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是寶媽給寶寶最好的禮物,特別是健康又珍貴的初乳,新手寶媽產後如何讓奶水供需平衡,為寶寶準備好最好的口糧呢?產後開奶一定要注意,小編給各位新手媽媽獻上開奶攻略:
什麼是開奶?
開奶通常是指新生兒降臨人間以後開始的第一次餵奶。
開奶是代表寶寶在出生之後進行的第一次餵奶。
餵奶的最佳時間?
在寶寶剛出生後身體中還有著很多營養物質與水,所以通常都可以堅持到媽媽開奶,這是大自然給寶寶留下的寶藏。因此,新手媽媽們不要心急,順產的寶媽可以在一個小時內進行開奶,剖腹產的寶媽只要身體允許,越早開奶越好。
在開奶時,注意不要使用奶瓶進行,避免寶寶出現乳頭錯覺。
新手媽媽要儘快讓寶寶吸奶,吮吸自己的乳頭,不光能夠儘早吃到珍貴的初乳,提高寶寶的身體免疫力與抵抗力,還能夠促進寶媽乳腺的分泌,促進泌乳素生成。
想要有源源不斷的奶水,早接觸、早吮吸,早開奶一定要做到!
新手寶媽如何開奶?
1.堅定母乳餵養的決心
有很多新手媽媽會覺得自己的胸小,奶水一定不足,寶寶可能會吃不飽,不相信自己能夠實現純母乳餵養,因此餵奶的積極性也會降低,總是怕寶寶不夠吃,想添加奶粉。
其實,不管是什麼形狀、大小的乳房,都可能產生足夠的乳汁,因此寶媽堅定自己母乳餵養的決心對於開奶十分重要。
2.早吸吮,早開奶
在寶寶出生後的半個小時內,就可以讓他們吮吸乳頭了。
奶水的分泌是由神經與激素進行調節控制的,需要寶寶的吮吸讓乳頭神經末梢受到刺激,大腦接收到信息,加快泌乳素的分析,然後開始大量產生乳汁。
儘早的吮吸對於寶媽與寶寶都好處多多,能夠減少寶寶在分娩過程中所受到的刺激,儘快適應新的環境,還能夠喝到第一口初乳。
對於寶媽,能夠順利下奶,促進子宮收縮,減少產後出血情況,促進恢復。
3.要相信奶水少也夠吃
開奶的過程,其實就是寶媽身體建立「奶水生產線」的過程,剛開始吸奶時,寶寶的吮吸能力較弱,會比較困難,洗不出來時寶寶可能會哭鬧,在多吸幾次後,乳汁就能夠順利的被吸出來。
新手媽媽看自己的剛開奶的奶量,可能會覺得很少,怕寶寶吃不飽,其實新生兒的奶量非常小,完全足夠寶寶的需求,如果在此時添加奶粉,可能會造成泌乳反射出現,只要勤餵寶寶,奶水會很快豐盈起來。
4.可以適當熱敷乳房
如果新手媽媽在母乳餵養過程中感覺奶水不是特別通暢,在專業催乳師提示下可以嘗試著用熱毛巾敷乳房。熱敷促進血液循環疏通乳腺,熱敷後再吸奶。
5.產後保持愉快心情
產後情緒低落或者緊張也會影響到母乳分泌,很多寶媽在生產後由於體內激素水平突然降低,導致情緒波動很大,這對乳汁的分泌很不利。溫馨提示:寶寶降生後的一到兩周媽媽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下奶。並且許多醫院也不允許給新生兒餵母乳之外的食物,甚至是水。而在這過程中,寶媽們一定不要自作主張去餵寶寶其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