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所有人
都忽略了你深處的憂傷
除了我,還有誰來過
那段記憶連同骸骨
就這樣埋沒在塵土裡
我不想看到眼淚
親愛的林山寺啊,我不想說
我有多麼疼
一顆飽受蹂躪的屈辱心靈
悄無聲息地熄滅
悄無聲息地燃燒
……
供圖:吳優賽
1 年深歲久林山寺
圖中詩歌這是2017年《浙江詩人》首卷裡的作品《林山寺紀行》,它既是對侵華日軍義烏細菌戰的控訴,也是對崇山村400餘人死難慘案刻骨銘心的追憶。七十七載風雲已過,林山寺,這座建在公園中的寺廟,雖與紅塵鬧市近在咫尺,卻又顯得那樣深邃靜謐。當年日軍細菌戰的解剖室遺址仍在,不忘國恥紀念碑巍然屹立,寺內的義烏和平公園侵華日軍細菌戰史實陳列館不久將正式開放。
林山寺,系義烏市最早開放的十大寺院之一,1986年2月被批准為合法宗教活動場所,坐落於義烏稠江街道崇山村主山。主山舊名珠盤山,因其平地起山,如玉盤託明珠,故稱。據清嘉慶七年(公元1802年)《義烏縣誌》記載:始建於康熙年間,乾隆乙卯(公元1795年)年間,僧悟海募修山門三間、大殿三間、廂房六間、觀音堂三間。當時主山所轄30畝山坡地,古木參天,鬱鬱蔥蔥。
林山寺年深歲久,傳說和故事很多。據傳,明朝皇帝朱元璋徵戰江浙時曾登珠山,見樹木佳蔚,清淨幽雅,四方風物一望俱收,便悠睡於7棵松樹旁的草坪,謂之人間一勝景。此後多年,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又曾遊此山,將珠盤山改為主山,遂一直沿用。另外,主山山頂建有主山殿,是為紀念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朝廷解糧官童德。傳說中,童德原籍為山東濟南人,系朝廷一名解糧官。他為官清廉,奉命解糧金華,經過江灣時恰逢旱乾,百姓飢餓難忍,便悲憫災民,在此違旨放糧,老幼平均,每人三斤。因其抗命瀆職,不敢回報,結茅隱居主山,年邁而逝。百姓念其功德,畫像供奉,稱他為主山大倌。
據說,當年主山殿之名,尤甚於林山寺,然歲月荏苒,寺院規模漸增,鄉人凡到林山寺上香禮佛,仍有人俱呼「去主山殿」。該殿左右及後之三面牆壁,為雙重牆,遊人可於雙牆夾縫間穿行,即同牆貼壁(銅牆鐵壁)之意。
義烏和平公園侵華日軍細菌戰史實陳列館一角。
2 血光沖天崇山村
前鄰義烏江,背倚一片山(稱「松山」),林山寺距遠近聞名的崇山村一步之遙。該村世代既久,人才輩出,風物優美,宗族興旺,十九世紀三十年代發展為義烏「南門外第一大村」。未曾料及,夢幻般靜美的詩意中也曾有泣血的鴿哨劃破天空。抗戰期間,侵華日軍在中國實施了慘絕人寰的細菌戰計劃,義烏是浙江省內細菌戰的重災區,尤其北門和崇山村最為嚴重。從1941年9月到1944年4月,義烏死於日寇細菌戰的人數達1315人,僅崇山一個村就死亡405人,有28戶全家死絕。
崇山村人永遠不會忘記這天:1942年11月18日晨,百名日偽軍封鎖包圍了崇山村,將能自行走動的村民驅逐出房子,而後縱火焚村,大火燒了整整一天,共燒毀房屋531間,700多人無家可歸。不僅如此,日軍更滅絕人性的,是將村邊佛家淨地林山寺,變成血光沖天的細菌戰活體解剖實驗場地,上演了慘絕人寰的一幕。
資料記載說,這年10月,侵華日軍細菌戰秘密部隊就提前佔據了林山寺,參與者系日軍「容字1644部隊」的分遣隊、駐義烏的第八十六聯隊軍醫共20多人。為了檢驗細菌戰的殺傷效果,日軍在崇山村對鼠疫患者施行活體解剖。18歲的吳小奶是個童養媳,感染上鼠疫後,被日軍強行帶到林山寺。當看到穿白大褂、拿手術刀的日本軍醫時,她苦苦哀求,掙扎著拒絕日軍的手術,但終難逃厄運,其內臟成為日軍採集的標本。
更權威的資料表明,以崇山鼠疫受害者器官培植的鼠疫菌,被侵華日軍命名為「松山株」(崇山亦曾稱作「松山」),用來生產出更具殺傷力的細菌武器。這一活體解剖、搶掠屍體器官的行徑,參與日軍在義烏實施細菌戰的軍醫林篤美的日記及同夥回憶中均有記載。抗戰以後,義烏民間人士以及細菌戰受害倖存者幾乎從未停止過調查和申冤。祖籍崇山、在義烏教書、後留學日本的王選女士,依靠村老年協會召開座談會,老人們一起回憶,相互印證,證實崇山村死難者為405人。
3 警醒世人護遺址
20世紀90年代中期,王煥斌、王達、王國強、吳利琴、王選、王培根、王晉華等一批崇山村人,決心為中國受害者鳴冤,走上了一條漫漫的對日訴訟索賠之路……2007年,細菌戰訴求有了初步結果:迫使日本東京地方法院承認日本政府實施細菌戰的事實。儘管賠償的訴訟請求被法院拒絕,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氣概和剛正勇為的義烏精神得到了弘揚。2002年,王選被中央電視臺評為「CCTV感動中國年度人物」,便是最好的詮釋。
為了更好地正視這段難以忘卻的歷史,紀念遇難同胞,呼籲和平,義烏市委市政府於2015年2月決定建設和平公園,內設侵華日軍細菌戰陳列館,同時特別保留日軍當年細菌戰事發地——— 林山寺。如今,佔地17.85公頃的和平公園已經建成,巍峨伽藍、莊嚴梵相掩映在繁花茂樹、小橋流水間,佛門淨地林山寺更顯清幽馨雅,景致縹緲,呈現出唐詩「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的綿邈曠遠意境。
現林山寺左側建有劫波亭,立有不忘國恥紀念碑,是義烏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碑聯曰:「香菸繚繞佛門淨地成屠場神人共憤」;「日寇肆虐炎黃子孫染鼠疫天地同悲」。這是對這一血淚往事的記載和追尋。近年來,林山寺在原有的基礎上,經過規劃建設,殿堂脫穎而出。現建築坐北朝南,佔地545.53平方米,有莊嚴的大雄寶殿、地藏殿、玉皇宮、主山殿、千手觀音殿。其中,前進廂房右側兩間為當年日軍細菌戰的解剖室,旁邊的石亭子莊嚴肅穆亭後面立著一個扇形的黑色大理石牆,牆上密密麻麻地刻著死於那場劫難的村民名字。
每年春、秋兩季,義烏教育部門都會組織各中小學師生訪問參觀林山寺,寄託哀思,緬懷先輩。9月3日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9月28日國恥日,義烏社會各界也會自發組織到林山寺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每當此時,林山寺鐘鼓齊鳴,警醒世人。該寺住持釋祖升法師身披赤色袈裟,以定慧為文質,以戒忍為剛柔,淵渟嶽峙,侃侃而談,為訪客解說當年日寇滅絕人性殘害同胞的罪行,同時以佛教中「和諧」思想啟發人們珍愛和平,遠離戰爭。
毫無疑問,崇山村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國民間對日訴訟的發源地,因訴訟而名聞天下。雖然遺址本身不會說話,但每一處遺址都是無言的證據警醒世人牢記歷史的真相。太多的記憶符號,在詮釋著侵華日軍實施細菌戰的罪行,成為我國抗戰時期典型的現存地。目前,義烏細菌戰遺址已列為保護工程。義烏市把侵華日軍細菌戰受害者的解剖場所(老林山寺)列為全市文物保護點,列入和平公園。
公園中的侵華日軍細菌戰史實陳列館建築面積為8680平方米,展陳面積3118平方米,它立足國內,突出義烏,面向世界,集紀念、展示、教育功能為一體。它是銘記侵華日軍細菌戰歷史事件、告慰侵華日軍細菌戰受害者、珍愛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國內細菌戰領域有重要影響的主題紀念場所,是浙江省內具有鮮明特色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緬懷同胞,銘記歷史,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原標題《林山寺:還原歷史真相的主題紀念園 義烏和平公園侵華日軍細菌戰史實陳列館不久將對外開放》,原作者王曙光。編輯樓菲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