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Rep: 研究揭示傷口癒合的生物學機制

2020-12-19 生物谷

2020年9月17日訊/生物谷BIOON/---我們的身體具備自行癒合傷口的能力,例如割傷或擦傷。但是,患有糖尿病,血管疾病和皮膚疾病的患者有時難以康復。這可能導致慢性傷口,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慢性傷口的管理是醫療保健系統的主要成本,僅在美國,每年就花費約10至200億美元。但是,我們對於為什麼某些傷口會變成慢性傷口知之甚少,因此很難開發出有效的療法來促進癒合。最近一項研究描述了一種使用廢棄傷口敷料對傷口處發現的細胞進行採樣的新穎方法。這種非侵入性方法為了解傷口的細胞組成開闢了一個窗口,並提供了一個機會,可以識別與慢性傷口相比可能癒合的傷口特徵,並為靶向治療的發展提供信息。


(圖片來源:Www.pixabay.com)

研究於9月15日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雜誌上。

皮膚病和皮膚生物學系副教授,研究的主要作者之一Andrew South博士說:「研究人類的傷口癒合非常具有挑戰性。目前我們對該事件的了解來自動物研究,而動物皮膚及其癒合方式與人類皮膚大不相同。」

South博士和他的實驗室研究了一組遺傳性皮膚病,稱為大皰性表皮鬆解(EB),傷口癒合受到嚴重損害。患者通常從出生開始就患有水皰和病灶,癒合緩慢,有些甚至是慢性的。在部分患者中,慢性傷口發展為侵略性皮膚癌的風險很高。目前,很難預測給定患者的哪些傷口會癒合,而哪些傷口不會癒合。能夠對傷口進行採樣是了解癒合機制的關鍵。

South博士說:「進行活檢以對傷口中的細胞進行採樣將有助於我們了解這些傷口之間的差異,但是這些患者的活檢非常痛苦,可能會進一步延緩傷口的癒合。另一方面,收集這些將被扔掉的繃帶,對患者無害,並可用於傷口無法正常癒合的多種情況。」

研究人員從51名EB患者中收集並分析了133種廢棄的傷口敷料,其中包括急性和慢性傷口,急性定義為持續存在21天或更短,慢性定義為持續存在3個月以上。

South博士說:「以前的研究使用傷口敷料或繃帶來收集液體,並查看那裡的蛋白質。但是沒有人真正觀察過存在的細胞。應用實驗室經常使用的技術,我們能夠從敷料中分離出活細胞或活細胞。」

研究人員從敷料中回收了大量細胞,通常超過一億個。傷口越大,傷口上敷料的時間越長,回收的細胞越多。然後,研究人員對細胞進行了表徵,以觀察傷口上存在哪些類型的細胞。他們檢測了多種免疫細胞,包括淋巴細胞,粒細胞或中性粒細胞,以及單核細胞或巨噬細胞。當比較急性和慢性傷口的敷料時,他們發現在慢性傷口部位的中性粒細胞數量明顯增加。中性粒細胞是我們免疫系統的第一道防線,當傷口開始形成時,它們是第一批到達現場的中性粒細胞。

South博士說:「從動物研究和對人體傷口敷料的蛋白質分析得出的結論顯示,中性粒細胞的存在時間過長,會延緩癒合過程並導致慢性病。我們的發現表明,慢性傷口的特徵是中性粒細胞水平更高,從而更加明確地支持了這一理論。」

這些發現為傷口癒合提供了更多的見識,並可能有助於開發促進這一過程的療法。例如,那些中和多餘的嗜中性白血球或募集巨噬細胞的免疫細胞,這些免疫細胞在嗜中性白血球之後開始下一階段的康復。(生物谷 Bioon.com)

資訊出處:A new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the biology of wound healing原始出處:

Ignacia Fuentes et al,

Cells from discarded dressings differentiate chronic from acute wounds in patients with Epidermolysis Bullosa, Scientific Reports

(2020). DOI: 10.1038/s41598-020-71794-1

相關焦點

  • 血小板促進MSC傷口癒合能力的機制
    血小板促進MSC傷口癒合能力的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6 17:17:54 法國巴黎埃斯特·克雷泰伊大學Anne-Marie Rodriguez研究組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
  • 研究表明茶多酚可促進糖尿病傷口癒合
    新華社昆明8月8日電(記者 嶽冉冉)我國科學家最新研究成果表明:茶葉的主要成分之一茶多酚通過抑制糖尿病傷口炎症靶點,能有效促進糖尿病小鼠皮膚傷口癒合。該成果於近日發表在國際期刊《美國實驗生物學聯合會會刊》上。論文通訊作者、雲南農業大學校長盛軍教授介紹,在糖尿病諸多併發症中,由於糖尿病傷口持續發生高炎症,導致傷口癒合能力受損,癒合時間漫長,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
  • 間充質幹細胞是如何加速癒合傷口的?這篇給你詳細解答
    2018年3月,一項刊登於國際雜誌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就通過研究闡明了牙齦間充質幹細胞加速組織修復的新型分子機制。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員闡明了間充質幹細胞影響傷口癒合的新型機制,研究人員有望利用這類幹細胞來靶向治療多種類型的人類疾病,包括糖尿病患者出現的傷口癒合速度減緩等症狀。最後研究者Shi說道,我們的目標是開發新型的轉化療法,我們能夠輕易從牙齦中收穫間充質幹細胞,同時在臨床中使用。
  • 研究揭示傷口癒合過程中皮膚成纖維細胞的再生潛能
    研究揭示傷口癒合過程中皮膚成纖維細胞的再生潛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5 14:57:00 加拿大卡爾加裡大學Jeff Biernaskie小組發現,不同的調節程序控制傷口癒合過程中皮膚成纖維細胞的再生潛能
  • 傷口癒合了,留疤了怎麼辦
    >>>>為什麼會留疤(疤痕的成因)割傷、擦傷都會破壞皮膚,但不一定有傷口就留疤,這要看傷到了哪一層,輕微的擦傷,結痂掉了,皮膚會恢復成原樣,但如果傷到真皮層,就動真格的了。到了真皮層,原本排列整齊的膠原纖維開始萎縮,錯亂、積壓、斷裂、痛苦狀簡直難以言表,這些膠原纖維的錯位排列和新生,於是乎,癒合後的皮膚凹凸不平,受傷皮膚的顏色也會改變。如你所見,這就成了疤。>>>>怎麼才能讓疤痕去無蹤?(對症下藥)從受傷的那一刻起,機體就開始調動起來,啟動修復機制了。
  • 為什麼口腔傷口癒合得更快
    但是仔細回想一下,似乎在同等情況下,相對於其它地方的皮膚傷口而言,口腔裡的傷口癒合好像速度更快,也更不容易形成傷疤。這種感覺是真的嗎?具體機理又是什麼呢?近日,美國國立關節肌肉骨骼及皮膚病研究所和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人員對比了口腔和皮膚傷口的癒合情況並分析了癒合過程中分子表達譜,發現口腔中傷口的癒合速度確實要比皮膚傷口更快,而這與兩種轉錄因子息息相關。
  • 國防科大合成生物學研究團隊揭示微重力先天性免疫新機制
    2021年1月5日,國防科技大學文理學院生物與化學系合成生物學研究團隊在Cell Reports在線發表了題為「Attenuation of antiviral immune response caused by perturbation of TRIM25-mediated RIG-I activation under simulated microgravity「的研究論文。
  • Nat Commun:在HIV感染早期階段,促進黏膜傷口癒合或可預防愛滋病產生
    他們發現在SIV感染早期,參與黏膜組織傷口癒合的生物學事件在體內構建出一種有利的環境,從而阻止SIV感染的破壞性後果發生。這種傷口癒合免疫反應的某些方面可能作為靶標用於開發新療法以阻止HIV感染者患上愛滋病。
  • 傷口的癒合過程(護理敷料)
    傷口癒合的基礎是細胞的活躍性,如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及修復細胞(如上皮細胞、纖維細胞)等一系列生物學的活動。傷口癒合過程有炎症期,修復期和成熟期,這每個過程的護理、修復都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們需要選擇好護理敷料。
  • Sci Adv:新方法能夠促進水溶膠對傷口的癒合作用
    2019年6月10日 訊 /生物谷BIOON/ -在最近一項研究中,由布朗工程學院生物工程師Antonios Mikos和研究生Jason Guo領導的團隊開發了模塊化注射水凝膠,這種水凝膠含有生物活性分子,這些生物活性分子錨定在化學交聯劑中,從而產生凝膠結構。
  • 研究揭示SNARE複合體重要結構機制
    NSF and 20S particles」的文章,揭示了NSF寡聚體與底物SNARE複合體相互作用的重要結構信息,提供了動力傳遞的可能機制。相關成果公布在《自然—結構與分子生物學》(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雜誌上。 領導這一研究的是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中國科學院院士隋森芳教授,隋森芳教授研究組長期從事生物膜及蛋白質複雜體系的結構與功能的研究,曾榮獲高校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等,發表過多篇重要論文。
  • 國防科技大學合成生物學研究團隊揭示微重力條件下先天性免疫新機制
    該論文建立了地基模擬微重力下先天性免疫研究的動物模型,揭示了TRIM25介導的正反饋免疫調節環路受阻是模擬微重力下先天免疫功能失調的關鍵因素。人類通過使用空間運載器進行太空飛行和對宇宙深處的探索已經有許多年的歷史。
  • 荷蘭研究發現:唾液能加速傷口癒合
    荷蘭研究發現:唾液能加速傷口癒合 2008年08月08日 11:14 來源:人民網-健康時報 發表評論   荷蘭的一個科研小組通過實驗發現,人類唾液中的一類小分子蛋白——富組蛋白除了此前已發現的殺菌功能外,還會加速傷口癒合
  • 研究人員揭示耗竭CD8T細胞的發育生物學
    研究人員揭示耗竭CD8T細胞的發育生物學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14 12:49:48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E.
  • 傷口無疤癒合,可請大蹼鈴蟾來幫忙
    經過複雜的實驗,科學家們已證實這種神秘的物質能促進皮膚組織再生和修復,使傷口無疤痕癒合。  那麼這種大蹼鈴蟾又是何方神聖?  修復傷口靠孔道形成蛋白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長期致力於對蛙類皮膚分泌物的研究,研究人員從大蹼鈴蟾皮膚分泌液中抗菌活性肽的分離提純及其性質的研究,到分析兩棲類皮膚分泌物蛋白質多肽組豐富的分子和功能多樣性,產生了一系列成果。
  • 漲知識:白天和晚上傷口癒合速度竟差這麼多
    根據發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的一項研究,白天傷口癒合更快!據悉,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檢查了118名燒傷患者後發現,白天燒傷和晚上燒傷的癒合時間平均相差了11天!晚上燒傷平均需要28天,傷口才能癒合,而如果燒傷發生在白天,則只需要17天。沒想到,白天和晚上燒傷,居然還會有這樣的區別。英國醫學研究委員會分子生物學實驗室說,他們對這一結果感到意外。
  • 中國科學家研究揭示哺乳動物高溫保護機制—新聞—科學網
    RPV1熱失活的分子機制及其對哺乳動物高溫耐受的生物學意義(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供圖) 5月14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賴仞、楊仕隆團隊聯合浙江大學教授楊帆團隊及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教授鄭劼團隊在《
  • Sci Rep:研究揭示複合汙染致霾效應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等單位承擔的中科院「大氣灰霾追因與控制」專項和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等項目在複合汙染致霾效應的研究中取得進展,揭示了大氣中礦塵和氮氧化物(NOx=NO+NO2)對PM2.5主要成分硫酸鹽形成的促進作用,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於Nature出版集團的Scientific Reports, 2014(4): 04172。
  • 手術後吃什麼傷口癒合快 傷口癒合禁忌食物
    有人說吃豬蹄可促進傷口癒合,也有人說,多吃雞肉、魚肉對傷口癒合更有好處!其實對於手術傷口癒合吃什麼這個問題,大家都眾說紛紜,也不知道那個是真那個是假。小編今天就給大家講解一下手術後吃什麼傷口癒合快這個問題。手術後吃什麼傷口癒合快1、含維生素C的食物維生素C增進傷口癒合及增加對受傷及感染等壓力的感受力。
  • VOA慢速英語(翻譯+字幕+講解):研究發現白天的傷口癒合更快
    新研究發現,受傷的時間會影響傷口癒合的速度。Wounds suffered during the day heal around 60 percent faster than those sustained at night. 白天所受傷口的癒合速度比夜晚所受傷口快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