31個稱之為第1王朝到第31王朝,而第32個朝代通常不稱之為第32王朝,而是稱之為託勒密王朝,因為是以其開國法老託勒密一世的名字來命名。託勒密一世出身馬其頓王國一個貴族家庭,馬其頓王國是號稱世界第五文明古國——古希臘的第一個君主制國家,君主稱號是國王,其最著名的國王就是亞歷山大大帝。
  • 蘇丹納斯塔森法老水下陵墓,驚現水下法老金字塔
    圖源:JUSTIN SCHNEIDER, NURI PYRAMIDS EXPEDITION (左) 、ARTHUR PICCINATI, NURI PYRAMIDS EXPEDITION (右) 那是一個悶熱的早晨,我身處蘇丹北部的沙漠裡,在法老時代,這裡曾是努比亞的領土。
  • 為什麼歐洲君主的頭銜很多而中華帝國君主只用皇帝一個頭銜?
    大家讀歷史就會發現歐洲君主的頭銜特別多,比如法國皇帝拿破崙的正式頭銜:託上帝與共和國憲法鴻福、法國人的皇帝、義大利國王、萊茵邦聯及法蘭克福大公國保護人、赫爾維蒂聯邦協調人。奧地利皇帝弗朗茨·約瑟夫的正式頭銜:受上帝護佑的奧地利皇帝;匈牙利和波希米亞、達爾馬提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加利西亞和洛多梅裡亞王國、伊利裡亞、倫巴第和威尼斯的國王;耶路撒冷國王;奧地利公爵;託斯卡納和克拉科夫大公;洛林、薩爾茨堡、施蒂利亞、克恩滕、卡尼鄂拉和布克維納公爵;尼伯龍根大侯爵;摩拉維亞伯爵;上、下西裡西亞,
  • 歐洲君主的綽號VS中國皇帝的諡號
    中國古代君主往往一個皇帝有N個稱呼,他本身作為一個人有自己的名字,而且名和字是分開的,名是長輩給他起的,字多數是自己取的;除了名和字還有號甚至別號;對於皇帝來說還有年號,比如貞觀、開元康熙、乾隆等;除此之外還有廟號,比如剛提到的四個年號所對應的廟號分別是唐太宗、唐高宗、清聖祖、清高宗;最後還有個諡號,比如清聖祖康熙皇帝的諡號就是大清仁皇帝,全稱「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 古埃及最強的朝代,歷14位法老,國祚300餘年,疆域覆蓋半個非洲
    按照史學界的劃分,古埃及跟埃及不是同一個國家,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首,世界歷史最古老的國家,早已不復存在,而埃及泛指埃及這塊土地上建立的國家,當然古埃及就建立在埃及的土地上,是埃及歷史上的國家。古埃及雖然早已不復存在,所幸的是留下較為完整的君主世系,後世得以較為系統地研究出較為可信的古埃及歷史。古埃及以公元前3100年第一王朝建立為開始,以公元前30年託勒密王朝滅亡為結束,時間跨度長達近30個世紀,即長達近3000年,一共有32個朝代。
  • 東南亞歷史:穆斯林蘇丹政教合一
    伊斯蘭教傳入東南亞,傳播方式是自上而下,通常是國王、王室成員、貴族、地方領主最先皈依。當地統治者之所以熱衷於皈依伊斯蘭教,除了商業利益考慮外,還有波斯和印度王權觀念的吸引。隨著伊斯蘭教傳入東南亞,東南亞沿海的一些地方統治者被這些神化王權和代表至高無上權力的稱號所吸引,於是「沙」「蘇丹」「安拉在地球上的影子」「地球和宗教的拯救者」等稱號都被引進。
  • 古代朝鮮國王能穿五爪龍袍嗎?韓劇真是逆天了!
    首先,朝鮮君主能不能穿五爪龍袍?龍袍,樓上各位已經說得很明白了,「五爪為龍,四爪為蟒」,那麼從這個意義上說,只有五個爪子的龍才能被稱為「龍袍」。我們知道,朝貢體系下的權力等級是十分森嚴的,只有皇帝能穿著代表皇室的,赭黃色的五爪龍袍,除此之外,任何人都肯定不敢亂穿的。那為何還有畫像顯示朝鮮君主身著五爪龍袍呢?答案是,朝鮮君主作為皇帝的臣子,有他特定等級的穿著規範。在這個問題是,除非皇帝賜予,否則不能著五爪龍袍。
  • 作為古埃及最高掌權者的法老,一直都是由男性擔任的嗎?
    想要知道作為古埃及最高掌權者的法老是不是都由男性擔任,就要先知道古埃及的一些相關知識和習俗。法老是古埃及國王的尊稱,屬於站在權力金字塔的頂端的人,同時也是古埃及神明的化身。據說其一直稱是太陽神阿蒙之子,是神在地上的代理人和化身,令臣民將其當作神一樣來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