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中為高考考砸認錯,科普發達國家科研都不靠應試教育嗎?

2020-08-08 科學藝苑

高考一直以來被國人看做一次可以改變人生的機會,國人對高考的重視不言而喻。一般而言,高中的質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該校高考成績的高低,這也導致了天價學區房的現象層出不窮。可見人們對於名校的認可,而如今南京一中卻因為高考沒有考入清華北大的考生而向家長認錯了。

南京一中的素質教育與高考成績的鮮明對比

今年高考由於疫情延遲了一個月,特殊時期的學生成績格外引人注目,高考成績出來後,湖南留守女孩全省第四名,因報考自己鍾愛的考古專業爭得全國考古文博單位祝福和網友的熱議,江蘇文科狀元因為一門選修B+報不了清北復交,最終戲劇性獲得香港大學100萬獎學金資助,除了這些消息之外,南京一中也因為高考成績火了,但是這所南京名校的火可不是因為成績好。而是該校的家長成績公布之後,到南京一中校門圍堵要求校長下課而火的。

家長在學校門口

江蘇自古以來人才輩出,人傑地靈,古代的狀元,現代的院士大多為江蘇人,作為江蘇省會南京市的一所重點中學,南京一中可不是一所等閒之輩的學校,它與南師附中、南京金陵中學、南京中華中學被南京人稱為「南京老四所」。是當之無愧的南京第一流水平的名牌高中,這屆考砸的考生3年之前的中考成績也是相當優秀,南京中考滿分700分,當時南京一中的中考錄取線是631分,在南京排第三名。可以說學生底子並不差。甚至可以說非常優秀。

南京一中

但是在今年的高考中,老四所的其餘三所南師附中、金陵中學成績在400分之上的是147人、75人、南京一中400分以上人數為20人,而且沒有考入清華北大的學生。

在高考成績中,更讓家長氣憤的是,作為素質教育代表的南京一中400分以上為20人,另外一所應試教育的代表南京二十九中今年400分以上人數竟然多達68人,你要知道這屆考生中考時,南京二十九中錄取分數線遠遠低於南京一中的631分,僅有589分。

面對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到底哪個更好的爭論,支持和反對的聲音同樣多,那來看一下世界上發達國家的科學研究和教育如此發達,看看他們的教育是否是應試教育還是素質教育。

不努力刷題通不過的朗道勢壘物理學博士招生考試

前蘇聯物理學家朗道被稱作愛因斯坦之後,最後一個全能物理學家,有人曾這樣評價他,別人獲得諾貝爾獎是他個人的榮耀,而諾貝爾獎頒發給朗道,則是諾貝爾獎的榮耀!

大物理學界朗道

朗道為了招收博士生,專門設立了一門考試,由於該考試難度極大,被稱為「朗道勢壘」,這場考試由一門數學和八門理論物理考試組成。為了通過這場考試,成為朗道的博士,前蘇聯的學生通常在大學本科就開始刷題鑽研考試。

由於朗道水平實在是太高了,全世界不僅蘇聯本國學生刷題,國外的來參加考試的也非常多。

朗道與通過勢壘考試的學生

朗道自己準備了一個筆記本,裡面記錄的是最終通過考試的姓名和通過時間。從1933年到1961年底,將近30多年的時間裡全世界一共有43個人通過刻苦努力,鑽研刷題,以應試教育的方式通過了朗道勢壘物理學博士招生考試,其中至少有18人後來成為蘇聯科學院院士,一位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而中國只有一位通過了該考試,他就是中科院院士郝柏林。

看到這裡,還能說所謂應試教育選拔出來的人才不優秀嗎?

80年代中美聯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項目中出名的「應試教育」

1979年4月初,華人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教授應邀回到祖國開物理學討論班。在這次物理學討論班中,李政道與國內合作達成了「中美聯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項目」。

80年代留學可是新鮮事,全國所有名牌大學的理工學生躍躍欲試,但是其中物理、化學、生物成績最為突出並且連續多年排名全國第一的的竟然不是清華大學,也不是北京大學,更不是東部其他名牌大學,而是地處我國西北的蘭州大學。

為什麼會有這麼奇怪的現象?清北等名校紛紛找原因,最後得出的結論是蘭州大學成立了由知名教授代課的中美聯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項目培訓班,比如物理培訓班,就由蘭州大學物理學教授錢伯初任教,北京大學等東部名校知道後紛紛效仿,效果顯著!

項目實施的10年時間裡,美國著名大學一共錄取了我國915名不怕考試的優秀物理博士生。這部分特殊考試招進美國大學的基礎紮實的博士受到美國教授的廣泛讚譽。這群應試教育選拔出來的公派留美博士,出現了文小剛等世界級的大科學家!甚至可以說培養出了中國物理學界的半壁江山。

1982年全國前五名合影

發達國家英國為何專門引進中國中學教材?

英國是老牌發達國家,更是現代科學的發源地,有牛頓、瓦特、湯姆生、法拉第、焦耳、麥克斯韋霍金等大科學家,同時作為世界高等強國,英國也是我國學生的留學熱門選擇,但是關於英國初等教育的一則新聞非常有意思。

英國首相卡梅倫回答9乘以8時這樣說

《紐約時報》報導,英國的學校準備由中國引入一部叫《真實上海數學》的教材,科技大國教育大國的英國從中國引進中學數學教材,說明咱們國家的中學教育還是很有水平的。英國《衛報》更是這樣說:中國的中小學培養了世界上數學成績最好的學生,而英國學生遠遠比不上這些同齡人,因此英國決定一字不差的翻譯中國數學教材,用於英國本國的中小學教育。

英國教育和兒童事務部副部長莉茲·特魯斯更是親自到上海中小學訪問學習上海基礎教育均衡發展和學生數學優秀的原因。

總結來看,雖然「應試教育」飽受詬病,似乎只有上課少,放假多的素質教育、快樂教育才是正確的,其實從世界上發達國家的教育和科學研究中可以看出,課本知識學習與考試訓練是非常必要的,是最基本的基礎,我國改革開放40多年以來取得的巨大成就,絕對離不開通過高考選拔出來的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龐大的高等教育學生群體,在高考指揮大棒存在的前提之下,對於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爭論,你有什麼見解,可以發表在評論區和大家討論。

相關焦點

  • 南京一中「認錯」,搞素質教育考不過搞應試教育的,這是倒退嗎?
    最近關於南京一中的新聞成為了教育領域的熱議話題。單從高考升學這方面講,南京一中不愧是重點高中,從一本率來說還是非常不錯的。但是今年的高考一本率二十九中比一中高,400分以上的高分學生只有區區10人……為此不少一中家長認為是學校的錯誤,尤其是不重視高考大搞素質教育的錯,並且把矛頭直接對準了校長,要求校長下課……
  • 南京一中為「低分高考」認錯,搞素質教育是在玩火?
    事後,南京一中認錯,並發布有應試教育傾向的整改措施,持續數日的抗議風波逐漸平息。三年後高考,後者達到400分以上學生人數高達68人,一本率也超過了南京一中。南京一中被指責「高分進校,低分高考」。7月31日,南京一中發布《告2021屆高三家長書》,對搞素質教育的做法認錯,並發布有應試教育傾向的整改措施,比如延長晚自習到十點,比如分層教學,組建尖子生團隊。
  • 南京一中為「高考成績不理想」認錯,搞素質教育是在玩火嗎?
    2017年,南京一中中考錄取分631分,位居全市第三,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只有589分。三年後高考,後者達到400分以上學生人數高達68人,南京一中只有10個人,一本率也超過了南京一中。南京一中被指責「高分進校,低分高考」。高考之後,家長點名要求校長下課。家長的矛頭,直接指向南京一中校長尤小平。雖然尤校長是江蘇省名師,但他搞素質教育,不狠抓學習。
  • 素質教育錯了嗎?高分學生少遭家長圍堵,南京一中認錯,稱將加大應試
    似乎離開了分數素質教育什麼都不是高分進校,低分高考,南京一中因高考400分以上學生不多,被家長點名要求校長下課。事後,南京一中認錯,並發布有應試教育傾向的整改措施,持續數日的抗議風波逐漸平息。學校的回應、家長的滿意,被指責為素質教育的低頭、應試教育的勝利。在以分數為升學剛性依據的當下,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依舊難相容。
  • 南京一中為「低分高考」認錯:素質教育還要被誤解多少年?
    「素質教育」與「應試高分」兩難全的問題,很早就引發輿論關注。最近,南京一中事件再次把「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爭論推向風口浪尖。高分進校,低分高考,南京一中因學生高考成績上400分的不多,被家長點名要求校長下課。事後,南京一中認錯,並發布有應試教育傾向的整改措施,持續數日的抗議風波逐漸平息。
  • 南京一中認錯,是應試教育的勝利嗎?
    7月31日,南京一中發布《告2021屆高三家長書》,對家長圍堵學校,要求校長下課一事給與了間接回應。該回應被一些人指責為向應試教育低頭,是教育的恥辱,但卻受到了一些家長的認可,持續數日的抗議風波逐漸消散。
  • 素質教育會影響高考成績嗎?由南京一中高考「考砸」事件說起......
    南京一中的部分高三學生家長,因為該校高考「考砸」而圍堵學校,要求「校長下課」。按一些家長的說法,他們之所以抗議校長,是因為「他搞素質教育,不抓學習,輕視高考」。對南京一中今年高考的情況我不清楚,該校是否或如何「搞素質教育」我不知道,對學校方方面面的管理比如是否真的「不抓學習」「輕視高考」我也不了解。但說「素質教育會妨礙高考成績」我倒有話要說。
  • 南京一中為「高考成績不理想」認錯,搞素質教育真的是在玩火嗎?
    高分進校,低分高考,南京一中因高考400分以上學生不多,被家長點名要求校長下課。事後,南京一中認錯,並發布有應試教育傾向的整改措施,持續數日的抗議風波逐漸平息。這究竟是否是以素質教育的低頭、應試教育的勝利作為以分數為升學剛性依據的最佳處理結果,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是否能夠相容?搞素質教育真的是在玩火嗎?關於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之爭,我們首先要明確二者的含義。
  • 南京一中認錯,被家長拋棄的素質教育,該何去何從?
    事後,南京一中認錯,並發布帶有應試教育傾向的整改措施,持續數日的抗議風波逐漸平息。學校的認錯、家長的滿意,被有關人士指責為素質教育的低頭、應試教育的勝利。在以分數為升學剛性依據的當下,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依舊難相容。
  • 南京一中「認錯」,無論是應試or素質教育,家長要的是孩子前途
    這幾天,關於南京一中的新聞,在這個高考季成了熱點話題。事情起因於今年的高考成績。今年高考分數公布後,南京一中校長被該校高一、高二學生家長點名批評,眾多家長冒雨圍堵在校門口,手舉「一中不行」「校長下課」等抗議標語,理由是該校2020年的高考成績不甚理想。但是南京一中,2020年高考一本率95.34%,這個成績也不低了。家長為什麼還鬧呢?
  • 深圳灣學校「翻車」,南京一中認錯, 脫離高考談教育都是耍流氓
    進來的都是富二代,而真正能吃苦、學習成績很好的富二代畢竟是少數。因此,此次中考翻車,也就不足為怪了。 這兩天,南京一中的大門口,聚集了一群憤怒的家長,他們冒著大雨,舉著「一中不行」!情緒激動地高喊:校長下課!
  • 素質教育和衡水模式悖論:高考家長不滿意,南京一中應該認錯麼?
    近日,南京一中正式發布《告2021屆高三家長書》,對家長圍堵學校、要求校長「下課」一事進行了間接回應。今年高考分數公布後,南京一中校長被該校高一、高二學生家長點名批評,眾多家長冒雨圍堵在校門口,手舉「一中不行」「校長下課」等抗議標語,理由是該校2020年的高考成績不甚理想。
  • 南京一中為「高考成績不理想」認錯,搞素質教育是在玩火嗎?
    高分進校,低分高考,南京一中因高考400分以上學生不多,被家長點名要求校長下課。事後,南京一中認錯,並發布有應試教育傾向的整改措施,持續數日的抗議風波逐漸平息。學校的回應、家長的滿意,被指責為素質教育的低頭、應試教育的勝利。在以分數為升學剛性依據的當下,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依舊難相容。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檀傳寶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任何學校都應反思自己的高考成績下滑,但完全沒必要為堅守的正確的教育觀道歉。學校和全社會都應反思,但目前反思的方向完全不對頭。
  • 低分高考,南京一中認錯,素質教育是在玩火?如何走出教育的怪圈
    最近高考這個話題很火,有人為之歡欣鼓舞,有人為之垂頭喪氣,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南京犯愁了,因入口分高,出口分低,400以上人數少,校長被家長點名要求下課。事情發生後,南京一中迫於壓力,向社會認錯,並發布了具有明顯應試色彩的整改措施,這場抗議風波才被平息。
  • 南京一中緣何高考遭遇「滑鐵盧」?請「素質教育」出來解釋一下
    當我們為學業的負擔而痛苦,為子女的高壓而心疼時,應試教育永遠是一個發洩點。在壓力面前,減負和素質教育,似乎是一個無限美好的願景。但是極端的情緒,帶來的往往是「一想之美」,和病急亂投醫。在我們發洩不滿的時候,可能就連我們自己都不知道,如果真的減負了,我們是否承擔得起。
  • 南京一中校長認錯道歉?到底是素質教育輸了,還是應試教育贏了?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每一個家長最希望看到的事情,而在現在這種社會是一個不絕對公平的社會,只有「高考」才是現在最為公平的考試,只有通過這場考試基本上就可以確定自己的子女能否成為「人中龍鳳」。但是自江蘇省2020年高考分數公布至今,南京一中高考成績下滑,不少家長聚集在南京一中門口,喊話校長,要求校長下課事件在網絡上持續引起熱議。
  • 南京一中為「高進低出」道歉,在高考面前,素質教育真的不行嗎
    江蘇高考文科狀元白湘菱高考分數430分,是江蘇最高,但因為歷史選修是B+,所以無緣高考。這讓網友為她打抱不平,認為是江蘇的高考制度不合理造成的悲劇。真的是這樣嗎?網友爭議的是430這個分數,第一這個名次就該上清北,而沒去關注素質教育模式下,分數變為階段性評價的B+。
  • 「投票貼」南京一中事件:素質教育VS應試教育,你會選擇哪一個?
    近期被南京市第一中學(南京一中)的新聞刷屏了。2020年高考,因為南京一中的高考成績或者升學率沒有達到家長的預期而遭到家長的質疑,家長們認為當初孩子是高分進校,今年高考分數線又低,沒有達到預期。南京一中的眾多家長們冒雨在南京一中校門口舉著「一中不行」「校長下課」的字樣,來表達著對校方的教育方式不滿。據悉,南京一中的一本升學率達到了95.34%,考出了歷史上最好成績,但因為400分以上人數低於同級別的別的學校,遭到家長不滿的情緒。
  • 南京一中「認錯」,是素質教育的失意嗎?
    近日,南京一中正式發布《告2021屆高三家長書》,對家長圍堵學校、要求校長「下課」一事進行了間接回應。今年高考分數公布後,南京一中校長被該校高一、高二學生家長點名批評,眾多家長冒雨圍堵在校門口,手舉「一中不行」「校長下課」等抗議標語,理由是該校2020年的高考成績不甚理想。
  • 南京一中家長喊話「校長下課」,學校「認錯」,真是素質教育輸給應試教育?
    有人說,這是素質教育的失敗,是向應試教育低頭。離開了升學率,素質教育什麼都不是。換言之,所有推進素質教育的教改能得到家長支持,都離不開升學率這條生命線。對這種說法需理性分析。首先,沒有一所高中當前完全沒有應試傾向,推進所謂的「素質教育」,包括南京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