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解讀:把泰安打造成山水生態城

2020-12-22 齊魯網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2013年,全市生產總值增長10.5%左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左右,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2%左右;城鎮新增就業4.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

  ■回顧篇

  全市生產總值2604億元

  預計2012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2604億元,增長10.5%左右。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58.9億元,增長15.01%.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780億元,增長20.5%左右。

  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27億元,增長15%左右。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貸款餘額達到1934.2億元、1219.6億元。

  23個超10億元項目

  120個市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96億元,新開工境內招商引資總投資3000萬元以上項目650個,到位資金420億元。其中,總投資過10億元項目23個。

  引進戰略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現代農業和現代服務業項目282個,策劃重點招商項目300個。現代重工挖掘機、啟程汽車輪轂製造基地、岱銀新宇紡織二期等一批產業大項目投產運營或順利推進。

  加快推進11個重點片區

  歷史文化軸、泮河公園等11個重點片區加快推進。投資300億元財源大街中央商務區順利籤約,投資310億元新華片區奠基開工。

  溫泉路北段、南關路南段建成通車,靈山大街中段建設和龍潭路景觀提升工程基本完工,馮家莊立交等3個城市出口改造項目竣工通車。新增環保型公交車300輛。完成溫泉路、東湖公園等20多個重要區域的綠化提升,泰城順利通過中國人居環境獎專家考核、國家環保模範城市技術評估和國家衛生城市覆審。

  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17%

  預計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0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500元,分別增長13.3%和17%左右。新增城鎮就業7.6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0.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75%.

  城鄉低保、新農合、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城鎮居民醫保、五保供養、優撫、低保重度殘疾人生活等財政補助標準有新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連續八年上調。全市2507所村衛生室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縣級及以下醫療機構實行"先診療、後付費".建成公辦幼兒園168處,城區改擴建小學3所。

  竣工各類保障性安居用房11858套,新增農房集中建設4.8萬戶,完成危房改造1.4萬戶。探索實施住房公積金"零餘額帳戶"管理,累計為4.4萬名職工發放貸款52億元。

  接待遊客4324萬人次

  旅遊業預計全市接待境內外遊客4324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386億元,分別增長16%和21%,旅遊收入佔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4.8%.

  高鐵旅遊諮詢服務中心、泰山溫泉城、天樂城·水世界、泰山螭霖魚博物館等旅遊項目建成運營。泰山榮獲首批國家級服務標準化示範單位,遊客滿意度在全省5A級景區中位列第一。東平水滸文化產業園被列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

  糧食生產"十連增"

  糧食生產實現"十連增",建成高標準基本農田20萬畝。泰山綠茶、新泰芹菜等產品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誌。

  引進擴建澳亞牧場、王老吉飲料、大寶禽產品等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69家,其中過億元的25家。規範流轉農村承包土地65萬畝,建成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和特色農業園區216個。投入資金13.4億元,完成農田水利工程8540處。解決21萬農村群眾的飲水安全問題。

  ■展望篇

  全市生產總值增長10.5%

  2013年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0.5%左右,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3%左右;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9%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左右;實際利用外資增長20%左右,進出口總值增長13%左右。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左右,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2%左右;城鎮新增就業4.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3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1‰以內;全面完成省政府下達的節能減排任務。

  實施"百億企業"培植計劃

  年內重點抓好60萬噸/年LNG裝備國產化、華魯鍛壓大型數控船用卷板機二期、奧特萊斯現代服務產業區等120個左右市級重點項目建設,策劃充實100個左右能夠延伸產業鏈條和補充產業發展短板的重大項目。

  大力實施"百億企業"培植計劃。實施企業總部群體發展規劃,爭取利用3-5年時間,引進30戶國內外500強在泰安建設區域總部、區域營銷中心或研發中心。大力實施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優勢產業培植增強、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產業集群和特色產業聚集壯大"四大工程".實施品牌戰略,推動工業經濟從"泰安製造"向"品牌競爭"轉變。

  打造山水生態城市

  強化泰城中心地位,儘快完成泰城遠景空間發展戰略規劃、汶河新區等重點規劃的編制。堅持片區開發、組團建設,繼續重點推進中央商務區、泮河公園等11個片區建設,優化城市功能布局。

  加快城市生態水系建設,實施引汶水進城工程,加快市區河道生態景觀改造和沿汶新區開發,建設泰城應急水源地,努力打造北部依山、南部傍水、市區河道四季有水的山水生態城市。

  實施104國道泰安繞城西線改建、萬官大街、博陽路等10條道路建設工程;實施立體交通,建設過街通道;優先發展公交事業,加快公交基礎設施建設,切實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

  做大做強文化品牌

  重點加快發展一批有核心競爭力的文化龍頭企業,打造一批重點文化產業項目,建成泰山文化產業園等一批特色園區(基地)。

  實施泰山文化"走出去"工程,塑造泰山文化品牌。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大力推進重點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泰安文化藝術中心、大汶口國家遺址公園和縣市區文化場館建設。

  高起點編制《泰安市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實行旅遊套票辦法,整合串聯全市旅遊項目和"吃住行遊購娛"旅遊要素,最大限度發揮各類要素效益,推動全市旅遊資源整體發力,實現泰安旅遊由單打獨奏向協作共贏轉變。

  加大旅遊文化項目建設,重點抓好泰山千古情城、泰山龍曦國際旅遊度假地、泰山志高動漫文化體驗園、劉老根大舞臺等旅遊大項目建設,滿足遊客多層次、多方面需求,實現泰安旅遊向多日遊和休閒度假遊轉變。

  加強旅遊市場主體建設,培植壯大東嶽泰山旅遊集團等旅遊企業。加大旅遊產品研發力度,做好泰山玉石開發與保護。

  新改擴建幼兒園162處

  加大教育投入,改善辦學條件,加強學校標準化建設,年內新改擴建幼兒園162處,改造校舍46萬平方米,"班班通"率達到85%.

  落實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關係跨地區轉移接續政策,做好參加兩種或兩種以上養老保險人員的銜接轉換。加快建設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積極推進市縣兩級社會福利中心、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建設,全市新增養老床位3000張。推進農村住房建設和危房改造,新建農村住房4萬戶,危房改造1萬戶。

  打造現代化物流中心

  加快提升商貿餐飲等傳統服務業,大力發展現代物流、金融保險、科技信息、商務服務、健康養生、家政服務等現代服務業。

  充分發揮泰安區位交通優勢,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推進速恆現代物流園、泰安交運集團現代物流中心城、嶽華能源物流等一批物流企業和園區加快建成,培育做大一批規模大、輻射帶動強的物流集團和物流基地,把泰安打造成北方重要的現代化物流中心。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

)、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

)提供新聞線索。

相關焦點

  • 新鄉市召開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生態城項目建設工作
    12月14日,新鄉市召開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生態城項目建設工作第132次周例會,聽取各責任單位上周工作推進情況匯報,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部署下一階段重點任務。市領導王登喜、王天興、竇傑,市政府秘書長劉勇等出席會議。
  • 雙鴨山市全力打造山水生態城、新型工業城
    雙鴨山市全力打造山水生態城、新型工業城 2008年10月08日 22:30 來源:中國新聞網
  • 山水生態城組團:天府水城 好一幅山水生態畫卷
    >    ——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山水生態城組團重大項目推進工作委員會主任 劉忠    大家心目中的天府水城,即以趙鎮為核心,涵蓋清江、三星、官倉、棲賢、五鳳等鄉鎮組成的區域。通過整體打造,力爭2010年形成山水生態城雛形,2011年構建起山水生態城的基本框架, 2012年將一個城鄉繁榮、產業發達、居民幸福、環境優美、文化多樣、特色鮮明、獨具魅力的「山水生態樣板城」呈現在市民們眼前。    圍繞組團的產業定位,我們已制定了「一心六片一帶」的產業空間分布形態。
  • 東莞:將打造「嶺南山水生態城」 布局森林城市
    東莞:將打造「嶺南山水生態城」 布局森林城市     昨日,東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廣東省東莞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下稱《總規》)。
  • 赤壁:怎樣打造山水生態城
    山水相融,城景一體。這是千年古城,亦是今朝明珠——赤壁,好一座山水生態活力新城。妙手繪就藍圖,生態彰顯活力清晨,推開窗戶,75歲的馮爹臉上的笑容就從密布的褶子裡彌散開來。「在赤壁生活了一輩子,現在趕上了最好的日子。」馮爹說。去年,老兩口搬入生態新城裡的新房。
  • 達州市將打造4.7平方公裡現代山水生態城
    達州市將打造4.7平方公裡現代山水生態城 】   從達州市蓮花湖片區城市設計方案專題會上獲悉,達城蓮花湖片區城市設計理念將充分尊重現有良好自然資源,深度挖掘巴文化內涵,按照現代山水生態城市的標準打造蓮花湖片區
  • 十大關鍵詞解讀政府工作報告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增加到4776億元,但政府不唱「獨角戲」,要更大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引導社會資本投向更多領域。政府投資關注在公共產品有效投資。」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報告中如此表述。    作為深化改革的重要年份,改革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佔據大量篇幅。一名熟悉歷年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的官方研究學者早間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本次涉及「硬骨頭」問題的力度,敢於直面問題的態度都大大超出了他的預期。「基本上回應了社會關於各個領域改革的質疑和期待。」他表示,這也體現了政府的坦承和決心。
  • 「詞雲」解讀政府工作報告
    2013年03月07日 23:04:57來源: 新華網(中國網事·銳話題)「發展」十年居榜首 重點十載皆不同——「詞雲」解讀政府工作報告    新華網北京3月7日新媒體專電(記者周劼人 桂濤 郭宇靖)一張按詞語使用頻率生成的「詞雲圖」清晰表明,溫家寶總理5日所作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次數最多的詞包括「發展」「經濟」和「改革」。
  • 泰安市人民政府2019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全文包括:總體情況;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因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被申請行政複議、提起行政訴訟情況;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報告的電子版可在市政府門戶「中國泰安」(www.taian.gov.cn)下載。
  • 黑龍江雙鴨山:山水生態城「變」眼前
    以建設秀美城市為主線,以創建「三優」文明城和「國家森林城市」為目標,以推進城市綠化、美化、亮化工作為重點,市城管執法部門落實了行政執法責任制,建立和完善了定崗位、定標準、定獎懲和局裡包面、大隊包片、中隊包塊、隊員包段的「三定四包」管理長效機制,充分發揮了城管執法的職能作用,嚴肅查處了影響城市環境,破壞市容市貌、破壞市政設施、破壞園林綠化等阻礙城市發展的違法違章行為,狠抓了城市「五亂」的治理工作
  • 立足綠色,打造山水生態城
    (資料圖片)  宣城,是一座美妙神奇的城市,美在生態、妙在景觀、神在文化、奇在山水。如何讓「綠水青山」永不褪色,給「金山銀山」添足成色?在省第十次黨代會精神指引下,宣城市持續將「生態立市」作為三大戰略之一,聚力打造山水生態之城,把一方水土建設成為生態大公園、文化大觀園、旅遊大樂園、宜居大家園。
  • 青島市人大代表、專家雲連線解讀政府工作報告 這些關鍵詞受熱議
    半島記者 徐傑 李曉哲 婁花  16日中午,在聽完孟凡利市長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後,回到代表駐地顧不上吃午飯,市人大代表、山東省作協副主席、青島市文聯副主席鐵流就通過視頻連線,走進半島客戶端《雲端看兩會》直播間,與來自青島市委黨校市情研究中心副教授毛振鵬一起解讀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熱點。
  • 政府工作報告採納意見八十多條
    政府工作報告採納意見八十多條修改六十一處 八成意見被採納國務院新聞辦3月18日舉行吹風會,邀請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成員、國務院研究室信息司司長劉應傑解讀政府工作報告修訂情況,並答記者問。今年是政府工作報告修改最多的一次,報告由原來的19564字修改為20072字,增加了508字,被媒體稱為「大尺度的修改」。劉應傑說,全國兩會期間,人大代表在審議報告、政協委員在討論報告中,積極提出了許多修改意見。報告起草組匯總出100多條意見,經過認真研究並報李克強總理批准,共修改61處。
  • 宣城:立足綠色 打造山水生態城
    (資料圖片)宣城,是一座美妙神奇的城市,美在生態、妙在景觀、神在文化、奇在山水。如何讓「綠水青山」永不褪色,給「金山銀山」添足成色?在省第十次黨代會精神指引下,宣城市持續將「生態立市」作為三大戰略之一,聚力打造山水生態之城,把一方水土建設成為生態大公園、文化大觀園、旅遊大樂園、宜居大家園。
  • 國務院研究室有關負責人解讀政府工作報告
    國務院研究室有關負責人解讀政府工作報告匯聚各方智慧 回應百姓關切3月5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京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國務院新聞辦邀請了國務院研究室主任、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負責人黃守宏對報告進行解讀。
  • 廣安市政府正與其就神龍山生態城合作...
    陳捷指出,神龍山生態城的開發建設,一定要堅持市場導向,準確把握功能定位,通過進一步深度挖掘豐富的文化內涵,來引領市場、引領全新的生活方式。他希望恆大集團積極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機遇,選派精英,因地制宜高水平統籌規劃神龍山生態城的開發,在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同時,實現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 徐州:努力打造宜居山水生態城
    近年來,徐州以建設山水園林城市為目標,堅持水資源、水安全、水環境三水統籌,全力打造徐州特色的水生態文明城市。變廢為寶強規劃。先後編制完成《徐州市溼地資源保護規劃》、《徐州市生態市建設規劃》等一系列規劃,在再生水利用、礦井水利用、採煤塌陷地治理三個方面做足文章。
  • 山城蒙陰利用城區周邊自然山體等要素 打造山水生態城
    山東蒙陰縣利用城區周邊自然山體、風光帶、森林公園、城郊生態農業區、水庫等生態要素,因地制宜打造秀美的山水生態城。目前,蒙陰縣城的綠化覆蓋率、綠地率分別達到40.2%、35.8%,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13.4平方米。2007年,蒙陰縣編制了《蒙陰縣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確定了「依山臨水、一環二軸、三片多園、五脈相連」的城區綠化格局。
  • 解讀政府工作報告涉臺內容:簡練與豐富
    3月5日上午8點,離第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開幕還有1個小時,前來採訪的中外記者已經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外排起了長龍,他們在等待從溫家寶總理最後一次《政府工作報告》中尋找新聞點。   和往年一樣,在會議開幕之前,記者們便拿到了《報告》。與外國記者不同,來自臺灣的記者,一拿到報告,眼睛直瞄涉臺內容。
  • 學者解讀政府工作報告背後的「克強經濟學」
    中央黨校經濟學部發展教研室主任謝魯江昨與本報兩會報導組同聽政府工作報告  中央黨校經濟學部發展教研室主任謝魯江教授接受本報特邀,昨日在廣州日報北京報網直播室,與本報兩會特派北京報導組的記者們一道聆聽政府工作報告,並在第一時間解讀報告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