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廢為寶的清潔新能源 沼氣發電的衢州生態之路

2020-12-17 浙江新聞

  浙江在線08月23日訊衢州是畜禽養殖大市,生豬年飼養量達750萬頭,是全省重要的畜產品生產基地,這對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發揮了重要貢獻。

  可是,以生豬為主的畜禽排洩物,給衢州環境帶來巨大壓力。「畜禽排洩物放錯地方是汙染,放對地方是個寶,關鍵在於如何利用。」而今,衢州已探索出一條把畜禽排洩物用於沼氣發電的能源循環再利用之路。

  那麼,現在我市的沼氣發電情況到底怎樣啦?連日來,記者到江山市和龍遊縣的幾家大型養豬場進行了探訪。

  從雙燃料發電

  到純沼氣發電

  8月16日,記者來到位於江山市大橋鎮陳家村的開盛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只見在養殖場的下遊建了個大型的紅泥覆皮厭氧池,旁邊還有集糞池、沉砂池和沼氣池等等,在發電機室裡一臺紅色的機器正快速運轉著。機器的轟鳴聲中,負責養殖區建設的徐日寶介紹說:「這就是正在發電的沼氣發電機組,現在每天發電8個小時,一小時實際發電160千瓦。」

  開盛的生態養豬場是由天蓬集團有限公司投資開發,創辦於2010年,總投資2億元,養殖場可容納母豬7000多頭,年可提供大約克、長白、杜洛克種豬6萬頭,年出欄商品豬15萬頭。

  人居式豬舍、節能低碳、變廢為寶、循環利用、休閒觀光、傳播文化,是該養殖場建設的六大亮點。豬舍採用國外最先進的生產設施,引進全自動餵料系統、全自動給水系統、全自動恆溫系統、生物膜自動糞汙處理系統等技術,打造國內一流生態種豬場。

  徐日寶說,養殖場是一邊建設一邊生產,現在有存欄生豬1萬多頭。治理養殖場汙染問題,整個汙水處理區塊已經投入1100萬元,可處理存欄2萬頭生豬的排洩物,排洩物經高效處理後,生產固態、液態有機肥,產生的沼氣用於發電,廢水回收衝洗豬舍或灌溉果園。今年2月份,公司購置了200千瓦的沼氣發電機組一臺,利用沼氣發電,供本場內生活照明、供熱等。

  而在以前,「天蓬」公司曾經利用「沼氣—柴油」進行雙燃料發電。2004年,「天蓬」公司利用豬尿產生沼氣,然後將沼氣引來,與柴油一起輸入發電機發電。2004年5月21日,「天蓬」公司利用雙燃料發電首發成功。在這之前,「天蓬」曾嘗試用沼氣做飯,很成功。接著他們試著用沼氣燒鍋爐,「天蓬」的鍋爐大,沼氣只能提供約四分之一的能量。最後他們想到發電。考慮到沼氣的產量受氣溫的影響較大(氣溫越高產氣越多,反之就越少),不夠穩定,所以他們決定試用沼氣和柴油雙燃料發電。在浙江省和江山市有關專家的指導下,50千瓦「沼氣·柴油」雙燃料發電機組成功運行發電。經測試,發電機組可節約75%的柴油,日節約成本412元。

  「現在是更先進了,這臺純沼氣發電機,不需要添加柴油動力就能發電。」徐日寶說。現在,養殖場利用沼氣發電的流程是這樣的:生豬排洩物先流到集糞池經過固液分離,進入厭氧發酵,再進行氣水分離,產出沼氣;再進行脫硫淨化,然後讓沼氣儲存在儲氣袋裡,再輸送到發電機發電。目前,由於養殖場的儲氣量的容積只有300立方米,因此一天能發1200多千瓦時的電,養殖場一天節省用電成本700多元。他說,下一步,還要添加一些儲氣袋擴大儲氣量的容積,再增加一個純沼氣發電機組,發更多的電。

  每年節約開支

  5萬元

  早在2009年,江山市家得利生豬綜合養殖場就利用純沼氣發電了。

  「這幾天沒有發電,主要是機器已超過保修期,需要檢修。」江山市家得利養殖場負責生豬養殖的宋雲告訴記者:「修一修,這臺機器還是能發電的,只是動力性能差了。」

  江山市家得利生豬綜合養殖場建於2000年,是安徽人宋兵在江山市石門鎮投資興建的。這天,宋兵回老家安徽了,他的哥哥宋雲向記者介紹了沼氣發電的情況。

  宋雲說,當年他們在山上搭建了26幢豬舍養豬,年出欄生豬1萬頭左右。2009年,為了處理養豬的汙染問題,根據該場自然條件,採用「能源——生態」模式,用兩個處理系統處理養殖汙染物和汙水。養殖場建成了厭氧發酵池600立方米,還有氧化塘、儲液池、沉澱池等其它配套設施1500立方米,並且購了一臺45千瓦的純沼氣發電機,安裝完成沼氣發電系統一套。當年,該養殖場的純沼氣發電技術是首次在江山市應用。

  「當時,我們建了一個100立方米的儲氣罐,每天發電六七個小時。」宋雲說,那幾年,豬舍裡的冷風機和加溫設備的用電、水泵抽汙水的用電以及養殖場的照明全靠沼氣發電。而在養殖場的大型沼氣綜合利用工程項目建成後,不僅使存欄3500頭生豬的豬場排洩物實現達標排放,還年處理汙水5.4萬噸,年產沼氣9萬立方米、沼氣發電5萬千瓦時,年節約開支5萬元。

  「只是,由於這臺發電機已經超過了3年的保修期,動力不足,養殖場已經不大用它了。」宋雲表示,等條件成熟,養殖場計劃再重新啟動沼氣發電。

  隨行的江山市農村能源技術推廣站站長鄭根生分析說,目前利用沼氣發電的前景不錯,雖然當下江山市的沼氣發電只是一些生豬養殖場在處理汙染源時,所產生的一個副產品。但是,規模大的養殖場還可利用沼氣進行併網發電,增加經濟效益。眼下,許多養殖場的沼氣是白白浪費了,相當可惜。如果,他們能利用沼氣發電變廢為寶,既能節約養殖場的用電成本,併網發電後,在夏天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為緩解電力緊缺局面起到了推動作用。

  沼氣併網發電的

  龍遊樣本

  早聽說,龍遊有一家大型生豬養殖場利用沼氣發電,還併入國家電網,賺了不少生態錢。

  8月19日,記者來到位於十裡豐監獄附近的浙江開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經過一片茶園,便是「開啟」公司董事長朱有標新建的沼氣發電站,只見裡面建了幾座大型的厭氧消化罐和球形的沼氣貯櫃,還有固液分離室等。

  發電站的發電機房建在地勢較低的地方,並排的是豬糞收集處。「每天,8輛吸汙車外出收集豬糞,這車輛是密閉的,30來萬元一輛。」朱有標相告,豬糞尿經全密閉的吸汙車運進來後,泵入勻漿池,再經過1萬立方米的厭氧消化罐二級厭氧發酵後,產生沼氣。沼氣經過水氣分離,脫去含硫氣體,經圓球形的沼氣儲罐貯氣和穩壓後,繼而在發電機組中轉化為電能,進入周邊的電網。

  1964年出生的朱有標是龍遊縣詹家鎮詹家村人。養豬之前,他辦過鄉鎮企業,經營過龍遊磷肥廠。「我是因為磷肥廠關停了,這才在2004年投資農業的。」當年,他看中了養豬行當,到小南海鎮龍豐村辦起了種豬場,但是前些年的豬糞卻成了令人頭疼的難題。

  「不把豬糞的問題處理好,養豬場就辦不下去。」朱有標的養殖場存欄生豬2萬頭,每年要出欄4萬頭的種豬和飼料豬。朱有標說,第一年豬糞還蠻吃香,周邊的農戶買去用於養魚、種蔬菜。可是,越到後頭,豬糞漸漸變得沒人要了。「2005年,養殖場的豬糞能賣2萬元錢,2006年變成只賣1萬元,到了2007年豬糞就是免費送人都沒人要。」朱有標回憶說,有一次縣城裡幾個朋友在鄉下弄了塊地種菜,向他要點肥料,他讓司機開著拖拉機送去。由於運輸途中,豬糞臭氣衝天,不僅路上的人都在罵,連交警都攔了幾次車,司機怕得再也不敢拉豬糞了。

  「養豬場和磷肥廠一樣,也要處理好排汙的問題。」2008年,朱有標在養豬場裡建起了一座3000立方米的大型沼氣池,用豬糞發酵沼氣,供內部職工燒飯、燒水,既節省了用電量,又減輕了汙染。但是沼氣發酵剩下的沼液仍然有汙染,而且豬場裡2萬多頭豬「生產」的沼氣用不完,只能白白放掉。

  2009年,朱有標決心上馬沼氣發電項目。該項目一期投資4000萬元,每年可處理20萬頭生豬養殖產生的17萬噸糞便汙水,裝機2兆瓦,年發電量1500萬千瓦時。發酵剩下的沼液沼渣可以生產液態和固態有機肥,發電餘熱還可以用來燒鍋爐。

  可是,沼氣發電項目的投資資金怎麼解決?朱有標想到了借洋財。在動工之初,這個項目就成功申請到了世界銀行的全球環境基金68萬美元。獲得扶持資格後,他設計了一整套方案:沼氣用來發電,沼液回用發酵,沼渣用於生產高效有機肥。這樣一來,廢棄物全部能變成「寶貝」。於是朱有標立馬投資4000多萬元,在養豬場附近建起了發電站。

  2010年,企業的一期工程1兆瓦發電站建成試運行,2011年8月,開始正式併網發電。朱有標說,沼氣發出來的電直接併網賣給國家電網,價格是7毛5一千瓦時。但是,即使算上政府補貼,還是虧本的。

  為什麼會虧本?他回答說:「關鍵是現在的沼氣發電不能實現全天候發電,只能停停開開,一天大約發1.5萬千瓦時的電,缺的是發電的原料——豬糞。」朱有標的發電設備是進口的,一臺發電機需400萬元,按正常運轉一小時能發1000千瓦時電,一天24小時滿負荷發電就是2.4萬千瓦時電。朱有標說,這好比是他購了一輛奔馳車,現在卻當拖拉機來使用。

  在沼氣發電後,那些發酵剩下的沼液沼渣,用來生產液態和固態有機肥,養殖場一年能生產液態有機肥2萬噸、固態有機肥1萬噸。朱有標說,「這方面的效益正好可以彌補發電的虧損。」

  如今,沼氣發電站的二期工程就要開建了,建成之後這個沼氣發電站生態效益巨大,每年可消化龍遊縣內的60萬頭生豬的排洩物,可年產沼氣160萬立方米,年發電量1600萬千瓦時,年產有機肥10萬噸,節約能源5500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1萬噸。

  對此,衢州市農業部門人士分析說,沼氣發電這個項目確實具備了經濟和社會的雙重效益,不僅能有效破解生態環境對畜牧業發展的制約難題,形成了科學有效的生態循環產業鏈,實現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還有效解決了生豬的汙染問題,保護了生態環境,並且緩解了該地區日趨嚴峻的電力緊張局面,對促進生態循環農業的發展等具有重大意義。

相關焦點

  • 中國沼氣發電技術發展現狀與前景展望
    1、引言生物質能是來源於太陽能的一種可再生能源,具有資源豐富、含碳量低的特點,加之在其生長過程中吸收大氣中的C02,因而用新技術開發利用生物質能不僅有助於減輕溫室效應和生態良性循環,而且可替代部分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成為解決能源與環境問題的重要途徑。隨著對環境的日益重視,人們開始利用各種方式來減少工農業生產對環境的破壞。
  • 浙江日報:義烏電力助力沼氣發電項目 打造綜合能源新業態
    2018-09-26 07:28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朱浙萍 通訊員 駱光躍 陳姣姣「等到今年12月底,您這臭氣燻天的填埋坑可就變廢為寶啦!到時汙染環境的廢氣不僅能變成清潔的電能,還能產生可觀的效益。」
  • 生活垃圾產生的沼氣發電之經濟分析
    生活垃圾產生的沼氣發電之經濟分析北極星固廢網訊:隨著能源和資源危機的臨近。我國越來越重視清潔能源的開發和利用。而沼氣是一種非常廉價且容易獲取的新能源。其燃燒生成物的汙染非常小。近幾年生活垃圾沼氣發電項目也受到國家和政府的重視。據統計我國每年城鄉共產生約3.65億噸生活垃圾。
  • ...安丘大盛鎮上馬沼氣發電暨生態智慧農場示範項目,綠色發展一舉...
    目前已建成的高效厭氧發酵罐安丘市大盛鎮今年打造的沼氣發電暨生態智慧農場示範項目目前正在建設,這是安丘市為探索農村清潔能源利用、人居環境改善而建的新型項目。10月25日,記者採訪了解到,該項目建成後,能夠實現對秸稈、畜禽糞便的回收利用,有效促進農林牧業資源綜合利用,實現生物質資源化綜合利用和農業智慧綠色發展。
  • 安丘大盛鎮沼氣發電暨生態智慧農場示範項目 綠色發展一舉多得
    安丘大盛鎮上馬沼氣發電暨生態智慧農場示範項目 綠色發展一舉多得目前已建成的高效厭氧發酵罐安丘市大盛鎮今年打造的沼氣發電暨生態智慧農場示範項目目前正在建設,這是安丘市為探索農村清潔能源利用、人居環境改善而建的新型項目。
  • 來自浙江衢州的綠色金融改革創新實踐
    在衢州,巨化集團在環保方面的實踐已經不局限於集團內部。旗下的安全技術服務公司、環境醫院等已經作為第三方服務機構,參與到衢州首創的安全生產和環境汙染綜合責任險(以下簡稱「安環險」)的實施中,為提高衢州的安全生產和環境汙染風險防範能力發揮著作用。  衢州是浙江的化工產業基地。
  • 安丘大盛鎮上馬沼氣發電暨生態智慧農場示範項目 綠色發展一舉多得
    目前已建成的高效厭氧發酵罐安丘市大盛鎮今年打造的沼氣發電暨生態智慧農場示範項目目前正在建設,這是安丘市為探索農村清潔能源利用、人居環境改善而建的新型項目。10月25日,記者採訪了解到,該項目建成後,能夠實現對秸稈、畜禽糞便的回收利用,有效促進農林牧業資源綜合利用,實現生物質資源化綜合利用和農業智慧綠色發展。
  • 攻研沼氣發電、開發智慧農場 安丘大盛打造綠色能源示範鄉鎮
    近年來,安丘市大盛鎮緊扣「利用農村廢棄資源解決農村清潔能源和生態環保問題」的新農村發展理念,針對大盛農業廢棄物特點,引進山東祿禧大盛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利用「高效厭氧發酵」等先進技術,攻研沼氣發電、開發智慧農場,探索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農業有機肥無害化推廣、生物質能源供電供氣供熱一體化供應新模式
  • 天然氣沼氣發電機組的第一立方氣體為幾度電?
    燃氣發電機組是一種新型高效新能源設備發電機,燃氣發電機組具有許多優點,它也可以代替汽油和柴油作為發電動力。今天,燃氣發生器製造商山東鵬瑪電力講述了燃氣發電機組的優點,以及用戶最關心的1立方天然氣可以發電多少度?
  • 2020-2026年中國沼氣發電行業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沼氣發電行業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認為,沼氣是一種具有較高熱值的可燃氣體,與其它燃氣相比,其抗爆性能較好,是一種很好的清潔燃料,傳統上大多利用沼氣進行取暖、炊事和照明。  我國農村偏遠地區還有許多地方嚴重缺電,如牧區、海島、偏僻山區等高壓輸電較為困難,而這些地區卻有著豐富的生物質原料。
  • 南通海門沼氣發電併網成全省典型 項目共16個
    ……近年來,我市不斷推進沼氣發電併網工程,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大力推動我市畜牧業從分散式養殖向規模化養殖轉型,走出一條「規模養殖+沼氣發電+綠色種植」的循環農業發展之路。農業農村工作,也必須堅定不移地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農業的高質量發展,實施「種養結合、適度規模、循環發展」戰略,積極推行「規模養殖+沼氣工程+綠色種植」的生產模式。尤其是大力推行畜禽養殖沼氣發電併網工程,把多餘的沼渣、沼液作為優質有機肥,用於養魚和蔬菜、花卉以及果樹生產,從而達到減少汙染、改善生態環境、提高農產品品質、提升農業發展質量的目的。
  • 新幹齊頭並進打造新能源大縣 - 吉安市人民政府
    (彭建新、記者吳廣城)近日,贛江新幹航電樞紐七臺發電機組全部併網發電,預計年平均發電量5.34億千瓦時,標誌著新幹打造新能源大縣的目標向前邁了一大步。  近年來,新幹縣加快新能源產業布局,生物質、風、水、光電齊頭並進,全縣新能源年發電總量可達11億千瓦時,年產值達5.5億元,實現利稅1億多元。  從「一花獨放」到「滿園春色」,得益於該縣歷屆黨委政府的大手筆,大眼界。新幹是全國生豬調出大縣,豬糞生產過剩。
  • 光伏發電助力山東菏澤清潔新能源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光伏發電是菏澤市未來能源多元化發展的方向,根據該市新能源發展規劃,到「十二五」末將基本建立起菏澤安全、穩定、清潔、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日前,市政府發布《菏澤市人民政府關於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意見》,就該市光伏發電產業發展制定出一個新藍圖,助力該市新興戰略性產業發展。
  • 泰國能源部大力推廣沼氣發電
    素貼表示,畜牧場生產沼氣項目成本低、可持續、天然無汙染,尤其是養雞場產沼氣的可行性很大。據調查,全國共有462家養雞場具備生產沼氣的條件,如果這些養雞場都能推行該項目,那麼全國每年都能用沼氣產點達5.54億瓦,總價值達16.63億銖。
  • 解決沼氣發電機150kw突然不發電的方法
    解決沼氣發電機150kw突然不發電的方法上期我們說到發電機組工作中突然不發電這一問題,那可能存在的原因我們知道了,那應該怎麼解決這一問題呢?別急。今天華全就帶您來看看,馬上便知分曉~沼氣發電機組150kw不發電的處理方法
  • 江蘇如皋供電:助力養豬場年沼氣發電70萬度
    中國江蘇網5月11日南通訊(記者 曹敏 通訊員嚴文藻 印利鋒)「供電公司的服務真是太到家了,不但上門為我們養豬場辦理沼氣發電併網業務,還主動介紹國家階段性降低用電成本的優惠政策,真是太感謝啦!」5月9日,如皋市時來牧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周學良拉著江安供電所所長印利鋒的手說道。
  • 以嶺藥業獲評首批國家級綠色工廠 中藥廢渣變廢為寶
    中藥廢渣變廢為寶一直以來,中藥藥渣的處理和再利用都是中藥產業的共性問題,以嶺藥業每年產生30000噸中藥廢渣,並花費大量資金對其進行處理。以嶺藥業總經理吳相君說,為了解決這一難題,企業投資了3000多萬元建設實施「生產基地中藥渣綜合利用項目」,中藥廢渣經發酵處理可產生沼氣、沼液和沼渣,沼液和沼渣經加工可成為優質有機肥和養殖餌料;通過沼氣鍋爐每年能產1.5萬噸蒸汽用於藥業生產,這就相當於每年節省了2000噸煤!藥渣制沼氣過程中會產生副產物硫磺,運用溼法脫硫技術回收硫磺,既減少了對環境的汙染,又獲得了新增收益。
  • 變廢為寶的垃圾回收
    通過分類投放、分類收集,把有用物資,如紙張、塑料、橡膠、玻璃、瓶罐、金屬以及廢舊家用電器等從垃圾中分離出來單獨投放,重新回收、利用、變廢為寶。 垃圾焚燒 變廢為寶 一個500噸的垃圾填埋場至少佔地1000畝,而且平均壽命10年多,填滿了必須換新地方。
  • 企業利用垃圾填埋沼氣發電所得可享各種優惠
    北極星固廢網訊:按照國務院促進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有關決定精神,為落實垃圾填埋沼氣發電項目企業所得稅政策,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在2016年12月發出《關於垃圾填埋沼氣發電列入〈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試行)〉的通知》(財稅〔2016〕131號),規定自2016年1月1日起,將「垃圾填埋沼氣發電項目」列入可享受減免稅優惠的「沼氣綜合開發利用」範圍
  • 推廣清潔能源守護綠水青山
    名詞解釋: 清潔能源,即綠色能源,是指不排放汙染物、能夠直接用於生產生活的能源,它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原材料可以再生的能源,如水力發電、風力發電、太陽能、生物能(沼氣)、地熱能(包括地源和水源)海潮能這些能源。可再生能源不存在能源耗竭的可能,因此,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日益受到許多國家的重視,尤其是能源短缺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