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2013年,全市生產總值增長10.5%左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左右,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2%左右;城鎮新增就業4.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
■回顧篇
全市生產總值2604億元
預計2012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2604億元,增長10.5%左右。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58.9億元,增長15.01%.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780億元,增長20.5%左右。
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27億元,增長15%左右。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貸款餘額達到1934.2億元、1219.6億元。
23個超10億元項目
120個市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96億元,新開工境內招商引資總投資3000萬元以上項目650個,到位資金420億元。其中,總投資過10億元項目23個。
引進戰略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現代農業和現代服務業項目282個,策劃重點招商項目300個。現代重工挖掘機、啟程汽車輪轂製造基地、岱銀新宇紡織二期等一批產業大項目投產運營或順利推進。
加快推進11個重點片區
歷史文化軸、泮河公園等11個重點片區加快推進。投資300億元財源大街中央商務區順利籤約,投資310億元新華片區奠基開工。
溫泉路北段、南關路南段建成通車,靈山大街中段建設和龍潭路景觀提升工程基本完工,馮家莊立交等3個城市出口改造項目竣工通車。新增環保型公交車300輛。完成溫泉路、東湖公園等20多個重要區域的綠化提升,泰城順利通過中國人居環境獎專家考核、國家環保模範城市技術評估和國家衛生城市覆審。
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17%
預計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0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500元,分別增長13.3%和17%左右。新增城鎮就業7.6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0.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75%.
城鄉低保、新農合、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城鎮居民醫保、五保供養、優撫、低保重度殘疾人生活等財政補助標準有新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連續八年上調。全市2507所村衛生室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縣級及以下醫療機構實行"先診療、後付費".建成公辦幼兒園168處,城區改擴建小學3所。
竣工各類保障性安居用房11858套,新增農房集中建設4.8萬戶,完成危房改造1.4萬戶。探索實施住房公積金"零餘額帳戶"管理,累計為4.4萬名職工發放貸款52億元。
接待遊客4324萬人次
旅遊業預計全市接待境內外遊客4324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386億元,分別增長16%和21%,旅遊收入佔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4.8%.
高鐵旅遊諮詢服務中心、泰山溫泉城、天樂城·水世界、泰山螭霖魚博物館等旅遊項目建成運營。泰山榮獲首批國家級服務標準化示範單位,遊客滿意度在全省5A級景區中位列第一。東平水滸文化產業園被列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
糧食生產"十連增"
糧食生產實現"十連增",建成高標準基本農田20萬畝。泰山綠茶、新泰芹菜等產品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誌。
引進擴建澳亞牧場、王老吉飲料、大寶禽產品等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69家,其中過億元的25家。規範流轉農村承包土地65萬畝,建成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和特色農業園區216個。投入資金13.4億元,完成農田水利工程8540處。解決21萬農村群眾的飲水安全問題。
■展望篇
全市生產總值增長10.5%
2013年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0.5%左右,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3%左右;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9%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左右;實際利用外資增長20%左右,進出口總值增長13%左右。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左右,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2%左右;城鎮新增就業4.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3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1‰以內;全面完成省政府下達的節能減排任務。
實施"百億企業"培植計劃
年內重點抓好60萬噸/年LNG裝備國產化、華魯鍛壓大型數控船用卷板機二期、奧特萊斯現代服務產業區等120個左右市級重點項目建設,策劃充實100個左右能夠延伸產業鏈條和補充產業發展短板的重大項目。
大力實施"百億企業"培植計劃。實施企業總部群體發展規劃,爭取利用3-5年時間,引進30戶國內外500強在泰安建設區域總部、區域營銷中心或研發中心。大力實施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優勢產業培植增強、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產業集群和特色產業聚集壯大"四大工程".實施品牌戰略,推動工業經濟從"泰安製造"向"品牌競爭"轉變。
打造山水生態城市
強化泰城中心地位,儘快完成泰城遠景空間發展戰略規劃、汶河新區等重點規劃的編制。堅持片區開發、組團建設,繼續重點推進中央商務區、泮河公園等11個片區建設,優化城市功能布局。
加快城市生態水系建設,實施引汶水進城工程,加快市區河道生態景觀改造和沿汶新區開發,建設泰城應急水源地,努力打造北部依山、南部傍水、市區河道四季有水的山水生態城市。
實施104國道泰安繞城西線改建、萬官大街、博陽路等10條道路建設工程;實施立體交通,建設過街通道;優先發展公交事業,加快公交基礎設施建設,切實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
做大做強文化品牌
重點加快發展一批有核心競爭力的文化龍頭企業,打造一批重點文化產業項目,建成泰山文化產業園等一批特色園區(基地)。
實施泰山文化"走出去"工程,塑造泰山文化品牌。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大力推進重點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泰安文化藝術中心、大汶口國家遺址公園和縣市區文化場館建設。
高起點編制《泰安市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實行旅遊套票辦法,整合串聯全市旅遊項目和"吃住行遊購娛"旅遊要素,最大限度發揮各類要素效益,推動全市旅遊資源整體發力,實現泰安旅遊由單打獨奏向協作共贏轉變。
加大旅遊文化項目建設,重點抓好泰山千古情城、泰山龍曦國際旅遊度假地、泰山志高動漫文化體驗園、劉老根大舞臺等旅遊大項目建設,滿足遊客多層次、多方面需求,實現泰安旅遊向多日遊和休閒度假遊轉變。
加強旅遊市場主體建設,培植壯大東嶽泰山旅遊集團等旅遊企業。加大旅遊產品研發力度,做好泰山玉石開發與保護。
新改擴建幼兒園162處
加大教育投入,改善辦學條件,加強學校標準化建設,年內新改擴建幼兒園162處,改造校舍46萬平方米,"班班通"率達到85%.
落實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關係跨地區轉移接續政策,做好參加兩種或兩種以上養老保險人員的銜接轉換。加快建設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積極推進市縣兩級社會福利中心、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建設,全市新增養老床位3000張。推進農村住房建設和危房改造,新建農村住房4萬戶,危房改造1萬戶。
打造現代化物流中心
加快提升商貿餐飲等傳統服務業,大力發展現代物流、金融保險、科技信息、商務服務、健康養生、家政服務等現代服務業。
充分發揮泰安區位交通優勢,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推進速恆現代物流園、泰安交運集團現代物流中心城、嶽華能源物流等一批物流企業和園區加快建成,培育做大一批規模大、輻射帶動強的物流集團和物流基地,把泰安打造成北方重要的現代化物流中心。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