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小孩子產生學習水墨畫的興趣

2020-12-11 尹齋自媒

摘要: 中國畫亦稱「水墨畫」,它積澱了深厚的中華民族的文化淵源,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但現今的小學兒童水墨畫教學過多採用臨摹,使學生產生單向的審美和思維定勢,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這是水墨畫教學的誤區,因此,需要去探索與創新教學思路與方法。藉助水墨畫表達心中的興奮之情,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這些作品將成為孩子心中的珍寶,蘊含著東方美學的高雅墨趣 ,筆墨既能協調手部肌群,促進兒童大腦發展,又可以鍛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感。因而,在當代美術教育中應更加重視水墨畫的教育教學。水墨確立的是「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創造原則,「氣韻生動」的審美標準,並有「以形寫神」「得之象外,緣物寄情」等藝術理論,這一特點為學生提供了張開他們想像的翅膀。當孩子能夠用水墨畫抒發自己的感覺,當孩子藉助水墨畫表達心中的興奮之情,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這些作品將成為孩子心中的珍寶,而且,增添了學生對水墨畫學習的濃厚興趣。

關鍵詞: 學習水墨畫 興趣 獨特性 趣味性 多樣性 書畫同源 提高素養 孕育創新 。  在多元化的現代社會裡,人的發展成為社會發展的主題,人們在不斷追求自身價值的完善。在今天,「人文」教育已成為社會的強烈呼喚和主流。美術已不僅僅是技能教育,而應是文化教育。在這樣一個文化渲染中,通過含有特殊意義的兒童水墨畫教學,提高孩子的人文化素養,已成為我們的共識和努力的方向。

因為,水墨畫是我國傳統的民族藝術之一,是世界藝術的瑰寶。它始於唐代,成於五代,盛於宋元,歷史悠久,蘊含著東方美學的高雅墨趣,小學生非常喜愛和容易接受的藝術,也是對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最好素材和途徑。雖然小學生非常喜愛和容易接受水墨畫,但如果一味讓學生進行臨摹,那做法就過於程式化和成人化,扼殺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如何指導學生有效地進行水墨畫學習,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水墨畫帶來的水墨情趣,培養他們從小養成良好的作畫興趣和正確的審美觀念。那麼在小學美術課程裡如何進行培養學生學習水墨畫的興趣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再談談我的幾點淺見。

一、首先認識水墨畫在美術中的獨特性

美術是人類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載體之一。運用美術形式傳遞情感和思想是人類歷史中的一種重要的文化行為。列夫·託爾斯泰將藝術視為人與人交流的一種手段,就像人們用語言傳達思想一樣,人們也用藝術在交流情感。蔡元培說:「美育者,應用美學之理論於教育,以陶養情感為目的者也。」   新課標指出:「要以人為本,挖掘學生自身的個性,體現人的價值,完善人的品質。」而社會正呼喚具有高尚品質的人。美術教育正是這樣一個重要的文化陣地。其作用不言而喻。新課程標準提出了「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全體學生必修的課程,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水墨畫簡練概括的造型,出神入化的運筆,富於變化的墨色,不僅為我國廣大人民所喜愛,而且在世界藝術之林中也享有很高的聲譽。水墨畫有著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它在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交流和傳承的作用無可替代。水墨畫已成為新時代的人文情操教育手段,它的筆墨既能協調手部肌群,促進兒童大腦發展,又可以鍛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感。因而,在當代美術教育中應更加重視水墨畫的教育教學。

二、水墨畫教學內容的趣味性   對於小學生而言,自主意識尚未完全形成,對於這一新生畫種也一知半解,適當地引導學生從一些優秀的傳統作品中學習學好水墨畫,學會欣賞、學會感悟、培養興趣是很必要的。   在欣賞齊白石的蝦時,我給學生講齊白石老爺爺為了畫好蝦就親自養了一些蝦經常進行觀察,所以他畫的蝦特別生動。又如:「吳帶當風,曹衣出水」,「吳道子一日之間繪成嘉陵江300餘裡的壁畫,而李思訓幾月足不出戶」的故事,讓學生感受中國畫藝術的博大精深,發現各種不同的表現方法和筆墨的巧妙之處從而產生興趣。   前不久,我上了一節美術公開課,課題叫《水墨遊戲》。課的開始我以達·文西畫雞蛋的故事導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因勢利導讓學生討論交流如何畫雞蛋,讓學生說一說用怎樣的方法畫雞蛋,學生說出了許多方法,如:用鉛筆畫、用水彩筆、用蠟筆等。最後教師小結過渡:這些方法都很好,但是老師今天不許你們用這些方法來畫,老師要介紹一種新的畫畫方法給你們。很自然地過渡到要學習的內容《水墨遊戲》。師:「你們知道哪些關於水墨畫的知識?說給老師聽聽。」(學生各抒己見。)師:「老師在這兒為大家準備了一張宣紙,請你們用墨汁在宣紙上畫個雞蛋給老師看看。逐步提出不同要求,按照老師說的要求來畫雞蛋。」學生在繪畫中激發了興趣。師:「你們畫得非常好,比達·文西小時候畫得好多了,讓老師也學到了很多水墨畫知識。不過僅讓你們畫雞蛋太簡單了,我還想再考考你們。」師:「我覺得你們畫的雞蛋像一幅好看的畫,你能說說看像什麼嗎?」(簡單的雞蛋能讓人產生豐富的聯想,在畫好的雞蛋上添上幾筆,讓它變成一個動物、人物或是其他東西。在這個環節,教師讓學生學著用水和墨來表現事物)最後師小結:「畫的表現方式多種多樣,同學們可以大膽嘗試用自己的方法去畫,老師相信,你們都能夠取得成功。」

二、水墨畫教學內容的趣味性   對於小學生而言,自主意識尚未完全形成,對於這一新生畫種也一知半解,適當地引導學生從一些優秀的傳統作品中學習學好水墨畫,學會欣賞、學會感悟、培養興趣是很必要的。   在欣賞齊白石的蝦時,我給學生講齊白石老爺爺為了畫好蝦就親自養了一些蝦經常進行觀察,所以他畫的蝦特別生動。又如:「吳帶當風,曹衣出水」,「吳道子一日之間繪成嘉陵江300餘裡的壁畫,而李思訓幾月足不出戶」的故事,讓學生感受中國畫藝術的博大精深,發現各種不同的表現方法和筆墨的巧妙之處從而產生興趣。

前不久,我上了一節美術公開課,課題叫《水墨遊戲》。課的開始我以達·文西畫雞蛋的故事導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因勢利導讓學生討論交流如何畫雞蛋,讓學生說一說用怎樣的方法畫雞蛋,學生說出了許多方法,如:用鉛筆畫、用水彩筆、用蠟筆等。最後教師小結過渡:這些方法都很好,但是老師今天不許你們用這些方法來畫,老師要介紹一種新的畫畫方法給你們。很自然地過渡到要學習的內容《水墨遊戲》。師:「你們知道哪些關於水墨畫的知識?說給老師聽聽。」(學生各抒己見。)師:「老師在這兒為大家準備了一張宣紙,請你們用墨汁在宣紙上畫個雞蛋給老師看看。逐步提出不同要求,按照老師說的要求來畫雞蛋。」學生在繪畫中激發了興趣。師:「你們畫得非常好,比達·文西小時候畫得好多了,讓老師也學到了很多水墨畫知識。不過僅讓你們畫雞蛋太簡單了,我還想再考考你們。」師:「我覺得你們畫的雞蛋像一幅好看的畫,你能說說看像什麼嗎?」(簡單的雞蛋能讓人產生豐富的聯想,在畫好的雞蛋上添上幾筆,讓它變成一個動物、人物或是其他東西。在這個環節,教師讓學生學著用水和墨來表現事物)最後師小結:「畫的表現方式多種多樣,同學們可以大膽嘗試用自己的方法去畫,老師相信,你們都能夠取得成功。」

縱觀整個教學,教師通過對水墨畫的教學活動,使學生發現自己的能力,建立起大膽創造的信心,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把自己潛在的創造力充分表現出來。這種創造的過程使學生體會到了成功。每個學生的點滴創造不單能受到大家的尊重,同時也學會了尊重別人,喚起學生美好的情感,建立起健全的人格、培養學習興趣。   三、水墨畫教學方法的多樣性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目前,小學水墨畫教學過多採用臨摹,使學生產生單向的審美和思維定勢,阻礙了學生的自主創造意識,造成思維閉塞,從而在一定的程度上導致主題情感創造意識的失落。黃賓虹曾說:「藝術之事,所貴於古人者,非為拘守舊法,固定不變者也。」因此,在兒童水墨畫教學中,應抓住兒童的心理特徵與行為習慣。那麼,如何更好地有創造性地進行水墨畫教學呢?

1 遊戲激發興趣。古人云:書畫同源。書法講究的是用筆用墨,水墨畫講究的是線條,線條是水墨畫的生命線。因而,在水墨畫教學中,要讓學生做線條遊戲,在宣紙上隨意拖出一根線條,在不經意間讓線條游離在紙上,在此過程中,體驗使用毛筆作畫的感受。不知不覺中,兒童就會在饒有興趣當中發現隱形的變化,感受到線的柔韌與墨的乾濕,順理成章地掌握水墨畫的常識。   循規蹈矩地一筆一畫,時間一長,學生就會乏味。那麼水墨遊戲剛好符合學生的心理,孩子們處在玩耍之中,在紙上隨意地灑墨,用嘴盡情地吹墨,水與墨肆意地流淌,本是無心的,但加上孩子天生的想像力,加以聯想。一棵棵小樹,一塊塊田野,一片片山坡躍然紙上,再加上一些跳躍的人或小動物,整幅畫頓時精彩起來,學生也興趣盎然。   2、生活孕育創新。生活是創作的源泉。美國教育家羅恩菲德早就指出:「在教育中,藝術中介一種達到目標的方法,而不是一個目標,藝術教育的目標是使人在創造過程中變得富有創造力,而不管這種創造力,將施用於何處。假如孩子長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經驗獲得較高的創造力,並將之運用於生活和職業,那麼藝術教育的一項重要目標就已完成。」所以,在水墨畫教學中,擴展學生表現的內容是十分重要的。在學生基本掌握了水墨的技能技巧表現方法時,選擇一些具有人文性的素材,帶領孩子們走出校門,寫生家鄉的具有厚重歷史和文化的景點,既為學生的創作積累了素材,又得到了文化的薰陶。

教學《線條色彩畫感覺》一課,讓學生走出教室,來寫生校園內各類普通的房子。在寫生中引導觀察,並要求學生用減法方式,減去不入畫的部分,補充一部分,使構圖完美,意境更充實;要學生用誇張變形的手法表現高的更高、矮的更矮,根據主觀感受表現情趣,加強藝術的感染力。這樣的效果,全班幾十人的作業,一人一模樣,共性中有個性。寫生提供了創作的源泉,經過藝術概括,去粗取精,創造出的是比現實景物更有個性、更為鮮明的形象。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而且使他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學生性格天真,有著獨特的感受能力,想像力十分奇特,他們作畫無拘無束,任意馳騁,繪畫作品構圖到用色不拘一格,大膽誇張、變形作品單純而簡練,稚氣十足。兒童的這種心理正好符合水墨畫的特點。水墨確立的是「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創造原則,「氣韻生動」的審美標準,並有「以形寫神」「得之象外,緣物寄情」等藝術理論,這一特點為學生提供了張開他們想像的翅膀。當孩子能夠用水墨畫抒發自己的感覺,當孩子藉助水墨畫表達心中的興奮之情,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這些作品將成為孩子心中的珍寶,而且,增添了學生對水墨畫學習的濃興趣。

3、國畫與其它傳統文化內容的相互融合,如將古詩、書法、音樂與國畫相互融合    唐人曾經說過:「書畫異名而同體」。中國傳統歷來認為詩與畫為姊妹藝術。古詩的優美不僅在於它的文字,還在於它的意境,與同樣講究意境的中國畫詩畫相通,讓孩子用繪畫來表現古詩的畫面,將兩者結合,互相促進,對提升國畫學習效果有十分好的效果。例如在學習花卉和昆蟲後,讓學生用畫面表現《小池》中「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絕句》中「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和《宿新市徐公店》中「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等,並指導孩子在畫上用書法提上詩句,從另一個角度又促進孩子們學習書法的興趣,國畫、古詩、書法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在課堂講解後,學生在繪畫聯繫創作時配以節奏舒緩的民族傳統音樂,更能讓孩子們進入國畫的意境。

4、大膽創作,培養學生勤於實踐、勇於創新的精神    中國畫不僅講究通過筆墨濃淡乾濕對比變化來表現繪畫對象,在構圖上,更講求經營,經常打破空間或時間的局限,以靈活的方式,把處於不同時空中的物象,依照畫家的主觀感受和藝術創作的法則,重新布置,構造出一種畫家心目中的時空境界。於是,風晴雨雪、四時朝暮、古今人物可以出現在同一幅畫中。這種特徵和變化,特別符合青少年好奇、大膽的心理特點,所以國畫對於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有著無與倫比的吸引力。比如我要引導學生畫出不同感覺的荷花,我先讓學生欣賞朱耷的荷花作品,同時把朱耷的身世,與之帶來的畫家在荷花表達方面的特別感受講給同學們聽,我是這樣描述的:朱耷也叫八大山人,是明宗室後裔,他的人生經歷獨特,但藝術修養很高,一生充滿亡國之痛, 對明朝的反抗情緒非他人可比。他畫的荷花, 線條盤錯, 翻轉自如,簡潔精到 。 畫面的。意境蕭索孤寒。

兒童水墨畫教學中傳統的教學不外乎臨摹、寫生、創作三體合一,這是歷代畫家實踐證明的一條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內容也是常規的花鳥、山水等,以傳統的單墨進行。在選擇小學的國畫教學內容時,擴展學生表現的內容是十分重要的,應符合兒童的心理特徵,貼近他們的生活。如描繪「照鏡子」、「窗前」、 「臥室的一角」、「校園」等,這些對他們來說是非常熟悉的,所以繪畫起來非常有興致,這對學生的創造思維也得到了培養,同時學生在進行繪畫時經常考慮到如何用筆、用墨和用色,這對學生繪畫綜合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

除此之外,課上我還經常講一些名家的故事,來引導學生努力學習。比如齊白石由一個放牛娃、鄉下木匠,經過自己的勤奮拼搏,終成一代藝術宗師。還有孫敬和蘇秦的故事感動了後人,人們用「懸梁刺股」來表示刻苦學習的精神。王羲之「臨池學書」和王獻之七缸水的故事也讓學生學到很多道理。    陶行知先生說:「讓我們解放眼睛扔掉有色眼鏡,要看事實,看未來;解放頭腦,撕掉精神的裹頭巾,要想得通,想得遠;解放嘴巴,享受言論自由,談天,談地,談出真理來;解放雙手,甩去無形的手套,大膽操作,向前開闢;解放空間,把學生從文化的鳥籠裡解放出來,飛向大自然,大社會去尋覓,去捕捉。」    我深深感受到,要善於從各方面發掘孩子們的潛能,讓學生在遊戲筆墨間怡情養性,才能培養出創新型藝術人才。  艾斯納指出:「任何一種藝術問題都不會有唯一正確的答案,都可以作多種解釋。沒有什麼法則能告訴學生究竟是他還是她的解釋才正確」。所以在水墨畫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在教學實踐中繼承與創新,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水墨畫教學的新思路、新方法,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發展為根本,不斷提升自身的修養,重視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審美情趣,使學生在學習創作之中受到薰陶和感染,形成健康的人文素養,使美術教學更加有趣。

參考文獻:劉松巖《唐宋元十六家山水畫技法圖解》

《國畫學》《畫論釋詞》。

《中國傳統山水畫技法解析——歷代傳世名作步驟圖》

《唐宋元十六家山水畫技法圖解》《案頭畫範——劉松巖畫山水》

《畫長城學山水》《芥子園畫傳山水實用教材》

方貴林《少兒水墨畫入門》

謝稚柳著《水墨畫》

張東林《水墨山石畫技法》

相關焦點

  • 如何讓AI畫一幅水墨畫?
    中國的水墨作品令人驕傲,優美的線條、朦朧的意境、獨特的用墨手法為水墨作品添加了迷人的色彩。本文帶你揭開水墨作品創作的神秘面紗,領略水墨作品創作過程。 中國水墨作品,包括水墨畫和書法等形式。
  • 如何讓AI畫一幅水墨畫? - AI 人工智慧 - cnBeta.COM
    中國水墨作品,包括水墨畫和書法等形式。
  • 水墨造句和解釋_水墨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水墨(shuǐ mò)。水和墨。多用以指一種不著彩色,純以水墨點染的繪畫法。[姚雪垠《李自成》:「後者是一個闊才半尺,長約六盡餘的條幅,水墨濃淡,點綴生動。」]淺黑色。常形容或借指煙雲。[周立波《桐花沒有開》:「天上還有水墨色的雲,但有經驗的農民都說這一回要晴一晌了。」]水墨參考例句:1、這幅水墨畫頗具揚州八怪的繪畫風格。2、長久以來,水墨畫便在中國繪畫史上佔有極重要的地位。3、他在一幅畫好的水墨畫上落款,送給即將移民的友人。
  • 如何培養小孩子的興趣特長
    吉他下面具體談一談小孩子興趣特長的培養。01 幼兒園階段摸索,小學著重培養孩子的興趣是廣泛的、不確定的,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這種興趣產生明顯的傾向性,如有一定的條件(也就是培養啦),便會形成特長。來得及的話,儘早培養。
  • 讓AI畫一幅水墨畫 需要分幾個階段
    圖1 中國傳統水墨藝術作品從製作技法上來說,水墨畫可分為工筆畫和寫意畫。工筆畫畫法工整細緻,力求寫實,重形式而輕意達,繪製過程繁瑣技法複雜;寫意畫畫法簡練,力求形似,注重作者的思想表達。R7:圓形約束(Rounding):在水墨畫繪製過程中,通常使用兩個筆畫來繪製一個圓形物體,如葡萄、眼睛、花瓣等。這兩個筆畫的起始端點十分接近,兩終點距離亦然。AI 繪製水墨畫,需要這幾步:1、筆畫特徵提取(考慮筆畫端點、長度、面積、尺度、形狀、枯潤、濃淡、顏色),2、多階段表示:當筆畫數較多時,偏序關係較複雜,不利於計算與分析。
  • 如何培養青少年與兒童學習國畫的興趣與積極性
    青少年兒童和成人的學國畫是有區別的青少年兒童先要對國畫感興趣,喜歡動手畫畫,喜歡欣賞畫面,然後通過對中國畫的學習,去感受、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大部分的成人,則是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希望更深入了解,而對中國畫這種蘊含豐富中國傳統文化的繪畫方式產生興趣。
  • 如何讓小孩子變的愛學習,對英語感興趣
    父母是他們的啟蒙老師,一些好的思維方式需要我們去引導,我們該怎麼讓兒童去對學習感興趣呢?我家豆豆小哥哥,我經常用英語跟他打招呼。有時還教他幾句西班牙語跟法語。我對他進行啟蒙教育,用英文兒歌做音樂背景。我拿著早教機,播放著裡面的音樂。不管什麼輕音樂,我家寶寶都喜歡聽,並且對音樂更感興趣,讓他對藝術方面有感觸。
  • 兒童畫——特別的水墨畫
    不同於輕盈通透的彩鉛水粉,國畫有著自己獨有的魅力,在一些兒童畫比賽中就有一部分孩子運用水墨技法使我們感受到水墨畫帶來的生命與活力。點染煙霞草木,渲淡溝壑群山。有的兒童畫比賽中孩子們的作品在山村中創作的。下鄉寫生,體驗生活。正是這種新鮮自然的環境深深地吸引著他們。一草一木,風土人情,激發了孩子們的靈感,也讓我們感受到了他們當時環境的美好。
  • 水墨畫的魅力
    可愛俏皮的張含韻、風情萬種的黃玲、酷炫十足的李斯丹妮……在水墨畫的勾勒下,姐姐們更有了一番滋味。用水墨畫的方式定格了姐姐們在舞臺的魅力,同時也記錄下他們在節目中的成長。感嘆節目組用心的同時,也要誇讚水墨畫的韻味。沒有油畫的厚重,比素描更多了一絲神韻。中國千百年的文化底蘊,讓水墨畫展現的淋漓盡致。有很多人因為不了解,所以才對它有刻板印象:老套無趣。
  • 水墨畫看似簡單,一個外國人畫的中國水墨畫,總感覺哪裡怪怪的
    上一篇文章呢我們講了為什麼中國水墨畫在國際上的地位很低,現在我們淺談一下水墨畫。水墨畫是中國傳統畫之一,墨水是國畫的起源,以筆墨運用的技法基礎畫成水墨畫。基本的水墨畫僅有水和墨,黑色與白色,但進階的水墨畫,也有工筆花鳥畫,色彩繽紛,後者有時也被稱為彩墨畫,中國水墨畫的特點是:近處寫實,遠處抽象,色彩微妙,意境豐富。意境呢確實是一種無言可說的,能令人感受領悟、意味無窮的意蘊和境界,講究情景交融、虛實相生,活躍著生命律動的韻味無窮的詩意空間。
  • 少兒美育講壇|何韻蘭:美哉少兒水墨畫
    」為題,以本次少兒國畫大展為切入點,分享了自己對少兒水墨畫教學的感悟。在本期講壇的上篇中,何韻蘭針對如何欣賞兒童水墨的特殊魅力、重視少兒水墨教育的意義兩方面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因此,如何在兒童水墨畫教學中正確地引導也成了對眾多教師的一大挑戰,我們要在局限裡找自由,規範中求突破,呵護尊重兒童的獨特視角與自然暢想,讓他們即使在傳統厚重的水墨畫面前依舊能有充分發揮的自由,如引導得當,傳統才能滋養天趣而不會成為束縛的程式。隨後,何韻蘭談到了重視少兒水墨畫教學的意義。
  •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可愛的小雞(水墨畫)
    【設計思路】  中國水墨畫,是我們一種具有悠久歷史傳統的民族間美術,在幼兒園開展水墨畫教學也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畫具有簡練、概括的特色,用毛筆蘸墨畫畫。可大可小,可粗可細,可幹可溫,揮灑自如,變化無窮,痛快淋漓,中班幼兒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他們觀察事物的能力也有明顯的提高。
  • 有一種藝術叫中國水墨畫,有一種水墨畫叫畫竹!水墨畫中的經典
    工筆畫潑墨畫水墨畫中國畫的一種。指純用水墨所作之畫。基本要素有三:單純性、象徵性、自然性。用中國特製的煙墨構成的「水墨畫」成為中國畫特有的一個畫種。墨可分作墨、淡墨、濃墨、極淡墨和焦墨五墨,即焦墨(原墨)一濃墨一重墨一淡墨一清墨五層次。墨是寒色,由五墨構成的畫應該有寒感,它的調子應該是灰暗的。但又為何好的「水墨畫」會使人有溫感而不感覺它的調子灰暗呢?
  • 《水墨遊戲》教案
    本文以美術學科《水墨遊戲》為例,為您呈現10-20分鐘的課堂教案,精簡的速寫教案將成為您備考的參考依據。一、教學目標1.了解基本的用筆用墨方法及水墨的基本特點,嘗試完成一幅水墨畫小品。2.在教師的啟發指導下,學習嘗試用水墨組織畫面。能控制水墨線條的變化,懂得調配墨色的濃淡層次,用水墨的基本技法做自由的造型練習。
  • 打開中國水墨畫的時代空間
    數十位款款走來、身披水墨畫裙的時裝模特兒,呈現出一幅幅流動飄逸的水墨藝術,共同呈現出一幕充滿東方意蘊的「水墨大戲」。水墨的世界是簡單的,簡單到僅剩下黑白兩色。但水墨的世界又是極為豐厚的,水墨氤氳,豐富多彩,它不僅孕育出中國水墨畫本身,還推出了齊白石、徐悲鴻、黃賓虹、李可染、張大千、林風眠等藝術大師。
  • 水墨盛事 同襄共舉——全球水墨畫大展2020湖南新聞發布會舉行
    水墨畫蘊含豐富的中華文化、古典哲學、精神內涵等,既是中國藝術的靈魂所在,亦是世界藝術寶庫中重要的文化遺產。「全球水墨畫大展2020」湖南新聞發布會正式向湖南省藝術家發動和徵集優秀水墨畫作品。全球水墨畫大展參賽作品分為五大類別,分別為人物、山水、花鳥魚蟲、動物、當代水墨。
  • 中國水墨畫大師精選作品,超讚的古風水墨畫欣賞
    水墨畫可以說是國畫了,在很多人眼中國畫往往是大家都喜歡的畫作,今天給大家精選一些中國水墨畫都是大師級人物畫出來的作品,每一幅圖都像是有生命一樣,跟愛畫君一起來欣賞一下吧!用一句詩來形容下面這組圖「更將繪畫乾坤手,閒寫山花野鳥來」,這組圖很有意境啊,畫師在小動物中的刻畫非常仔細,可以說是非常好的水墨畫作品了。唐雲這組花鳥意趣圖大家覺得怎麼樣呢?可能有不少人還是比較喜歡寫這種花鳥水墨畫的吧,既然如此這組圖應該是很多人都比較喜歡的了。
  • 兒童國畫課件:如何教會孩子畫水墨牽牛花(內含繪畫步驟圖)
    學習中國畫,有利于振奮民族精神,弘揚民族藝術。自幼接受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薰陶,能使兒童產生對祖國藝術的熱愛,增強民族自豪感。水墨畫是中國畫的其中一種表現形式。水墨牽牛花下面我們來畫水墨牽牛花。牽牛花是草本花卉的蔓生植物。頑強向上,是朝氣蓬勃的象徵。
  • 如何克服自己的惰性,對學習產生興趣
    以《物種起源》聞名於世的生物學家達爾文也曾說過這樣的話:"我有強烈而多樣的興趣,沉溺於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深喜了解任何複雜的問題和事物。"但是,人都有惰性,在沒有足夠的內在動力和外在監督的情況下,都會不由地放縱自己的行為、欲望。尤其是面對枯燥的學習時,更容易產生敷衍、懶散的行為。那該如何克服自己的這種惰性,讓自己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呢?
  • 潑墨水彩畫,具有中國水墨畫的意境韻味,沾了1個墨畫了2個彩!
    ●西班牙插畫師Antonio Ortega Perez用水彩繪畫中國的水墨意象,這種暈染之美獨具魅力。溼畫水彩畫有一種意象的美感,可以讓人產生朦朧的夢境聯想,如同繪畫技巧的水墨暈染,淋漓盡致的表現,可以更深層次地感受到中國山水畫帶給世界的藝術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