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蒙特梭利小學

2021-02-19 童樂蒙特梭利

      在小學部工作一個月了,每天和小學的孩子們待在一起,還挺充實的。小學的孩子和學齡前的特點又不同,他們多了自主學習的意識,還能參與到課程的討論中。跟他們相處的過程,我自己也在成長。很喜歡這些孩子們,他們有缺點,也有閃光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今天就分享一下我在蒙特梭利小學日常的點滴,有開心,有難忘,有溫暖。

    班上有一個小男孩,每天中午的午飯盒裡都會收到一張來自媽媽的便籤,從開始第一天到現在,一天都沒有落下過。媽媽擔心孩子剛來新的學校不適應,為了鼓勵小朋友,每天留一張紙條,和自己的孩子互動。上面畫一幅圖片,下面寫一段文字,落款是永遠愛你的媽媽。真的是很溫暖。

      這份便籤也成為了我和他的媽媽溝通的橋梁,小男孩開始的時候不太適應新的環境,比較敏感,愛哭鼻子。讓他學習的時候也比較牴觸。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小男孩慢慢變得開朗了,也愛主動學習了。每天中午他都會讀媽媽的文字,然後跟我說能不能寫我今天在學校過的很開心?「好啊!我來給你寫上。」 小男孩特別的開心,每天來學校都認真主動的學習,中午自己也會在便籤後面寫一些文字。這樣小小的儀式感讓人感動。

      開學的時候我們在講宇宙的形成,地球的形成,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還是挺難理解的,有一些詞語例如原子,粒子等都是比較難懂的詞彙。我們的目的不是要讓他們都能懂裡面的知識,只是拓寬他們的視野,開發他們的想像力,讓他們對以後要學的內容有個基本的概念。

     但是其中有一個孩子真的是超級喜歡這個課程,宇宙的形成,黑洞,大爆炸等等他都了解,上完課後他自己拿白紙做了一本小書,然後畫出裡面的圖片。老師說他的理解力至少超出了其他孩子好幾年,他對科學領域的興趣比其他孩子大的多,自己坐在那裡可以研究很久。他是老師眼中的「genius」

    但是呢,這個孩子在其他大人的眼裡有點像「笨孩子」。他說話有時候吞吞吐吐,不善言辭。閱讀呢,也只會拼三個單詞的詞語。在小學裡,其他的孩子已經可以順利的閱讀文章了,而他還停留在拼寫簡單的單詞上面。

    所以小朋友不能一概而論,一方面,我們不要埋沒了他對探索科學的熱情,另一方面,也多鼓勵他在其他方面的學習,現在他的閱讀能力也進步了。希望家長也可以看到他的閃光點,不要太焦慮。

    每天上完circle time,小朋友就會按照自己的學習計劃選擇要做的課程,看著他們忙碌的背影,背景聲是悠揚的鋼琴伴奏,陽光撒到教室,太溫馨了。蒙特梭利說孩子是教室的主題,老師只是幫助和引導他們。當他們沉浸在學習的過程中時,我就站在外面看他們忙碌就可以了,當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再去幫助他們。

    好喜歡這樣自由的學習環境,他們可以選擇自己要做語言還是數學,可以選擇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也鼓勵他們不斷的探索科學,去研究感興趣的主題。

     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女孩子一個個都坐在自己位置上認真寫作業,男孩子都愛「搗亂」  ,更需要老師的幫助和引導。這是因為同齡的女孩比男孩更加成熟,他們有更好的自控能力和服從力。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就會去完成。男孩子就會找一些藉口,比如想吃點東西,想去廁所等離開自己的座位,然後在教室開始晃蕩,我再把他們「抓回去 」,或者有時候想偷懶,挑簡單的內容做。學習完以後,很多女孩都是在桌子上安靜的畫畫,男孩就不一樣了,在教室裡來回走動,有消耗不完的卡路裡。這些老師們也都是看在眼裡。男孩子相對於女孩子來說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提醒,這是因為他們大腦發育的程度。所以家裡有男孩的父母還是需要多提醒,多點耐心等待他們的成長。 

 

     班上有一個孩子被診斷為ADHD,即我們所說的多動症。這個孩子的特點很明顯,就是坐不住。他一會兒就要起來,儘管老師不停的跟他說坐回到你的座位,他一會兒又會站起來在教室晃。可是如果強迫他做到座位上,你看著他坐在座位上,思緒也早就飛了。這樣的孩子,要怎麼辦?

     多動症在孩子裡面也比較常見,能夠越早診斷,對孩子以後的發展越好。在美國,如果診斷出多動症,是建議找一個助教來幫助孩子。有時候他們需要一對一的幫助,助教會根據這些孩子的特點有一些介入手段,幫助他們學習進步。目前在中國,大家知道多動症,但是去看醫生還不是很普及,有時候會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針對這些孩子,首先我們要理解的就是雖然他們是多動,但是不代表他們不聰明,只是他們的專注力不夠強,不如別的孩子坐得住。他們同樣會對事物感興趣,他們在某項領域裡也會很精通。家長理解了孩子的大腦發育,也就更多一些耐心去陪伴自己的孩子,或者設定一些孩子可以夠得到的目標,不要讓他們太有壓力,今天進步一點,明天進步一點,久而久之也會看到質變的! 

      不知道這樣的分享你們喜歡嗎?

     如果想看我更多的蒙特梭利小學介紹,請關注我的小紅書,掃描就可以添加啦!

相關焦點

  • 帶你參觀蒙特梭利小學教室!
    今年在美國的蒙特梭利小學教室工作啦!蒙特梭利小學在國內開展的比較少,還沒有普及開。很多人覺得蒙特梭利教育就是幼兒期,其實蒙特梭利教育從0歲一直可以延伸到高中。很多人也很好奇蒙特梭利小學是什麼樣子的,理念是怎樣的。和幼兒園的設置是一樣的嗎?今天就跟大家說一說蒙特梭利小學教育,也為大家展示一下蒙特梭利小學的教室。     蒙特梭利小學也是混齡制,分為6-9歲和9-12歲。
  • 【蒙特梭利小學】蒙特梭利和平教育
    譯者的話:由於蒙特梭利小學中文資料比較缺乏,我會陸續翻譯整理一些材料給大家,這個蒙特梭利小學和平教育的系列文章共計16篇,North American
  • 蒙特梭利小學:小小的課堂藏著浩瀚的宇宙
    1月10日,擁有27年一線教學經驗,理論+實際教學經驗豐富的AMI3-6歲、6-12歲教師認證、AMI蒙特梭利青少年課程教師認證、現任教於中國臺灣哈佛蒙特梭利實驗教育機構小學部的李玨冠老師和東方悅稚的朋友們空中連線,系統介紹了蒙特梭利的小學教育和在中國的實踐。
  • 關於蒙特梭利幼兒園,你所不知道的事
    相信對於蒙特梭利幼兒園,很多人都是懵懵懂懂的,雖然網上又鋪天蓋地的介紹,然而實在是太過於理論化了,下面就帶你去看看跨世紀幼兒園蒙氏班裡所發生的事情
  • 蒙特梭利小學老師帶孩子上課啦!
    5月12日本周日,我們特邀蒙特梭利小學一線教學老師凌致遠,為即將升入小學的孩子們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教學體驗。蒙特梭利小學教學課程體驗名額有限!掃碼佔位!時間5月12日(周日) 上午場:9:30-11:30下午場:14:30-16:30
  • 蒙特梭利小學|全面介紹
    蒙特梭利小學聘請專業的語文教師每天下午進行語文教學,以教委課綱為基準融合大語文素材,使用蒙特梭利小組教學方式,將必修的語文課程以故事形式呈現,引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文字的閱讀和書寫則融入在蒙特梭利工作當中。語文教師以年級劃分小組進行對應的教案設計和教學實施,保證不同年齡的孩子完整習得海澱區教委要求的語文課綱內容。
  • AMI6-12歲一線主教:為什麼蒙特梭利小學數學是立體的?
    本期文章來自中關村外國語學校蒙特梭利小學實驗班教師、6-12歲AMI主教認證教師傅燁,她通過精彩的講述,和來自教學一線的真實圖片和生動視頻,帶您領略蒙特梭利小學數學——這門立體的數學課的魅力。不同於傳統小學的學習方式,蒙特梭利小學的數學教育理念和操作方式會讓孩子對數學學習有了全新的認識和終身的興趣。
  • 蒙特梭利小學老師帶你探索宇宙教育的五個偉大故事
    A:Cosmic蒙特梭利用Cosmic這樣一個詞來定義她眼中的蒙特梭利小學教育,這裡的Cosmic指的不單單是我們所認識的宇宙,而是包含了萬事萬物彼此緊密連結的世界報名情況比我想像的火爆,消息一出來就基本上爆滿了,如果有對小學課程感興趣的老師需要密切留意AMI的官方公眾號:ami-china2014Q3:蒙特梭利小學6-12的課程和3-6的課程有什麼不同?
  • 12月,和我們一起考察臺北蒙特梭利幼兒園+小學吧
    近年來,大大小小的蒙特梭利園迅速崛起,蒙特梭利教育從小眾邁向主流教育的勢頭不減!2018年,我們周圍又新增了不少蒙特梭利園所,連一些傳統幼兒園、公立幼兒園和早教中心也在尋求往蒙特梭利教育方向轉型。大家的選擇越來越多了,可也更加考驗父母們的甄別能力。「我考察了家附近所有的蒙特梭利園,每一家都說他們是專業的。我分辨不了。」父母們抓耳撓腮。
  • 蒙特梭利數學講座:分辨真假,你需要專家解讀
    本周六我們雲端不見不散哦!!並不是,只是方法不對!平方和立方的概念難嗎?並不,抽象的概念用實際教具展現在孩子面前,輕鬆理解抽象概念和背後的含義!未來當孩子在小學、初高中學習的時候,這些經驗將幫助他們理清思路,讓學習如虎添翼!在這裡,數學不是「學」出來的!孩子們用自己的小手、自己的感官,每天都在「感受」數學。
  • 蒙特梭利是什麼|要不要給孩子選一個蒙特梭利幼兒園?
    美國作家富爾格姆曾經說過:我真正需要知道的一切,即怎樣生活,怎樣做事和怎樣為人,我在幼兒園就學過。智慧並不在高等學府的大山頂上,倒是出自主日學校裡孩子們玩的沙堆中。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知道孩子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如果能給孩子選擇一個好的幼兒園環境,無疑對孩子身心健康發展是有莫大的好處的。
  • 深圳蒙特梭利_誰是蒙特梭利?
    如《孩子的心智——吸收性心智》、《發現兒童》、《蒙特梭利新探》、《家庭中的小孩》、《了解你的孩子》等等(當時還未翻譯《幼兒之秘》)…單是閱讀這些書,就如把蒙特梭利和許校長請到家裡一般。後來許校長成了我在幼教路上的啟蒙老師。往後與他的書信往來、探訪與邀約到新加坡分享,成了我理解教育事業、立定正確的價值觀與教育態度的燈塔。他的字字句句,循循善誘,影響我至今。
  • 深圳蒙特梭利_蒙特梭利教育理念下的幼小銜接
    深圳蒙特梭利帶著疑問,家長們走進了課堂>深圳蒙特梭利「幼小銜接的真相」陳亞男老師基於深厚的蒙特梭利教育理論與多年教學經驗從家長角度、幼兒園角度分析了對幼小銜接概念的科學理解,提出了孩子在進入小學後可能遇到的挑戰,用 「看見距離」「以終定始」「認知誤區」「」HOW「」解讀了幼小銜接,更具體、全面、系統地闡述了蒙特梭利教育理念下幼小銜接的優勢。
  • 國際體系選擇:蒙特梭利、IB、A-Level比較之蒙特梭利篇
    、然後回到自己的學習位置上繼續學習,不需要老師督促。長期、緊密、默契的師生關係——從孩子2歲半進入班級到6歲升讀下一班級,老師在不離職的前提下會一直指導該班級,而且老師都具備蒙特梭利教學資質、甚至有部分老師就是當年該學校的學生,因此非常誰蒙特梭利體系,師生之間的教學和相處都很默契。
  • 蒙特梭利教具值不值得買
    小夢老師的講座開展到第十期,很多家長問,「蒙特梭利教育理念是非常好,我想要在家實行蒙特梭利教育,我要不要買教具回家教孩子呢?」如果你的孩子正在上蒙特梭利幼兒園,或者即將上蒙特梭利幼兒園,那建議不要購買相關教具,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學校已經有豐富的教具可以給孩子探索了,沒必要額外花錢購買教具。
  • 你了解蒙特梭利的教學原則嗎?
    最近,有幾個朋友問起我蒙特梭利教室裡面的指導原則是什麼。所以,我決定把之前寫的節選出來,希望可以幫助大家了解更多。我個人認為一個學校是否是真的蒙特梭利幼兒園,最重要的是看它是否遵循蒙特梭利的教學原則和理念,而不是看它有沒有華麗的教具和寬敞的教室。設施齊全,不代表它就是一個蒙特梭利學校。而有時候,這些原則可能寫在學校的官網上,但是不代表學校真的是這麼做的。
  • 蒙校不適合中國家長?一篇文解開你對蒙特梭利的所有疑惑
    熟悉新知新苗的家長們都知道,教兒童社會情感課和父母課的瑩瑩老師家裡兩個孩子都是在94省Noisy le Grand的蒙校讀的幼兒園。我們以前也發過相關的文章,瑩瑩老師談她孩子眼中的蒙特梭利。這樣的時間安排根本不能保證國內教育局要求的每天戶外運動兩小時,孩子的體能測評也不太達標,需要額外增加體能課程。同時有的家長會覺得孩子上了小學之後很難適應集體生活,但這樣的情況並不多見。
  • 宅家了解不一樣的教育方法《蒙特梭利教育》
    許多著名人士都支持蒙特梭利教育,他們有的得益於蒙特梭利教育,有的為子女選擇了蒙特梭利教育。謝爾蓋·布林在演講中說,他6歲開始進入蒙特梭利學校學習,他覺得這個教育方法給學生很多自由,可以用自己的速度去完成一件事情,可以自己去探索和發現。有趣的是,他的夥伴,谷歌的另一位創始人拉裡·佩奇,他讀的學前班和幼兒教育也都是蒙特梭利教育,今天他們可以在自己有興趣的領域發展,這部分要歸功於蒙特梭利教育。
  • 清邁蒙特梭利學校 及 Magnolia Garden國際學校 詳解
    Aer從小就喜歡和孩子們一起,並且一直都知道她想成為一名幼兒園老師。從教育專業大學畢業後,她在清邁附近的多所幼兒園工作,但沒有一家能提供她想要的東西。在訪問清萊的過程中,Aer發現了蒙特梭利教育,她完全驚呆了:來自不同背景的孩子們獨立地工作,並享受著真正的樂趣!
  • Google創始人佩奇的母校--香港蒙特梭利國家學校(IMS)
    按照不同的年齡,學校將學生分成4個不同的學習階段:2-3歲的幼稚園小班(Toddler)、3-6歲的幼稚園中大班(Casa dei Bambini)、6-9歲的小學低年級(Elementary I)、9-12歲的小學高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