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經當地黨委、政府審批同意,不得開展進校園督查檢查評比考核及各類校園創建活動;
不得組織專項活動進校園;不得組織城市創建類活動進校園;
……
這麼多的明文規定,這麼多的嚴令禁止,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為教師減負」!
日前,江西省出臺了《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十八條措施》(簡稱《教師減負十八條》),明確減負的主要任務、責任主體,把寧靜還給學校,把時間還給教師。
其實,近年來,不少地方都已經出臺政策,為教師減輕不必要的負擔,用「清單」的形式促進「減負」的落實。
江西省內一名小學教師說,「作為一名教師,我和我的同事們為這個『減負十八條』叫好。」這位老師說,除了任課,自己還當班主任,發現各種類似檔案宣傳、科普統計類的文件太多,有些不僅要求學生完成,還要家長配合,導致很多家長也有怨言。
這位老師表示,除了教書育人外,老師還肩負起很多行政工作,各種進入校園的活動要逐個學生去監督落實。「希望相關部門能把減負行動落到實處,讓教師從此告別與教育教學無關的活動!」
《教師減負十八條》從減輕督查檢查評比考核負擔、減輕社會事務進校園負擔、減輕報表填寫工作負擔、減輕抽調借用中小學教師帶來的負擔等方面提出18條具體舉措。
——減輕督查檢查評比考核負擔。建立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審批報備制度,各部門開展涉及中小學校和教師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按照歸口管理原則,實行年度計劃和審批報備制度;
全面清理現有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對現有涉及中小學校和教師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及各類校園創建活動開展專項清理,嚴控總量、層級、規模和頻次,能取消的堅決取消,能合併的一律合併;
改進督查檢查評比考核方式方法,同一事項不得多部門要求學校、教師提報數據材料,不得簡單以留痕作為評價工作成效的標準,不得要求上傳工作場景截圖或錄製視頻等方式來代替實際工作評價。
——減輕社會事務進校園負擔。規範各類專項活動進校園,各級黨委和政府統一部署的重要專項工作,確需學校和教師參與的,由同級教育部門按要求依程序統籌安排;
減少城市創建類活動進校園,各級黨委和政府統一部署開展的城市創優評先活動,涉及要學校和教師參與的,由教育部門按要求依程序統籌安排;
……
杜絕攤派無關事務進校園,各級黨委和政府不得把地方政府部門、單位或企業等與教育教學無關的活動和工作強制攤派給學校;
……
規範微信工作群、政務APP(應用程式)等進校園,未經教育部門同意,不得強制要求或通過與考核掛鈎等方式要求學校和教師關注微信公眾號、下載安裝與教育教學無關的政務APP(應用程式)等進行點讚投票、人物評選、問卷調查、網絡答題等。
——減輕報表填寫工作負擔。精簡各類報表填寫,杜絕各種數據重複上報及表格多頭填寫現象;
規範教育統計和調研工作,針對學校教師開展的調研活動,須按程序報經同級教育部門同意並部署,杜絕不同部門多頭、重複調研;
提升數據採集信息化水平,各級教育部門和學校要建立健全各類教育信息資料庫,各部門按照權限獲取相應的數據,努力做到一次採集多次使用。
——減輕抽調借用教師帶來的負擔。規範抽調借用教師行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建立教師抽調借用和「吃空餉」常態化清理機制,嚴格限制和規範有關部門對教師的抽調借用,實行一年一清理,限期清退;
嚴禁安排教師參加無關的培訓和會議,對於非教育教學方面的培訓,教育行政部門要嚴格把關,除依法依規開展的必要培訓外,能取消的取消,能合併的合併;
科學制定教師考核評價標準,各級教育部門要杜絕與教育教學無關的考核評價,加大教育教學的實質性評價佔比。
據《桂林晚報》報導,日前,廣西印發了《廣西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發布17條禁令為中小學教師減負,其中包括不得安排中小學教師到與教育教學無關的場所開展相關工作,不得安排中小學教師上街執勤等多項規定,營造尊師重教的社會氛圍。
《清單》明確,不得安排中小學教師到與教育教學無關的場所開展相關工作,不得擅自進入校園指導中小學教師開展相關工作。未經縣級以上黨委審批,不得開展涉及中小學校和教師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
《清單》要求,開展城市創優評先活動,原則上不得安排中小學教師上街執勤,不得向中小學教師攤派參加志願活動的指令性任務,不得硬性要求中小學教師參與網上宣傳投票等活動。
不得安排中小學校和教師頻繁參與社區服務、社區衛生、社區治安等社區建設活動,不得要求中小學教師參與影響正常教育教學的活動。
《清單》規定,中小學課程已有愛國主義、衛生健康、法治教育、環境保護、禁毒教育等類似內容,不得重複安排。不得把慶典、招商、拆遷等與教育教學無關的活動和工作強制攤派給中小學校,不得隨意要求中小學校停課出人出場地舉辦換屆選舉、年會晚會、體育賽事等有關活動。
不得向中小學教師攤派計劃生育政策宣傳,人口普查信息採集錄入,社會保險信息採集錄入與收費,農村農民信息調查統計等任務。不得硬性要求關注與教育教學無關的微信公眾號或通過網絡進行點讚、投票、答題等方式開展與教育教學無關的活動。
減少非教學工作量、減少提供材料數量、減少重複工作……多管齊下給中小學教師「減負」,浙江省有自己的「高招」。
規範各類進校園活動減少教師非教學工作量
2019年7月,浙江省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秘書組印發《關於規範中小學進校園活動的實施意見》,建立進校園活動項目申報認定機制,實行清單式管理。
8月,浙江省教育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抓好全省中小學進校園活動規範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市、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將進校園活動集中整治行動納入第二批主題教育專項整治項目,明確工作責任,制訂工作方案,同步開展整治工作。
2019年下半年省級進校園項目僅1項。據統計,經過規範和整治,全省各地各類進校園活動平均每所學校從18.1項減少到4.8項,減少73.5%,
優化職稱評審導向,減少教師提供材料數量
探索中小學教師職稱自主評聘改革。2018年在30所學校開展高級教師及以下職稱自主評聘改革試點。
試點學校對參評教師的日常教育教學了解更加充分,材料掌握更加全面,在評聘中普遍簡化了評審環節,減少了材料數量,過程也更加透明,結果反饋更加及時。
2019年把試點學校擴大到100所學校,截至2019年年底已基本完成自主評聘工作。
以正高級職稱評審引導市地職稱評審工作。2018年正高級職稱評審中,參評教師的身份證、學歷(學位)證、教師資格證、普通話等級證、高級教師職稱等信息,學校和各地嚴格審核把關,不再要求教師提供原件和複印件。
2019年把這一要求擴大到所有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工作,大大減少了教師提供材料的數量。
探索教師管理信息數據共享減少教師的重複工作
依託全國教師信息管理系統,積極探索教師管理的信息化。按照「最多跑一次」的改革精神,2018年省級率先開展中小學正高級教師在線申報和評審,2019年對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表格和材料做了進一步規範,開發全省中小學教師職稱在線申報系統,10月份順利上線運行。
通過教師個人信息的「一次採集、多次使用」,讓「數據多跑路、教師少跑腿」,減少教師之前需要多次重複的工作。
「自己除了教學外,還要監督學生看安全教育專題片或者查閱資料,還要家長在家長群接龍,催著家長去看。」一位班主任認為,作為老師,自己明白安全教育對於孩子的重要性,對於有些工作,老師盡了告知責任,更多的時候需要家長督促孩子完成,現在變成老師督促家長孩子,實在很是消耗精力。
2019年年底,青島市教育局印發 《關於做好減輕中小學教師不合理工作負擔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明文規定清理和規範對中小學的各類檢查、考核、督導評估、評比活動,實行目錄清單制度,把教師從「表叔」「表哥」中解脫出來。
《通知》提出,精簡各類文件、會議,加強統籌管理,減少不必要的事務性負擔。青島市教育局對發文數量實行年度目標管理,嚴格控制發文規格和範圍,強化文件合併和統籌。
堅持每周二、周四為「無會日」,除重大、緊急事項外,不召開面向基層的全局性會議。
《通知》提出,建立督查檢查、考核、評比年度計劃和審批報備制度,改進督查檢查、考核方式方法,杜絕機械式做法。
有人說
減負清單出臺
並不意味著萬事大吉
如何把減負清單真正落實到位
還將是考驗
如今
「尊師重教」已蔚然成風
但未必所有人
都在按教育教學規律辦事
為教師減負
說到了廣大教師心坎裡
我們更希望
儘快把減負清單付諸於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