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細心地家長,可能都發現過,孩子在考試的過程中,經常會錯一些以前錯過的問題,即使我們經常叮囑孩子要注意,可一到考試還是會錯,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家長沒有必要過分的責怪孩子,你仔細地回想一下,其實我們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體會,我們在進行一些運算,解決一道習題或思考一個問題時,只要中間出現了錯誤,我們往往都會多次的重複這個錯誤。只有當別人進行指點、我們特別仔細認真或改變思維方式時,才有可能跳出這個怪圈,茅塞頓開。其實,這種情況就是我們的思想在頑固地重複著同樣的思考路線,導致我們久思而不得其解,即使是一個很簡單明顯的錯誤,也不容易被發現、察覺。因為我們的思想、觀念已經在頭腦中形成了一個固定的循環路線。孩子們的學習就是這樣,付出很大的努力,成績卻沒有提升,是因為孩子們的學習模式已經形成固定形式,而打破這種模式卻需要創新思維。
如何才能形成創新思維打破這種固定的思維循環路線呢?這裡有兩種方案:
一、遇到好老師
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遇到一位好老師,一名好教師可以對孩子的一生產生重大影響。很多學習成績差的孩子如果能遇到一位好老師,都會鳳凰涅槃、一飛沖天,這樣的例子不是一個兩個。但很多家長只是注意到了好老師的光環效應,只是看到了孩子們轉變的結果,卻沒有關注好老師轉變孩子的過程。其實,這些好老師並沒有比一般老師多教給孩子多少知識,只是這些好老師在轉變孩子的過程中,取得了孩子和家長的信任,幫助孩子正確打破了學習上原有的「思維定勢」,即改變了原有的學習習慣和慣性思維。學生在學習中形成的習慣性思維程序,是極不容易被打破的,就好像條件反射一樣,一遇到學習方面的相關問題,就會回到老路上去。所以,遇到一位好老師,能夠走進孩子心裡,調動孩子的潛在動力,幫助孩子形成創新思維,打破原有的思維定勢,是孩子的福氣和運氣。
二、家長指導訓練
一般人的思維方式都有這樣的特點:一些事情看得習慣了,就覺得習以為常,一些現象看得多了,就總是認為不足為奇。我們家長在指導孩子的過程中,實際上也是按著原有的、固定的思維路線在行事,在不知不覺中,這種思維定勢也在悄然發生著作用,而我們家長卻沒有察覺到。我們家長和孩子一樣,都缺乏這種打破思維定勢的創新思維。克服思維定勢的消極影響,發揮創新思維和創造力,對於家長和孩子都具有重要意義。手腦訓練可以有效提高孩子的創新思維和創造力。下面和大家一起學習手腦訓練的第二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