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學習」固然不利於孩子的成長,但孩子並非就得虛度時光

2020-08-18 圖圖爸爸

文丨圖圖爸爸(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和收藏)

在現在的教育理念中,「超前學習」逐漸被家長們所清晰的認識,知道了這種學習方式將可能會對孩子造成不利的影響,而朵朵媽媽就是深知「超前學習」的危害的。

在之前,其實朵朵媽媽和其他的媽媽一樣,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比別的孩子更早的認識字、更早的學會算術等等。

但是在朵朵媽媽接觸到一些幼兒園關於孩子培養方面的講座之後,朵朵媽媽才認識到了,自己以前的那種觀點,其實就是「超前教育」。

也正是通過專業人士的講述,朵朵媽媽知道,那些經過超前教育,而成為「神童」的孩子,其實僅僅是提前過度消耗了孩子的求知慾,和增加了孩子的學習負擔,雖說暫時能夠「居於人上」,但是卻將會給孩子留下長久的危害,就比如會讓孩子對學習產生厭煩感,影響孩子快樂童年的建立,增加孩子的精神壓力等等。

總體來講,「超前教育」根本就是毀掉一個孩子的方法,而不是讓孩子更優秀的方法。

朵朵媽媽深諳其中的道理,於是,對於朵朵的學習要求就非常的低了,甚至已經到了一種「唯恐孩子學習」的地步,就是擔心自己的孩子會因為過早的接觸一些知識,而受到負面的影響。

其實,「超前學習」固然不對,但是「虛度時光」也是更不利於孩子成長的。

正確認識「超前學習」

之所以朵朵媽媽會產生這樣的恐慌,其實就是沒有正確的理解到什麼是「超前學習」,什麼是正常的知識儲備。

「超前學習」,顧名思義,就是孩子學習的內容,並不是孩子本年齡段所適合學習的知識,也不是孩子的智力發展水平適合接受的知識,同時超前學習的內容,也可能是屬於一種「斷層」式的知識,孩子學習之後,可能得到的只是「死記硬背」,不能夠對知識產生詳細的了解,無法學以致用,僅僅是表面上的學習。

但是正常的知識儲備卻不同,正常的知識儲備是孩子該年齡段適合接受的知識,是孩子主動學習的知識,是和孩子學習該階段生活技能相關的知識,是為孩子以後學習高層知識做基礎的知識等等。

總體來講,正常的知識儲備是必須的,是重要的,這也關乎孩子學習能力、生活能力等多方面的。

也就是說,孩子不可以「超前學習」,卻必須進行正常的知識儲備。

那麼,孩子在童年階段,適合儲備哪些知識呢?

其實,孩子的童年,是比較拒絕那些生硬式知識的,孩子能夠接受,並且能夠對孩子的成長起到積極作用的就是「故事」類知識。這類知識包括但不限於任何以故事形式呈現的傳統、現代、文化、風俗等方面的知識。

說具體一點,就是生活常識、文化傳統等泛泛性知識。

就比如,孩子可以看一些繪本,認識一下世界,培養一些優良習慣,或是通過一些書籍,看一些古典故事,學習一些古詩詞等等。

尤其是古詩詞以及成語等傳統文化方面的知識,是非常適合孩子去學習和理解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些知識,都屬於一種傳統文化性的知識,且對於孩子的語言能力培養、文化修養、心性鍛鍊等都有一定的好處。

另外,在我們的生活中,也經常會遇到其中的一些關聯因素,就比如說「圍魏救趙」這個成語,孩子本身在接觸之前,其實是不會理解的,但是知道圍魏救趙的故事之後,就對這個詞語有了比較深刻的理解,並且在理解詞語含義的同時,還能夠開闊孩子的思維,讓孩子有一種「還可以這樣」的新奇感,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孩子的啟智提供有力的幫助。

所以,給孩子看一些這方面的書籍,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在給孩子選擇書籍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1)適齡性:書籍一定要符合孩子的年齡段,這樣交易被孩子接受。

2)關聯性:對於詩詞和成語等,不僅有詳解,還有較強的知識關聯,讓孩子能夠在自己腦子建立一個完整的信息庫,在想到某個成語的時候,就能夠聯想出成語的故事、發生地點、參與人物等等。

3)圖文形象化:孩子對於圖文化的書籍才有興趣深究,如果只有文字,或圖形解釋的不夠詳細,那麼可能並不會引起孩子的關注,所以,購買繪本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挑選色彩豐富,並且圖案比較多的繪本。

就這些特點來說《藏在地圖裡的古詩詞》和《藏在地圖裡的成語》這兩套書,就是比較符合孩子需求的書籍。

其將古詩詞、成語與地圖相結合,讓孩子能夠詳細的了解到相關的知識體系,建立一個完整的知識庫,讓孩子輕輕鬆鬆就將這些古詩詞記在腦海裡。

另外,其中圖文輝映,生動有趣,能夠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在學到知識的同時,又覺得這本書好玩又有趣。

悄悄告訴你:這套書原價272元,現在活動價只要120元,全套8冊,平均一本才15元,還有附贈全景地圖喲,先到先得別錯過啦,有需要的小夥伴可以戳連結。

相關焦點

  • 需用法律叫停「超前教育」-興趣班,超前,幼兒園,古詩詞,不利於...
    家住北京市西城區裕中東裡的李先生告訴記者,他的兒子雖然剛剛兩歲三個月,但已經將《小學生必背古詩詞80首》背得差不多,識字有近五百個。儘管孩子的「成績」已經很不錯了,但李先生依然每天會教兒子背《弟子規》《千字文》《三字經》,學認字、拼地圖、聽兒歌。(8月3日《法制日報》)  孩子還沒上幼兒園,就背古詩詞,認識幾百個漢字,才上小學,就學初中物理。這樣的「神通」在今天並非個別現象,而正成為一種普遍現象。由於廣大家長擔心自家孩子輸在起跑線,所以不惜耗費巨資,讓孩子從小上各種興趣班、培訓班,接受「超前教育」。
  • 「超前教育」危害大,不僅不利於孩子發育,這五個影響也沒法忽視
    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唄。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小小年紀就能背幾百首唐詩、認識幾千個生字、說無數的英語單詞,作為家長哪兒還能坐得住呀?於是不管是大熱天還是大冷天,都穿梭在街頭的各種學習班裡,這成了現在大部分家長的假期常態。四歲的貝貝放假了,可是她的媽媽最近十分糾結,因為送不送貝貝上學習班的問題而左右為難。
  • 「超前教育」下孩子的學習之路
    前面那位家長說:「是啊,學習英語就得每天磨耳朵,慢慢他就都記住了,長大後也自然而然就會說了!」當然在超前教育中,也並非所有孩子都是失敗的,中科大少年班,就是最初也是最傳統的少年班學生俞敏洪說:「孩子的成長過程像一棵樹,澆了大量化肥可能會迅速成長,但到後期會衍生病態。」針對每個時期都有對應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盲目的提前教育只會忽視孩子的成長規律,從而起到了拔苗助長的反作用。
  • 禁止孩子「超前學習」?你家超前學了嗎?
    這是不是超前學習的危害?這是不是超前學習的益處?那麼,到底該不該超前學習?有些家庭即使沒有讓孩子提前學一些知識,但也在努力構建基礎大框架,比如好習慣、多運動、親近自然……這樣的孩子,你能說他沒有提前學嗎?從這個角度說,放養的確更好,可重點得想想,你想把娃放養,放的地方有好「草」麼?
  • 你以為你在阻止孩子「虛度光陰」?其實是在把他養廢
    也有人質疑:「現在學校競爭壓力這麼大,孩子上課那麼緊張,哪還有時間可以浪費。」或許,對不少家長來說,不輸在起跑線上,才是最正確的育兒法則;不在學習之外虛度光陰,才是對孩子最有益的成長。可是,所有的「虛度光陰」都是在浪費生命嗎?
  • 「超前教育」好不好?父母培養孩子,與其超前教育、不如超前思考
    萬事萬物的成長遵循著特有的自然規律,人作為自然的一部分當然也不例外,從幼童到青年再到壯年,人的成長的與發展也有相應的規律。現如今的快節奏時代,人們通過許多手段加快了很多事物的運行規律,同時也逐漸將這種快節奏帶到了孩子的成長教育上來。
  • 孩子超前學習弊端至少有這3點,家長不要大意,學前教育不宜過早
    在我們身邊,家長總是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觀點,讓孩子超前學習,幼兒園時期學習小學的內容,小學的時候超前學習高一年級的內容,總是要搶先學習才能滿足家長們的安全感,於是不少孩子都被家長逼著一路「搶跑」,讓孩子在原本可以享受的童年時光確是在這樣的搶跑的路上,花費了大量的精力,疲憊不堪,但是家長在做這樣的行為時,是否有考慮過孩子的感受呢?
  • 你以為超前學習是給孩子搶跑道?揠苗助長的危害遠比想像中大
    「超前學習」,到底是在幫孩子贏在起跑線,還是在揠苗助長毀其未來? 社會普遍焦慮,不超前學習,孩子似乎就輸在了起跑線上。除了真的天才兒童,大多數孩子的超前學習,其實就是死記硬背。 這讓孩子的大腦不堪重負,產生心理壓力,還沒上小學就厭煩了學習——你總抱怨孩子沒有學習興趣,其實很有可能是被你親手掐斷的。
  • 不利於孩子成長
    現在家庭中大多只有一個孩子,所以無論是父母還是老人都想要給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和教育。這些行為快停下!不利於孩子成長!由於家長們的成長環境不同,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或多或少都著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年輕的父母和老一輩人不可避免的會發生分歧。
  • 父母的「超前教育」,反而會阻礙孩子成長,教育孩子要保持耐心
    文丨貞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更早的受到教育,取得更好的成績,所以會對孩子進行「超前教育」。小明的爸爸就是這樣,生怕小明的學習落在了別的孩子後面,於是在小明還很小的時候就把他送到了培訓班學習。
  • 西安交大少年班選拔結束,關於超前教育,你給孩子選擇了嗎?
    也有人比較關心那些跟不上的後來銷聲匿跡的學生他們後來怎樣了…… 的確,關於「超前教育」「搶跑教育」等種種「不輸在起跑線」的各種教育方式一直以來都是不被認同的,客觀上講這樣的揠苗助長教育方式的確是不利於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超前教育,不是愛孩子,而是毀孩子
    聰明孩子很多,望子成龍和望女成鳳的家長更多,但是單純注重培養孩子的知識儲備,不但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甚至連一個思維正常、單純快樂的人也培養不出來。10歲參加高考,被南科大破格錄取,蘇劉溢的成長道路流光溢彩,讓人讚嘆,可是誰能保證這個10歲小神童的成長?誰能保證蘇劉溢不會成為下一個仲永,下一個寧珀?
  • 精英媽媽反思:暑假和孩子一起「虛度光陰」,幫娃找到最好的自己
    隨著女兒網店生意的日益紅火,她自己樂在其中的同時,學校的校長也表示學習成績不是最重要的,要讓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這樣才能得到成長,發現最好的自己。但是這讓朋友開始思考:父母應當如何幫助孩子發現自己?究竟什麼才是「最好的自己」?
  • 孩子上幼兒園,到底能不能超前學習?聽聽專家怎麼說
    但是在幼兒園這個時期,我們,超過孩子能力範圍後,讓孩子超前學習,這其實就是揠苗助長。超前學習對於孩子們來說可能並沒有多大意義的,反而給孩子的童年增添許多壓力。黎姿曾言「學習不能超前,更不能速成,否則,孩子無童年,青年無青春,中年無樂趣,老年無安閒。」讓孩子在是孩子的時候,全心全意享受孩子的生活吧。
  • 媽媽包辦過多,爸爸陪伴太少的育兒模式,並不利於孩子成長
    這樣的育兒模式不但會讓媽媽非常辛苦,也不利於孩子成長。媽媽習慣性地為孩子包辦一切,她知道孩子幫忙可以讓她輕鬆一些,但她捨不得孩子幫忙。在媽媽的眼裡,孩子永遠沒長大,永遠需要媽媽的呵護,由於媽媽把家裡一切管理得井井有條,爸爸很少參與陪伴孩子。這也造成了媽媽包辦過多,爸爸陪伴孩子少的情況。
  • 孩子到底要不要超前學習
    誰都不想輸在起跑線上,孩子到底要不要超前學習,這一直都是個很有爭議的問題。反對的一方說:提前學破壞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到真正學校上課的時候會注意力不集中,也增加很多不必要的壓力。支持的一方不用說大多數都是吃到了超前學的甜頭,眼見的成績提高了。
  • 超前教育利大還是弊大?專家提醒:孩子教育欲速則不達!
    通過這個計劃,確實有些孩子較同齡人更突出,更好地完成了學習能力的提升,這是毋庸置疑的。當然,其中也有不少負面作用,影響了一些孩子的身心成長,因此超前教育在美國並沒有過多推廣。 當孩子面前超出年齡段的知識時,最常見的反應就是產生學習焦慮與恐懼,容易產生疲勞感,沒有時間培養興趣愛好,使得學習效率大大降低,甚至出現心理疾病和情感缺陷。 當孩子長大後,會越來越厭惡學習,導致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學習的主動性,不利於孩子的整體發展。
  • 時光見證著孩子的成長,孩子是父母的刻錄機
    我們長大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似乎都陷入時光停滯中,我們就這麼一日又一日的重複著工作與生活。在好長的一段時間裡,我們覺得時間停滯了。但自從有了孩子後,時光便有了見證。從一個沒法感受到的胚胎,經過十個月的孕育,慢慢的發育完整,最後瓜熟蒂落,出來了個小人兒。
  • 對號入座,你家孩子具備「超前學習」的能力嗎?
    )結論是:所謂規律,乃專家觀察統計「別人」家的孩子得來的,所以是「別人」的規律,你家的孩子如果具備超前學習的能力,那麼關「別人」的規律什麼事呢?這一篇我就來談一下到底什麼才叫「具備」超前學習的能力。為人父母,有誰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優秀、領先呢?於是當「超前學習」帶著它天然的光環,從以前的只有「天才」孩子才能學的神壇上款款走下,向著廣大的普通孩子家長走來時,望子成龍心切的家長們便一窩蜂的撲了上去……殊不知,超前學習是有門檻的,而且這門檻,它還很高。
  • 家有這4種爸爸,很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有的爸爸,用優良的性格、品行言傳身教,是孩子成長的引路人,會讓孩子在人生路上走得更穩更遠。比如下面這4種爸爸,就很不利於孩子的成長。比起物質,孩子需要的是和爸爸之間實實在在的情感交流、遊戲互動。每一刻的親子時光,都會成為孩子人生中最美好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