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厚傳家久 詩書繼世長」是中國家族文化的經典家訓之一,這幅對聯從德和知兩個方面說明了人民應該操守的立身處世之道。明德書院認為,百年企業的生存之道,離不開良好的家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正如當下備受推崇的曾國藩家書一樣,其良好的家教文化中所包含的處世之道、家教理念不僅創造了百年名門望族的奇蹟,更對現代社會富有極大的借鑑意義。
與西方的商業文明不同的是,中國文明是以宗法制度為社會基本結構的農耕文明,中華民族非常重視宗族家庭的繁衍和傳承,廣立宗廟祠堂,追尊先祖,昭示後人,祈求祖宗護佑血脈長久,「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正是這種情感和願望的表達。
「忠厚」的本義為忠誠厚道,「忠」的本意是盡心竭力、嚴肅認真、忠實、赤誠,「誠」的本意是真實不欺,「至誠之道可以前知」,至誠之道可以預知未來的事情,可以趨吉避兇,能夠長久,故忠誠之道是長久之道。「厚」的本意是指山陵很厚或上下距離很大、物體的厚度,也指厚道、寬厚、篤實,正所謂「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明德書院認為「忠厚傳家久」其內涵有三,其一忠厚者須有無私奉獻、無為而為的美德與態度,其二忠厚之人須有「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容人之心與度量,此乃維護良好人際關係的核心;其三為能秉承忍辱負重、吃虧是福的信念,正如老子所說「受國之垢,是為社稷主;受國之不祥,是為天下王」。齊家如此,治企亦如是。
「詩書」不僅包括一般意義上的四書五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等鄭智文學作品,還包括技術技能、文化傳統、文化情志等在內的一切文化知識。詩書乃安身立命之要,故明德書院認為「忠厚傳家久」是指人在品德方面的修為,強調只有忠厚才能傳家,「詩書繼世長」強調文化知識在家族傳承中的作用。
詩書作為傳播知識的載體,是家族生存的必備生存技能之一,只有掌握生存的知識、技能,才能「學而優則仕」,才能獲得物質財富,才能安身立命,養家餬口,延續後代。詩書還能能開啟心智,提高境界,知書才能達理,「腹有詩書氣自華」,知行合一,才能實現明德書院的「修心開智明商道,齊家治企傳基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