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首次拍攝到雪豹,秦嶺天然林超五千萬畝,承德發現恐龍足跡

2020-12-23 古村遊

四川臥龍紅外相機首次拍攝到雪豹現身大熊貓棲息地

從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該局於6日對外發布最新野外監測成果,四川臥龍「五一棚」區域首次記錄到雪豹活動,這也是紅外相機首次在大熊貓棲息地核心區拍攝到雪豹出沒。

雪豹是一種重要的大型貓科食肉動物,由於其常在雪線附近和雪地間活動,故名「雪豹」。由於人類無休止的亂砍亂伐和非法捕獵,迫使雪豹的生存環境越來越小,雪豹的數量正在急劇地減小,現已成為瀕危物種。在中國,國寶大熊貓的數量都比雪豹的數量要多。

中國有著世界上60%的雪豹,主要分布在中國的青藏高原及帕米爾高原地區,估計全國雪豹的總數在2000-3000隻左右。現在雪豹已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國際瀕危動物,此次在四川臥龍拍攝到野生雪豹的身影,是國家大力保護最好的結果。

秦嶺天然林面積超5000萬畝

根據統計,目前,秦嶺天然林面積達5325萬畝,佔總面積的61%,森林覆蓋率達69.65%,森林蓄積量2.7億立方米。

秦嶺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主峰太白山海拔3771.2米,位於陝西省寶雞市境內。西起甘肅省臨潭縣北部的白石山,以迭山與崑崙山脈分界。向東經天水南部的麥積山進入陝西。餘脈沿黃河南岸向東延伸,至湖北鄖縣,綿延1600公裡,南北寬數十公裡至二三百公裡,面積廣大,氣勢磅礴,蔚為壯觀,孕育了中國十三個封建王朝,誕生了秦漢隋唐的絕代風華。

由於秦嶺南北的溫度、氣候、地形均呈現差異性變化,因而秦嶺-淮河一線成為了中國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線。

主要山峰有終南山-道教主流全真派的聖地,華山-為中國著名的五嶽之一,太白山-最高峰拔仙臺3767米,秦嶺主峰,中國大陸東部最高峰。截至目前,陝西累計完成秦嶺地區退耕還林任務1200餘萬畝,今日的秦嶺徹底貫徹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河北承德避暑山莊發現大量侏羅紀恐龍足跡

從避暑山莊恐龍足跡研究取得重大成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在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的地面上發現大量保存完好的侏羅紀恐龍足跡。

侏羅紀是一個地質年代,界於三疊紀和白堊紀之間,約公元前1億9960萬年(誤差值為60萬年)到1億4550萬年(誤差值為400萬年)。

侏羅紀是恐龍的鼎盛時期,在三疊紀出現並開始發展的恐龍已迅速成為地球的統治者。各類恐龍濟濟一堂,構成一幅千姿百態的龍的世界。當時除了陸上的身體巨大的迷惑龍、梁龍、腕龍等,水中的魚龍和飛行的翼龍等也大量發展和進化。

此次在承德地區發現多種類型的恐龍足跡:恐爪龍類足跡、實雷龍足跡、蹺腳龍足跡、韓國鳥足跡等。

相關焦點

  • 承德驚現恐龍足跡 發現一個多元化土城子恐龍動物群
    承德市文物局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共同召開「避暑山莊恐龍足跡研究取得重大成果」新聞發布會。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表示,通過對恐龍足跡的研究,研究團隊發現了一個多元化的土城子恐龍動物群。
  • 追尋河北大地的恐龍足跡 張承地區是曾經的恐龍樂園
    因為,對他和他的研究團隊來說,這並不是首次在避暑山莊及周邊區域發現恐龍足跡。事實上,邢立達團隊對避暑山莊恐龍足跡的研究已持續十幾年。而在避暑山莊地區最早發現恐龍足跡的時間,可以上溯到1992年。  1992年4月5日,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福爾曼隨北京大學地理系教授黃潤華等到避暑山莊考察。
  • 陝西延安首次發現恐龍足跡化石
    近日,陝西延長油田杏子川採油廠職工在延安市安塞油區地質勘查時發現恐龍足跡化石,這一意外發現已獲得國內古生物學專家現場考證,這也是延安市區域內發現恐龍足跡化石的首例報告。基於油田勘探工作的特殊性,油田技術人員經常性爬山過河勘查油區地形地貌和露頭的地層展布情況及沉積構造現象,以收集到的顯性信息加上儀器探測的地下數據來分析判斷區域地質情況。2020年8月,延長石油杏子川採油廠勘探科職工惠瑞瑞與延長石油集團研究院駐廠人員馬浪、李欣偉外出勘查油區露頭巖石特性時,無意中在安塞馬家溝龍泉寺附近出露的地層中發現疑似爪型足跡。
  • 福建首次!龍巖上杭發現恐龍足跡群
    福建首次!上杭發現恐龍足跡群! 距今8000萬年、240餘枚,該大型恐爪龍類行跡為我國首次發現,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好、面積最大、多樣性最高的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今日上午,福建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福建龍巖上杭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新聞發布會。
  • 河北5A級景區發現恐龍足跡!數量大!保存完好!
    承德地區這些豐富的足跡記錄表明,華北的恐龍演化記錄基本上是連續的,從燕遼生物群開始,到土城子足跡動物群,再到熱河生物群。據介紹,以帶毛的恐龍、原始的哺乳類動物和被子植物為代表的中國東北部的燕遼生物群和熱河生物群舉世聞名,前者距今約1.67億年,後者約1.35億年,之前這兩個生物群之間有關脊椎動物化石的記錄始終是個空白。
  • 福建首次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 已發掘至少八種恐龍足跡
    新華網發(上杭縣委宣傳部供圖)  新華網福州1月12日電(蔣巧玲 劉默涵 肖和勇)福建省首次發現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化石,發現地點位於龍巖市上杭縣臨城鎮龍翔村,已發掘至少八種恐龍足跡。  福建省政府新聞辦12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龍巖市副市長黃慶輝通報了相關情況。
  • 福建首次發現恐龍足跡群,或有人類未知的「新恐龍」
    華輿訊 據美國僑報報導福建省龍巖市副市長黃慶輝12日在新聞發布會上披露,該市上杭縣臨城鎮2020年11月7日發現了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化石,首度發掘就有240餘枚恐龍足跡化石。這是中國迄今發現面積最大、多樣性最高的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也是福建省首次發現恐龍活動記錄。
  • 福建首次發現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化石 240餘枚足跡超8個種類
    人民網福州1月12日電 (陳歡歡)12日,福建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臨城鎮龍翔村首次發現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化石,這是福建省在恐龍及其遺蹟方面的首次發現。據初步勘察,該化石產地面積約1600平方米,現已清理出240餘枚恐龍足跡,其中包括植食性蜥腳類、大、中、小型鳥腳類、肉食性大型三趾型獸腳類、兩趾型恐爪龍類、小型獸腳類等至少8種造跡者。該化石產地呈現出面積較大、多樣性較高、保存較好等特點。
  • 福建首次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 專家:相信還將發現恐龍骨骼、恐龍蛋...
    東南網1月12日訊(本網記者 盧金福)今日上午,福建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福建龍巖上杭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新聞發布會。記者在會上獲悉,近日,經自然資源部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相關專家實地考察認定,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是福建省在恐龍及其遺蹟方面的首次發現。
  • 240餘枚足跡!超8個種類!福建首次發現恐龍活動記錄!
    1月12日,福建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 福建發現大規模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位於龍巖市上杭縣臨城鎮城南社區龍翔西側!
  • 福建首次發現恐龍存在的證據 清理出恐龍足跡240餘枚
    【解說】記者從福建省政府新聞辦1月12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臨城鎮城南社區龍翔西側發現大規模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目前清理出恐龍足跡240餘枚,其中包括植食性蜥腳類、大型鳥腳類、小型鳥腳類、兩趾型恐爪龍類、小型獸腳類等至少8種。這是中國迄今發現的面積最大、多樣性最高的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也是福建省首次發現恐龍活動記錄。
  • ...小男孩發現恐龍足跡,系四川盆地北部首次發現,網友熱議:小孩子...
    虎撲10月10日訊 國慶期間,四川一名5歲男孩楊哲睿回巴中通江老家度假,在山間發現了恐龍足跡。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四川5歲小男孩發現恐龍足跡# ,獨家採訪邢立達:系四川盆地北部首次發現】國慶期間,四川一名5歲男孩楊哲睿回巴中通江老家度假,在山間發現了恐龍足跡。
  • 福建首次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對研究恐龍動物群有重要價值
    新華網福州1月12日電(肖和勇 劉默涵 蔣巧玲)福建省政府新聞辦12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龍巖市上杭縣發現的恐龍足跡群化石有關情況。  龍巖市副市長黃慶輝說,此次在上杭縣發現的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化石,是福建省在恐龍及其遺蹟方面的首次發現,對福建省的恐龍資源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 「恐龍」來了! 安塞油田勘探發現恐龍足跡化石 - 騰訊新聞
    本報訊(通訊員 侯小龍 記者 李星棋)1月11日,記者從延長油田杏子川採油廠獲悉,該廠職工在安塞油區地質勘查時發現了恐龍足跡化石,近日被國內古生物學專家現場考查證實,這一發現為延安市區域內發現恐龍足跡化石的首例報告。
  • 福建首次發現大規模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
    福建首次發現大規模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 原標題: 1月12日,福建對外發布一項重大考古發現。在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發現大規模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距今約8000萬年,目前已清理出恐龍足跡240餘枚,這不僅是福建省內首次發現恐龍活動記錄,也是中國迄今發現的面積最大、多樣性最高的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
  • 雪豹夜間活動畫面被民警拍到:鏡頭下霸氣漫步,下一秒打滾「撒嬌」
    2019年3月,新疆天山北坡中段新疆天山東部國有林管理局烏蘇分局轄區範圍布設的25臺紅外相機中發現,有21臺相機捕捉到雪豹影像資料,拍攝到417張雪豹的照片及視頻 。3月23日下午,青海省果洛州瑪多縣委宣傳部披露,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境內首次拍攝到雪豹活動影像。 經過近一年的救助,新疆首隻在農區發現的雪豹活體身體已完全康復,於2019年4月17日被放歸天山。
  • 福建上杭發現恐龍足跡群,現已清理出240餘枚恐龍足跡
    距今8000萬年、240餘枚福建上杭發現恐龍足跡群!該大型恐爪龍類行跡為我國首次發現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好、面積最大、多樣性最高的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12日,記者從福建省新聞發布廳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上杭縣臨城鎮龍翔村汀江之畔發現距今約8000萬年前的恐龍足跡240餘枚,是福建省在恐龍及其遺蹟方面的首次發現。
  • 四川5歲男孩發現恐龍足跡!
    四川5歲男孩發現恐龍足跡!,這是四川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恐龍足跡。自貢恐龍博物館原館長彭光照看了現場後認為,本次發現,為光霧山-諾水河世界地質公園增添了新的亮點,此前在巴中市南江縣發現過恐龍化石,但發現恐龍足跡在巴中甚至四川北部尚屬首次。
  • 福建上杭首次發現恐龍足跡群!
    距今8000萬年、至少8種、240餘枚,福建在上杭首次發現恐龍足跡群!考古現場。受訪者供圖1月12日,福建省政府新聞辦召開龍巖上杭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近日,經自然資源部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相關專家實地考察認定,這一恐龍足跡群化石是國內首次發現大型恐爪龍類行跡,也是中國目前發現面積最大、多樣性最高的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發布會現場11月7日,福建省恐龍資源聯合考察隊在上杭縣龍翔大道旁一個不起眼的小山坡進行勘探時,從坡面覆蓋的紅褐色風化土層下,意外發現了一枚三趾型恐龍足跡。
  • 福建上杭首次發現恐龍足跡群
    距今8000萬年、至少8種、240餘枚,福建在上杭首次發現恐龍足跡群!考古現場。受訪者供圖1月12日,福建省政府新聞辦召開龍巖上杭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近日,經自然資源部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相關專家實地考察認定,這一恐龍足跡群化石是國內首次發現大型恐爪龍類行跡,也是中國目前發現面積最大、多樣性最高的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發布會現場11月7日,福建省恐龍資源聯合考察隊在上杭縣龍翔大道旁一個不起眼的小山坡進行勘探時,從坡面覆蓋的紅褐色風化土層下,意外發現了一枚三趾型恐龍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