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怎樣打造山水生態城

2021-01-09 澎湃新聞

建設自然生態公園城市調研行系列報導③

編者按

在遵循城市發展規律前提下,我市率先在中部地區把建設自然公園城市的大旗舉起來,各縣市區加強實踐探索,勇當試驗田、示範區。本報推出「建設自然生態公園城市調研行」系列報導,敬請讀者關注。

幽幽陸水河,猶如玉帶穿城過;巍巍龍翔山,傲然佇立城中央。

數十個生態小廣場、小遊園星羅棋布,高樓大廈間蔥蘢點綴,出門見綠,抬頭見景,溫馨和諧畫面處處可見。

山水相融,城景一體。這是千年古城,亦是今朝明珠——赤壁,好一座山水生態活力新城。

妙手繪就藍圖,生態彰顯活力

清晨,推開窗戶,75歲的馮爹臉上的笑容就從密布的褶子裡彌散開來。

「在赤壁生活了一輩子,現在趕上了最好的日子。」馮爹說。

去年,老兩口搬入生態新城裡的新房。如今的赤壁,讓他感到既熟悉又陌生,「還是這片熟悉的土地,但日新月異的變化讓我目不暇接」。

打開赤壁市地圖,生態新城位於城區東部,距老城區約3公裡,龍翔山、陸水湖等山水特色鮮明,京港澳高速,武廣高鐵等公路鐵路四通八達。

從沿河大道到河北大道再到蒲圻大道,從「一條龍」、「四面像」到城北新區再到「產城一體」,不知不覺中,赤壁城市建設從一片荒野蝶變成最具活力的城市中心。

與自然生長的城市不同,赤壁生態新城在一片「白紙」上鋪陳,起步之初就高規格進行城市建設規劃,繪就生態宜居的藍圖。

這片16平方公裡土地的命運被改寫,城中村改造,村民變市民;體育中心、砂子嶺公園、政務服務中心、檔案館、汙水處理廠等民生項目落地落實;56公裡城市綠道鋪展開來,城區綠化面積28萬平方米,綠化率高達77.1%。

北山大道、建設大道、赤壁大道、河北大道、瑞通大道等5條城區主幹道,構建起赤壁市城市建設的「骨架」;龍翔路、東風路、黃蓋路……條條道路相連相通,生態新城片區建起「五縱十橫」路網。

砂子嶺公園,赤壁市中心城區三大城市綜合公園之一,佔地586畝,充分體驗「在水一方」的浪漫。漫步廊橋,人與水相依,湖與城共融。

該公園建設方負責人程勝告訴記者,公園建設是赤壁高新區產業的生活配套,豐富了工人業餘生活,同時也帶動了周邊房地產發展,成為生態新城吸引人氣的「磁極」。

陳爾鵬本是中夥鋪鎮人,幾年前他把家裡的地流轉出去,而後在新城務工。隨著收入越來越高,他便在新城買了房。陳爾鵬一家的生活折射出了赤壁生態新城村民變市民的歷史變遷。

「洗腳進城後,如果沒有工作崗位和穩定收入,日子也過不好。」赤壁市住建局副局長陳良駒說,近年來,赤壁市高度重視生態新城產業培育,努力讓每一個進入新城的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讓城市能夠支撐更多的人居住生活。

撥動歷史原脈,凸顯人文底蘊

古城牆猶如城市的一面鏡子,映照出一座城的歷史原脈和人文底蘊。

古城牆蒲圻古城位於今赤壁市中心,距古城2公裡即是著名的陸水湖。

據史料記載,唐貞觀7年,蒲圻縣從陸溪川中遷於此,當時無城,以山水為屏。從明萬曆3年至清嘉慶3年,歷經223年,幾經變遷修築而成,整個古城牆外牆採用青石壘築,內牆採用部分條石和青磚,城牆內填泥石,表層鋪青石板,全城周長3.5公裡。

9月8日,記者在現場看到,有200多年歷史的蒲圻古城牆西門城樓,經過多年的修復,已經恢復昔日的容顏。

市民劉女士饒有興致地為遠道而來的朋友當「導遊」。「古城牆充滿著古樸韻味,即便我們這些本地人,依舊是來了還想來。」她的言語間充滿了自豪。

古城牆周圍,曾是違建「災區」。為了讓古城「新」起來,赤壁市組建了修復和保護蒲圻古城牆指揮部,完善古城牆基礎設施,重塑古城牆吸引力。

在文化與商業融合發展過程中,我們充分保護古城牆的歷史文化價值。前幾年,一個上市地產公司看中了古城牆的文化價值及商業輻射效應,想在周邊修建一棟30層的摩爾城,並做了項目前期調研。赤壁市委市政府在廣泛徵求民意後,第一時間叫停了該項目,認為古城牆要在保護性開發基礎上,優化「老業態」,發展「新業態」,要切實提升赤壁古城的內涵和底蘊。

近年來,赤壁市將文化因素滲入城市的各個角落。在老城區,茶葉一條街講述著赤壁茶文化的歷史;赤馬港溼地公園的文化長廊,帶你領略「三國在這裡定格,三峽從這裡走來」。

走在老城區的林蔭小道,濃濃的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氣息撲面而來。赤壁市歷史文化、文人墨客、國家領導人關於赤壁的題詞批示內容等刻成的石碑躍然眼前,不禁讓人感嘆: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在這裡得到完美交融。

提升城市品質,驅動幸福赤壁

赤壁市委書記盛文軍說,城市承載著人們對美好幸福生活的嚮往和追求,而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則是「城市提質」的重要環節。

近年來,赤壁聚焦群眾關切,緊盯群眾期盼,優先加強供水、供氣、公共文化服務、教育等與民生密切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改善城市人居環境,讓城市從「面子」美到「裡子」。

舊貌換新顏,老城區「脫胎換骨」。投資8.64億元推進27個老舊小區改造和27個小區紅線外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實現「一區一特」。打造「15分鐘生活圈」,讓市民從居住地出發,步行十五分鐘路程內,衣食住行及教育、醫療、養老等全方位服務都能解決,城區供水量提升至16萬噸/日、主城區85%的居民用上天然氣。

赤壁市住建局局長項鵬說,赤壁城市建設不搞大拆大建,而是在「小而精」上做文章。比如河北大道,道路上的護欄用盆景點綴,四季常開常綠的花卉樹葉成為道路上的亮麗風景線。

「現在城區處處都有『口袋公園』,出門就是綠景,環境真美!」居民張杰遠是「老赤壁人」,一談起城市變化,便忍不住誇讚。他口中的「口袋公園」雖然面積不大,卻「五臟俱全」,不僅栽種各類綠植,還有序擺放著可供居民休息的座椅。

去年8月,赤壁與金山雲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正式開啟人工智慧及智慧城市建設,手機掃碼服務,創新智慧公交、人文公交、科技公交等新的生活方式,打造港灣式公交站臺,給市民帶來了全新的體驗。

「2010年,我剛來赤壁時,這裡給我的感覺就是一個大工地,到處在施工。現在,工地變成商業綜合體、大公園、體育館,赤壁變得越來越有顏值。」從武漢嫁到赤壁的媳婦李小晶說,從最初的「不情願」,到現在的「不願走」,其心態的轉變正是源於城市品質的跨越式提升。

夜晚,華燈初上,集玻璃棧道、3D橋面於一體東洲人行橋上,遊人如織,熱鬧非凡。陸水河兩岸,燈光閃爍,五彩斑斕,映照著漫步在親水步道上的人流,仿佛在向他們訴說著「變遷的故事」。

來源:鹹寧網

鹹寧日報全媒體記者:祝寶成 王恬 特約記者:童金健

原標題:《赤壁:怎樣打造山水生態城》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溫馨和諧畫面處處可見 赤壁打造山水生態城
    山水相融,城景一體。這是千年古城,亦是今朝明珠——赤壁,好一座山水生態活力新城。妙手繪就藍圖,生態彰顯活力清晨,推開窗戶,75歲的馮爹臉上的笑容就從密布的褶子裡彌散開來。「在赤壁生活了一輩子,現在趕上了最好的日子。」馮爹說。
  • 雙鴨山市全力打造山水生態城、新型工業城
    雙鴨山市全力打造山水生態城、新型工業城 2008年10月08日 22:30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東莞:將打造「嶺南山水生態城」 布局森林城市
    東莞:將打造「嶺南山水生態城」 布局森林城市 東莞將分為五大功能區,構建「一城雙核,山水雙屏,三網交織,四星拱衛,五廊環繞,多點綻放」具有東莞特色的森林城市建設布局。    《總規》立足東莞山水相融的自然地理特點和「世界工廠」的城市發展特色,以中心城區綠化為核心,以鎮區綠化為重點,以森林生態景觀廊道為骨架,以森林公園、溼地公園、自然保護區、特色經濟林基地、花卉種苗基地等為亮點。
  • 山水生態城組團:天府水城 好一幅山水生態畫卷
    [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東北明珠系列報導]     山水生態城組團——天府水城 好一幅山水生態畫卷     臨空產業城組團——三產複合 傳統「下五區」瞄準高端     自主創業城組團——高起點規劃打造自主創業多彩之城
  • 達州市將打造4.7平方公裡現代山水生態城
    達州市將打造4.7平方公裡現代山水生態城 】   從達州市蓮花湖片區城市設計方案專題會上獲悉,達城蓮花湖片區城市設計理念將充分尊重現有良好自然資源,深度挖掘巴文化內涵,按照現代山水生態城市的標準打造蓮花湖片區
  • 山城蒙陰利用城區周邊自然山體等要素 打造山水生態城
    山東蒙陰縣利用城區周邊自然山體、風光帶、森林公園、城郊生態農業區、水庫等生態要素,因地制宜打造秀美的山水生態城。目前,蒙陰縣城的綠化覆蓋率、綠地率分別達到40.2%、35.8%,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13.4平方米。2007年,蒙陰縣編制了《蒙陰縣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確定了「依山臨水、一環二軸、三片多園、五脈相連」的城區綠化格局。
  • 新鄉市召開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生態城項目建設工作
    12月14日,新鄉市召開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生態城項目建設工作第132次周例會,聽取各責任單位上周工作推進情況匯報,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部署下一階段重點任務。市領導王登喜、王天興、竇傑,市政府秘書長劉勇等出席會議。
  • 黑龍江雙鴨山:山水生態城「變」眼前
    山水生態城「變」中來。多渠道、多層次、多元化構建新型城市,持之以恆、不遺餘力打造山水生態城。雙鴨山,永不止步。
  • 立足綠色,打造山水生態城
    (資料圖片)  宣城,是一座美妙神奇的城市,美在生態、妙在景觀、神在文化、奇在山水。如何讓「綠水青山」永不褪色,給「金山銀山」添足成色?在省第十次黨代會精神指引下,宣城市持續將「生態立市」作為三大戰略之一,聚力打造山水生態之城,把一方水土建設成為生態大公園、文化大觀園、旅遊大樂園、宜居大家園。
  • 宣城:立足綠色 打造山水生態城
    (資料圖片)宣城,是一座美妙神奇的城市,美在生態、妙在景觀、神在文化、奇在山水。如何讓「綠水青山」永不褪色,給「金山銀山」添足成色?在省第十次黨代會精神指引下,宣城市持續將「生態立市」作為三大戰略之一,聚力打造山水生態之城,把一方水土建設成為生態大公園、文化大觀園、旅遊大樂園、宜居大家園。
  • 徐州:努力打造宜居山水生態城
    近年來,徐州以建設山水園林城市為目標,堅持水資源、水安全、水環境三水統籌,全力打造徐州特色的水生態文明城市。變廢為寶強規劃。先後編制完成《徐州市溼地資源保護規劃》、《徐州市生態市建設規劃》等一系列規劃,在再生水利用、礦井水利用、採煤塌陷地治理三個方面做足文章。
  • 雙鴨山打造山水生態城
    雙鴨山市今年起全面開啟創建美麗城市活動,以「乾淨、整潔、有序、安全」為總目標,以解決城市環境「髒、亂、差」和改善人居環境為主要內容,按照「一年打基礎、兩年上水平、三年大變樣」的工作目標,通過實施「治髒、治亂、治差」工程,推進全市城區環境、社區環境、街道環境、綠化環境明顯改觀,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建設「小而淨、小而特、小而美」的山水生態城市。
  • 江蘇:徐州全力打造宜居山水生態城
    中國園林網8月8日消息:近年來,徐州以建設山水園林城市為目標,堅持水資源、水安全、水環境三水統籌,全力打造徐州特色的水生態文明城市。變廢為寶強規劃。
  • 中新天津生態城:生態美成就一座城
    與此同時,生態城打造「旅遊活動日常化、日常活動休閒化」的全域休閒空間體系,讓居民和遊客共享15分鐘便利化城市休閒生活圈。「生態城太漂亮了,公園多,花也多,不僅可以露營,還有好多好玩的景點,太愜意了。」來自遼寧瀋陽的遊客喬先生表示,這個國慶長假他們在中新天津生態城逛公園、走景點,一家子玩得很過癮。
  • 新鄉生態城、鳳泉湖詳細規劃接連出爐!北區將迎來大升級!
    繼2月12日發布的新鄉鳳泉湖景觀修建性詳細規劃之後,2月14日新鄉市城鄉規劃局發布了新鄉市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生態城控制性詳細規劃   NO.1 | 新鄉市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生態城
  • 廣安市政府正與其就神龍山生態城合作...
    陳捷指出,神龍山生態城的開發建設,一定要堅持市場導向,準確把握功能定位,通過進一步深度挖掘豐富的文化內涵,來引領市場、引領全新的生活方式。他希望恆大集團積極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機遇,選派精英,因地制宜高水平統籌規劃神龍山生態城的開發,在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同時,實現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 政府工作報告解讀:把泰安打造成山水生態城
    打造山水生態城市  強化泰城中心地位,儘快完成泰城遠景空間發展戰略規劃、汶河新區等重點規劃的編制。堅持片區開發、組團建設,繼續重點推進中央商務區、泮河公園等11個片區建設,優化城市功能布局。  加快城市生態水系建設,實施引汶水進城工程,加快市區河道生態景觀改造和沿汶新區開發,建設泰城應急水源地,努力打造北部依山、南部傍水、市區河道四季有水的山水生態城市。  實施104國道泰安繞城西線改建、萬官大街、博陽路等10條道路建設工程;實施立體交通,建設過街通道;優先發展公交事業,加快公交基礎設施建設,切實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
  • 今日視點丨陳長明副市長主持召開竹公溪生態城概念性規劃暨城市...
    11月4日,陳長明副市長主持召開竹公溪生態城概念性規劃暨城市設計中選單位見面會,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自然資源局、市水務局、樂山城投集團及三家中選單位(華東建築設計研究院、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負責人參加見面會。
  • 【便民】生態城最新的電話黃頁
    中新天津生態城社會局:67288900(可諮詢教育、體育、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出版、衛生、人口和計劃生育、民政、社區管理等各類問題) 教育科:67289022(可諮詢教育類的各種問題,包括招生、入學等)中新天津生態城建設局:66328837中新天津生態城商務局:66328862中新天津生態城環境局:66328074
  • 新鄉建市以來投資最大的項目——北區生態城專項規劃正式發布!
    2月14日,新鄉市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生態城控制性詳細規劃出爐!新鄉北區版圖擴張,北區被定調為政府重點建設區域!(推薦閱讀:新鄉北圖版圖迎來重要調整!在交通專項規劃方面,北區生態城不僅規劃有鄭新南市域鐵路!更有新鄉軌道交通2號線南北穿城而過,新鄉軌道交通3號線途經生態城!並在新鄉北區首次設置了2條BRT快速交通線,新鄉也將擁有自己的BRT快速公交!如此配置可謂新鄉超豪華版交通配置!新鄉北區生態城與新鄉主城聯繫的快速通道有:3條大中運量公交通道(軌道2號線、2條快速公交),2條快速路通道(新中大道、和平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