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美元挑戰:跳出思維定勢

2021-02-26 扶搖FuYao

編者按:

我們都知道,史丹福大學是個好學校,

所以我們今天分享一個斯坦福的故事。

在斯坦福一堂名為「科技風險投資」的創業課堂上,Tina Seelig(蒂娜·齊莉格)教授對學生們提出了一個「5美元挑戰」。

這個挑戰是這樣的:

她把班裡的學生分成14個小組,每組各給一封裝有5美元的信封,作為啟動資金,每個隊伍需要在兩個小時之內,運用這五美元賺到儘量多的錢。

各小組都有幾天的時間去思考要如何完成挑戰,想好了就可以開始,當他們打開信封,就代表任務啟動,限時兩個小時。

挑戰完成後,各小組要在周日晚上將他們的挑戰過程與成果整理成文檔發給教授,然後在周一早上,每個小組用「三分鐘」的時間給全班講一講他們是如何掙到錢的。 

規則就是這樣,

那麼如果是你,

你會如何完成這項挑戰呢?


普通的思路是這樣的:

拿這五美元去買點小來小去的東西,比如買點水果榨個果汁之類的,然後在校園內擺攤,做個中間商,也許還能賺個差價;

也有一些小組選擇用體力賺錢,他們花5美元購置了一些毛巾、水管、水桶之類的洗車工具,然後在路上幫客人洗車,賺點辛苦費;

要實在不行,也可以買個彩票。

但可想而知,這些點子雖然賺點小錢是沒問題,不過要想在14個小組裡脫穎而出,創造最大的價值,就比較困難了。

事實證明,

這些方法的名次都很靠後。

那優秀的小組怎麼做呢?

排名靠前的幾支優秀隊伍,壓根都沒有用上這5美元,他們意識到:這5美元所謂的啟動資金根本就沒意義,因為5美元基本上等於什麼都沒有,是思考的障礙。

他們想:「我們可是斯坦福的,兩個小時,不管做什麼都能創造出遠遠超過5美元的價值,這5美元不僅不能幫助我們,我們的眼光反而會被5美元所局限,只能在這個框架內進行思考,換句話說,它就是個累贅。」

在這項挑戰中,最寶貴的不是「5美元」的啟動資金,而是「2個小時」的賺錢時間。所以他們跳脫出這5美元之外,考慮了各種白手起家的可能性。

有個團隊的做法是:

在大學城附近找一些一到周末就要排長隊的高檔飯店提前訂座,然後把位置轉賣給那些不想排隊等待、或後來想要插隊的人們,結果,兩個小時內,他們總共賺了500美元。

還有一個團隊,

他們直接在校園裡擺了個攤,給學生們的自行車打氣,然後直接請求大家給他們小組的創業挑戰捐款,這一組的收入也非常可觀。

而最後排第一的那個團隊才是牛人,他們真正把「think outside the box」發揮到了極致。

這個團隊認為:連這「兩小時」的挑戰時間也沒有意義,同樣是思維的障礙,為什麼我們非要工作兩個小時呢?

他們覺得在這個挑戰中最寶貴的資源,既不是「5美元」、也不是「兩小時」,而是他們周一課堂上的「三分鐘展示時間」。

斯坦福作為一所世界名校,不僅無數學生們擠破了頭想進,很多公司也擠破了頭希望在裡面招到人才。

所以這個團隊把課上的三分鐘展示時間,最終賣給了一家想來斯坦福招人的公司,讓他們打一個三分鐘的招聘廣告。

他們問:「你們願意花多少錢換取一個,來這個班講話三分鐘的時間呢? 」

結果這家公司,出了650美元。

大家有沒有覺得很開腦洞呢?

當然,這個挑戰裡有些方法我們在現實中可能不太可取,我也不是讓人們都去當黃牛或號販子,而是希望我們可以跳出思維的定勢,打破我們思維的桎梏。

我當時第一次看到這個5美元挑戰,就特別有感觸,腦海中只有一句話:「真的是思維決定高度啊,誰說沒人給我們機會呢?哪有什麼所謂懷才不遇呢?還不是因為我們局限的思維導致的嗎?」

我們的思維被牢牢地限制在一個由經驗、認知、知識、習性所構建的盒子裡,也可以說是牢籠裡。我們在這個盒子裡工作、在這個盒子裡生活、在這個盒子裡演繹我們的喜怒哀樂,最終,我們也被埋葬在這個盒子裡。

試問:我們能打開這個盒子,並跳出這個盒子嗎?即便盒子外也是各種盒子,但我們能自由選擇此時此刻要在哪個盒子裡嗎?我們又是否能夠打破盒子與盒子之間的壁壘呢?

答案是:可以的。

這個盒子並不是什麼不可抗力,它就是我們自己製造的,那我們當然也可以打破它,中國不是有句古話叫「解鈴還須繫鈴人」嘛。

那應該怎麼做呢?

我們需要隨時注意自己是不是陷入了思維的定勢,刻意增加一些練習,就拿我們身邊隨處可見的物品就可以開始。

比如:盒子不一定只能用來裝東西、水杯也不一定只能用來喝水,你可以自己在家嘗試各種稀奇古怪的想法,當然,不要在別人面前這麼做,人家會覺得你很奇怪。

但反過來,比如你今天看到一個人用宜家的大號杯子盛米飯吃,你不要笑他,如果真正遇到一些事情,這些人就很有可能跳出大部分人慣有的思維定勢,找到更有創造性的解決方案。

第二種訓練方法,

就是當你遇到問題時、思考某一件事時,把自己第一念想出來的、最直觀、最明顯、最普遍、人們最常用的方法先排除掉。

這個方法先不去考慮,好,接下來我們就可以開始思考是否還有其他解決方案了。

這個概念可能聽起來有點虛,

我們來舉個例子,比如:

我現在是一名父親,我覺得我兒子太胖了,我希望他可以開始鍛鍊身體。

那麼一般人會怎麼做呢?我的第一念,最直觀的方式是什麼呢?就是把兒子叫過來說一說,給他講講道理,然後試圖說服他開始運動,我也許會說:這樣不健康啊、不好看啊、以後討不到媳婦等等。

但是,不行,這個方案需要先放下,看我除了跟他講道理之外,還有沒有什麼別的方法。

比如,我可以帶兒子一起去看一場球賽、或者帶兒子一起去打羽毛球之類的,我也可以說我老了,感覺身子骨不如年輕時了,所以想要每周鍛鍊身體,你能不能陪我一起呀?之類的。

這種思考方式的練習適用於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各種情況下都可以嘗試,先否決自己最慣用的方案,摸索更多的方式,就這樣一點點跳出自己固有的思維定勢,那麼我們的人生,也將會有更多的可能性。

好,以上就是我們今天的全部內容,

感謝您的閱讀,祝您每天都有收穫。

相關焦點

  • 做好這八個關鍵,跳出思維定勢怪圈
    跳出自己的思維怪圈,打破自己的定式思維,抓住以下關鍵點,你就是思維的贏家。突破思維的定式,不妨換個環境去思考問題。催生創意,就很有必要離開一成不變的環境。而改變環境,意味著你要進行一項特殊的活動,或者是僅僅離開一直所在的地方。比如,在書房呆的時間長了,可以去洗個澡。洗澡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許多人都有過在洗澡的途中突然靈感來襲的經歷。
  • 從心理學看人際交往,跳出思維定勢,用新眼光看待對方
    想要受歡迎,朋友成群,就要學點心理學小知識,跳出原有的思維定勢,改變看人的眼光。為什麼要這麼說呢?極具傳奇色彩的哲學家赫拉克裡特斯曾說過:所有事物都是流動的。在高中政治的教科書中也提到過:人不可能走進一條河兩次。每一件事物無時無刻都在變化當中,人也是一樣。
  • 打破學習的壁壘——思維定勢,手腦訓練培養孩子的創新思維
    只有當別人進行指點、我們特別仔細認真或改變思維方式時,才有可能跳出這個怪圈,茅塞頓開。其實,這種情況就是我們的思想在頑固地重複著同樣的思考路線,導致我們久思而不得其解,即使是一個很簡單明顯的錯誤,也不容易被發現、察覺。因為我們的思想、觀念已經在頭腦中形成了一個固定的循環路線。孩子們的學習就是這樣,付出很大的努力,成績卻沒有提升,是因為孩子們的學習模式已經形成固定形式,而打破這種模式卻需要創新思維。
  • 突破性創新,你需要一個跳出盒子的挑戰
    人們痴迷地談論著跳出盒子的思維。創新的世界裡,充滿了創新領導者如何產生一個「跳出盒子的想法」並創造出革命性影響的故事。 幾乎所有這些故事都是偶然和意外的創新。那麼問題來了:「我們怎樣讓突破性創新被設計出來?」 對於大多數組織來說,現實的問題是,一層一層的重力使得大家很難跳岀盒子去思考。
  • 思維決定孩子未來,突破思維定勢,成長型思維能讓孩子走得更遠
    應該要教育孩子突破思維定勢,用成長型思維來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有時候,我們也會像故事中的農夫一樣,以自己的想法先入為主,因為思維定勢而陷入慣性思維中,使得自己的想法變得非常刻板和固執。思維定勢對孩子主要有兩大影響:思維局限化和缺乏想像力。
  • 改變生活的心理學法則(思維定勢)
    思維定勢:擺脫傳統思維的束縛(1)經商篇什麼形式的宣傳對消費者最為有效?如何讓滯銷品變成搶手貨?怎樣成為行業中的「領頭羊」?如何在商務談判中佔領先機?商場如戰場,唯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思維定勢是指,人們在一定的環境中工作和生活,久而久之所形成的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和經驗教訓,並在今後的生活中反覆利用這種固定的思維模式觀察和思考事情。思維定勢對解決問題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在環境不變的條件下,定勢思維能夠使人應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決問題;然而在外部環境發生微妙的變化時,它容易使我們產生思維惰性,成為一種束縛創造性思維的枷鎖,阻礙創新和發展。
  • 打破思維定勢,試試這4個方法
    打破思維定勢,指的是突破原有的思維框架,以更高的視野或更全廣的思維來看待問題,找出非常規的解決方案,進而實現人生的大飛躍。思維定勢這個詞不知道大家有聽過沒,如果沒有聽過,那麼我告訴你,能夠幾年如一日,薪資原地踏步,生活不見起色的罪魁禍首就是思維定勢了。
  • 以拼多多為例,看思維定勢的影響及破解方式
    編輯導語:思維定勢,是由先前的活動而造成的一種對活動的特殊的心理準備狀態,或活動的傾向性。在環境不變的條件下,定勢使人能夠應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決問題。而在情境發生變化時,它則會妨礙人採用新的方法。接下來,本文作者就以拼多多為例,看思維定勢的影響及其破解方式。
  • 考研數學:線性代數解題的八種思維定勢
    掌握有效而又正確的思維定勢,在考試做題中能夠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節省很多時間。下面是線性代數解題的八種思維定勢:  1.題設條件與代數餘子式Aij或A*有關,則立即聯想到用行列式按行(列)展開定理以及AA*=A*A=|A|E.  2.若涉及到A、B是否可交換,即AB=BA,則立即聯想到用逆矩陣的定義去分析。
  • 思維定勢對醫學論文摘要漢譯英的影響
    思維定勢,又稱慣性思維,是認知主體按照自己固有的知識、經驗、觀念、方法思考分析問題的模式,表現為在解決問題過程中作特定方式的加工準備。醫刊彙編譯發現,中國作者根植於中國文化,在英文寫作中通常會受到由此引起的思維定勢的影響。因此,以下對思維定勢碰撞在醫學論文英文摘要寫作中的幾種典型表現以及極易被中國作者忽略的幾個最具共性的語言問題進行闡述。
  • 跳出IF思維
    公式:=VLOOKUP(D2,IF({1,0},$B$1:$B$5,$A$1:$A$5),2,0)除了能在技術上解決問題,IF函數的思考邏輯更是能幫你構建底層思維,快速而清晰地對問題抽絲剝繭,一層一層剝開找到對應的答案。總結為一句話:練熟IF練熟IF練熟IF。
  • 5道智力題,挑戰你的智力思維,據說非常難,可敢一戰?
    有位教育學家曾經這樣說過:「好的教育是打破青少年們頭腦中的思維定勢,使他們的智力思維像火一樣燃燒起來。」小磊君認為,這句話非常的有道理,縱觀現在的學生考試題目,很多都是基礎知識的延伸,這些延伸的知識,大部分需要學生們在掌握已有知識的基礎上,突破固有的思維定勢,方能回答正確。鑑於此,很多學生都會選擇做一些智力題,因為智力題往往都是需要一定的智力思維能力。小磊君這次就和大家分享5道智力題,據說,這5道題非常難,而且都是和智力思維相關,可敢一戰?
  • 創新與改變,源於人的思維習慣和思維定勢的轉變與轉換!
    所以,「智慧教育創新理論」的結論是,改變,往往只在於人的思維習慣與思維定勢的轉變和轉換。通過從思維習慣和思維定勢的轉變,人才能往往從慣性思維與理性思維中走出來,才能有新的發現……隨之而來的就是開悟、覺醒、改變、驚喜、收穫等等讓人所願的一切!
  • 對「五道槓」撇嘴的「不屑弟」,不是在鄙視,是思維定勢在作怪
    用思維定勢去判斷事情,會有一定的好處,但也可能會引發其他的問題。所以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中,爸爸媽媽們要善於運用思維定勢的正與反,去引導孩子正確成長。1.思維定勢中的正:思維定勢中的正,需要家長反其道而行之。在萬事都依據經驗,三人為虎的評價中被定義時,我們應該傳遞給孩子的理念是:不輕易下結論。
  • 讓自己變優秀,試試這4個打破思維定勢的方法!
    很多時候,我們抱怨自己太笨,能力不足,才導致效率低,難以出眾……實際上,能夠幾年如一日,薪資原地踏步,生活不見起色的罪魁禍首,就是思維定勢了。所謂思維定勢,是指人們在遇到問題或看待一個事物時,會按照習慣的、比較固定的思路去考慮和分析它,表現為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特定的思維方式。
  • 營銷人要警惕「Social思維定勢」的荼毒
    而我想表達的是:social傳播雖好,但千萬不能讓它成為你思維的定勢,否則對你將會是一種「荼毒」。今天我們來聊一個詞,叫做「social思維定勢」。什麼意思呢?我當然沒有貶低這個思維的意思,social傳播是一種非常好的手段,特別是在注意力極度缺乏的今天,一些好的social創意可以很好地幫助品牌提升認知,甚至直接刺激銷量。而我想表達的是:social傳播雖好,但千萬不能讓它成為你思維的定勢,否則對你將會是一種「荼毒」。
  • 那些越來越富的人,往往有5種創新思維,有一種,也要恭喜了
    一、克服思維定勢在一種環境和狀態下工作和生活太久,就容易形成一種思維定式,也稱為慣性思維,它會讓人習慣於從固定的角度來觀察、思考和接受事物,可以說,思維定式是創新思維的最大敵人。在形成思維定式後,很多人不願或無力打破,看待事物容易陷入一元化,有很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而那些越來越富的、能發財的富人,往往能克服思維定勢,打破由此造成的思維枷鎖和阻力,保持多元化、多角度、不受太大束縛的思維模式,如此,自然容易有或大或小的創新之舉,並從中找到發財的好點子。
  • 【友學問】如何避免翻譯時的思維定勢
    而我們日語代理師或翻譯人雖然能夠熟練運用日語,但畢竟不是我們的母語,由於自身的思維定勢,難免產生一些疏忽。這些翻譯疏忽可能差之毫厘謬以千裡,對後續的OA階段產生不利影響。 思維定勢也稱「慣性思維」,是由先前的活動/習慣而造成的一種對活動的特殊的心理準備狀態或活動的傾向性。
  • 你需要掌握這三個方法,打破思維定勢
    類似的現象在職場中很常見,有人說他們膽小、固執、僵化,但其實是他們思維方式存在問題,陷入了「思維定勢」的怪圈。什麼是思維定勢?所謂思維定勢,就是按照積累的思維活動經驗教訓和已有的思維規律,在反覆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較穩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維路線、方式。
  • 你跳出了思維的盒子了嗎?
    其實我覺得重點還是圍繞思維怪圈進行了一些列的論證。從為什麼我們在盒子裡,處在盒子裡會產生何種狀況,如何產生自我欺騙,如何走出盒子等。1、自我欺騙與思維盒子自我欺騙-在實際工作中你是否會覺得遇到了豬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