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文化:地藏菩薩的傳說,和皇帝節的由來,原來是這樣的

2020-12-23 上善小哥2

說起佛教文化,也是博大精深啊,佛教自古以來是我國,古老的文化,地藏菩薩的傳說也是很富有,文化色彩啊,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據佛教經籍介紹,佛門四大善薩之一的,地藏善薩生在農曆七月十五日,九十九年後在七月三十日入滅。因此,佛門弟子在其身後定七月三十日為地藏菩薩涅槃日,要舉辦地藏法會。但在中國民間,民眾把這些神神鬼鬼的生辰忌日搞得十分混亂,並且動輒稱某日是某神的生日,而很少區別出生日、忌辰來,更不用說所謂成道日了。

因此,民眾照例稱七月三十日為地藏菩薩誕辰,俗名地藏節:「七月三十,俗名地藏節。以東郊三官堂為集會之所。農人於是日將田具及木製品陳列於道,任人取購。日間各坊廂雲車絡繹於道。晚間燈火輝煌,通宵達旦。並有鄉人頭戴箬笠,身著布裙,沿途誦經,一步一拜,謂之拜香。」由此看來,地藏菩薩的誕辰確實夠得上一個節了。為什麼地藏菩薩有這樣的榮耀呢?為什麼人們對他如此信奉、以致步一拜去拜香呢?這首先得從地藏菩薩本身託說起。

在佛門中,從佛祖到僧眾是分等分次的,最高的是佛,除了佛祖釋迦單尼(現在佛)之外,還有過去佛燃燈佛和未來第佛彌勒佛。第二個等級的是菩薩,地位僅次於佛。菩薩的數目比起佛來要多得多,有十二圓覺菩薩、八十菩薩、四大菩薩等,普薩本身也是分等次的,種是有名號的大菩薩,一種是無名號的小菩薩。諸菩薩之中,只有四位能夠佔山定居、自立道場,他們是觀音、文殊、普賢,另一位就是地藏,地藏是梵文的意譯,因為地藏菩薩「安忍不動猶如大山,靜慮深密猶如地藏」得道之前是新羅國的王子,叫金喬覺,長的軀體魁偉,異骨想頂聳骨奇,人佛門後號地藏比丘。唐高宗的時候,他從海路來到中國,隨處參訪,遊化數年,後來在九華山(今安徽青陽縣境內,號稱「東南第一山)結廬修行好多年後,他被人發現,並布施整個九華山給他,而九華山的主人岡公也從此成為地察護法,兒子也隨地藏出家。

十年以後,盛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1739年)七月三十日,地藏比丘在此入滅,活了九十九歲。他死後,肉身不壞,以全身人塔,築成所源肉身塔。從地藏菩薩由王子到比丘到入滅的身世看,並無什麼特別之處,但他人滅成為菩薩以後,被佛經所渲染,說他受釋迦車尼的囑咐,在釋迦入滅和未來彌勒佛未降生這一段時間內說法度世。因有佛祖囑託在身,地藏苦薩便發下誓願:為是罪苦六道眾生廣設方便,盡令解脫,而我自身方成佛道。」由此,他被冠以「大願地藏」的尊號,地藏菩薩所發大願的內容,和他成為中國民眾最祟拜的兩位菩薩(另一位是觀音菩薩)有著密切的關係,

白化文先生在其所著《漢化佛教與寺院生活》一書中對此分析透闢,非常精彩:「大願是:1.孝道,即孝順和超薦父母;2.為眾生擔荷一切難行苦行;3.滿足眾生需求,令大地草木花果生長;4.祛除疾病;5.要度盡地獄眾生,不然『誓不成佛』,這些內容,如孝道,很有些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氣息,是佛教漢化後適應本地情況的新說教;保護農業和防治百病,更適合以農立國的中國國情,特別受農民歡迎;至於代眾生受苦難並度盡眾生,那可太容易被受苦受難的中國老百姓理解和接受了。所以,除了觀音以外,地藏菩薩在舊中國下層的信徒最多,這就是地藏菩薩的由來,不過古人還有一種古老的節日,那就是皇帝生日節

皇帝生日節,這是中國歲時節俗中最奇特的一個節日。應該說,這個節日的節期並不是確定的一這節日以皇帝的生日為節期,各位皇帝不可能同一生辰,所以節期也就不確貯。儘管這個節日也是以人物的生辰為基礎的,一如其他歷史、傳說人物的生服,但它所涉及的人物和時日則不只一個,而幾乎是唐玄宗以後所有的皇帝、所有這些帝的生日。所有這些,便構成了這個節日的奇特性以皇帝老子的生辰為節日,起於歷史上那位大名票果的唐玄宗。這位李三郎在文治武功方面雖然沒有多少建樹,但在其他方面則大大地風光,他與件美人楊責妃的愛情故事千年傳誦,迄今不絕,以至於楊貴妃因此而成為埃及豔后克巴特拉樣的世界級名女人;他雖不善治國,卻喜歡跑到戲班子裡去,也來個粉墨登場、因此被後世的梨園子弟奉為祖師或保護神;而第一個搞出什麼「皇帝坐日節」的,又是他。

據《舊唐書玄宗紀》載,唐玄宗生在垂拱元年(公元68年)八月到,從群臣之請,遂定是日為千秋節。然而,千秋還是太短了些,不過癮。唐代的文武百官們便又在天寶七年(公元748年)改幹秋節為「天長節」,大約是取天長地久的意思萬事開頭難。既然唐玄宗已開「皇帝生日節」的先河,後代的皇帝老子們和文武百官們不甘落後,也便順著這條渠道走了下來。有的皇帝獨出機杼,給自己的生日節定個專名,比如「慶成節」。更多的則是不定專名,通稱聖節或萬壽節。慢慢地,這種「皇帝生日節」不僅行於宮廷,也影響到官府、民間。唐以後,以萬壽節為題的詩文頗多,如元代有王惲的《萬壽節出左掖門》詩,明代有袁煒的《萬壽節賀表》等等。

以皇帝生日而確定的節日,在宮廷無疑是有絕對影響的,同時也因借政治權力的威勢以及人們的崇尚心理而影響到民間。這就使我們不能不注意到宮廷與民間的禮俗交流、影響的問題。從許多文獻記載來看,傳統節日中有太多的節俗來自宮延,對此,只要注意到民眾沒有掌握文字這一點,就會釋然了:一些民間的節俗因未能記錄而沒有被記載上宮廷皇室的大事簿上,相對而言,官廷皇室正是因為有了掌握文字的史官、文人,才有意、無意間傳下來更多的節俗。同時也不能不承認,宮廷的禮俗對民間尤其是對都市的禮俗給予了很大的影響。首先,宮廷的禮俗往往能在總結各地習俗的基礎上集大成,甚至推陳出新,又有強大的人、物力作後盾來支持其次,政治權勢的位移而使官廷禮俗具有規範和示範作用;再次,民眾的崇尚心理也是不容忽視的原因之一

歷史上許多吃喝皇帝、玩樂皇帝,諸如漢武帝、隋煬帝、唐玄宗等,都對中國歲節禮俗的豐富和完善作出了他們應有的「貢獻」。此外,宮廷依靠他們的政治權勢禁止或推動某些節俗的情形也是有的,「皇帝生日節」、元宵節的盛衰消長,可以說是最典型的例子。當然,無論宮廷還是民間,其禮俗文化的性質是一致的,都是農業文化的一部分。

相關焦點

  • 農曆七月二十九,恭迎地藏王菩薩聖誕,地藏菩薩的傳說,都在這裡
    今年農曆七月二十九日,是地藏王菩薩的聖誕。而地藏王菩薩聖誕日子的由來,也與這個在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人物,有著直接的聯繫。相傳在唐朝開元末年,有一位新羅國(朝鮮半島)的出家人,孤身一身帶著他的寵物白狗善聽,跨越茫茫大海,來到大唐求法。
  • 中元節是什麼節日?七月半中元節的來歷由來及傳說故事
    中元節是什麼節日  中元節俗稱亡人節、七月半,是我國古代傳統節日,與清明節、寒衣節並稱為三大鬼節。起於北魏的中元節迄今已千年有餘,在這一天,放燈讓鬼魂得以轉世的習俗時代承襲,並在發展過程中融入了時代特色。  而在佛家的說法裡,七月半這天要感恩報答父母的生長養育之恩。
  • 農曆七月廿九,地藏王菩薩聖誕日的由來
    在我們中國漢地,地藏菩薩被尊稱為「大願地藏王菩薩」,與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並稱為四大菩薩,廣為人知,深受大眾喜愛和敬仰。所以佛用大地來比喻我們的心地,心地就是自性,我們的自性也和大地一樣,一切具足,一切萬法也都是由真性而生,《華嚴經》裡面講:「唯心所變,唯識所現」,就是說我們自性裡本來就具足無量無邊的智慧德能。「藏」,是含藏的意思,好比世間有好多珍寶,大家都希望收藏起來,這樣才感覺生活會有保障,心裡才感覺安全。
  • 佛教節日:地藏菩薩聖誕
    2019年8月29日,農曆七月廿九,恭迎地藏王菩薩聖誕日。地藏菩薩,或稱地藏王菩薩,曾音譯為「乞叉底蘗沙」。據《地藏十輪經》因其「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與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一起,深受世人敬仰。
  • 地藏王菩薩和蔡山的不解之緣
    佛教中四大菩薩,指的是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四位法力高深的菩薩。智、悲、行、願是大乘佛教四大菩薩之表徵,文殊表智慧、觀音表慈悲、普賢表行踐、地藏表願力。《地藏十輪經》謂其 「 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故尊為大願地藏王菩薩。有一世,地藏菩薩是一名普通的婆羅門女,她的母親悅帝利打僧罵道,修習邪魔外道,死後墮入地獄受苦,她心疼母親,傾其所有,供養佛菩薩,把這些功德回向給她的母親,她的母親因此離苦得樂,去往天道。  有一世,地藏菩薩還是一名叫光目的女子,她母親生前喜歡吃魚鱉之類的動物,造下無數殺業。
  • 中國佛教寺院中的地藏菩薩
    據《宋高僧傳》、《重僧搜神記》等稱,金喬覺「趺坐函中,遂沒為地藏王」,過了三載,「開函視之,顏色如生,舁之,骨節俱動,若撼金鎖焉,隨(遂)名金地藏」。因其生前篤信地藏菩薩,而且傳說其容貌酷似地藏瑞相,人們便認定他是地藏菩薩轉世。九華山也就被認為是地藏菩薩道場。而對地藏菩薩的信仰,在民間也越益流行。每年農曆七月三十日,即傳說的地藏菩薩誕辰之日,各地前來九華山朝拜的信徒絡繹不絕。
  • 佛教 地藏王菩薩
    (一)必須澄清的一些民間流傳之觀念首先就是民間信仰中的《目蓮救母》之故事,這目蓮救母的故事情節,你我小時候大概都看過電影、電視劇、歌仔戲、小說、傳說等。很多人都誤認為目蓮是中國人,更自己想像著,認為目蓮救母之後,也修成佛道,最後因釋迦佛的託負,而做了地藏菩薩。
  • 地藏王菩薩名號由來,入地獄發誓「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有前因
    地藏王菩薩是漢傳佛教四大菩薩之一,道場在安徽九華山,千百年來香火鼎盛,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在中國很多影視劇包括佛像中,地藏王菩薩都是男相,但實際上在傳說中地藏王菩薩是女子,而且還是一位大孝女。又一傳說,地藏王菩薩最開始是一位叫「光目」的孝女。她的母親生前喜歡吃魚子,因此犯了很多殺生之罪。光目女知道以母親所犯殺罪,死後肯定是要墮入地獄惡道受苦的。
  • 大型石雕地藏菩薩精雕石雕地藏王菩薩寺廟佛像雕塑
    石雕地藏王菩薩是由天然石材來雕刻的,石雕地藏王菩薩則多為光頭或是頭戴毗盧冠,身披袈裟的出家僧人之相。一手持錫杖,一手持蓮花,或是手持幡幢、寶珠等。石雕地藏王菩薩-凱巖石業從佛教文化中看,地藏王菩薩是漢傳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他曾道:「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 原來這些日本文化都與佛教息息相關
    ▋與佛教息息相關的日本文化佛教在西元6世紀中葉時,經由中國和朝鮮半島傳入日本,陸陸續續受到了平安時代的天皇、鎌倉室町時代武士的推崇,對於日本政治、文化均有非常長足深遠的影響。滋賀縣雄琴溫泉的由來與「最澄大師」有日本人愛泡湯舉世聞名,不過最初泡溫泉的是四處修行的僧侶,因為在佛教當中有「淨身」的觀念,泡湯就是淨身的一種方式,也因此許多溫泉鄉流傳至今的傳說都跟僧侶有關係
  • 農曆七月二十九,恭迎地藏菩薩聖誕日!
    農曆七月二十九日,是為地藏菩薩聖誕日,敬請四方善信在這天布施放生、孝敬雙親、誦經禮佛,功德殊勝。地藏菩薩是漢傳佛教四大菩薩之一,他象徵著大願,應化道場位於安徽九華山,又因其悲願持重,「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大願廣為世人稱頌。
  • 佛法常識:『大願地藏王菩薩』名相寓意及由來,佛弟子不可不知!
    一般菩薩之造形多為頭戴寶冠、瓔珞裝飾、身披天衣的天人相,而地藏菩薩則為光頭圓頂或頭戴毗盧冠、身披袈裟、手持錫杖的出家相。由於地藏菩薩發願在無佛的五濁惡世中,應化現身以濟度眾生,為了使眾生能深信因果、尊敬三寶,是以顯現出家之「大願地藏王菩薩」之名的由來地藏菩薩所以稱為大願地藏王菩薩,是因為從久遠以至今日,其悲心大願就是要到最艱苦的地方去度化眾生。「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成菩提」反應了地藏菩薩的大悲願力。
  • 佛教:在家能否供地藏菩薩?不要再迷信了!
    漢傳佛教有文殊、觀音、普賢、地藏四大菩薩,相較於前三者,地藏菩薩可能是被誤解最多的一位。譬如,很多人覺得地藏菩薩久住幽冥,如果修學地藏法門,乃至在家供奉地藏菩薩,會招感厄運。還有人以訛傳訛,認為地藏菩薩,就是民間神話中的「土地公」。
  • 佛教人物第六:地藏王菩薩——和我們這個世界最有緣的大菩薩
    卍請您點擊上面的「關注」,和紅塵一起淨心學佛卍咱們繼續來聊佛教人物,今天要介紹的是地藏王菩薩。各位師兄都知道我們漢傳佛法有四大佛教聖地,分別是一位大菩薩的道場——金五臺大智文殊師利菩薩,銀普陀大悲觀音菩薩,銅峨眉大行普賢菩薩,以及鐵九華大願地藏王菩薩。
  • 農曆7月29|恭祝地藏菩薩聖誕,恭請地藏聖像,功德不可思議!
    農曆七月二十九恭祝地藏菩薩聖誕【恭請地藏聖像,功德不可思議】如果你在家裡南方的地方,供奉地藏菩薩的聖像,經典說,用土、石頭或竹子、木頭,去做一個龕,這樣就是一個供奉地藏菩薩的佛龕或是塑畫地藏聖像,可以用金、銀、銅、鐵,如果你沒有能力,可以自己畫,劃一幅地藏菩薩來供奉都可以。以前就有一個公案這樣講...有個人去畫地藏菩薩,可是呢,他畫的很醜很醜...然後這個人業障又很重,有一天業障現前就舍報了。舍報後就被帶到十殿閻那去審判。
  • 寺廟石雕佛像石雕地藏菩薩
    所以這位菩薩同時以"大孝"和"大願"的德業被佛教廣為弘傳。也因此被普遍尊稱為"大願地藏王菩薩",並且成為了漢傳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唐朝來華求法的地藏比丘被認為是地藏菩薩的化身。這位出身新羅王族的僧人所在的安微九龍山也被視為地藏菩薩的應化道場,並因此成為了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千百年來香火鼎盛。
  • 地藏菩薩本願經的結局,及學習地藏經得益的真實案例
    經過這件事以後,他深切懺悔,便在放光的地方,建造精舍,把朽木粘合泥土,塑成地藏菩薩像,使法燈延續,這就是慧日精舍的由來。法尚和尚在七十八歲那年的二月十四日,告訴眾僧說:「地藏菩薩來到我的房裡,說我是彌勒三會說法中第二會得道的人,今日舍報身,即可生忉利天,我對菩薩說:『天上是五欲境界。
  • 習近平首爾大學話中韓友好 提地藏菩薩化身金喬覺
    ,包括中國佛教中四大菩薩之一的地藏菩薩化身金喬覺。  金喬覺駐錫九華山  被認為地藏菩薩化身  金喬覺,又名釋地藏,俗稱金地藏。為古新羅國國王金氏近族。他早年為新羅宗室,亦是派遣至唐朝的留學生。  唐朝開元年間,古代新羅宗室公子金喬覺,世壽九十有九,曾駐錫九華山,居於南臺,風餐露宿刻苦修行,在世靈跡不斷,華人與朝鮮人皆認為其是地藏菩薩的化身。
  • 《地藏菩薩本願經》要義之序說
    所以有這個因緣,我就把《地藏菩薩本願經》做了一些讀誦,了解深知這部經典還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經典。所以這次來參加法會,就把這個《本願經》的大意以及給我們的啟示及本人的一些淺顯的體會來跟大家做一個共享。無論世間和出世間的善法理念都非常注重孝這個字。尤其我們中國文化,百行孝為先。專門有部《孝經》來詮釋孝的那種天經地義、動天地驚鬼神的勝妙的利益。
  • 地藏王菩薩何許人也?為什麼會居住在地獄?
    大願地藏王菩薩,中國人最熟悉的菩薩之一。然而,多數人並不一定知道:地藏王菩薩究竟何許人也?他是如何修行、證道,又為什麼會居住在地獄之中呢?有人說,地藏王菩薩過去世中,因入地獄救母親,親身感受地獄眾生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