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會「繫鞋帶」,才是真正輸在起跑線,家長要掌握育兒小技巧

2020-07-30 木蓮媽媽
孩子不會「繫鞋帶」,才是真正輸在起跑線,家長要掌握育兒小技巧

文丨木蓮媽媽,原創內容

家長們在訓練孩子穿戴衣物的時候,往往忽視了一個重要的生活技能環節,那就是「繫鞋帶」

很多孩子都已經成人了,還沒有學會繫鞋帶的本領,這一現象並不罕見,據調查,30%的初中生都不會繫鞋帶。

孩子不會「繫鞋帶」,才是真正輸在起跑線,家長要掌握育兒小技巧

孩子不會「繫鞋帶」,才是真正輸在了起跑線

7歲的可可非常喜歡運動,平時早上和晚上都會和爸爸一起去跑步鍛鍊,作為運動小能手,可可非常期待在體育課上給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速度。

這天體育課,老師就按照小組隊列分布,每組4個人在跑道上比賽800米,可可別提有多興奮,自己絕對是第一名。

孩子不會「繫鞋帶」,才是真正輸在起跑線,家長要掌握育兒小技巧

大家熱身完畢,摩拳擦掌準備衝刺的時候,可可後面小組的成員大喊:「可可,你的鞋帶開了!」

可可一看,果然鞋帶鬆開了,平時都是爸爸給系好,直接一腳蹬的,這鞋帶要怎麼系啊,正當可可蹲下擺弄的時候,老師的哨聲已經吹響了。

身邊的選手都已經衝出去了,可可卻還是發愁,索性直接把鞋帶塞到鞋子裡起身就跑。

孩子不會「繫鞋帶」,才是真正輸在起跑線,家長要掌握育兒小技巧

可是意外發生了,可可的鞋子鞋帶甩出來,重重地絆倒了可可,還沒跑到終點就在中途摔了一大跤,這下可可真是惱羞成怒了。

孩子不會「繫鞋帶」,才是真正輸在起跑線,家長要掌握育兒小技巧

「繫鞋帶」是家長們忽視的細節技能

現如今,市場上的產品五花八門,鞋子也是各式各樣,很多童鞋店裡基本上售賣的都是一腳蹬或是魔術貼的鞋子,很少看見有鞋帶的鞋子。

一個也是方便家長給孩子穿鞋,一個也是方便孩子行動,大環境的因素也讓家長往往忽視了教孩子繫鞋帶這件事情。

孩子不會「繫鞋帶」,才是真正輸在起跑線,家長要掌握育兒小技巧

家長一時偷懶,難的是苦了孩子,網絡上搜索不會繫鞋帶的關鍵詞,留言的帖子比比皆是,更有高中生說自己不會繫鞋帶就一直踢著鞋帶走路,回家讓父母系。

其實當孩子長到4~6歲的年齡階段,家長們就應該開始教孩子如何繫鞋帶,這個時間正好是孩子精細動作發展的時期,也是父母們最佳的教學時間。

孩子不會「繫鞋帶」,才是真正輸在起跑線,家長要掌握育兒小技巧

教孩子繫鞋帶的小方法

繫鞋帶的方法有非常多種,推薦一款父母們熱愛的教孩子繫鞋帶的方法,俗稱兔耳法,把鞋帶當成兩個兔耳朵最後打成一個蝴蝶結就可以了。

具體步驟如下▾

step1:先把兩端鞋帶拎起,然後把其中一條搭在另一條鞋帶上,將尾巴從下方穿過,可以告訴孩子穿過兔子洞,形成一個扣。

孩子不會「繫鞋帶」,才是真正輸在起跑線,家長要掌握育兒小技巧

step2:製作兔耳朵,將兩個鞋帶捏起,雙手握住,將兩個兔耳朵交叉,在中間留一個口。

孩子不會「繫鞋帶」,才是真正輸在起跑線,家長要掌握育兒小技巧

step3:將兩個兔子耳朵打結,拉扯後繫鞋帶完成√

孩子不會「繫鞋帶」,才是真正輸在起跑線,家長要掌握育兒小技巧

(系法圖片來源轉自raisingchildren.net.)

孩子不會「繫鞋帶」,才是真正輸在起跑線,家長要掌握育兒小技巧

給家長們教孩子繫鞋帶的幾點建議

1)分清左右

首先,父母們有一個艱巨的任務那就是教孩子分清左右,知道哪個鞋子在左邊,哪個鞋子在右邊,很多小朋友常常把鞋子穿反。

孩子不會「繫鞋帶」,才是真正輸在起跑線,家長要掌握育兒小技巧

在教孩子學會繫鞋帶之前,父母應該確保孩子能夠分辨左側還是右側,先學會分清自己的左右腳,再去分辨鞋子。

如果孩子識別非常困難,家長們也可以用兩種不同顏色的鞋帶來教孩子區別,接下來就可以教孩子掌握動作要領了。

2)簡易教學

不要在一個時間段裡教孩子多種繫鞋帶的方法,家長們應該選擇一種孩子最能接受的,或是簡易快速學習的方法

孩子不會「繫鞋帶」,才是真正輸在起跑線,家長要掌握育兒小技巧

這樣會讓孩子更集中注意力,專注於一個方法來以最快的速度學會,多種方法只會讓孩子手忙腳亂,一項也學不懂。

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要只說話自己給孩子演示,要拿和孩子同一側的鞋子讓孩子跟著一起練習,這樣孩子通過模仿家長的動作也能很容易學會。

3)保持耐心

對待孩子要保持耐心,很多家長在指導過程中往往就失去了耐心,雖然教孩子繫鞋帶是一個艱巨的任務,不過家長們可以找到一些好方法。

孩子不會「繫鞋帶」,才是真正輸在起跑線,家長要掌握育兒小技巧

比如把繫鞋帶分為幾個小步驟,一點一點地教孩子,或者可以運用形象模擬,把鞋子比喻成小動物,以孩子能理解的思維模式去指導。

讓孩子循環練習,多次動作重複就可以熟悉掌握繫鞋帶的技能,家長們應該學會多去讚美自己的孩子。

木蓮媽媽小tips:

孩子們不會繫鞋帶,不是真不會,其實是沒學過。家長們多去重視細節教育,從娃娃抓起,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相關焦點

  • 孩子不會「繫鞋帶」,才是真正輸在了起跑線,這個育兒技巧學起來
    孩子不會「繫鞋帶」,才是真正輸在了起跑線7歲的可可非常喜歡運動,平時早上和晚上都會和爸爸一起去跑步鍛鍊,作為運動小能手,可可非常期待在體育課上給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速度。這天體育課,老師就按照小組隊列分布,每組4個人在跑道上比賽800米,可可別提有多興奮,自己絕對是第一名。
  • 為什麼兒童一定要學會繫鞋帶?4個要素必須記得
    家長們在日常教兒童怎麼穿衣服的時候,往往會忽略一個問題,那就是,沒有教兒童怎麼繫鞋帶。鞋帶也是「起跑線」有很多兒童都已經長大成人了,還沒有學會怎麼繫鞋帶,這一現象十分常見,據調查,有30%的初中生都不會繫鞋帶。
  •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什麼才是孩子人生真正的起跑線?
    現在有些家長,從小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輔導班,綜合理由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是這個「起跑線」到底在哪裡?它的本質又是什麼?有些家長也會為了這個「起跑線」而焦慮! 家裡有孩子的時候,我們家長難免不對「起跑線」這個詞感到敏感。
  • 視頻教孩子繫鞋帶?又快又好還不松!
    鞋帶不會系,才叫真正「輸在起跑線」這個標題不是要「炒冷飯」或者故意給你製造焦慮的,想像一下,如果孩子在田徑賽場上摩拳擦掌已經準備好了勝利者的歡呼,結果因為起跑前鞋帶突然開了自己又不會系咱國內的孩子,會繫鞋帶的比例還比不上人家。我搜到一個小學組織二年級孩子參加自理能力比賽,共有四項內容:系紅領巾、疊毛巾、整理書包和繫鞋帶。結果一大半孩子都倒在了繫鞋帶這一關,只有9個孩子會繫鞋帶,靠這項本事輕鬆贏得了比賽。即便是五年級的大孩子,也只有一半孩子會繫鞋帶。
  • 那些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父母,要知道,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線
    未來如果沒有興趣只是在家長的追趕下一步步向前不知會發展的怎麼樣?3歲本應擁有活力的年齡,真的希望孩子活出他本真的樣子。每一個年齡最本真的樣子會推動孩子。有的家長會說,我逼他學鋼琴是想練習手眼協調能力、開發大腦。那,打遊戲也可以達到這個目的,不是麼?說這句話是要讓家長認清,特長教育、美育教育在兒童期尤為重要,這一點不可否認,但真正的美育教育是讓人類靈魂高貴的教育。
  • 孩子學畫畫、跳舞……就不會輸在起跑線上?真正的啟蒙教育是數學
    最近發現,很多家長都給孩子報了什麼舞蹈班、跆拳道、畫畫、書法班。有些家長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些興趣班乾脆都給孩子報了。這讓人很懷疑,孩子能學得過來嗎?沒錯,孩子的啟蒙教育非常重要,但是也不能像上面那樣囫圇吞棗,每樣都嘗試。
  • 什麼才是真正的「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何若杯酒笑談詩,ID:xueshuaizh】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現在培養一個孩子,自然不能與三十多年前的培養方式同日而語。而在如今,「散養」的教育方式幾近絕跡,「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已經成為了被廣大家長們所熱忱擁戴的口號,更加被轉化為了實際行動。當然,我也是千千萬萬名家長們之中的普通一員,家裡的小朋友也有報補習班和興趣班的相同經歷,周末同樣也曾經在不止一個興趣班之間奔波。
  • 家庭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線
    每一個成人,富二代、官二代除外,都要為生計奔波,讓自己、孩子、父母能夠生活的好一點,再好一點。長期生活在緊張的家庭關係之中,孩子的性格以及對未來的家庭構想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從性格上講,長期家庭關係緊張,孩子缺乏安全感,性格易怒,遇事容易著急,不會心平氣和的處理問題。對家庭產生恐懼以及不信任感,未來組成的家庭中也不太擅長處理夫妻關係的矛盾,容易走極端。現在很多家長為孩子的教育傾盡了心血,報各種各樣的輔導班,不想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 初一新生不會繫鞋帶,現在的家長都怎麼了?
    前段時間看到一則新聞,一名初一新生竟然因為不會繫鞋帶而跌了個狗吃shi,被人笑掉大牙。網友紛紛吐槽,「我初一的時候寄宿在學校,什麼都會了。」「我女兒小學就會繫鞋帶,我是不是得回家表揚她一下?」「看來以後魔術貼的鞋子會很搶手了。」
  • 孩子不學習拿什麼和別人比?鄧超:輸在了起跑線又如何?
    在教育孩子這方面,很多人都秉承著「不好好學習是沒有辦法和別人比的」,孩子一聽到這句話就更厭棄學習了,家長就更著急,但是有的時候想想也是,別人家的孩子特別出色,而自己家的孩子什麼也不會,這樣一對比,確實是容易引起家長的「勝負欲」。
  • 父母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線
    讓他真正明白:這個世界比他認為的要精彩和美好得多。這位父親接受採訪時回答說:「父母都是望子成龍,可這個『望』不是幹望,你要有所行動。否則,就是不負責任。」有些家長因為自己一事無成,就把希望全部拋給孩子,置身事外當「甩手掌柜」。自己做不到的,不想做的,就要求孩子去替你他們完成。
  • 教育反思:什麼才是真正的「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我問她,你這樣,孩子會不會壓力太大了,學的東西太多了,你得讓她喘口氣啊。她說,沒有辦法,你不學,別的孩子在學,總不能讓我的女兒輸在起跑線上吧。「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很多父母奉行的真理,於是,早早就開始讓孩子學習識字、背書、記單詞、上興趣班等。我一直覺得這句話,是一些商家為了招生,而寫的一句廣告語。什麼是起跑線?
  • 孩子晚一年上學,會不會輸在起跑線上?看完對比實驗,答案很明顯
    在育兒上,沒有一個父母想要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俗話說得好「笨鳥先飛」,雖然沒有聰明的大腦,但過早的勤奮和努力,說不定孩子也會成才!
  • 杭州不少六年級男生竟然不會繫鞋帶!
    你的孩子幾歲開始會繫鞋帶?最近,杭州安華幼兒園大五班的一位孩子,穿了一雙有鞋帶的運動鞋上學,引發了一場全班性的學習。  幼兒園大班孩子都不會繫鞋帶  「王老師,你能幫我系下鞋帶嗎?」上周,安華幼兒園的王老師正在帶班,聽到小男生煦煦怯生生地請求。低頭一看,發現煦煦穿了一雙需要繫鞋帶的運動鞋。
  •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你知道怎樣才是「贏在起跑線」嗎?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然而你真的知道,怎樣才是「贏在起跑線」嗎?「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在中國家長群體中很盛行的說法,由此也引發了街頭巷尾各種學前班、興趣班、神童課、小天才培訓等等的大行其道。
  • 「繫鞋帶」
    編者按 以前有新聞說「小學生不會繫鞋帶」,豈料現在中學生都不會了。日前,杭州採荷中學舉辦了一場初一新生「繫鞋帶比賽」,要求學生先將鞋帶從鞋子上解下,然後在三分鐘內將鞋帶正確地穿回去再繫緊。出人意料的是,竟然有三成學生不會。你怎麼看待這則新聞?請看以下評析。
  • 清華精英鼓勵網友「佛系養娃」,信了你就輸了,輸在起跑線
    當今這個社會,人們正在變的越來越佛系,佛系工作,佛系健身,佛系飲食,終於也總算有人開始宣揚「佛系育兒」,但是恐怕劉瑜教授忽略了一點,就是關於「普通人」的定義。非要人為把下一代拉倒同一起跑線才算公平麼?這才是最大的不公平。
  • 你的孩子幾歲開始會繫鞋帶?
    上周,安華幼兒園的王老師正在帶班,聽到小男生煦煦怯生生地請求。低頭一看,發現煦煦穿了一雙需要繫鞋帶的運動鞋。 孩子早上出門時,家長幫忙系好了鞋帶,但是到了幼兒園很快鞋帶就散開了,王老師建議煦煦尋求班上孩子的幫忙,只有兩個女生自告奮勇,說爸爸媽媽曾經教過。可實戰下來,都失敗了。
  • #信陽#孩子起跑線的「輸」和「贏」
    現代家庭的教育方式,孩子只能贏,絕不能輸!常聽到家長說「一定要讓我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咱倆孩子可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所以,無論衣著或飲食還有學習,都得趕到別的孩子前面才安心。其實,起跑線無關孩子的輸和贏。只有把握好孩子年齡段的發展目標,對孩子進行各方面的正確引導,即使孩子在起跑線上沒有贏,以後的人生發展也不會輸!
  • 繫鞋帶難倒小學新生 全班35人沒一個會繫鞋帶
    調查發現,該班35個孩子中有21個孩子不會自己整理文具、28個孩子不會自己包書皮 、20個孩子不會自己剝雞蛋皮、26個孩子不會洗碗、24個孩子不會自己洗腳,只有幾個孩子會看鐘表時間,最令記者驚訝的是,班上35個孩子沒有一個會繫鞋帶。記者低頭瞧了瞧孩子們腳上穿的鞋子,只有一名叫閆斌的孩子穿著一雙繫鞋帶的運動鞋,但這名男孩的鞋帶已經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