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民:全球金融市場將面對企業破產高峰,銀行最困難時候還未到!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明年上半年將是企業破產高峰
「2020年,疫情等因素影響金融市場出現巨大震蕩,震蕩後是變局。2021年,金融界結構性變局將更加深刻。」近日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年會在中國銀行總行召開,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在會上如是說。朱民認為,目前全球正處於危機的第二階段,即企業大量破產階段,明年上半年將會是企業破產高峰,這將會引發銀行機構的巨大壓力。與此同時,他表示全球金融的最大變局是多個國家央行入市,在美聯儲等國家央行利率降低至0之後,央行支撐市場唯一的方式是不斷擴張資產負債表。在朱民看來,展望2021年以及之後數年,全球金融市場波動會繼續,新衝突在於疫情、經濟復甦不確定性以及企業破產的結構性變化,世界經濟正在迅速發生變化。
從朱民的分析觀點來看,他主要是結合了2008年那次的經濟危機來說明。
但每一次經濟危機的起因和後續的發酵都不大相同,朱民是從整個全球的宏觀經濟狀況去分析的,當然各個國家也因為具體情況而有所不同。
像美國疫情發生後美聯儲釋放大量的流動性確實是給了美國資本市場不斷刷新歷史記錄的機會,整個全球的資本市場都是在流動性充足下推波助瀾。
就國內情況而言,最近出現的信用債事情確確實實有可能使得金融系統變得無比脆弱,央行的貨幣政策正變得被動式的保持寬鬆,說明了國內的經濟確實不適宜進入去槓桿時代,但是不去槓桿如果任由債務持續增加又給未來的調控增加更大的難度,就目前而言確確實實有點兩難。
目前管理層可能想到的是讓市場流動性充足,防止更多企業債務發生暴雷,而不斷通過引流中長期資金進入資本市場以債轉股的形勢或者說以發行新股為實體經濟輸送資金。
其實對於過去的貨幣政策正在讓經濟有所回暖。
最近的經濟數據可以驗證。
11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2.1%,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連續9個月位於臨界點以上,表明製造業恢復性增長有所加快。
統計局11月的PMI數據
同樣得到驗證的是財新的數據,財新的數據代表的是中小企業的PMI數據。
財新11月PMI數據
據財新網12月1日消息,疫情後經濟恢復持續加速,11月中國製造業運行出現十年來最強勁改善。11月財新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4.9,高於10月1.3個百分點,為2010年12月以來最高值。
從以上數據來看國內的經濟確實有所回暖,但是會否像朱民所言明年上半年還會面臨更多的企業破產呢?
這個暫時不得而知,可能他的依據就是過去的歷史可以佐證。
企業破產高峰將至「危機可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流動性階段,也可稱為恐慌階段;第二階段是企業破產階段;第三階段是恢復階段。以美國2008年金融危機案例來看,2007年美國企業破產數量在一年後達到高峰,破產數量增長1倍,此後,美國用了5年時間經濟才開始恢復,這一周期是7年時間。」朱民表示。他認為,全球整體來看目前正處於本次危機的第二階段。美國的數據顯示,今年美國破產企業數量已經是2019年的10倍,但企業破產高峰實際還未到來,高峰應是在今年底和明年上半年期間,對於銀行機構來說壓力巨大。2021年,金融業最大的壓力是企業大量破產,這也是股市震蕩的根本原因。「第一個危機階段,銀行會發放大量貸款,帶動市場大規模流動性。截至目前,銀行貸款額度全球仍在上升,資金流動性整體較好;但流動性不解決企業破產問題。企業破產最早反映在企業負債和企業債券的不良變化。」朱民表示,2021年,除了原有市場的波動和震蕩外,新的疫情持續、企業大量破產,以及垃圾債券和企業債務情況的繼續惡化,將會是最大挑戰。
正如朱民所提到的垃圾債券和企業債務狀況惡化是未來最大挑戰,從過去一些企業信用債觀察來看,確確實實有這種徵兆,但到底什麼時候會爆出更大的風險,真的會在明年上半年嗎?
這個倒未必,隨著我們國內循環的構建,慢慢釋放出來的內需拉動有可能正在緩解企業的資金和債務壓力。
從過去上市公司的三季度報來看,有不少企業的利潤正在得到快速的回升。
1—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50124.2億元,同比增長0.7%,1—9月份為下降2.4%,累計利潤同比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
這個數據也是來源於統計局的數據,總體來看,工業企業利潤穩定恢復態勢進一步鞏固,累計利潤實現正增長。同時也要注意到,工業企業應收帳款增速有所上升,現金流壓力加大,不利於企業生產經營的持續恢復。下一步仍需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按照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求,牢牢把握擴大內需戰略基點,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消費潛力,推動工業企業生產經營健康發展。
那未來還有哪些風險點呢?
11月份的物價有可能出現快速上漲,這個是值得警惕的。
年末流動性同樣會受到考驗,通常12月份下半個月會出現企業資金回籠和銀行資金收緊,央行為了保持流動性充足也是最近不斷開展中期借貸便利操作和逆回購操作。
為維護月末流動性平穩,2020年11月30日人民銀行開展2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和1500億元逆回購操作。
當然目前國內的金融風險仍然需要提高警惕,要時刻防範風險,至於明年上半年企業會否出現如朱民所說的企業倒閉高峰期?還不能確定,他說的是全球,中國能夠例外嗎?這個可能需要警惕的。
量化分析,挖掘牛股,讓利潤奔跑!
關注量化程哥說投資,歡迎轉發,討論,感謝你的評論點讚和支持!
量化程哥聲明:所有以上內容為量化程哥編輯整理,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依照此報告觀點進行投資產生的盈虧,風險自擔。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