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部分學者建議將731細菌戰遺址申遺

2020-12-18 騰訊網

  本報記者 楊曉寧

  核心提示:在哈爾濱市平房區,存留著迄今為止世界上保存規模最大的細菌戰遺址群——「731遺址」。作為二戰三大戰爭遺蹟之一,「731遺址」歷經二十餘年的保護開發,已成為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受到世界矚目。

  在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遺址和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遺址先後成功申報世界遺產後,哈爾濱市一批致力於「731遺址」研究的專家學者萌生了為「731遺址」申遺的想法。近日,獲悉我國2013年申報世界遺產名單出現空缺後,市政協文史委、市農工黨、市社科院聯合提交《加快推進哈爾濱市731部隊遺址申報世界遺產步伐》的調研報告並呼籲:加快「731遺址」申遺,讓哈爾濱成為名副其實的國際和平都市。

  良機當前,「731遺址」現狀如何?距離申遺標準還有多少差距?「衝刺」申遺有哪些遠景規劃……記者日前走進「731遺址」,與專家學者對話。

  獨有世界最大細菌戰遺址群

  據市農工黨有關人士介紹,目前「731遺址」列入保護的主要有本部大樓等23處遺址,主要集中在平房區的新疆大街以北、興建街以東、文海街以西區域。另外幾處遺址,除城子溝野外實驗場等外,基本位於集中遺址區周邊。

  從1982年開始,哈爾濱市加強了對「731遺址」的保護開發。1999年下半年至2001年初,省市政府先後投入2800萬元,啟動一期遺址保護工程,目前開放面積已達10.4萬平方米,每天接待300餘名參觀者,館展和流動展出累計接待300餘萬人次,遺址先後被認定為「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專家認為,「731遺址」是當今世界上保存的世界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細菌戰遺址群,是具有警示意義的世界遺產,對揭露日本軍國主義罪行、反省歷史、警惕未來具有重要意義。據了解,根據世界遺產委員會關於世界遺產申報資格的六項標準,「731遺址」符合其第六條標準,即特殊歷史事件對人類的影響。奧斯維辛集中營遺址(1979年)和廣島原爆遺址(1996年)就是依據該標準申報成功的。

  申遺是對遺址的最好保護

  近年來,哈爾濱市多個部門一直致力於「731遺址」申遺工作的開展。2005年10月,市社會科學院成立了「七三一遺址申報世界遺產研究會」,進一步加強了對有關資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

  市農工黨有關人士認為,申報世界遺產本身就是一次對遺址最好的保護行動,將在價值定位、法律法規、前景規劃、土地歸屬、管理體制、資金投入、展示陳列、合理利用等各方面對「731遺址」進行更為科學合理的定位。「731」遺址是哈爾濱市獨有的與世界接軌的資源,它不僅屬於中華民族,更屬於整個世界、整個人類,將成為世界人民進行反法西斯教育的重要陣地。如果「731遺址」能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並納入世界遺產保護體系,將進一步促進整個城市的對外開放和交流,這也是衡量哈爾濱市對「731遺址」保護與開發效果的重要標誌,其意義非同尋常。

  遠景建成世界戰爭遺址公園

  據了解,目前相關人員已編制完成了《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保護規劃》。預計通過二三期保護開發工程,「731遺址」規模將增至現在的三倍,並建成世界戰爭遺址公園。

  「雖然遺址本身不會說話,但每一處遺址作為無言的鐵證會告訴世人真實的歷史」,專家建議,應以遺址展示為重點,形成地上與地下相結合的立體開放展示格局,做好四方樓特設監獄地下、動力班地下回水庫、小動物地下飼養室等地下遺址的開發展示。同時,應在「731遺址」主題公園內設計幾處與遺址相協調的現代景觀,如殉難者碑、供詞碑或證詞碑、犧牲者碑、和平之火塔等人文景觀。

  據專家介紹,從目前情況看,「731遺址」還暫不具備「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中的一些條件,如仍有部分遺址被佔用,不能對外開放、影響整體格局;「731」學術研究人才少;缺少地方性法規等等。為此,在多年專門研究和專題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專家們提出:哈爾濱市應儘快制定《哈爾濱市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遺址保護條例》,使「731遺址」得到依法保護和管理;應建立「731」國際研究中心,引進高水平的學術研究人才,並吸引各國研究者前來調查研究,進一步擴大「731遺址」的國際關注度;同時做好罪證挖掘工作,集中力量全方位、立體地展開申報格局。哈報新聞網-新晚報

相關焦點

  • 日本民間人士在哈爾濱731部隊遺址建立謝罪紀念碑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王鵬報導,據「日本新華僑報網」消息,「731」遺址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細菌戰遺址群,也是日本軍國主義在中國進行罪惡細菌武器試驗、殘殺中外人士的實物罪證。近日,由日本民間友好人士籌資建立的「謝罪與不戰和平之碑」在中國哈爾濱揭幕,來自日本的民間人士與中方代表一同許下了珍視和平的心願。
  • 哈爾濱平房區,這裡的731部隊罪證遺址讓人們想到什麼是反人類
    哈爾濱平房區,在哈爾濱的南郊,在這裡有一個非常有名的侵華日軍細菌實驗工廠遺址----731部隊罪證遺址。他們把這些人的活體的每一部分,每一個器官,都做解剖和觀察取樣,以便迅速獲得細菌武器對人類每個器官的效果。整個人類原本應該是一個平等和睦共處的大家庭,而日軍的罪惡已經跨越了國家,種族,文化,信仰,性別,他們是針對全人類所做下的反人類罪。所以說,哈爾濱平房區的731部隊罪證遺址讓人們想到什麼是反人類。
  • 哈爾濱侵華日軍「731」遺址將建和平主題公園
    哈爾濱侵華日軍「731」遺址將建和平主題公園 2008年03月20日 11:08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731」遺址即將重現  一段斑駁沉重的歷史,一座座見證了侵華日軍滔天罪行的遺址,一片片低矮破舊的棚戶區……在即將拆遷的平房區「上海屯」棚戶區(上海新村社區)裡,分布著20餘處「侵華日軍731細菌部隊」遺址。隨著棚戶房的拆遷,這些遺址將得到更好的保護和開發。
  • 森正孝:我為何要揭露日本731部隊細菌戰真相
    「我第一次來中國參觀731部隊遺址是在1985年,之後的27年,我一直研究731部隊的罪行。許多年輕人可能沒去參觀過哈爾濱的731部隊罪證陳列館,這個時代吸引人的東西太多。但是歷史非常重要,過去的歷史造就了今天,今天的努力締造未來。我們之所以有今天開心愉快的生活,是你們祖輩與日本侵略者進行了頑強的鬥爭,打敗日本,保衛了自己的國家。」
  • 修護731遺址群 還原歷史真相(人民眼·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
    金成民說,「上世紀80年代初,日本作家森村誠一揭露731部隊犯罪事實的《惡魔的飽食》一書在日本引發強烈震動。而在彼時,因遺址受破壞,加之日本和美國對於這段歷史的刻意遮蔽,中國學者的研究境況並不理想。」   從1982年哈爾濱市平房區文物管理所成立伊始,首任負責人韓曉便提出了「學術立館」的理念,至今已伴隨陳列館走過38個春秋。
  • 日本學者公布戰後政府公文,首次證實731部隊細菌戰惡行
    實習編導:許博朝   據日本《京都新聞》22日報導,日本學者西山勝夫等人19日公布了一份二戰後的日本政府公文,據稱首次證實了日軍731部隊(又稱關東軍防疫供水部)曾生產細菌,具有重要歷史意義。從公文中可以看出,731部隊由本部和五個支部組成,各個組織機構也得到了證實。關於大連支部,文書明確記載:「直到戰爭結束為止,主要負責細菌的研究以及生產」。
  • 731遺址博物館說不出的壓抑
    資料圖相關閱讀日軍戰敗之際緣何狂燒檔案【環球時報赴黑龍江特派記者 劉莎】29日是「化學戰受害者紀念日」,作為二戰期間向中國人民發動細菌戰的罪魁禍首,日本關東軍駐滿洲第731防疫給水部隊從1932年至1945年間,在中國東北哈爾濱市平房區建細菌工廠
  • 中日律師與日遺毒氣受害者聽證會在哈爾濱731遺址舉行
    中日律師與日遺毒氣受害者聽證會在哈爾濱731遺址舉行 (1/8) "← →"翻頁
  • 首部研究「731」部隊的英文書籍在英國出版
    Read in English 記者從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七三一問題國際研究中心了解到,英文書籍《731部隊:魔鬼實驗室·東方奧斯維辛——日本侵華細菌戰1933-45》已由英國Fonthill Media正式出版發行,這是在英國出版的首部「731」部隊專題研究成果。
  • 京都大學授予731部隊軍官博士學位 日學者質疑
    然而,日本京都大學(前日本京都帝國大學)卻因731部隊軍醫軍官所寫的鼠疫相關論文,授予相關人員醫學博士學位。日本一個學者團體近日向京都大學提出質疑,認為731部隊相關人員被授予的醫學博士學位存在問題,要求京都大學方面驗證原委。
  • 京都大學授予731部隊軍官博士學位 日學者團體質疑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日本共同社7月26日報導,日本學者認為二戰期間在中國東北地區推進細菌武器研發的「關東軍防疫給水部」(731部隊)軍醫軍官所寫的鼠疫相關論文涉嫌基於人體實驗,學者團體向授予該軍醫醫學博士學位的京都大學
  • 義烏開建日本侵華細菌戰紀念館·都市快報
    昨天,日本侵華史料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義烏市政府宣布,將開建和平公園和細菌戰紀念館,將民間細菌戰紀念行為首次提升到官方層面。通訊員 王邊邊 記者 董齊 將細菌戰紀念上升到官方層面 抗戰期間,侵華日軍在中國實施了慘絕人寰的細菌戰計劃,義烏曾是浙江省內細菌戰重災區,尤其北門和崇山村最為嚴重。
  • 哈爾濱侵華日軍731部隊潰退前炸毀的建築遺址
    2018-03-09 11:08:40 來源: 我家的星座 舉報   在731
  • 《我和我的家鄉》《1921》《731》《749局》
    講述我國神秘組織的《749局》預計2021上映,而反戰片《731》則是直接公布王俊凱將特別出演,搭檔影帝張家輝演繹有關731部隊的往事,提到731可能很多人不清楚,這裡有一位網友總結了一下關於731的內容,給大家提前了解一下。
  • 銘記歷史 義烏細菌戰舊址上開建和平公園
    浙江新聞客戶端義烏報導組 龔
  • 日本4次公布731部隊真相,這次直接拿出了政府公文
    1937年,軍部為石井四郎批巨額資金,把實驗室再擴大,並轉移至哈爾濱南30公裡的平房鎮,對外宣稱關東軍防疫給水部隊。他們抓來中國、朝鮮或蘇聯的俘虜,進行慘無人道的活體實驗,違反日內瓦議定書等國際法則,秘密進行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最滅絕人性的細菌戰研究。
  • 京都大學授予731部隊軍官博士學位,日學者團體質疑:說清楚怎麼回事!
    然而,日本京都大學(前日本京都帝國大學)卻因731部隊軍醫軍官所寫的鼠疫相關論文,授予相關人員醫學博士學位。日本一個學者團體近日向京都大學提出質疑,認為731部隊相關人員被授予的醫學博士學位存在問題,要求京都大學方面驗證原委。
  • 1949年蘇聯伯力審判:日本關東軍司令受審,揭細菌戰罪行
    由731部隊長石井四郎親自指揮,包括哈爾濱731部隊、長春100部隊在內的在華細菌戰部隊大舉消滅罪證,並攜帶大量原始實驗數據、檔案材料、設備器材等輾轉撤回日本國內,藏匿起來。儘管如此,蘇軍在戰爭中俘虜了大批日本戰俘,這其中便有多名當年主持、參與細菌戰和活體實驗的日本軍士,乃至最後一任日本關東軍司令長官山田乙三大將。《伯力城審判》一書所載多項「文件證據」表明,當年蘇軍還曾截獲不少未及銷毀的軍政材料。
  • 細菌戰
    沒有這個機緣,細菌戰問題在中國就不存在。細菌武器攻擊到底是什麼的情景?會給社會和人類帶來什麼樣的影響?中國是二戰中唯一一個被大規模地進行過細菌武器攻擊的國家,也是人類細菌武器最大的受害國。儘管日本有很多揭露731部隊、東京審判日美交易的書,但他們大多將重點放在人體實驗,對於在中國實施細菌戰的調查和敘述基本沒有,或者極少。王選為了這場「細菌戰」,已經花掉二十多年的時間。
  • 男子在家中發現小藥瓶,專家鑑定後表示這是731部隊留下的
    前一段時間家住哈爾濱的張先生撿到了一個不尋常小藥瓶的新聞瞬間引發了網友的廣泛關注和熱議,這條視頻在抖音上已經達到了兩千多萬的點擊量,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發現這個小瓶子後張先生就馬上報了警,2018年的12月26日在哈爾濱市公安局雙城分局治安大隊民警的陪同下來到了侵華日軍第731部隊罪證陳列館,遺址保護部的高玉寶主任告訴張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