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普及:戶外活動中的LNT法則

2020-12-23 戶外資料網

這節課,8叫獸為大家介紹一個

戶外活動

中的重要法則——環境最小衝擊法則,簡稱為LNT法則。

什麼是LNT法則:


LeaveNoTrace(無痕

旅遊

)是由

美國

各級政府的土地管理單位,環境教育學者,保育團體,

戶外用品

的製造商與銷售商,

登山

健行團體以及社會大眾,所共同發起的全國性教育推廣運動。這些公私部門,產官學界組成的合作團體,自八○年代起,提出無痕旅遊的行動概念,全面推動「負責任的品質旅遊」。教導大眾對待環境的正確觀念與技巧,協助將遊憩活動對自然的衝擊降到最低,多年來成功獲致良好成果。


LNT簡介:


從1965到1994年戶外活動的人口成長了六倍之多,外展學校所做的調查顯示,在1965年有990萬的美國人從事健行活動,到了1977年這個數目字已經增加到2800萬。

高山

湖泊被人類的排遺所汙染,有些步道被侵蝕到膝蓋深,營地變的寸草不生,而且常常可以發現大大小小的垃圾,這樣的現象讓土地管理者陷入兩難,因為既要滿足遊客的需求,又要設法保護自然環境。


在1980年代初期,森林部門的LNT初期課程開始被引介到其他戶外活動課程。當關閉某些過度使用的區域,承載量管制,和限定特定營地成為土地管理者重要的管理工具時,其實對遊客的環境教育是更為有效的解決之道。在1980年代初期有無數的環境教育課程在土地管理單位內教授,像「背上山的東西就得背下山」「輕踏土地」「只帶走照片也只留下腳印」這樣的標語許多健行者都耳熟能詳。在1994年總部設在BoulderColorado的非營利組織,LeaveNoTrace,Inc.負責協調所有LNT單位的協調工作,頒發執照以及募款的工作。


LNT法則的主要內容:


一、提前計劃準備


任何戶外活動都需要提前做好計劃準備,了解當時有關環保方面的規章制度,對有可能發生的情況做充足的準備,並且根據所了解到的情況選擇適用的裝備。同時要充分了解活動區域的線路特徵並據此預先設計行進路線和

露營

地。根據線路的實際情況計劃所攜食品的數量,然後對食品進行簡單的處理,能夠拆封集中包裝的儘量集中包裝,儘可能的減少垃圾的生成,簡單說,提前計劃與準備要做到:不盲目、不違規、不浪費、有準備。


二、在可耐受地面行進和露營


在戶外活動中,有時我們往往選擇無序的切路以減短路程與難度,這樣做是不可取的。LnT法則規定,不論何時何地都儘可能行走在現有步道上,不走捷徑,不直上直下,團隊在行進時只走一條單一的行進路線。如果道路情況好的情況下,同時

背包

又不算太重,可以考慮軟底鞋,以減少對地面的衝擊。


在非登山步道上

徒步

,要選擇例如巖石裸露地或是碎石坡等能耐受人類踩踏的地方行走,在這樣的區域,分散行走是減少對環境衝擊的最佳選擇。


在對環境衝擊較大的露營活動中露營地的選擇非常重要,一般我們會要求營地選擇在距離水源50米以上的位置,以排除汙染物。在熱門路線中,只在現存土壤堅硬寸草不生的營地上紮營,將營地活動集中在已經受衝擊的區域。如果是在一個很少人類活動的地區,將營地扎在一個從未使用的地點,而不要扎在受輕微衝擊的地方。紮營在現存有明顯痕跡的營地上,現存的營地上,有時會有生火的痕跡。如果是一個使用很頻繁的營地,地表被嚴重侵蝕而且樹根外露,那既應該選擇其他地方紮營,讓營地有休息的機會。


最適合紮營的地方,是巖石、礫石地、沙地,因為他們非常能耐受人類的踩踏,其他不錯的選擇是乾草地,比較不能耐受人類衝擊的是有豐富植被而地表覆蓋樹葉的森林地。


三、妥善處理垃圾


「背上山的東西通通都要背下山」,這是一項重要的原則,保持露營地的原貌,體現了露營者最基本的素質。對排瀉物的處理,可以埋在一個10-20公分深,離水源、營地或步道至少60公尺遠的貓洞裡,這是被接受的。仔細的思考衛生紙的問題,大自然提供了許多對環境比較友善的方式,如果你一定要用衛生紙,就得將它背下山,這一點很有必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在處理食物垃圾時,我們在出發前儘量減少包裝的同時,也儘可能地選擇使用可重複使用的用具,計劃合適的量避免浪費。在露營活動中,儘可能少用清潔用品,切勿直接在水源中洗臉、刷牙、清洗衣物或洗菜,汙水倒在離營地和水源50米以上、深25——30CM的土坑中。對於食物的殘渣應該全部帶走,即使是果核、果皮等一些可降解的食物也必須全部帶走。


在處理排洩物的同時,在露營活動中應修建臨時廁所,挖坑掩蓋排洩物。廁所的位置應選在離水源、營地和道路60米以外的地方,為避免二次汙染,使用的衛生紙也應該儘量包裝起來帶走,不要掩埋或焚燒。


留下一個乾淨的營地,把所有的垃圾都背下山,連同其他人所留下的垃圾也都背走。把你的垃圾都放在單一個垃圾袋裡面。在營地的時候,穿著重量較輕且鞋底較平並且較軟的鞋子,例如運動涼鞋或是慢跑鞋,以減少踩踏對土地的衝擊,重量輕的

帳篷

也比舊式的帆布帳蓬對環境的衝擊來的小。當你離開一個原始地區的營地時,將草弄得蓬鬆;把營釘所留下的洞填平。


面對神山,既使有再好的風景,遍地的垃圾也會把你的好心情滌蕩一清!

四、保持自然原貌


還自然於本身。我們在營地活動的時候,要儘可能地選擇穿著重量較輕並且鞋底較平、較軟的鞋子,如涼鞋、拖鞋或是慢跑鞋,以減少踩踏對土地的踩踏。遇到諸如文化、歷史足跡、人造雕塑、建築等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要觸碰,更不可踩踏。有時,我們在活動中,發現一些隊員採摘花草、攀爬假山高牆,這樣做都是不可取的,應加以制止。在建設營地的時候也要注意不要挖溝、改變溪流河道,在離開時把營地恢復到可以吸引後來的宿營者,達到不重要破壞別的地面的目的。


五、野外用火


在野外活動不要用火,一般來說生火對自然環境的衝擊很大,一次生火之後,它的痕跡就會變得越來越大,並且永遠不會消失,火對土壤造成的永久傷害可以深達10公分,因此在戶外活動中,要使用合適的

爐頭

做飯,穿足夠禦寒的衣服,使用帳篷,用一個好

睡袋

保持溫暖與乾燥,而不要輕易使用火。


在你必須要使用柴火的情況下,首先要確定你所在的地方是否允許,是否是防火季節,確定要找到倒木當燃料而不是去採伐活樹,理想的燃料就是比手腕細的樹枝。在點火的時候,要選擇把火生在有生火痕跡的中心區域,在木烣全部燃盡以後將炭灰撒在草叢中。


在戶外活動中,我們不提倡吸菸,在菸草本身帶來的「毒」害以外,其菸頭是醋酸纖維塑料做成,不可降解,使用過的菸頭還包含鉛、汞、砷、丙酮、氯乙烯、煙中的甲醛與氰化氫。即使一定要吸菸的話,一定要遠離隊友,不造成二次汙染,菸頭也需要同垃圾一起集中處理帶下山。


六、尊重野生動物


在戶外活動中,我們應該尊重野生動物生存的習性與環境,與它們達到一種和平共處的境界。要注意保護水源,保護動物賴以生存的源泉,不論你是否看到野生動物,都應該知道你的短暫造訪都無可避免影響到當地的野生動物,當你紮營在離水源不遠的地方,儘量只來回水源一次,以減少對野生動物的幹擾,攜帶可摺疊的

水袋

裝水,而不要直接用鍋子來回水源裝水,這樣只需來回水源一次,減少對動物的幹擾。


同時,絕不餵食給野生動物,不論野生動物多麼可愛,都不應該隨意餵食,一旦失去生存的本領,受害的是這些野生動物。在營地,把所有的食物和吸引物也要放到安全的位置,以避免讓當地的野生動物養成造訪營地的習慣。


在遠處觀察,避免餵食,與野生動物和平共存。


七、考慮其他野外活動者


戶外活動開始前應充分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尊重當地的民族風俗,尊重他人的生活習慣與習俗,養成良好的習慣。宿營區域的娛樂別幹擾到他人,把聲音以及視覺上的幹擾減到最低,做任何你可以想到的事來保持大自然以及營地的寧靜,因為這是大多數戶外愛好者親近大自然的原因。


尊重自然、愛護自然,保持生態的平衡,這是我們這些戶外愛好者義不容辭的責任。不管是在城市還是在戶外,宣傳環保、從自己做起,通過我們的行動來影響他人,傳播正確的環保理念,讓我們的子孫後代能同享這片藍天與綠水。


戶外活動,除了腳印,什麼也不要留下;除了照片和新鮮空氣,什麼也不要帶走。

相關焦點

  • 領隊培訓、實訓紀實及戶外LNT法則
    本人入行、參加、並組織戶外活動,今天已經是第九個年頭了,多次參加過石家莊、天津、蘆漢地區等地的戶外群組織的戶外活動,自己也組織過中型和小型戶外活動數次,但是感覺自己始終都是業餘的、土八路、門外漢,自己所接受到、或者是所學到的戶外知識都是零散的、從書本人自學成才的,都是通過參加別的戶外群戶外活動中學習到的零散經驗,所學習的知識並不全面、不系統,參加一次專業、系統的戶外領隊學習一直是我的一個小小的目標
  • 學習LNT法則,做一名無痕行者,保護自己,保護大自然 。
    參加戶外活動 ,經常會看到 」請遵守LNT法則「,LNT法則是什麼呢 ,下面我們來好好學習 ,做一個合格的戶外人 ,保護自己,保護大自然 。LNT法則 英文 Leave No Trace!中文 無痕山林!
  • 什麼是戶外運動 戶外運動的定義及概念是什麼?
    什麼是戶外運動 戶外運動的定義及概念是什麼? [導讀]什麼是戶外運動?
  • 戶外旅行經驗談 出行黃金法則
    戶外運動挑戰極限經驗之談一:預防運動傷害黃金法則喜歡戶外的人,不免會遭受各種各樣的運動傷害如何享受戶外旅行的樂趣而又減少運動傷害,老虎總結出了一套黃金法則。戶外可以帶給人很多樂趣,小到周末的休閒度假,大到人生的挑戰體驗,不過在體驗種種樂趣的時候,也別忘了在特殊情況下,戶外運動也會對人體產生傷害。減少運動傷害的方法重點是預防,記住如下的法則對你不無幫助。
  • 「戶外活動」與「戶外體育活動」
    幼兒園戶外活動,從字面意思來理解,不外乎是在戶外開展的活動,與之對應則是室內活動。幼兒園的活動從開展的空間上來劃分,基本就是這兩種類型:室內活動與戶外活動。兩者首先是物理空間的不同,其次才是基於物理空間的不同所存在的活動本身的差異。
  • 戶外運動概念及玩法分類
    戶外運動最初源於18世紀末的阿爾卑斯地區的登山運動,風靡歐美近兩個世紀。後來派生出來的眾多探險、休閒活動,在90年代傳入我國,統稱為戶外運動。戶外概念戶外運動,是一項在自然場地舉行的一組集體項目群。、穿越、騎行等活動。
  • 《基本概念與運算法則》的閱讀分享
    上學期,中山市教研室舉行名師會課活動,我們組冼碧雲老師的團隊研究了《加法的含義》這節課,當時也是存在著這種疑惑,後來,讀到了這本書——《基本概念與運算法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核心問題》,我們了解到:學習加法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定義的方法,另一種是對應的方法。傳統的教材採用的是定義的方法(依據的是邏輯推理),生本學材採用的是對應的方法(依據的是生活現實)。
  • LNT原則:玩戶外談環保 不只不扔垃圾這麼簡單
    不少車友和驢友在戶外騎行或者徒步、露營時,都能有意識地不亂扔垃圾,但是不是這樣就夠環保了呢?恐怕未必。況且,現在也還有一些車友/驢友的環保意識偏弱,亂扔垃圾的現象還是很普遍。趁著天氣回暖大家又紛紛出動之際,小編再與各位分享一個戶外運動過程中應遵循的原則——LNT原則。    LNT即Leave No Trace,意為無痕山林。
  • 王芝平:洛氏法則有威力,導數概念亦風流
    、學生詢問,解答導數問題時能否用「洛必達法則」?在解題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那些被某些師生用「洛氏法則」解答的導數問題,也可以用導數概念予以解決,這雖然對導數概念的要求也不低,但「導數概念」畢竟是高中數學教材中的內容.所以筆者現將一篇舊文稍加改動,以「洛氏法則有威力,導數概念亦風流」為標題,介紹給各位朋友,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 戶外知識|戶外徒步過程中領隊和收隊的職責!
    隨著戶外徒步活動的普及,上到六七十歲的老人,下到6,7歲的孩子,都開始加入到了戶外徒步活動中來,但是大部分新人不知道,在徒步過程中領隊的職責,以及活動出發前領隊的工作。在活動中除了領隊在前邊帶路,還有一個收隊,確保著後面隊員的安全。在戶外活動中,領隊和收隊還有哪些職責呢?
  • 歐洲戶外大鱷佳斯特進軍中國 開啟戶外新篇章
    前言:倡導「戶外化的休閒」品牌理念,主張把專業戶外運動裝備的高品質元素植入休閒運動裝備裡,讓熱愛休閒運動的人們隨時隨刻享用到專業戶外化標準的時尚休閒運動裝備,就是憑藉這一高度準確的品牌定位令它所到之處無不深受消費者的熱愛與追捧,這就是佳斯特,國際時尚化戶外開創者,今天它已漂洋過海來到中國。
  • 戶外講武堂;(780講)新驢入門必修課一:什麼是戶外?
    戶外運動不是一種簡單的體育運動,也不同於中國傳統的旅遊方式,是一種把旅遊、運動、文化、人際交流緊密結合起來的生活方式。它能把人們從煩悶的社會生活中暫時的超脫出來,以最放鬆的心態感受大自然魅力,並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回歸到社會生活中去。戶外運動提倡環境保護,倡導「自然、健康、自由、快樂」的生活方式。崇尚「平等、真誠、協作、自主」的人文精神。
  • 極限戶外運動-登山篇
    戶外運動,是一組在自然環境舉行的帶有探險或體驗探險的運動項目群。其中包括登山、攀巖、懸崖速降、皮划艇、潛水、帆船、定向運動、等項目,戶外運動中多數帶有探險性,屬於極限和亞極限運動,有很大的挑戰性和刺激性,擁抱自然,挑戰自我。
  • 戶外活動利於兒童成長 怎麼戶外活動更健康?
    陽光中的紫外線在照射人的皮膚後,可使皮膚中的脫氫膽固醇轉變成維生素D3,以起到促進身體吸收食物中鈣和磷的作用,能促進骨骼的生長,預防佝僂病,同時紫外線還有較強的殺菌作用,可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刺激骨髓的造血。如果孩子能充分接受陽光的話,自身合成的維生素D3,就基本上能滿足。因此,孩子多在戶外運動中沐浴陽光,能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有利於生長發育,增強人體功能。
  • 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開展現狀的個案研究
    黃世勳編著的《幼兒園體育創新——基礎理論和方法》一書中提出「創新性幼兒體育」;坐落於上海的中福會幼兒園在體育活動的設計和組織上進行了不斷探索,提出「快樂體育」的概念;湖北省實驗幼兒園從「體育活動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整合作用的研究」中得出「一個中心」——以日常教學為中心,「兩個基本點」——教師專業成長和幼兒全面發展,樹立「健身育人」的理念;財源街道中心幼兒園(山東)經過多年研究與實驗提出「體能運動課」;
  • 在戶外體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自主性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在戶外體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自主性 分頁標題#e#   在戶外體育活動中,教師還注重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 幼兒園大班戶外活動開展狀況的調查研究
    查看完整論文請+Q: 351916072 關鍵字:常熟市幼兒園大班戶外活動目 錄一、 問題的提出 1(一) 選題的緣由 1(二)研究目的和意義 1二、 國內外相關研究 2(一) 概念的界定 2(二)國外關於幼兒園戶外活動的研究 2(三)國內關於幼兒園戶外活動的研究
  • 戶外活動大班目標
    不論是學習,還是策劃一項戶外活動,都需要有明確的目標。尤其是戶外活動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作為一個集體,更需要十分明確的目標。那麼,戶外活動大班目標是什麼?@視覺中國  戶外活動大班目標就是:培養孩子對運動的興趣,增強孩子運動的積極性,讓其體驗運動的樂趣。
  • 對數運算法則的探究活動
    歷年在教授對數運算法則一節課的時候,整個課堂教學都是圍繞著三個法則如何證明展開的,當學生明白了對數運算法則,就開始拿運算法則去做相關的習題練習。
  • 移動儲能電源,戶外活動露營的顛覆者
    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越來越高,以及國民收入水平的日益提高,廣大民眾的消費更趨個性精緻,其中戶外露營就成了很多情侶、家庭、朋友、公司活動的選擇,薦官也對戶外露營非常的嚮往,並親身體驗,感受就是沒有做好準備的露營往往缺少夢幻中的美妙和情趣。