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希特勒德國國籍能否保留尚存疑問

2020-12-12 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二戰結束已經60多年,曾經將世界推入戰火的希特勒也早已被歷史貼上了納粹狂人的標籤,而在德國一座小城直到現在才想起要取消希特勒的「榮譽市民」稱號。德國一名女議員日前更提議,乾脆取消希特勒的德國國籍,可惜德國法律不允許這樣「拋棄」希特勒。

***榮譽稱號將被撤銷

據英國《衛報》3月12日報導,位於德國東北部梅克倫堡-前波莫瑞州(Mecklenburg-Vorpommern)的巴特多貝蘭小城是波羅的海的度假勝地,今年6月的八國峰會(G8)的主會場將設在附近的海利根達姆市,而巴特多貝蘭將承辦一些外圍會議,並為數千賓客和記者提供住宿。當地左翼團體日前提出,希望政府在G8峰會前取消希特勒的「榮譽市民」稱號。

巴特多貝蘭是在1932年授予希特勒這項稱號的,也是第一個這樣做的德國城市。當時納粹黨尚未掌握德國政權,但已經成為議會第一大黨,而在納粹1933年上臺後,向希特勒授予「榮譽市民」稱號成為各大城市的一項通行慣例。

二戰結束後,很多城市早已將授予希特勒的這一稱號取消,但曾屬於東德的巴特多貝蘭似乎忘記了這件事,因此這位大獨裁者至今仍是該城的「榮譽市民」。在柏林圍牆倒塌後,該城議會開始討論這一議題,但據當地官員表示,由於缺少歷史檔案,至今沒有做出任何決議。一名政府職員說:「如果你們沒有結婚證,就沒法離婚。」

當地左翼團體對政府的這一做法提出了批評,他們認為這件事非常簡單,只需要議會發表一紙聲明就可以。迫於壓力,執政黨基民盟將在4月2日的一次會議上再次討論這一問題,並做出決定。

***德國國籍也成問題

不僅希特勒的「榮譽市民」稱號將被撤銷,他的德國國籍身份也面臨著威脅。據英國《泰晤士報》12日報導,不倫瑞克市一名女議員向議會提出議案,要求廢除下薩克森州前身不倫瑞克州政府1932年的希特勒入籍許可文件。

希特勒生於奧地利,為了在德國展開政治生涯,他在1925年放棄了原有的國籍,開始謀求德國國籍。在納粹黨的策劃下,1932年2月25日,希特勒在不倫瑞克州獲得了一份公職,被任命為該州文化和測量局的政府顧問,並由此獲得德國國籍,接著在幾周後參加了1932年的總統大選。因此,不倫瑞克地區被認為是「希特勒走上德國政壇的入口」。儘管不倫瑞克州在戰後改名為下薩克森州,但如今的不倫瑞克市卻依然背負著這一過錯,成為無法擺脫的歷史標籤。

社會民主黨女議員伊索爾德·薩爾曼稱,她希望藉助取消希特勒國籍這一「象徵性舉動」為不倫瑞克市正名,因為接納希特勒入籍的決定是由納粹黨掌控的不倫瑞克州議會做出的,而當時不倫瑞克市的多數黨是社會民主黨,納粹在該市其實無所作為,因此薩爾曼對人們把她的城市與希特勒聯繫起來感到很生氣。

目前,當地法律專家正在考慮薩爾曼這一議案的可行性。下薩克森州司法部官員指出,德國憲法禁止在一個人無法加入他國國籍的情況下剝奪其德國國籍,因為那樣將使他成為「無國籍遊民」。由於希特勒早已身亡,要剝奪他的國籍恐怕更難實現。

下薩克森州政府對這一議案的熱情也不高。州政府一名發言人對《泰晤士報》表示:「我們無意推動這樣的議案,因為我們不希望被外界懷疑試圖逃避為曾經犯下的過錯承擔責任。」

(康娟)

(編輯:王晶)

相關焦點

  • 希特勒生於奧地利,為何能夠成為德國領導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希特勒,一個臭名昭著的人物,曾經領導德國發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世界人民帶來了難以想像的沉重災難。當年的希特勒,在德國影響力特別大,可謂是一呼百應。可是誰又能想到,當時德國人十分崇拜的希特勒,居然不是德國人。這件事聽起來很滑稽,但事實的確如此,希特勒其實是奧地利人。
  • 希特勒讓德國將軍回國,將軍:我寧可不要德國國籍,也要留下來抗日
    另外歐洲的法國,英國,義大利也沒有幫忙,這時候只有兩個國家肯幫助中國,一個是蘇聯,一個是德國,從1931年到1939年,德國一直向中國提供武器裝備,這也是德械師的由來,原本德國幫助中國建立
  • 德國去年新入籍公民六成具有雙重國籍
    中新社柏林8月10日電 德媒10日援引從德國聯邦統計局獲得的數據稱,在2017年新入籍德國的11.2萬人中,有61.4%保留了原國籍。德國《世界報》當天披露的這份數據顯示,在2017年獲得德國國籍的11萬2211人中,有61.4%的人並未放棄其原有國籍。德國之聲指出,這一比例創歷史新高。德國聯邦政治教育中心則指出,2016年相關比例為57.8%,10年前則僅為51%。《世界報》指出,雙重國籍在德國屬於特殊情況,多發生在兒童的父母雙方擁有不同國籍時。
  • 二戰前,希特勒德國的對外政策
    很明顯,至少在這個計劃的初始階段,希特勒需要德國保守民族主義分子的廣泛支持。實際上,1930年後,在布呂寧政府的領導下,外交政策已不再是施特雷澤曼時期較為謹慎的和解風格了。新的、更偏向對抗的外交風格發展起來,從多邊協定向雙邊政治和經濟協定轉變,主要以擴大德國在歐洲西南部和東部的影響為目標。1933年希特勒上臺後,這種趨勢還在延續,但速度更快了,希特勒也更加野心勃勃。
  • 舊影拾記:愛因斯坦為何有德國、瑞士、美國三國國籍?原因複雜
    當時德國法律規定,在17歲之前,男性公民必須要去服兵役,否則將會受到法律的制裁。為了避免回到德國服兵役,1896年1月28日,愛因斯坦主動放棄了德國公民的身份。同年10月29日,他考入了蘇黎世瑞士聯邦理工學院就讀。之後幾年,愛因斯坦一直處於無國籍的狀態,直到1900年,他加入了瑞士國籍。
  • 今天的德國人是怎麼看待希特勒的?
    德國官方對於希特勒的評價一直都是負面的,但是德國民眾對於希特勒則心情複雜2016年1月希特勒的的自傳《我的奮鬥》在德國被重新允許出版,這將是該書在而二戰後首次印刷出版。後來雖然賠款有所減免,但是一直到2010年德國政府才向法國支付完最後一筆賠償金。如此嚴厲的懲罰讓戰後的德國經濟背上了沉重的負擔,而1929年—1933年爆發的世界金融危機更是讓德國社會陷入了嚴重的危機。苛刻的賠款使得德國民眾越發的仇恨《凡爾賽和約》,這給了希特勒執掌德國的天賜良機,希特勒正是憑藉著德國人民對《凡爾賽和約》的仇恨而上臺的。
  • 德國血洗巴西為納粹招魂? 大馬議員:希特勒萬歲
    大馬議員:希特勒萬歲 德國大勝巴西,德國國內球迷陷入瘋狂德國球迷激情慶祝德國女球迷激情助威>德國女球迷賽前合影德國女球迷賽前合影德國球迷現場接吻德國美女球迷  網易體育7月9日報導:  德國在世界盃上
  • 現在德國人對希特勒的評價如何?
    如果希特勒選擇做一個改革家,而不是一個戰爭狂人,說不定他會是一個可以和拿破崙齊名的人。德國納粹一黨自德國投降之後,納粹勢力完全被清洗,許多忠實的納粹黨信徒被處決或者投入監獄。如今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過去七十多年,經歷過二戰德國的人不死的話已經差不多就快百歲了,納粹的教育以及思想宣傳都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新民主思想。德國年輕一代的所接受教科書,都把希特勒描述成一個獨裁者,侵略者,種族主義者,而對他在執政之初的一些經濟措施都輕描淡寫,有意無意的淡化希特勒的積極舉措,更多是把他描繪成一個把德意志民族帶向毀滅的惡魔。
  • 德國聖誕老人塑像模仿希特勒被銷毀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正文德國聖誕老人塑像模仿希特勒被銷毀 2006-12-07 21:27 來源:國際在線 作者:蔣黎黎
  • 蔣介石何曾策動德國軍隊推翻希特勒?
    為免戰爭擴大而推翻希特勒德國不戰而併吞奧地利,更證明反納粹將領的憂慮是多餘的,使希特勒聲望大增,甚至被認為是德國史上難得的天才,加強了他在歐洲、在德國、在德軍中的地位,納粹控制德國之軍、警、民也日益嚴密。當希特勒決定要粉碎波蘭時,一年前想要推翻希特勒的維茨勒本已不作此想。他離開柏林,前往西線統領一支集團軍。哈爾德也不再要去除希特勒,反而埋首於攻打波蘭的計劃書。
  • 德國發現印有希特勒頭像杯子 已展開調查(圖)
    中新網4月15日電 據美國媒體14日報導,最近德國發現一款印有希特勒頭像的杯子,司法部門已經對此展開調查。  最近,德國西部一名女子認為,她在杯子上看到了希特勒,掩映在玫瑰花瓣與花哨的英文詞句中間。結果證實,這個留著一撮板刷胡的男性側面像的確不是她想像出來的。
  • 希特勒心中永遠的痛,貴族出身的德國軍隊將領,卻總與他貌合神離
    之所以產生這個疑問是最當時德國的情況不了解,大家的印象中,二戰時的德國都被洗腦了,全國上下都是對希特勒一個人效忠,甘心情願受他驅使。為他賣命。不錯,二戰時的德國舉國陷入了戰爭狂熱,好多人對希特勒崇拜的五體投地,把他當成德國的拯救者,當成再造德國的神。但也並非大家都是為希特勒一個人二戰,也有不少人是為國家命運二戰,希特勒不過是人民選擇的一個領導人。
  • 新華社記者:在德國議會大廈,我發現了希特勒的名字
    希特勒!NSDAP是「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的縮寫,人們更熟悉它的另一個名字——納粹黨。這是在德國議會大廈拍攝的寫有希特勒姓名條的小鐵盒。新華社記者任珂攝除了希特勒,納粹二號人物戈林、黨衛軍頭目希姆萊、宣傳部長戈培爾等人的姓名在這裡都能找到。
  • 二戰期間,德國的百姓是如何看待希特勒獨裁的?
    今天小編和大家聊聊二戰時期德國民眾如何看待希特勒獨裁問題,我們先不提具有強大影響力的精英階層,先說德國的精英主義傳統。納粹黨上臺的時候這些精英階層在社會輿論中並沒有什麼關係。當沒有人再為溫和派與傳統派投票的時候,納粹黨看到了機會,納粹在這種激進派看準了只要希特勒的投票有三分之一,人民就不會再相信民主只是個表象了。人們便不會再相信諒解與社會共識。那麼在希特勒上臺的前夕,德國既沒有法國的自由民主傳統,也沒有英國人的實用主義與保守主義。那麼對於德國人目前的處境來說,他們的潛意識裡只希望有一個領袖來帶領他們。
  • 納粹德國:從普通士兵到希特勒都「嗑藥」
    此前,有關希特勒等人沉溺於藥物的報導時有耳聞,但該書記載的內容還是遠超想像。    根據歐勒的說法,納粹德國使用過的興奮劑包括古柯鹼、海洛因、嗎啡,最常見的要數脫氧麻黃鹼,也就是冰毒。作為「元首」,希特勒無疑最有條件與這些危險化學品接觸;事實上,他在二戰期間一直用藥物支撐著自己,是個十足的癮君子。
  • 希特勒唯一賜死的德國元帥,死前說了一句話,充滿對希特勒的感謝
    二戰爆發以後,1938年隆美爾已經成為德國的少將,並且在二戰爆發以後任元首大本營司令。由於盟國義大利在北非頻頻遭到英國的牽扯。1940年2月隆美爾被任命德軍第7裝甲師師長,希特勒終於爆發了蓄謀已久的侵略戰爭,在西線戰場,德國採用了閃電戰術,十幾天的時間就越過了荷蘭、比利時、盧森堡,隨後侵入法國。使該師贏得了「魔鬼之師」的稱號。
  • 二戰戰敗後,希特勒自殺了,那德國人恨希特勒嗎?
    二戰戰敗後的德國有多慘?估計沒幾個人能說得清。當時的德國不僅領土被四分五裂,同時在德國的大街上到處都是燒殺搶掠的盟軍士兵。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二戰結束後的德國遠比二戰前的德國還要慘。那麼既然如此,當希特勒選擇在聯軍到來前自殺後,德國人有沒有恨希特勒呢?
  • 希特勒是德國納粹頭子,可是德國人真的記恨他嗎?
    希特勒,世界近代史上不可迴避的一個人物,有人說他是千古罪人,也有人說他推動歷史發展。或許對於我們來說,希特勒還很遙遠,可對於德國人,他們既享受過希特勒帶來的麵包,也飽嘗了他種下的惡果,恨還是不恨?這是一個問題。
  • 「瘋狂」希特勒:讓德國崛起花了三年,而跌入「地獄」則用了四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919年9月,希特勒當時接到德國陸軍政治部的一項命令,要他去調查一個自稱「德國工人黨」的小政治團體的情況。就這樣,希特勒第一次結識了當時只有54名黨員的這個小黨,而這個組織卻成為希特勒後來一步步崛起的平臺。
  • 德國計劃收緊入籍政策 將加大入籍德國難度
    外國移民入籍德國後,他們被允許參加選舉並共同決定德國的政策方向。因為德國表示對那些某種程度上不合適成為德國公民的人沒有興趣,所以並非每個想要入籍的人都能獲得想要的德國護照。 除了現有的規定之外,不久後還將添加更多的障礙:德國聯邦政府計劃在吸收移民入籍和實施其他一些新法規之前更好地澄清相關人士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