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嫌棄那個一身「毛病」的孩子,他才是你最好的老師

2020-08-03 讀者新語文


別嫌棄那個一身「毛病」的孩子,他才是你最好的老師

別嫌棄那個一身「毛病」的孩子,他才是你最好的老師


好的教育是一場由親子雙方共同參與的修行,沒有人天生完美,但可以後天努力靠近。

前陣子,深圳市教育局緊急宣布取消期末考試,原因是一個初一男孩帶手機進考場作弊,被老師抓住了,考試結束以後,該考生覺得丟臉,於是直接從6樓跳下來,當場死亡。抓作弊的老師不堪輿論壓力,也選擇了跳樓自殺。

兩條人命一時引起軒然大波,也再次提醒我們:不要只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成績上,平時多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尤其是「問題」學生的心理健康,切勿讓小「毛病」演變成大「問題」。

別嫌棄那個一身「毛病」的孩子,他才是你最好的老師

01 孩子不是天生帶著「毛病」來到這個世界上的

「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再看看你。」

這句話大家都不陌生,堪稱是父母人手必備的金句。常常有父母認為自己的孩子這也不行,那也不好,「毛病」多多,怎麼都比不過「別人家的孩子」。

但仔細想想,每個孩子在剛出生的時候,都是一張白紙,他們不是天生就帶著一身「毛病」來到我們身邊的。這些「毛病」,恰恰是孩子後天成長的過程中,慢慢形成的。

近日,舒淇在接受採訪時提到了自己的父母,她說:「我沒有童年,小的時候,要特別觀察爸爸媽媽的反應,如果他們今天心情不好,就要離他們遠一點,要不然就容易被罵。」

別嫌棄那個一身「毛病」的孩子,他才是你最好的老師

長期生活在父母情緒壓力下的舒淇,只要一聽到爸爸的摩託車聲,樓下的鐵門被打開的聲音,就會開始恐懼,然後找地方躲起來。

為了逃離原生家庭,舒淇15歲時選擇離家出走。可半年之後,她付不起房租,又出了車禍,只能向媽媽尋求幫助,而媽媽見到她,只是責罵她,這讓她覺得非常難過。

糟糕的家庭環境讓舒淇變成一個叛逆而敏感的人,也讓她在之後的情感關係裡備受折磨,不懂得如何跟別人相處。直到後來,她獲得事業上的成功後,才慢慢治癒了童年帶來的「毛病」,與過去和解,選擇體諒自己的父母,成長為一個從容大氣的銀幕女神,擁有了幸福的家庭生活。

別嫌棄那個一身「毛病」的孩子,他才是你最好的老師

從舒淇的經歷中,我們可以發現,父母的狀態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未來。其實很多時候,孩子的「毛病」源自於父母與孩子不正確的交流方式。

如果孩子一犯錯,父母的反應就很大,可能會導致孩子喜歡撒謊,躲避指責;如果父母總是否定孩子的想法,試圖控制他們的行為,可能會導致他們性格懦弱,缺乏主見,惰性太重,喜歡依賴別人;如果父母經常亂發脾氣,不尊重孩子,可能會導致他們敏感脆弱,情感交流有障礙;如果父母經常誇讚別的孩子,拿別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做對比,可能會激發孩子強烈的嫉妒心。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孩子是父母的鏡子,能夠照射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我們應該正視孩子身上的「毛病」,分析「毛病」的根源,不斷學習,修正自己的行為,從而根除孩子身上的「毛病」。

別嫌棄那個一身「毛病」的孩子,他才是你最好的老師

02 一身「毛病」的孩子需要更多關愛

根據教育學原理,教育的形式可以分為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四種。

其中,學校教育更多的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比較注重知識的傳遞和能力的培養,缺乏針對性;社會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力量都是有限的,而且需要家庭教育的引導;家庭教育具有針對性、感染性和靈活性。所以,對抗孩子的「毛病」時,父母的教育力量是最重要的,能夠針對孩子的「毛病」,制定有效的教育方案,並且可以根據孩子的狀態隨時調整。

在電影《哪吒之魔童降生》中,身為魔丸轉世的哪吒就是一個一身「毛病」的孩子。在大家心目中,他是天生的魔童,註定和邪惡為伴。陳塘關所有的百姓都害怕他、討厭他、避著他,對他抱有極大的成見,即使他千辛萬苦從海夜叉手中救下了小女孩,大家也都覺得他是抓人的妖怪。

別嫌棄那個一身「毛病」的孩子,他才是你最好的老師

《哪吒之魔童降世》電影片段

正是因為受到太多冷漠和敵意,哪吒才變成了一個到處惡作劇的頑劣兒童,脾氣暴躁,性格古怪,整天做出一副他也特別討厭別人的傲慢模樣。其實,哪吒並非真的喜歡捉弄人,他的內心很渴望被接納,只是年紀還小,心智不成熟,遇到外界的惡意和誤解時,不懂得如何面對。幸運的是,他的父母始終接納他、理解他、關愛他。

在哪吒被誤認為是妖怪時,李靖夫婦一邊安撫他的情緒,耐心地向他解釋原因,一邊四處調查真相,最終找到了海妖留下的證據,為他洗清冤屈,引導他走出怨恨,找到自己善良的那一面。如果這時候,父母和其他人一樣嫌棄他,那將會將他推入黑暗的深淵。

別嫌棄那個一身「毛病」的孩子,他才是你最好的老師

《哪吒之魔童降世》電影片段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技巧的全部奧妙都在於如何愛護兒童。」

其實,孩子最大的幸福就是父母的關愛和理解,一身「毛病」的孩子,往往需要更多的關愛。

03 學會對「症」下藥,讓孩子健康成長

孩子身上出現了「毛病」,就好比人的身體出現了炎症,這些反應是在提醒我們需要治療了。諱疾忌醫和胡亂用藥都會加重病情,只有對「症」下藥,才能重新擁有健康。我們需要好好研究孩子身上的「毛病」,尋找對應的藥方。

首先,如何處理孩子的情緒?鼓勵孩子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但不要縱容他無理取鬧。

別嫌棄那個一身「毛病」的孩子,他才是你最好的老師

有些父母不許孩子流露負面的、消極的情緒,習慣強迫孩子表達「正能量」,這就會讓孩子覺得壓抑,從而變得封閉,出現「微笑抑鬱」的情況。

有些父母太重視孩子的情緒,喜怒哀樂都跟著孩子的節奏來,長期以來,就會讓孩子變得任性、自我。例如寧波的一個小男孩死死咬住媽媽的手腕,咬到流血也不鬆口,只是因為媽媽沒有給他買書。

相比這位媽媽,迪士尼遊樂園裡的一位爸爸卻為我們提供了正面示範。當孩子不願意玩某個遊樂項目,一直抱怨的時候,這位爸爸沒有發脾氣讓孩子住嘴,也沒有順從他,而是耐心說:「你喜歡的項目我們都陪你玩了,為什麼你就不能陪我玩我喜歡的呢?」孩子聽了,立刻安靜下來。

別嫌棄那個一身「毛病」的孩子,他才是你最好的老師

其次,如何對待孩子的錯誤?適當懲戒,教育為主,懲戒為輔,從孩子的角度和他好好溝通。

有些父母對孩子非常嚴厲,孩子犯一點點小錯就非常生氣,開始教訓孩子。但單純的懲罰只會給孩子帶來痛苦的體驗,這很容易讓孩子變得膽小,喜歡推卸責任,規避自己的錯誤。

還有些父母不拿錯誤當回事,從不懲罰,讓孩子覺得犯錯的成本很低,任性妄為。實際上,我們應該和孩子共同制定合適的獎懲制度,賞罰分明,懲戒有度,並且好好分析他的問題,讓他知道哪裡錯了,如何改正。

別嫌棄那個一身「毛病」的孩子,他才是你最好的老師

最後,如何對待孩子的需求?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決定,給他一定程度上的自由。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既不能限制孩子太多,又不能放任自流,這種矛盾的心情就像王菲寫給女兒的歌詞裡寫的那樣:「你不能去學壞,你可以不太乖,我的愛,我的愛。」有的父母控制欲比較強,生怕孩子出一點差錯,走錯一步,強制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走。也有的父母放任孩子自由散漫,染上一些惡習,時間長了,孩子的行為會越來越失控。正確的態度是,尊重他,但不能放任他。在充分了解孩子意願的前提下,親子雙方協商,達成一致,並且在可控的範圍內,給他自由。

別嫌棄那個一身「毛病」的孩子,他才是你最好的老師

亞里斯多德曾說:「教育的根是苦的,但果實是甜的。」

孩子不是天生完美的,父母也不是天生完美的,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又何曾不是父母最好的老師呢?教育的過程是雙方共同成長,共同進步的過程,只要找準問題,用對方法,那個一身「毛病」的孩子,會給你最大的驚喜。

-END-

作者 | Da.Qian

責編 | 杜普

編輯 | 墨語

實習編輯 | 張萍

版權聲明

本文系「讀者·新語文」獨家稿件,版權及解釋權歸「讀者·新語文」所有。

個人或平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本授權只針對「讀者·新語文」原創文字內容。涉及非原創內容、圖片、音視頻等第三方合法權利的授權,請自行聯繫相關權利方單獨授權。

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

相關焦點

  • 別嫌棄一身毛病的孩子,他才是你最好的老師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但很多事情卻告訴我們:其實孩子才是父母最好的老師。 養育孩子,是一個特別好的「觀自己」的機會。 從某種意義上說,孩子們來到這個世界上,不是來報恩的,而是來引領父母們成長的,督促我們把從前忽略的課程都補上。
  • 那個一身毛病的孩子,是大人最好的老師
    他看見弔孝的花圈和人群,問我那是什麼。我告訴他,經常騎著三輪車從門口駛過的那個爺爺,患病去世了。他問去世是什麼,我說是死亡。他有些害怕,怯怯地問「我爺爺會去世嗎」,並由此推及問所有家人,還有他自己。我告訴他:「37歲。」他義正言辭地糾正我:「不對,你才8歲。」我不解地問:「為什麼?」他用很長一段話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沒有生我的時候,你只是個女孩子。生了我之後,你才是媽媽。
  • 為什麼不要嫌棄"壞毛病"很多的孩子?
    媽媽立馬對服務員道歉,轉身對兒子吼道:「你除了會挑食,一身都是壞毛病,每次帶你出來都弄點事讓我丟臉,什麼時候才會聽話」?不見得,有些壞毛病的孩子,往往是被父母貼標籤貼出來的。事實上,幾乎所有孩子或多或少都有壞毛病,只不過有些孩子某方面特長(比如成績好),自身的長處耀眼,掩蓋了壞毛病。而那些學習成績不好、行為比較怪異的孩子,稍加一點壞毛病,往往就被父母嫌棄得一無是處。
  • 為啥說「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這些毛病別嫌棄,是聰明表現
    ,這次我們發現了孩子的天賦,應該高興才對。為啥說「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這些毛病別嫌棄,是聰明表現看到呱呱墜地的寶寶,家長們在喜愛的同時也非常好奇,寶寶將來會不會聰明過人?長大後是否能夠成就一番事業?其實很多時候,孩子的「聰明」從小時候的一些特徵就能看出。
  • 南懷瑾老師講述:領導人容易犯的三大毛病,不可不慎戒也!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 高智商孩子小時候都有下列毛病,愛因斯坦是最好的例子,別瞎擔心
    有時候大人跟他說話,他的反應也非常慢,不能像其他小孩一樣,迅速做出反應,閨蜜著急的不行,擔心孩是不是智商出了問題。不過奇奇上學後,他並沒有表現出與別的孩子有較大差距,反而由於他的細心和喜歡思考問題,在學習上的表現還不錯。
  • 所謂好夫妻:都得有一身毛病才算配套我們家實況
    作者:寶寶知道 德國小兄妹能成為夫妻,尤其能成為把孩子一起拉扯大還能一起變老甚至一起養老的好夫妻,雙方如果不是沒毛病,這日子估計過的不會這麼叮裡當郎!一個有毛病,一個沒毛病,不搭調!一個沒毛病,一個也沒毛病,兩個神仙也狠難搞!一個有毛病,一個也有毛病,這樣才是正常人類並且OK,OK , OK!
  • 我採訪了50個孩子:那個瞬間,他們深深嫌棄自己的父母
    娃眼圈紅了,摟著我的脖子:「媽媽,晚安,我愛你。」多麼害怕他會記仇,會將他內心的小世界向我關閉,會慘遭嫌棄。37名孩子做個採訪,主題就是「在哪一個瞬間,你深深地嫌棄了自己的父母?」。親情裡也有世態炎涼,只有成為了最好的自己,活出自己的價值,才能成為一個起碼不被孩子嫌棄的母親。」這是文媽最痛徹的領悟。丈夫怎麼嫌棄妻子,孩子就怎麼嫌棄母親!天下父母,是時候把「兒不嫌母醜」這句話從自己的腦海裡刪除了。
  • 我採訪了50個孩子:那個瞬間,他們深深嫌棄自己的父母!
    多麼害怕他會記仇,會將他內心的小世界向我關閉,會慘遭嫌棄。有一件事情她無比堅持,那就是等自己康復後,她一定要出去工作,哪怕是去當保潔,她也要有一份可以養活自己的能力,而不是一個老公孩子眼裡,一個他們隨時隨地可以拿來出氣的寄生的「廢物」。「兒不嫌母醜」都是騙人的。一個依附的女人,付出的再多,換來的也只是老公和孩子的不屑。親情裡也有世態炎涼,只有成為了最好的自己,活出自己的價值,才能成為一個起碼不被孩子嫌棄的母親。」
  • 胡亂顛倒侃人生:賤毛病
    毛病總歸不好,再加上一個賤字,發展到一個臭字,更是不好到極致。然改起來似乎很難,不傷筋動骨萬萬不能煥然一新。我認識一位女士,醫道世家,自小愛乾淨。出門包裡總捎一方屁股大的手帕。只要不是自家的凳子,坐下時必定把手帕掏出來,鋪平伸展,才小心翼翼地把屁股擱上去。要是出門急忘了帶手帕,那可苦了雙腿。
  • 女兒學校被欺負,孩子家長那個橫勁兒:我要怎麼做你才滿意
    女兒學校被欺負,孩子家長那個橫勁兒:我要怎麼做你才滿意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一點不假,教育孩子非常重要,不光孩子,家長也要好好對待孩子。我的原則就是:你不能欺負別人,但也絕不能讓別人欺負自己!現在的很多家長太護犢子,護犢子沒錯,可你不能縱容孩子橫行霸道欺負別的孩子啊。
  • 孩子在幼兒園咬小朋友,家長別忽視,2招可以解決孩子壞毛病
    別急,今天寒石冷月老師給家長們分享3個小妙招,助你矯正寶寶咬人的壞毛病。老師看到我來接孩子,馬上跑過來道歉,說沒有照看好孩子,結果讓一個小朋友給咬傷了,問我怎麼辦才好。我笑了笑說,沒關係,幼兒有這種咬人現象很正常,你別擔心,但是你得配合一下我,你去找那個咬人的孩子家長,把我的想法告訴他,我替他教育一下這個孩子,保證以後他就不會咬人了。
  • 男孩書店罵人「信不信我抽你」,媽媽勸解:他還是個孩子,別計較
    朋友是一位幼兒園老師,跟她聊天時,她調侃說,當幼兒園老師,不僅僅是老師,有時候還要當爹當媽。 之所以有這樣的感慨,原是開學了,有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留下一句話就走了:"老師,我的孩子就交給你了,他壞毛病蠻多,希望你能好好教好他。"
  • 接納孩子的「壞毛病」就是縱容他的「壞行為」?
    「房間這麼亂,你就不能收拾一下嗎?」可孩子根本不為所動,時不時蹦出一句「你煩不煩,別嘮叨了,我就這樣。」「毛病」不僅改不掉,還越演越烈?就像電影《哪吒之魔童轉世》裡的哪吒一樣,村民給他貼了一個「魔童」的標籤,認為他是邪惡的化身,於是哪吒每次都偷偷跑出來戲弄,惡搞他們,以實現他們對自己的期待。
  • 一位媽媽的深夜懺悔:「我忘了,女兒才7歲!」
    紀錄片《幼兒園》有一個畫面,生活老師給小男孩洗澡,明明那個孩子被水龍頭澆得喘不上氣來,卻被老師一次次毫不留情地拽回來。,他在某個年齡段該做到什麼,其實是固定的,你沒辦法強求。」他頗為得意地跟我講起了他的理論:「你沒生我之前,不是媽媽,生了我,你才是媽媽。」
  • 「我忘了,女兒才7歲!」一位媽媽的深夜懺悔
    紀錄片《幼兒園》有一個畫面,生活老師給小男孩洗澡。明明那個孩子被水龍頭澆得喘不上氣來,卻被老師一次次毫不留情地拽回來。「就這麼難嗎?堅持一下就好了,勇敢點!」男孩大聲哭喊,亂抓亂叫:「我要跑我要跑!」孩子一身毛病卻教會了我們如何做更好的父母那天8歲的兒子問我:「媽媽,你多大了?」我告訴他:「39歲。」
  • 《老師·好》:感謝你,陪我走過最好的時光
    當然,苗老師還有他專屬於那個時代老師的「內配」:唯成績論、以勢壓人、一言堂、帶著有色眼鏡看人、偏向安靜那樣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似乎每個老師身上所有不討喜的地方,都集於他一身了。把自己無法完成的夢想延續在孩子身上,寄託成殷殷的希望,這一點,又像極了我們的父母。看電影中的苗老師,他的痛心和無奈好像就是因自己而起,好像就發生在昨天,所以才能有強烈的代入感,被深深打動。誰的學生時代沒有遇見過一位像「苗霸天」一樣的老師呢?
  •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東西是什麼?這些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引言:「最好的東西」這短短的五個字裡,孩子和父母對它的認識卻是不同的。每一個活潑的小生命降臨到一個大家庭都會使愛他的人們增添不少幸福感,為了自己心愛的孩子的健康成長,每個父母都願意把世界上最好的東西帶給孩子。
  • 「老師,麻煩你……」別做那個讓老師討厭的家長!
    導語:「老師,麻煩你……」別做那個讓老師討厭的家長!我家孩子四歲半,一直都是奶奶接送上幼兒園,昨天孩子提起他們班的萱萱,說她又哭了,因為午睡起來不會穿衣服,最後一個。為啥呢,因為萱萱上中班了可是在家長的溺愛下,生活自理能力為0。
  • 8歲時兒子一身毛病,兩年後我卻成了他的小迷妹
    兒子班主任見著我,熱情洋溢走過來,無限親熱的一手搭上我的肩,一手握住我的手,當著眾家長的面,說:「小易媽媽,你就感謝我吧,你的兒子考試是被安排的特殊位置,在監考老師的嚴密監視、不停催促下才勉強做完了卷子,才考出了這個成績。"說完,意味深長地嫣然一笑。我能做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