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木蓮媽媽,原創內容
家長們在訓練孩子穿戴衣物的時候,往往忽視了一個重要的生活技能環節,那就是「繫鞋帶」。
很多孩子都已經成人了,還沒有學會繫鞋帶的本領,這一現象並不罕見,據調查,30%的初中生都不會繫鞋帶。
7歲的可可非常喜歡運動,平時早上和晚上都會和爸爸一起去跑步鍛鍊,作為運動小能手,可可非常期待在體育課上給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速度。
這天體育課,老師就按照小組隊列分布,每組4個人在跑道上比賽800米,可可別提有多興奮,自己絕對是第一名。
大家熱身完畢,摩拳擦掌準備衝刺的時候,可可後面小組的成員大喊:「可可,你的鞋帶開了!」
可可一看,果然鞋帶鬆開了,平時都是爸爸給系好,直接一腳蹬的,這鞋帶要怎麼系啊,正當可可蹲下擺弄的時候,老師的哨聲已經吹響了。
身邊的選手都已經衝出去了,可可卻還是發愁,索性直接把鞋帶塞到鞋子裡起身就跑。
可是意外發生了,可可的鞋子鞋帶甩出來,重重地絆倒了可可,還沒跑到終點就在中途摔了一大跤,這下可可真是惱羞成怒了。
現如今,市場上的產品五花八門,鞋子也是各式各樣,很多童鞋店裡基本上售賣的都是一腳蹬或是魔術貼的鞋子,很少看見有鞋帶的鞋子。
一個也是方便家長給孩子穿鞋,一個也是方便孩子行動,大環境的因素也讓家長往往忽視了教孩子繫鞋帶這件事情。
家長一時偷懶,難的是苦了孩子,網絡上搜索不會繫鞋帶的關鍵詞,留言的帖子比比皆是,更有高中生說自己不會繫鞋帶就一直踢著鞋帶走路,回家讓父母系。
其實當孩子長到4~6歲的年齡階段,家長們就應該開始教孩子如何繫鞋帶,這個時間正好是孩子精細動作發展的時期,也是父母們最佳的教學時間。
繫鞋帶的方法有非常多種,推薦一款父母們熱愛的教孩子繫鞋帶的方法,俗稱兔耳法,把鞋帶當成兩個兔耳朵最後打成一個蝴蝶結就可以了。
具體步驟如下▾
step1:先把兩端鞋帶拎起,然後把其中一條搭在另一條鞋帶上,將尾巴從下方穿過,可以告訴孩子穿過兔子洞,形成一個扣。
step2:製作兔耳朵,將兩個鞋帶捏起,雙手握住,將兩個兔耳朵交叉,在中間留一個口。
step3:將兩個兔子耳朵打結,拉扯後繫鞋帶完成√
(系法圖片來源轉自raisingchildren.net.)
1)分清左右
首先,父母們有一個艱巨的任務那就是教孩子分清左右,知道哪個鞋子在左邊,哪個鞋子在右邊,很多小朋友常常把鞋子穿反。
在教孩子學會繫鞋帶之前,父母應該確保孩子能夠分辨左側還是右側,先學會分清自己的左右腳,再去分辨鞋子。
如果孩子識別非常困難,家長們也可以用兩種不同顏色的鞋帶來教孩子區別,接下來就可以教孩子掌握動作要領了。
2)簡易教學
不要在一個時間段裡教孩子多種繫鞋帶的方法,家長們應該選擇一種孩子最能接受的,或是簡易快速學習的方法。
這樣會讓孩子更集中注意力,專注於一個方法來以最快的速度學會,多種方法只會讓孩子手忙腳亂,一項也學不懂。
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要只說話自己給孩子演示,要拿和孩子同一側的鞋子讓孩子跟著一起練習,這樣孩子通過模仿家長的動作也能很容易學會。
3)保持耐心
對待孩子要保持耐心,很多家長在指導過程中往往就失去了耐心,雖然教孩子繫鞋帶是一個艱巨的任務,不過家長們可以找到一些好方法。
比如把繫鞋帶分為幾個小步驟,一點一點地教孩子,或者可以運用形象模擬,把鞋子比喻成小動物,以孩子能理解的思維模式去指導。
讓孩子循環練習,多次動作重複就可以熟悉掌握繫鞋帶的技能,家長們應該學會多去讚美自己的孩子。
木蓮媽媽小tips:
孩子們不會繫鞋帶,不是真不會,其實是沒學過。家長們多去重視細節教育,從娃娃抓起,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