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法是萬法之父民法是萬法之母

2020-12-25 法制網


郝鐵川 (上海文史館館長)

最近,張文顯教授說,在我國民法典即將問世的時候,法學界一定要努力把我國民法典的法理說清楚。我覺得這一提議甚為及時和必要,所以對學界過去對此做過的思考做一梳理,間附己見,以拋磚引玉。


隨著社會的發展,調整社會關係的法律必然會愈來愈多。在林林總總的法律中,必然有些是奠基性或基石性的。而哪些真正算是法律體壓艙石呢?筆者認為憲法是萬法之父,民法是萬法之母。憲法主要規範的是權力,民法主要規範的是權利,這些都是法學最核心的範疇。法律職業人士應特別注意掌握憲法和民法的思維方式。


憲法之所以是萬法之父,理由主要是:第一,憲法是一個國家主權的表述或規定。主權主要包括國家對內的最高權、對外的獨立權和防止侵略的自衛權,由永久的人口、固定的領土、有效的政府、與他國交往的能力等構成,是不可分割,不可讓予的。沒有主權的規定,就等於沒有國家。第二,憲法通過設定公民基本權利,作出一國公民與政府關係的基本規定。憲法如同公民頒給政府的一張營業執照,規定了政府的經營範圍(積極實現公民基本權利),如果政府超照經營(違法限制或剝奪公民基本權利),就會遭到公民的法定批評、抗衡乃至吊銷執照。不管是毛澤東和黃炎培在1945年7月關於跳出一「治」一「亂」歷史周期律的「窯中對」,還是習近平主席「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位度的籠子裡,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範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的闡述,其實講的都是人民對政府實行有效的制約,防止人民的公僕變成欺壓人民的主人。第三,憲法是一國根本政治制度、經濟制度等規定,是所有法律中制定和修改程序最嚴格的法律,是其他法律不能與之牴觸的法律,這一點是憲法教材都提及的。


為什麼筆者還要說民法是萬法之母呢?這是因為憲法乃至整個公法的理念、制度設計大都根源於民法。對這一點,不管是國外學者,還是國內學者,都有一定共識。英國法學家梅因說:「權利這個用語不是古典的,但法律學有這個觀念,應該歸功於羅馬法。」(《古代法》,商務印書館1959年版,第102頁)恩格斯說:「資產階級在反對封建制度的鬥爭中和在發展資本主義生產的過程中不得不廢除一切等級的即個人的特權,而且起初在私法方面,後來逐漸在公法方面實施了個人在法律上的平等權利」(《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39頁)。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指出,在羅馬人那裡,私有制和私法的發展沒有在工業和貿易方面引起進一步的後果,因為他們的生產方式沒有改變。到了工業和貿易有了較大發展的資本主義社會,羅馬私法便立即得到恢復,並成為一切國家法律體系的基礎。即使實行判例法的英國,為了私法(特別是其中關於動產的那一部分)的進一步發展,也不得不參照羅馬法的諸原則。在18世紀的法國、19世紀的英國,整個法都歸結為私法。(《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71頁,第368頁)法國法學家勒內·達維德說,法的其他部門只是從民法出發,較遲或較不完備地發展起來的。(《當代主要法律體系》,上海譯文出版社1984年中譯本,第25頁)


在國內學者中,張文顯教授最早闡述民法理念和制度對公法的影響。他在《中國步入法治社會的必由之路》(《中國社會科學》1989年第2期)指出:第一,法治精神是在民法原則的基礎上形成的。現代民法是以商品經濟關係為內容的法律部門,其核心是人權、所有權和平等權,而人權、所有權和平等權是法律權利體系的基礎、主幹,是現代公民權利的原型。憲法中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平等的規定,婚姻法中夫妻平等、男女平等、家長子女人格平等的規定,刑罰中罰當其罪(罪責相適)的規定,行政法中使公民與政府平起平坐的原則,政府不得在不予「公正補償」的條件下徵用私人財產的規定,訴訟法關於訴訟各方在法律和程序面前一律平等的規定,等等,可以說都是民法自由平等原則的升華。不僅民法的原則構成了其他法律部門的基礎,而且民法中的許多制度也成為現代法治的依據或參照。例如,作為現代民主和法治重要結構的代議制或代表制,顯然是參照了民法中的委託代理制度的原理。第二,民法最充分地體現了現代法治的價值。現代法治的基本價值在於通過確認和分配權利和義務,為公民的生產(包括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和生活(包括家庭生活、社會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和經濟生活)提供平等的便利和保護,以保障人的自由、尊嚴和發展,促進經濟增長、社會公平、社會秩序和社會進步。民法的原則和功能最充分地體現了法治的這些價值。民法直接產生於商品生產者的利益需求和權利主張,它的起點和終點都不是懲罰(雖然它包含著懲罰的因素),而是通過劃定自然人和法人的權利及其界限,明確主體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規定生產和交換的一般條件以及對違約和侵權的補救措施,保護人們的正當權利,使人們可以無顧慮地、有合理期望地、盡其所能地進行創造財富的活動。正由於民法體現了現代法治的價值,因此它的存在和實施才能夠弱化或消除避罪遠罰的傳統法律心理,衝擊法等於刑罰的傳統法律觀念,有利於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第三,民法調整的是人們的經濟活動和經濟關係,這一功能使民法介於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由於經濟活動是人類最基本的社會活動,經濟關係是人類社會中最根本的社會關係,所以,民法在整個法律體系中也就具有基礎的地位和決定的作用。從另一角度看,只有在社會經濟活動實行了充分的法律調整,而非單純的行政命令,才有可能在豎立其上的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領域實行法治。由此可以進一步推斷,有無一個獨立的、完備的民法部門,民法是否受到尊重和實施,是衡量一個社會法治程度的重要標準。第四,憲法意識和制度來源於民法和民法傳統。民法傳統中的權利神聖觀念和契約自由精神構成了人權保障、有限政府、權力制約、依法治國的文化源泉。憲法不過是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對民法原則的確認、移植、轉化或升華。法治史表明,沒有民法和民法傳統的社會,要依憲治國是極其困難的,甚至是不可能的,而在民法完備,民法思維已成為公認的社會生活標準的社會,要想徹底廢除憲治,實行人治,也是極其困難、不可能長久的。


張教授的論斷愈來愈得到更多學者論著的印證。例如,馬華峰先生在《中世紀西歐議會代表觀念研究》中指出,代議制理念和羅馬私法「關涉全體之事,須得全體同意」原則密切相關(見該書第133頁,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它本是《查士丁尼法典》中關於共同監護人權利的一項原則。其本意是:當數名共同監護人對被監護人享有不可分割的權利時,任何會影響到其他監護人的權利的監護人行為,都應該得到其他監護人的同意。在羅馬法復興過程中,羅馬法學家和教會法學家對這一原則進行了重新解釋,充分挖掘了其中所蘊含的同意思想,將這一原則從私法領域擴展到公法領域,廣泛運用到教會和世俗王國的各種管理實踐之中。

因此,憲法是萬法之父,民法是萬法之母。

相關焦點

  • 「典」亮居民學法路,民法典遊園會寓「法」於樂
    「典」亮居民學法路,民法典遊園會寓「法」於樂 2020-11-24 18: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宣講民法典 送法進鄉村 | 永泰縣啟動《民法典》宣傳月系列活動
    為推動《民法典》更好更快落實,9月2日,永泰縣司法局聯合宣傳部、政法委、樟城鎮、法學會等單位在樟樹坂社區開展以「宣講民法典 送法進鄉村」為主題的《民法典》主題宣傳月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宣傳展板、現場法律諮詢的方式,面對面向群眾宣講了《憲法》《民法典》、公共法律服務等方面法律知識,結合典型案例,對離婚冷靜期、居住權、高空拋物、個人信息保護等群眾重點關心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做了詳細講解。
  • 真如即萬法,萬法即真如
    大師主要闡述了「真如即萬法,萬法即真如」的佛老思想。佛教自傳入中土以來,在與中土文化的融合、碰撞中前行。經過隋唐兩代的高速發展,佛教尤其是禪宗受到士大夫的推崇。大師以「一月」來比喻真如佛性,以「一切水」來比喻萬事萬物即萬法。
  • 賀劍:民法的法條病理學 ——以殭屍法條或注意規定為中心|民商辛說
    其一,未能妥善處理好民法和其他法律之間的關係。憲法、行政法、土地管理法、民事訴訟法等法律中的規定或常識,因此均以照抄或綜述方式進入民法。其二,未充分理解一般規定的「公因式」價值。隸屬型贅文層出不窮多源於此。例如,《民法總則》第11條(以及此前類似的《合同法》第123條、《物權法》第8條、《侵權責任法》第5條)明明已就特別法優先適用作了申明,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之表述仍比比皆是。
  • 【全民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全民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2020-05-13 02: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法的分類
    按照不同的標準,可以對法進行不同的分類。法主要的分類有:  1.根本法和普通法  按照法的地位、效力、內容和制定程序的不同,可以將法分為根本法和普通法,這種分類僅在成文憲法國家適用。根本法即指憲法,它規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及國家機構的設置、職權等內容。
  • 黃山市狠抓「五個重點」確保學法用法顯成效
    印發《關於完善全市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的實施意見》,健全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法制度,落實國家工作人員任前考法制度。把憲法等法律和黨內法規列入各級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內容,作為各級黨校(行政學院)、社會主義學院必修課。「七五」普法以來,全市縣(區)以上黨委(政府)舉辦法治講座156場,參與人員1.3萬餘人次。 二是抓好青少年這一「重點人群」。
  • 張翔:為什麼「憲法程序法」?
    那麼,今年的論壇為什麼會選擇「憲法程序法」這個主題呢?2018年7月,《中國法律評論》請全國人大法工委的張春生主任、秦前紅老師和我就「推進合憲性審查,加強憲法實施監督」做了一場對話。我的角色設定是向兩位前輩提問。我提了一個問題:是否需要做憲法程序的研究。兩位前輩都表示贊同,認為這是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的題中應有之義。
  • 【廣法時訊】廣德法院舉行領導幹部憲法法律知識測試
    【廣法時訊】廣德法院舉行領導幹部憲法法律知識測試 2020-12-14 16: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嶽塘區法院:國家憲法日,嶽塘法院「頌」法「典」亮你生活
    為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揚憲法精神,12月4日,嶽塘法院以「憲法宣傳周」為契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法治宣傳活動。在院內各庭室掀起讀《憲法》法條活動,黨組書記、院長楊光華帶隊與綜合辦公室主任方剛、法警隊政委王利國一行則到武警湘潭支隊第四執勤中隊開展普法宣傳進軍營活動。在中隊長的引導下,楊院長一行參觀了解了中隊的裝備和日常生活情況。座談會上,楊院長將《民法典》書籍贈送給官兵們,並向官兵們介紹了法院的工作職能,讓官兵們清楚的了解法院做些什麼。
  • 環境法是領域法而非獨立部門法
    在《民法通則》、《民事訴訟法》長期得不到修訂或者得不到透徹的修訂,且《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沒有出臺的時代,為了應對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保障社會公平和環境安全,《環境保護法》、《大氣汙染防治法》等環境法律,基於公平、正義的法律基礎性規則演繹或者派生出了因果關係間接反證原則、無過錯責任原則、舉證責任倒置原則等特殊的法律規則或者利益調整方法。
  • 憲法宣傳周 | 以「憲」為綱,循「法」而治 ——天山路街道開展系列...
    憲法宣傳周 | 以「憲」為綱,循「法」而治 ——天山路街道開展系列宣傳活動 2020-12-08 13: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寓法於樂!南海區第四屆法治文化節今日啟動
    打造法治文化盛宴 點燃市民學法熱情當天下午,隨著神秘「禮盒」的打開,一本《民法典》閃亮登場,南海區第四屆法治文化節正式啟動。有宣傳《民法典》中有關「家庭」法律知識的「愛得更高」,也有宣傳安全生產相關法律知識的「緊握生產安全」等等。參與遊戲的市民群眾可根據實際答題情況,獲得相應數量的「印章」,憑藉「印章」可前往「兌獎區」兌換禮品。市民群眾在玩遊戲之餘,還可參加「繪出美好生活」互動繪畫。一張張被寄託了美好期望的圖畫嵌在牆上,組成了一副藍天白雲,綠水青山的美好畫卷。
  • 最高法:《民法總則》與民法通則.合同法.公司法法律銜接問題
    ,擬編入民法典但尚未完成修訂的物權法、合同法等法律,以及不編入民法典的公司法、證券法、信託法、保險法、票據法等民商事特別法,均可能存在與民法總則規定不一致的情形。民法總則與公司法的關係,是一般法與民商事特別法的關係,公司法與民法總則的規定不一致的,根據特別規定優於一般規定的法律適用規則,適用公司法的規定。例如,《公司法》第33條第3款規定:「公司應當將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及其出資額向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登記事項發生變更的,應當辦理變更登記。未經登記或者變更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
  • 營口市2020年「12.4」國家憲法日《憲法》暨《民法典》知識競賽
    12月4日是第七個「12.4」國家憲法日,我市舉辦憲法暨民法典知識競賽,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揚憲法精神,在全市掀起學習宣傳《民法典》的新高潮。市領導觀看知識競賽,並為獲獎代表隊和選手頒獎。
  • 憲法之聲|汕頭職業技術學院「學憲法、講憲法」演講比賽
    憲法之聲| 汕頭職業技術學院「學憲法、講憲法」演講比賽 汕頭職業技術學院 汕頭職業技術學院微信號 gh_6723a5dcb4d8 功能介紹 汕頭職業技術學院信息服務(日常管理、教育教學、師生活動、重要通知等) 收錄於話題
  • 【「典」讀民與法】第三期——字字千鈞 如何讀懂民法典草案裡的「民」和「法」?
    草案裡的「民」和「法」?數字會說話:據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大會發言人張業遂介紹,民法典編纂過程中,先後10次通過中國人大網公開徵求意見,累計收到42.5萬人提出的102萬條意見和建議。10次,42.5萬人,102萬條。用一句話表達數字熱度的背後是:民之所呼,法有所應。說一個「呼」「應」的細節。
  • 家族 · 信託 | 趙廉慧:作為民法特別法的信託法(上)
    內容提要:信託法作為英美舶來品,這一靈活、便利和普遍性的法律制度要在我國落地生根,應逐漸解決其與本土民商法制度的融合與協調問題。信託法是民法的特別法,其雖然挑戰了傳統民法的邊界,但本質上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民法制度。自我國引進信託法律制度以來,學界和實務界從各個角度對信託法律制度本身及其存在的制度土壤等問題不斷進行解釋與質疑。
  • 【憲法進校園】法伴我行,護航成長!帶你感受崇明區這場憲法知識...
    【憲法進校園】法伴我行,護航成長!帶你感受崇明區這場憲法知識競賽超燃現場!,提高學校師生的憲法意識,創建平安和諧校園,12月3日上午,新村鄉司法所走進西門小學(新村校區)組織開展了一場以「法伴我行,護航成長」為主題的憲法知識競賽活動。
  • 金剛經:「一切法都是佛法」,是法無定法,萬法皆法的自在之道
    網圖「一切法都是佛法」,什麼是一切法,佛祖為眾生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是也,八萬四千法門,是因應眾生的八萬四千塵勞所立,所以在佛祖心中,一切法就是一切事物,只要體性空寂,那麼法法都是實相網圖可是,如果明了一切法皆是佛法之時,我們便可以借假修真,於此煩惱生起之時,以智慧觀照,「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從此智慧常現而不離自性,使念念生起之妄想執著,於一念之間轉化為成道之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