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在二戰時期,日本的青壯年多數都投身軍隊之中,很多經濟建設工程都不能開展。為了彌補勞動力不足的問題,侵華日軍在中國的東三省擄掠了大量的中國勞工,送往日本的勞工有4萬多人。這批勞工在日本受到了非人的待遇,死亡6830人,倖存者回國後死不瞑目。
1:日本擄掠勞工
在近代,殖民是帝國主義擴張的必經之路,而殖民必然會對其他國家造成嚴重的傷害。西方國家為了崛起,擄掠了大量黑人,用黑人填補了勞動力不足的問題,製造出臭名昭著的「黑奴貿易」。與西方如出一轍的就是日本,不過日本距離非洲比較遠,所以並沒有參加「黑奴貿易」,反而是在亞洲、東南亞等地區大量擄掠勞工,尤其是侵華戰爭之後,此舉更是令人十分憤怒。
1931年9月18日,日本單方面挑起事端,製造了「九一八事變」,從此開始大規模侵華。最開始日本侵華的時候徵用了大量的中國勞工,讓這些勞工在東北地區建設防禦工事、碉堡、鐵路等高負荷的工作。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日本開始從國內大面積的徵兵。我們都知道日本是一個島國,人口雖然密集,但是遠遠達不到戰爭的需求,造成了嚴重的勞動力缺口。日本軍國主義為了維持日本的經濟體系、為了彌補勞動力不足的問題,開始指揮侵華日軍在中國擄掠大量的勞工回國。
2:勞工受到非人待遇
從1943年到1945年,僅這兩年日本就從中國擄掠了4萬多勞工赴日。這批勞工被分給35家企業,從事高負荷、高強度的工作。當時日本把這些勞工說成戰敗的俘虜兵,受軍國主義影響的日企嫉妒仇恨中國軍人,所以安排這些人的工作十分繁重,而且沒有任何工資,待遇也是非常差的。
以日本雨龍郡沼田村明治礦業公司昭和礦業所為例,劉連仁等中國勞工被分配到鑽井挖煤。每天的工作高達10-16個小時,而且沒有達成規定的任務不允許收工,只要有人敢偷一點懶,那監工就會對他們實施暴利,用鐵鍬、鞭子、鐵棍抽打他們。而且他們的待遇非常差,在礦井裡面工作完都不能洗澡,很快身上就長滿了芥瘡。病痛、抽打、高強度工作、極差的工作待遇和工作環境,這些非人的待遇全部集中在中國勞工的身上。
根據《關於劫擄中國人事件報告書》記載,日本從中國擄掠走41762人,運到日本的勞工是38117人。而根據日本統計的資料,有6830勞工在日本死亡。這是一個非常觸目驚心的數據。而最讓人憤怒的是,日本做完這些事後矢口否認,經過多年的爭論才勉強認罪,但是拒不賠償,使很多倖存者死不瞑目,其中就包括劉連仁。
3:倖存者起訴日本政府
劉連仁,1913年生人,山東省高密市人。在1944年9月,侵華日軍響應日本軍國主義發布的「移入華工方針」,在中國四處抓人。當時劉連仁27歲,符合日軍抓捕青年的條件,所以被抓到了合作社,並且隨著100多中國人被送到日本。上面我們說的那個礦井就是劉連仁被分配到的那個礦井,裡面的待遇十分差,於是劉連仁從礦井中逃出,跑進了深山老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